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家人得了癌症,逼他總結出三點心理干預竅門一定對你有幫助

抗癌衛士 抗癌衛士 2017-10-23

媽媽得了癌症,做女兒的能做些什麼?

我叔叔得了癌症,現在全家人都很難過啊.

爺爺得了癌症,好傷心,好難過,不知所措了!

爸爸得了癌症現在我們都好消極.

醫生的家人得了癌症,逼他總結出三點心理干預竅門一定對你有幫助

臨床上經常聽到類似的交流內容,很多的病人發現病情後,首先來看心理醫生的並不是病人而是家屬.作為心理學資深顧問、高級精神分析治療師的我曾經經常接觸這類諮詢者.但是沒想到,不久之後,厄運也降臨在了自己的身上.那是15年年底的時候.臨近過年,業務繁忙,我非常忙碌,沒有閒暇時間也不經常聯繫父母,突然有一天,上午接到父親的電話,問我在腫瘤醫院能不能聯繫醫生.我當時想了想告訴父親有些同學在腫瘤醫院,可以聯繫.是要幫誰聯繫呢?沒想到父親告訴我是我母親.母親因為咳嗽一月有餘而去醫院檢查,發現病情肺腺癌.發現時已經擴散,分期靠後,無手術可能.當時我回去處理相關事宜陪伴父母.我的醫生朋友的建議就是先放化療試試,看之後有沒有手術可能.

在那個冬天,那個寒風凜冽的冬天,我深深記得我在病房門口悄悄抹掉的眼淚.作為心理醫生同時也是病人家屬,我也是從這一充滿恐懼迷茫與恍恍惚惚的階段走過來的.當我慢慢開始接受家人的情況之後,我迅速調整自己的狀態,因為疾病沒有真的發生在我的身上而是發生在了家人身上,我開始將關注點從自己的情緒中轉移到家人身上.我開始真正的思考,真正的作為當事人去思考,如何幫助整個家庭和患病的家人度過心理這道坎,在之後的治療中取得最好的效果.

該如何面對癌症的厄運?

醫生的家人得了癌症,逼他總結出三點心理干預竅門一定對你有幫助

同伴教育

剛開始的時候整日泡在病房,我利用我的工作特點和工作內容,去觀察我母親的情緒變化和同病房的其他病人.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同伴教育”在癌症患者的群體中是一種特別常見又格外突出的現象,微信建一個群組,大家非常願意加入並聯系起來。每日如有病人沒在病房出現,沒有報到,大家會紛紛詢問該人情況.如果一個病人治療結束指標不錯出院,病房內其他病人會整體受到鼓舞,整個病房的氣氛就會表現為愉快輕鬆,甚至病人間會互相鼓勵我們會像他一樣恢復健康.在我母親頻繁住院的那段日子,她所在病區的病人和護士甚至會私下會評比出院率最高的病房以形成鼓勵.

為什麼同伴教育在患者心理疏導方面形成自發性並如此重要?

普通人的勸解,容易變成站著說話不腰疼,而患者之間交流就是對等的。在心裡層面,人總是在追求一種尊重和平等.當他一旦成為病人,首先在心理上,他已經把自己與健康人區別對待.認為自己不再是一個正常人.是一個被健康拋棄的人.這就是為什麼家人普遍覺得病人會性格大變不願說話或者經常發火的原因之一.

所以多多接觸病友,會極大地緩解病人心理的不正常感,找到一種平衡,接收自己的不同.但有一點要特別提醒,作為患者,在聽抗癌成功的人分享時,自己別去橫向比較。橫向比較的話,容易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焦慮。比如,他這麼成功了?他的數據都越來越進步了,我怎麼不好?這就給自己增加了一個負面的影響。

醫生的家人得了癌症,逼他總結出三點心理干預竅門一定對你有幫助

要教育患者在患者群體互相分享的同病相憐的情況下,學會縱向比較,而不是橫向比較,要跟自己比較。就是我進步了,或者是雖然沒有進步,但穩定了。

需要留意的是,男性有時候抗壓能力其實比女性弱,男子漢文化其實是一個假象。女性的抗壓能力比男性強,跟女性善於去宣洩和表達她的情緒有關。所以,在患者群裡,女性出現多,本身對女性來說是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的。

男性的抗壓能力是外強中乾的,他們其實更需要呵護,是更需要理解和關愛的。但關愛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要強調患者是被幫助者,是弱者。如果家屬把男性患者看成弱者,他就有可能很粗暴地回答你:“沒事,反正都要死。”可實際上,他真的不怕死嗎?不一定,而是因為家屬和他的溝通裡面沒有滿足他的心理需要。

當溝通表達不當時,男性患者就會產生牴觸情緒,其實這只是患者的自我防禦,而不是真正的想法。患者總是希望得到幫助,所以作為家屬,給予幫助的方式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醫生的家人得了癌症,逼他總結出三點心理干預竅門一定對你有幫助

如何更好地幫助腫瘤患者調節心理?三點竅門

1. 生病看醫生,別上網查。

網絡時代,家裡有人生病,全家都上網去查去百度,這其實是忌諱的。因為不靠譜的信息太多了,假冒的醫院假冒的病人.全家人都在上網查,誰都不是專業人士,這種做法不合適。關鍵在於我們要找到可靠的信息渠道,例如目前發展的比較好的抗癌衛士平臺,以及可靠地醫生.互相信任是關鍵。抗癌衛士APP提供的信息是最權威的,各種病種的指導也是非常全面的.非常適合你沒有可靠信息來源的情況下去學習和參考.

2. 家屬不要強化“病人”概念。

醫生的家人得了癌症,逼他總結出三點心理干預竅門一定對你有幫助

家屬在平日裡,不要強化你是患者,你是病人,你是需要幫助的印象。很多患者其實都看不出來是患者,過度的照顧、表達和關心,實際上是在給患者貼標籤,無意識中對患者的殺傷力是非常大的。家屬在表達我們一起樂觀地面對困難的同時,讓患者看到別人的成功。成功的案例對癌症患者來說具有非常巨大的感召力。比如找一些網絡的病人社區,比如抗癌衛士APP,每天都有很多的病人在交流病情,互相祝賀複查結果的勝利.家人可以給病人下載到手機裡,讓他閒暇時候去刷一刷看一看,通過這些渠道在病人群體中找到歸屬感.

“我在實踐中每次都會分享的一些真實的,我遇到,或者是我知道的成功案例,患者都會睜大眼睛去聽這些內容。如果你跟他們討論死亡,他們都在下面竊竊私語,其實他們在迴避這些內容。”作為家屬,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3. 家屬不要在患者前裝沒事。

作為家屬,不要在患者面前裝著沒事,內心卻很焦慮,這對患者來說負面影響也很大,因為焦慮情緒可以傳染。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家屬自己尋求心理幫助。因為,患者其實不太可能反過幫助到家屬。我們可以找心理醫生去聊,或者找其他病人家屬去溝通.

有一個好的心態去面對患者,這對於家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積極有意義的事情。

來源:抗癌衛士真實用戶倪**的分享,找病友找經驗可下載抗癌衛士APP查看哦

溫馨提示:點擊藍字瞭解更多下載抗癌衛士app查看更多抗癌患者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