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89億坐莊自家股票,康美藥業操盤用了哪些“馬甲”?

來源:第一財經

憑空消失的近90億元資金,被股東佔用後,用於購買本公司股票。市場長期質疑的內幕交易,被監管一則通報證實後,康美藥業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的路徑,也即將臨近揭盅時刻。

證監會5月17日通報,康美藥業2016年至2018年,使用虛假銀行單據、偽造業務憑證,虛增存款、收入造假,部分資金被轉入關聯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後,康美藥業公告稱,公司與關聯公司往來的88.79億元資金,被用於購買公司股票。

2016年至2018年間,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康美實業”)、康美實業實際控制人馬興田之妻許冬瑾,通過定增、增持,合計買入康美藥業約3億股,動用資金52億元以上。

康美藥業相關披露,未說明資金被佔用後,又用於購買該公司股票的資金中,是否包含上述定增、增持部分,以及具體的買入時間。如果佔用的資金包含了前述部分,兩者之間仍有36億元左右的差額。

而按照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康美藥業的股價計算,約89億元資金,最多能買入近8億股康美藥業股份,最少也能買入近4.2億股。但在同期康美藥業披露的前十大股東、前十流通股股東及持股數量信息看,並未出現異常情形。

這些被挪用的資金買入的股票,究竟到哪裡去了?幫助康美藥業坐莊自家股票的人又是誰?

近90億資金坐莊自家股票

證監會17日通報稱,康美藥業2016至2018年財報存在重大虛假,具體事項包括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部分資金被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

康美藥業當晚也披露稱,根據前期披露的年報及附屬文件,並經公司核查,發現與相關關聯公司存在88.79億元的資金往來,相關資金被關聯公司用於購買公司股票。

證監會的通報,坐實了市場對康美藥業內幕交易的質疑。2018年10月25日,第一財經刊發《康美藥業暴跌真相:神祕“操盤手”兩週前被抓?》的報道,指出因涉嫌操縱股價、內幕交易,深圳博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廉君,被公安經偵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操縱標的可能涉及康美藥業。而博益投資是馬興田控制的企業。

2018年10月25日晚間,康美藥業公告稱,王廉君在2014年至2017年間,分別買入該公司股票15萬股、473萬股、288萬股、20萬股,2015年至2017年間分別賣出488萬股、248萬股、60萬股。

從證監會及康美藥業披露的金額來看,王廉君歷次買入的股票,遠低於康美藥業關聯方佔用資金可買入股票數量。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康美藥業的最低價分別為12元、16.95元、9.08元,平均最低價約為12.64元,最高價則為18.5元、16.95元、28.25元,平均最高價約為21.23元,三年均價約為11.3元。

根據上述數據大致測算,如果全部按均價買入,88.79億元的資金最多能買入近8億股康美藥業股份;按平均最低、最高價計算,也分別能買入約7億股、近4.2億股。

但在最近三年的年報中,馬興田家族的持股數量、持股比例,變化並不明顯。

2015年底,康美實業持有康美藥業約13.38億股,持股比例30.42%,許冬瑾直接持有9530萬股,佔比2.17%,普寧市金信典當行有限公司(下稱“金信典當行”)、普寧市國際信息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普寧信息”)、許燕君分別持有9311萬股、9311萬股、6983萬股,持股比例分別為2.12%、2.12%、1.59%,合計持股數量約為16.9億股,持股比例共計約38.42%。

康美藥業的上述股東之間,均存在關聯關係。根據披露,許冬瑾、許燕君存在關聯關係,康美實業、金信典當行,均由馬興田控股,與許冬瑾、許燕君構成關聯關係,普寧信息的控股股東則為許冬瑾,與康美實業、金信典當行、許燕君又構成關聯關係。

2016年6月,康美藥業完成5.3億股定增,康美實業認購2.09億股。定增完成後,公司總股本由44.17億股,增加到49.47億股。康美實業持股數量增加至15.47億股,持股比例為31.27%,許冬瑾、金信典當行等持股情況未變,合計持股比例約38.37%。

進入2017年,康美實業、許冬瑾曾進行過一輪增持。當年6月11日至6月19日,康美實業、許冬瑾合計增持9571萬股、約佔康美藥業總股本的1.93%的股份,其中許冬瑾增持251萬股,康美實業增持9320萬股。

按照上述數據計算,2016年至2018年間,康美實業、許冬瑾通過定增、增持,持有的康美藥業股份增加了約3億股。其中,增持均價約為21元,涉及資金近20億元;定增認購價15.28 元,金額約為32.2億元,兩項合計在52億元以上。

公開數據顯示,經過2016年增發、2017年增持,截至2017年年底,康美實業、許冬瑾的持股數量分別為16.4億股、9780萬股,金信典當行、普寧信息、許燕君持股數量則未變化。

2018年底,康美實業減持336萬股,持股數量降至16.37億股,許燕君也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馬興田家族其他關聯股東,對康美藥業的持股,並未出現大的變化。但2019年一季報顯示,許燕君重新出現在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但持股數量較前未變化。

蹊蹺的大額賣出

長期以來,盤中股價震盪盤整、尾盤規律性拉昇,市場一直質疑康美藥業股價存在操縱。

按照上述數據,如果康美實業、許冬瑾定增、增持動用的資金,包含在所佔用的康美藥業資金之內,那麼,兩者之間仍有36億元左右的差額,對應股份則存在至少1.2億股左右的差距。

2016年6月29日披露的定增結果及股本變動情況顯示,一名叫“陳樹雄”的自然人,出現在康美藥業前十大股東中,持股數量5300萬股,持股比例為1.07%。而在2016年一季報中,前十大股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均無陳樹雄的身影。此後,陳樹雄持股數量持續攀升,2018年9月底曾達到8750萬股。

