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億謎案”新進展!康美藥業承認使用不實單據和業務憑證

5月28日深夜,康美藥業連發9份公告,承認自己存在使用不實單據和業務憑證造成貨幣資金及收入成本等項目核算未如實反映款項收付的情況。

此外,康美藥業直言,公司存在與關聯方資金往來的情況,資金轉入公司關聯方賬戶買賣自家公司股票。

“300億謎案”新進展!康美藥業承認使用不實單據和業務憑證

4月底,康美藥業曾發佈一則會計差錯更正公告,一時間,高達近300億元的現金去向成謎牽動了數十萬股民的心。

過去幾年,康美藥業多次被外界質疑存在財務問題。在此次最新公告出來後,有市場人士表示,目前康美藥業披露的細節恐只是“冰山一角”。公司也表示此次僅是對前期交易所問詢的部分問題作出了回覆,還有部分事項仍需進一步全面核實。

自4月29日收盤至今,康美藥業的市值已經遭腰斬,截至5月29日收盤,其股價跌至4.64元。

“300億謎案”新進展!康美藥業承認使用不實單據和業務憑證

承認內部控制存重大缺陷

對於康美藥業的股東來說,4月29日晚是一個漫長的夜。

這一天,康美藥業發佈的一份公告指出,2018年12月28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被立案調查。公司對此進行自查以及必要的核查,2018年之前,康美藥業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及款項收付方面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

據稱,由於公司採購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確認業務款項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公司應收賬款少計6.41億元,存貨少計195.46億元,在建工程少計6.32億元;由於公司核算賬戶資金時存在錯誤,造成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

此外,公司在確認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時存在錯誤,造成公司營業收入多計88.98億元,營業成本多計76.62億元;公司在核算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存在錯誤,造成公司銷售費用少計4.97億元,財務費用少計2.28億元。

同時,由於公司採購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確認業務款項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公司合併現金流量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等出現問題。

此後,上交所的監管函火速“跟”來。4月30日,康美藥業表示收到上交所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下發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對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等有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被要求就認真核查會計差錯更正所涉及的具體事項等四大內容作出回覆。

5月6日,康美藥業二度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被要求進一步核實並補充披露差錯調整整體情況等多個問題。

在此次最新發布的公告中,康美藥業表示,經公司自查,因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公司存在使用不實單據和業務憑證造成貨幣資金及收入成本等項目核算未如實反映款項收付的情況,導致未能真實反映公司的貨幣資金。截至2017年12月末,其調增存貨 183.43億元、調增其他應收款-其他關聯方往來57.14億元、調增工程支出24.36億元,核減多計未分配利潤與現金流相關差異34.52億元。

以調增存貨為例,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康美藥業通過不同途徑在產地收購中藥材,款項未經審核已作支付且未入賬,而此前更正主要是調整入賬已支付採購款但未納入存貨管理的中藥材。

康美藥業表示,差錯調整涉及的交易事項為採購中藥材、支付其他方資金往來、支付工程款等,交易對手方為農戶、供應商、其他關聯方、施工單位及客戶等,涉及的其他關聯方為普寧康都藥業有限公司。“上述問題涉及的部分信息等待進一步核實,公司將在核實後進一步公告。”

康美藥業還指出,如 2018 年審計報告保留意見所述,由於會計師沒有獲取充分、有效的審計證據,導致會計師無法確定公司在財務報表中對關聯方資金往來的發生額及餘額的準確性,以及對關聯方資金往來的可回收性作出合理估計。

而對於上交所提出的充分核實本次會計差錯更正是否涉及對 2017 年度以外的以前年度財務報表更正事項,是否存在其他應披露未披露的重大會計差錯更正或調整事項等問題,康美藥業在回覆函中承認涉及對 2017 年度以前年度財務報表更正事項。

5月29日下午,《國際金融報》記者就進一步核實信息的進展以及公佈大概時間採訪康美藥業方面,但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回覆。

證監會調查尚在進行中

資料顯示,康美藥業成立於1997年,於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

康美藥業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是目前國內中醫藥產業領域業務鏈條較完整、醫療健康資源較豐富、整合能力較強的企業之一,已形成較完整的大健康產業版圖佈局和產業體系的基本構建,通過實施中醫藥全產業鏈一體化運營模式。

一位不願具名的醫藥領域投資者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早在幾年前,關於康美藥業存在財務造假的質疑聲已經四起。

“2012年底,有媒體在聯合專業投資諮詢公司進行數月的調查後刊發報道稱,康美藥業業績增長,很可能是由造假、融資、再造假、再融資支撐的謊言,當時康美也是迅速澄清,但彼時其仍然受到較大影響,此後它的資金狀況就備受關注。”

2018年10月份,因有媒體報道了康美藥業的貨幣現金高、存貸雙高、大股東股票質押比例高和中藥材貿易毛利率高等相關內容,其亦發佈了澄清公告。

到了去年12月29日,康美藥業對外宣佈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指出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

今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通過微信指出,已初步查明康美藥業披露的2016至2018年財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涉嫌違反《證券法》第63條等相關規定。一是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二是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三是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

當前,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尚在進行中。

自5月21日起,康美藥業就已經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 5%。

根據康美藥業4月底公佈的數據,2018年,其實現營業總收入193.5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10.1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3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47.20%。

5月12日,康美藥業又收到來自上交所關於其2018 年年度報告的事後審核問詢函。目前,公司還未就具體問題進行回覆。

因為康美藥業近300億的會計差錯事件,為其提供審計服務的廣東正中珠江會計事務所近日也遭到了證監會的立案調查,由後者負責審計的多家IPO企業也受拖累被中止審查。

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厲健律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此前證監會通報康美藥業案調查進展,基本坐實康美藥業財務造假,預計正式處罰結果可能在幾周或幾個月後公佈。一旦證監會對康美藥業、廣東正中珠江會計事務所作出正式處罰決定,根據最高法院證券虛假陳述司法解釋,符合條件的受損投資者可以依法起訴康美藥業、廣東正中珠江會計事務所及相關責任人員索賠損失。

(國際金融報記者 王敏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