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洪雷、張寒冰師徒合作《陸戰之王》展現新時代軍人風貌'

"

隨著新中國七十華誕的腳步越來越近,不少獻禮劇目登陸熒屏。近日,一部以坦克兵的視角抒寫當代青年愛國情懷的電視劇《陸戰之王》正在浙江衛視和東方衛視熱播。該劇由康洪雷擔任總導演,張寒冰執導,陳曉、王雷、吳樾、張雅欽等人出演。日前,該劇導演張寒冰向記者講述了拍攝背後的故事。

"

隨著新中國七十華誕的腳步越來越近,不少獻禮劇目登陸熒屏。近日,一部以坦克兵的視角抒寫當代青年愛國情懷的電視劇《陸戰之王》正在浙江衛視和東方衛視熱播。該劇由康洪雷擔任總導演,張寒冰執導,陳曉、王雷、吳樾、張雅欽等人出演。日前,該劇導演張寒冰向記者講述了拍攝背後的故事。

康洪雷、張寒冰師徒合作《陸戰之王》展現新時代軍人風貌

首次聚焦坦克兵

《陸戰之王》講述了95後新兵張能量(陳曉飾)繼承爺爺的“衣缽”有了“坦克兵夢想”後參軍入伍,在軍營裡遇到了老兵班長牛努力(王雷飾),新兵老兵在一次次的摩擦和衝突中共同成長,逐漸建立起深厚的戰友情,一起完成坦克兵光榮使命的故事。該劇從坦克兵的視角來看當代中國的軍隊建設,劇中展現的新型坦克和新型陸軍作戰方式,體現了全面推進國防建設和軍隊現代化的時代要求。在這種大背景下,人物命運隨時代變換起起伏伏。

為什麼會選擇坦克兵這一特殊兵種切入?導演張寒冰解釋,一方面,坦克兵觀眾耳熟能詳,這一兵種與觀眾的距離並不遙遠。而另一個原因在於主創團隊的求新。軍旅題材電視劇有很多,其中大部分側重於對人物的描寫,而缺少對人和裝備結合的刻畫。《陸戰之王》正是藉著坦克兵這一特殊兵種,把人和武器結合在一起。

作為國產軍事題材劇中此前從未涉及的領域,《陸戰之王》首次從現代坦克兵的視角,為坦克代言。坦克為什麼是“陸戰之王”?除了全國千萬軍迷的關注,這部劇也通過巧妙的劇情安排向普通觀眾普及了坦克部隊的相關知識。比如,團隊意識就是貫穿前幾集的一條重要線索,無論張能量與班裡其他戰士的對抗與合作,牛努力、連長、旅長有關團隊精神的訓話,還是新兵連150公里拉練時男兵女兵的對決,都展現了坦克兵之間“背對背”的絕對信任以及建立團隊意識的重要性,因為坦克在戰爭中需要戰士們緊密配合,駕駛幾十噸的坦克,想要實現“人車合一”,需要車長、駕駛員、炮長磨合出絕對的默契。

兩代兵王展現當代青年力量

《陸戰之王》講述的是坦克兵的故事。劇中刻畫了兩個主要士兵形象。陳曉飾演的90後張能量和王雷飾演的牛努力是一對出身各異、性格截然相反的新兵和老兵,一個桀驁不馴卻智謀百出,一個經驗老到又踏實質樸,兩個人分別代表了傳統與新時代下不同士兵的奮鬥歷程,不變的是一片赤忱的愛國情懷。

在導演張寒冰看來,牛努力和張能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士兵。他用“最後的武士”形容牛努力,將所有老兵的特性都集中在這個人物身上,“一個在部隊裡堅守了12年的人,他們如何堅持下來的?是因為他們會有各式各樣的方法堅守忠誠,完成自己身為一個兵的職責。”張寒冰說,兩代士兵最大的不同是在前往勝利的道路上,一個是絕對執行,另一個在絕對執行的過程中會進行獨立思考。“曾經的中國軍隊需要許三多、牛努力這樣的兵,現在的中國軍隊需要的是像張能量這樣的新時代軍人。”