陳樹雄的具體身份,是否與康美藥業存在關聯,目前外界並不能瞭解相關信息。而是否有他人利用關聯方佔用的資金買入康美藥業,也有待監管調查認定。

不過,被佔用資金去向不明的同時,康美藥業二級市場交易出現了一些“異動”。

龍虎榜數據顯示,最近一年來,有三家券商營業部席位涉及大額賣出康美藥業股份,各家金額均超過4億元,合計賣出金額在17.2億元以上。

上述三個席位中,招商證券深圳益田路免稅商務大廈營業部席位賣出7.24億元,買入為0,賣出金額僅次於滬股通席位;另外,上海證券深圳福鴻路營業、招商證券深南東路營業部兩席位,分別賣出約5.4億元、4.6億元,買入金額均為0。

對比康美藥業2016年至2018年年報,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只有證金公司在2016年、2018年分別減持了3087萬股、4854萬股,但證金對該公司在2017年增持了1.02億股,總的買入數明顯多於賣出數;另有一股東賣出了2935萬股。市場人士從這些數據對比判斷,上述三個券商席位買入的康美藥業股票,很有可能是從二級市場買入。那這些席位又是何時吃進了康美藥業股票?

龍虎榜數據顯示,最近六個月,前述三個券商席位,沒有出現在康美藥業買賣前十的榜單中。

從康美藥業走勢來看,2016年到2018年共經歷了三波拉昇。其中,2016年初到7月底,從11.4元左右,攀升到最高的17元以上;橫盤三四個月之後,開始突破,至2017年6月,上漲至21元以上。經過數月整理,到2018年5月漲至近四年最高的28元以上。

大宗交易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6月11日,招商證券深圳益田路免稅商務大廈營業部席位曾買入8591.4萬元,賣方為機構席位。此外,該席位還在2016年1月27日,兩次買入約1.6億元,賣方則為券商席位。

此外,2018年4月26日,上海證券福鴻路營業部席位也曾通過大宗交易買入6606萬元,賣方席位亦為機構。而招商證券深南東路營業部席位,則始終未在大宗交易記錄中出現過。

用了什麼“馬甲”?

大量買入康美藥業的券商席位背後,是否與康美藥業被佔用的資金有關,又是哪些“馬甲”代關聯方持倉?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康美藥業在2016年至2018年各期定期報告,除了2016年定增進入的股東之外,康美藥業前十大股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非關聯方股東及持股變化也均不明顯。

2018年10月左右,多家廣東的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突現股價集體閃崩,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其中就包括康美藥業。而這些“閃崩”的上市公司中,陳樹雄持有部分公司股份。

記者查詢倉位在線網站發現,在2016年一季度買入九芝堂後,陳樹雄作為自然人股東多次出入A股市場,包括康美藥業、達安基因、吉林敖東等醫藥股。2018年10月前後,這些股票突現“閃崩”。

2018年10月16日,康美藥業以20.97元小幅低開後,快速下挫至跌停的19.13元。但到臨近尾盤時卻出現大幅拉昇,最終收於19.99元,當日跌幅為5.97%。截至2018年10月24日,康美藥業總市值已從995億元跌至625.21億元,近370億元市值“灰飛煙滅”,累計跌幅近40%。

在康美藥業之前,達安基因先行“閃崩”。2018年10月12日,達安基因突然大跌,盤中一度跌停,收盤時仍下跌7.44%。此後的15日、16日,該股跌幅分別達6.07%、10.01%。

披露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陳樹雄持有達安基因1211萬股,持股比例為1.52%,為第七大股東。

不同於康美藥業,達安基因的股權結構較為分散,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只有16.63%,公司前十大股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分別有兩家、五家為信託及資管產品。

而其中部分資管產品,又出現在一家馬興田家族持股的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中。三季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鵬華資產-浦發銀行-鵬華資產金潤 24 號資管計劃(下稱“金潤24號”),持有達安基因969萬股,持股比例1.21%。同時,該資管計劃還持有盛迅達131萬股,持股比例1.41%。

巧合的是,達安基因“閃崩”時,盛迅達也出現了類似走勢。2018年10月16日,盛迅達突然大跌,當日以跌停收盤。隨後三個交易日,該股連續跌停,四個交易日累計下跌超過35%。

根據公開信息,馬興田家族持有盛迅達股份。2016年6月,盛迅達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顯示,其持股5%以上的股東中,有一名名為馬嘉霖、出生於1993年的年輕女性,持有該公司1500萬股、佔比2.13%的股份。截至2018年12月底,馬嘉霖仍持有該公司1299萬股。

盛迅達2014年5月報送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06年12月,盛迅達股東決議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並在2011年完成股份公司創立、變更。當時,馬嘉霖即名列發起人股東,持股數量1500萬股,為公司第二大股東,當時年僅18歲。

根據媒體報道,馬嘉霖為馬興田之女。啟信寶信息顯示,馬嘉霖是多家康美系公司股東、董事。如康美健康小鎮投資有限公司就由馬嘉霖持股51%,在創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5%,該公司另一名自然股東的持股比例未披露,但控制人疑似為許冬瑾。

2018年四季度,康美藥業、達安基因分別被陳樹雄、金潤24號減持。年報數據顯示,截至當年12月底,陳樹雄持有康美藥業7888萬股,金潤24號持有達安基因約930萬股,分別減持約862萬股、39萬股。

不過,上述持有盛迅達、達安基因股票的資管產品,2016年以來,並未出現在康美藥業前十大股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