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藥業財務造假套路罕見 會計所內部曾信誓旦旦“勤勉盡責”

半個月多以來,康美藥業涉嫌財務造假一事在資本市場鬧得沸沸揚揚。5月17日,終於有實錘。據證監會通報康美藥業調查進展稱,初步查明其財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包括使用虛假銀行存單,部分資金轉入關聯賬戶買賣股票等,有關案件情況將及時公佈。

自4月30日康美藥業(600518.SH)核銷近300億現金的“會計差錯”更正公告發布後,擔任該公司審計業務的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正中珠江”)成為眾矢之的,深陷涉嫌財務造假的漩渦。

“康美藥業這次爆出的事情,相對於業內來講還是比較惡劣的。”曾在安永任職的一位註冊會計師稱,這次證監會的調查落腳點,不僅是康美藥業,最主要的還是會計師事務所,“如果再往前追的話,當時上市或者持續督導以及融資過程中的保薦機構,很可能下一步也會受到牽連。”

當前,證監會持續要求中介機構發揮好“看門人”作用。5月15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公開講話中指出,中介機構要切實歸位盡責,“對不守法規、不講操守、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公司及從業人員,要嚴肅追責。”

多名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康美藥業等問題公司的“爆雷”,更多中介機構或將捲入稽查風暴中。

馬興田接受監管問詢

根據證監會通報,現已初步查明,康美藥業披露的2016年至2018年財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涉嫌違反《證券法》第63條等相關規定,“一是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二是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三是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

此次證監會的通報“一錘定音”,直接“打臉”康美藥業董事長馬興田。此前,馬興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否認公司存在財務造假問題。之後,第一財經1℃記者向其再次求證確認,馬興田以“在開會”為由,匆忙掛斷電話。

5月17日下午,在證監會通報之後,1℃記者又多次撥打馬興田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隨即,康美藥業內部負責PR的權威人士迴應,“(馬總)人還在辦公室。”

2018年12月28日晚間,證監會向康美藥業下發《調查通知書》稱,因康美藥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證券法》有關規定,決定對該公司立案調查。

上述康美藥業內部負責PR的人士對第一財經1℃記者回應稱,“因為屬於調查過程(中),(馬總)肯定是要配合(相關部門)去問詢,溝通、確認一些情況,這一直在進行。”

對於外界關於馬興田動向的傳聞,上述康美藥業內部負責PR的人士對1℃記者回應,“正常的問詢是會的,有時候去溝通情況。(公司現在)不能說‘沒什麼事’,領導一直都在溝通,有些東西我們也不方便問。”

“康美藥業的財務造假問題還不是普遍現象,一般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套路’都是虛增下游客戶訂單,以及少計上游供應商成本等,該公司這種虛增銀行單據、虛增存款的問題,還是比較少見。”上述曾在安永任職的註冊會計師人士稱。

此前,有接觸過正中珠江的廣州本地上市公司人士亦對第一財經1℃記者透露, “(正中珠江的)會計師已經針對(康美藥業的財務審計)這方面,基本上獲取了他們職責範圍內所能觸及的全部材料,此次可能(問題)主要還是在銀行那邊。”

與康美藥業接觸過的知情人士對1℃記者表示,康美藥業此前負責與銀行對接事務的為公司董祕邱錫偉。但在康美藥業2018年報“巨雷”引爆之際,邱錫偉選擇了辭職。

第一財經1℃記者注意到,邱錫偉幾乎是裸辭, “因個人原因,邱錫偉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祕書、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

此前,1℃記者給邱錫偉發去關切的短信,截至發稿未獲回覆。有市場人士稱,邱錫偉可能係為公司財務問題“背鍋”,不過這一說法並不被上述康美藥業負責PR的人士認同,他否認這一說法,並稱邱錫偉辭職的原因是身體問題。

在4月底披露2018年財務報告並財務“爆雷”之後,康美藥業就持續受到監管問詢。5月14日,康美藥業在宣佈延期回覆之後,截至發稿也並未回覆,“公司正在加快落實、推進相關回復工作,回覆公告時間將不晚於 2019 年 5 月 21 日。”

事實上,上交所的問詢主要集中在關聯性方面,包括要求披露公司各細分項下的前五大客戶名稱、是否為關聯方或潛在關聯方、年度交易金額及佔比,並比較關聯銷售和非關聯銷售的毛利率情況等。

