“消失”十年後,武漢這條以抗戰英烈命名的路又回來了

抗日戰爭 劉家麒 社會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 2017-08-11

“消失”十年後,武漢這條以抗戰英烈命名的路又回來了

長江日報記者詹鬆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9日訊(記者蔣太旭)“消失”十年後,以抗戰英烈劉家麒命名的漢口“劉家祺路”路牌又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近日,湖北省政協委員盧綱收到市民政局關於其提案辦理情況的答覆告之:“劉家祺路”路名牌已重新設置到位。

8日,長江日報記者踏訪現場看到,在位於漢口蘆溝橋路以北、麻陽街以南,有一條西從京漢大道起,東至中山大道止的道路,該道路與中山大道交會處新樹了一塊“劉家祺路”路牌,記者目測,此條道路全長近120米,寬約20米左右。

劉家麒是抗日戰爭期間為國捐軀的武漢籍將領,2015年8月,民政部公佈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劉家麒被湖北省政府批准為革命烈士。1937年,劉家麒在前線壯烈殉國後,遺體被運回武漢安葬於武昌伏虎山。為紀念這位抗戰英雄,當時的漢口市政府將日租界內一條小路命名為“劉家祺路”,因當時報刊報道劉家麒時,將其名字多寫為“劉家祺”。2007年前後,漢口永清片區改造,此路路牌被拆除。2014年全國首個“烈士日”前夕,長江日報記者曾陪同劉家麒將軍外孫女錢擁軍來此尋訪“劉家祺路”,卻發現“沒有”了。

今年湖北省“兩會”期間,省政協委員盧綱向大會提交了關於恢復“劉家麒路”路名的建議,引起高度重視。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原“劉家祺路”位於蘆溝橋路以北、麻陽街以南,西從中山大道起,東至勝利街止,全長170米、寬12米。2007年此路在該片城市建設中消失。為紀念這位抗戰英烈,市地名辦公室在原路附近將另一條路重新命名為“劉家祺路”,但路名牌一直未設,很多市民誤認為劉家祺路“消失”了。

仍居住在武昌得勝橋劉家麒將軍故居的錢擁軍聽說“劉家祺路”恢復了,非常激動。她說:“有機會要去漢口踏訪這條重新以外祖父名字命名的道路。”

據瞭解,武漢三鎮目前以英烈命名的道路有5條,除了武昌的彭劉楊路,另4條以抗日英烈命名的張自忠路、陳懷民路、郝夢齡路、劉家祺路均與蘆溝橋路相鄰。

【編輯:田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