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道城門,將開封分成新舊兩城,東邊發展旅遊,西邊邁向鄭州

放眼全球,關於城市現代化和保留傳統文化一直爭論不休,對城市規劃和佈局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此情況下,既有像蘇州這樣將現代化與傳統園林融合在一起的建築風格,也有如開封一般將新城區和老城區截然分開的佈局。

在鄭汴一體化的戰略方針下,開封全力向西擴展,通過興建汴西湖、勾連水系等大手筆的規劃,擺脫開封"老、破、小"的城市面貌。

素有"八朝古都"之稱的開封古城則幾乎囊括了所有開封市知名的旅遊景點——清明上河園、龍亭湖、開封府、包公祠……,保留著濃厚的古韻古風。

這道新城與老城的分界線,就是被稱為"大梁門"的開封西門。"大梁門"雖然以"大梁"為名,但卻並非起源於戰國時期的魏都大梁。據史籍記載,"大梁門"始建於唐代,北宋時期名為"舊鄭門"(又稱為閶闔門),顧名思義,這道城門原本就是向西通往鄭州的。

直到明代,朱元璋最初是打算將開封作為北京,與金陵的南京相對應。於是,開封城的各大城門再次迎來了一番更名潮,彼時,"大梁門"之稱才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這一道城門,將開封分成新舊兩城,東邊發展旅遊,西邊邁向鄭州

今天我們看到的"大梁門",實際上是在1998年重修的,畢竟,隨著明末李自成決黃河灌開封城,原本的大梁門只剩下一片殘骸。

從外觀上看,大梁門以青磚為主體構建,共有三個拱形門洞,以適應現代化的城市交通出行工具;城樓採用重簷歇山頂建築風格,保持著古樸的建築風格。

這一道城門,將開封分成新舊兩城,東邊發展旅遊,西邊邁向鄭州

當夜色來臨時,古老的城門建築與現代化的燈光交相輝映,讓大梁門看起來既有古典肅穆的面貌,兼有新時代的生活氣息。

這一道城門,將開封分成新舊兩城,東邊發展旅遊,西邊邁向鄭州

而在白天,經過大梁門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幅紅紅的巨大年畫:騎馬持劍的秦叔寶,騎馬持鐗的是尉遲恭,這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兩尊"門神",其寓意自然是守護開封城的和平與安寧。

而年畫這種古老藝術,本身也是開封城的全國性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朱仙鎮的木版年畫赫赫有名。實際上,宋代東京城的年畫藝術已經相對十分成熟了,逐漸從民間傳統繪畫中脫穎而出,成為一門獨立的畫種。再加上宋代經濟文化的發達,雕版印刷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木版年畫很快得以興盛和發展。

這一道城門,將開封分成新舊兩城,東邊發展旅遊,西邊邁向鄭州

當然,大梁門可能並不僅此而已,"城門摞城門"、以及大梁門北側發掘出的上下三層的古馬道遺址,都證明了大梁門的地下遠比地上的"內容"還豐富。

從某種程度上看,"大梁門"就像是一面照亮傳統文化的鏡子,象徵著開封人民對於保護傳統文化遺產的不懈努力。而鏡子的另一面,當然還是為了讓城市更加宜居,所以才有了西邊的新城。不過,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哪一種方式更加合適呢?或許,未來會告訴我們答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