“事實上,關聯方之間可以有業務往來,但是需要走正常的審批流程,董事會要審批通過,如果金額再大一點,超過一定權限的話,股東大會也要審批通過才行。” 上述安永任職的註冊會計師人士稱,此次據證監會通報,康美藥業通過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這個性質就顯得更加嚴重,涉嫌股價操縱。”

“此次對於康美藥業的財務造假,監管部門肯定在前期就已摸底了很長時間,如果牽扯到相關方面的關係,就會涉及到如何定性的問題。”上述安永任職的註冊會計師人士稱,“如果這件事情再嚴重一點,可能要移送公安部門。”

會計所內部自信“勤勉盡責”

政府機關、國企林立的東風東路555號粵海集團大廈10樓,系正中珠江總部辦公所在地,如今這裡成為資本市場的風口浪尖之地。

5月17日,證監會還通報稱,“近日,我會已對公司審計機構正中珠江涉嫌未勤勉盡責立案調查。有關案件進展情況,我會將及時向社會公佈。”

兩天前的5月15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啟動儀式上講話稱,中介機構是連接投資者和融資者的橋樑,在保薦承銷、會計審計等方面發揮好“看門人”作用。

閻慶民指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是監管的永恆主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各類中介機構要切實歸位盡責。

前述在在安永任職的註冊會計師人士稱,康美藥業此次財務造假的性質比較嚴重,因為會計師做審計是要去函證銀行存款,“理論上來講,銀行不可能幫上市公司造假。我覺得可能跟會計師事務所之間會有一些‘勾結’,可能存在問題。”

一名前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過的審計人士亦告訴第一財經1℃記者,康美藥業這次爆出的問題,屬於比較嚴重的財務造假,“而且從整個最後的會計更正情況來看,審計機構與上市公司之間比較難說沒有‘勾結’,因為涉及到的金額確實較大。”

事實上,據第一財經1℃記者多方探知,近半個月以來,正中珠江遭遇持續的輿論壓力,不斷被業內會計師以及市場股民和網民質疑,該所會計師團隊成員在業餘時間亦被服務的上市公司客戶詢問。

5月17日,正中珠江內部人士信誓旦旦地告訴1℃記者,“我相信我們公司項目組的同事該做的程序都做了,也做到了勤勉盡責,還是等待調查結果吧。”

當前,已有接受服務的上市公司更換正中珠江。上述正中珠江內部人士對1℃記者多次強調現在是“敏感時期”,“你應該看到的只是個別公司這樣的情況。客戶有自己的選擇,我們不做強求。我們對這麼多年的口碑和我們所裡同事的專業嚴謹有信心。”

“因為正中珠江現在被立案調查,有可能會對他們(自身)的業務產生影響,所以我們現在也在評估他們到底‘行不行?’,能否繼續擔當審計任務。”一位接受正中珠江服務的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1℃記者,“雖然我們內部認為給公司服務的正中珠江團隊還是比較專業,但是不排除有不專業的人士存在。所以現在只能等待證監會的最終調查結果。”

作為自2001年IPO起擔任康美藥業的審計機構,正中珠江在長達19年的時間內一直服務這家“潮汕系”龍頭上市公司。擔任康美藥業2018年報的簽字會計師分別為正中珠江的楊文蔚和劉清。

5月12日晚間,第一財經1℃記者向楊文蔚的電子郵箱發去採訪函,詢問其是否事前知曉康美藥業此次財務“爆雷”的情況,以及是否目前正在接受證監會調查等問題,截至目前發稿仍未獲得其任何回覆。

對於康美藥業年報審計的簽字會計師楊文蔚等人目前是否正在接受證監會調查,上述正中珠江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1℃記者回應稱,“沒聽說。”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上述接受正中珠江服務的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1℃記者稱,“正中珠江內部亦擔心監管‘和稀泥’,各打‘50大板’的這種情況。”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證監會的調查對正中珠江來說是遭遇了“危局”。“對這種‘生死一線’的機會,如果他們能把問題向監管層說清楚,他們應該是沒有什麼保留的,證監會調查一下也好,有可能還會幫助正中珠江減少社會輿論以及一些客戶的懷疑。”上述接受正中珠江服務的上市公司內部人士稱,一旦說提供服務的機構,它的工作能力遭到懷疑,其實是對服務機構的一個毀滅性打擊。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王樺宇對第一財經1℃記者表示,“中介機構應該具有獨立性,並且這種獨立性是資本市場法治化的基本前提。”

王樺宇指出,如果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評估機構等中介機構喪失獨立性,對職業操守沒有基本的敬畏,不能客觀發表專業意見,會嚴重影響證券市場的規範運行,侵犯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知情權並造成相應損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