張寒冰表示,“刺頭兒兵”張能量身上有同齡人所不具備的勇敢和冒險精神。“整個的兵員素質已經與以往年代不可同日而語,如果說之前的劇作裡,我們追求的是一種堅忍、執著、頑強的軍人概念,那麼在《陸戰之王》裡頭,我們又賦予了他很多時代的前進性。在整個大的時代變遷下,部隊隨時在進行軍改。”

儘管兩代軍人在觀念上有所不同,但張寒冰更希望強調的還是兩代軍人身上的共性。在他看來,95後軍人身上有著獨特的閃光點:善於表達,膽子更大,視野更開闊,善於創造奇蹟,與此同時,他們信念堅定,這點絲毫不輸前輩。“軍人的本質,軍人的精神,軍人對國家、對民族的忠誠從未改變。”張寒冰說,坦克兵精神的傳承是這部劇表達的重點。

“我相信任何一個劇作,無論是什麼樣的行業劇,寫人是最重要的。由人可以帶出所有,由人可以帶出無窮。”張寒冰希望,觀眾收看《陸戰之王》的同時,能夠認可每一個士兵,“他們都是人,他們可能會犯錯,他們可能會不著調,但是他們骨子裡的東西,從來都沒有變過。這是這個集體最可敬的地方。”

深入部隊採風劇本磨了3年

《陸戰之王》耗時近3年打磨劇本,主創團隊多次深入部隊瞭解實際情況。採風中,張寒冰從軍營裡、從軍人身上獲得很多鮮活故事,他將這些素材都融入劇中。令張寒冰深受觸動的是隨著國家軍事技術提升,部隊在前進和發展中的與時俱進,兵員素質也與以往有很大不同。“通過這部劇,我想讓觀眾看到部隊的變化。”

張寒冰坦言,剛接觸到這個項目時,他對《陸戰之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概念太大了,“什麼是陸戰之王”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他需要找到一個足夠令人信服的切口,去承載“陸戰之王”的概念。到底該怎麼拍?張寒冰的第一步做法是,到部隊採風。以偏紀實的手法將當代軍人身上的特質展現出來。張寒冰從很多部隊老兵身上挖掘故事,將他們的精神風貌最終凝練在劇中人物角色上。比如主要人物牛努力、張能量在劇中的一些觀念對抗,其實也來源於真實生活。

在部隊採風的時候,張寒冰接觸了各個層級、職位不同的官兵,他們身上的差異性和多樣性,讓張寒冰覺得《陸戰之王》的故事,穩了。“我能感受到不同層級幹部,對於同樣一件事情的不同意見。”採風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最終都被呈現在《陸戰之王》裡,並將軍人對部隊的情感、個體生活與劇中角色結合,真實還原當代軍人風貌。

師徒合作亮點多

康洪雷與張寒冰是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師兄弟,同時也是師徒關係。總導演康洪雷曾執導過《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激情燃燒的歲月》,這些都是當年“霸屏”的軍旅劇。從2003年在《士兵突擊》劇組做場記,到擔任劇組副導演,再到一步步獨立當導演,張寒冰表示從師父康洪雷身上學到很多本事,對於軍事題材劇的拍攝,也積累了豐富經驗。“這個本事非常多元化,大到對一個戲的把握和理解,小到對一個部門的工作態度。從2012年到2017年因為開始獨立,我離開了康洪雷導演五年。後來我突然發現自己之前學到的東西用完了,我還得再跟師父學習。”在張寒冰眼中,師從康洪雷,是一件幸事。

如今,在兩位導演的通力合作之下,《陸戰之王》不僅位列廣電總局重點推薦劇目名單,亦成為了建國七十週年播出的首輪獻禮劇目。擁有“新人物”和“新故事”的《陸戰之王》在強劇情、新時期軍改下誕生的全新創作角度,備受大家關注。

(燕都融媒體記者 張思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