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最慘烈圍城戰:薩拉熱窩冷酷無情的狙擊

軍事歷史 陸軍 坦克 歷史 文休看天下 2017-07-16

相信很多年長的中國人不會忘記,當年風靡全國的南斯拉夫戰爭影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片中南斯拉夫人民反抗納粹的精神和勇氣,曾經激勵和鼓舞著多少中國青年。但如今,不但那個所謂國家已經四分五裂,而且20年前發生在這個國家的一場種族內戰,以及因這場內戰造成的大屠殺,使得這個位於巴爾幹的國家自二戰後再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二戰後最慘烈圍城戰:薩拉熱窩冷酷無情的狙擊

二戰後最慘烈的戰爭

1991年6月起,隨著東西方冷戰的深入,在前蘇聯控制下的東歐,開始顯露擺脫其控制的跡象。在此背景下,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內各種勢力開始運作,開始朝著解體的趨勢加速運行。很快,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和波黑4個共和國紛紛宣佈獨立。其中波黑共和國境內的穆斯林、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三個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發生了嚴重分歧:穆族主張脫離前南獨立,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克族也主張獨立,但希望建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塞族則堅決反對獨立。1992年3月,波黑議會在塞族議員反對的情況下正式宣佈波黑獨立,塞族隨即宣佈成立“波黑塞爾維亞共和國”,脫離波黑獨立,但這遭到了其他兩個民族的堅決反對。

波黑戰爭中的難民

1992年4月6日,歐盟的前身歐共體正式承認南斯拉夫聯邦的加盟共和國波黑獨立,而就在波黑獨立的這一天,堅持留在南聯盟的波黑塞爾維亞族(塞族)動用坦克和火炮將主要由穆斯林族和克羅地亞族居住的薩拉熱窩包圍,不間斷地對其進行轟炸,波黑戰爭由此爆發。此後,三族間的戰爭歷時長達三年半之久。由於軍事實力上的巨大差距,到1993年底,佔波黑人口31.4%的塞族控制了全國約70%的領土,佔波黑人口17.3%的克族控制約20%的領土,而佔波黑人口43.7%的穆族只控制約10%的領土。

這場波黑戰爭,被視為是歐洲自二戰後最慘烈的戰爭。其中,塞族對穆斯林的“種族清洗”格外受外界關注,尤其是在波黑戰爭進入尾聲的1995年7月,塞族軍隊攻佔波黑東部塞族控制區的波什尼亞克族飛地斯雷布雷尼察,在兩週的時間裡屠殺了大約8000名波什尼亞克族男子。這被認為是二戰結束以來歐洲發生的最嚴重的大屠殺。

1995年11月,在美國主持下,南聯盟、克羅地亞和波黑三方領導人簽署了代頓波黑和平協議,波黑戰爭結束,最終以雙方在波黑共和國的旗號下各自成形成穆克聯邦和塞爾維亞共和國兩個控制區而告終。波黑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歐洲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戰爭,波黑430多萬人口中有27.8萬人死亡,200多萬人淪為難民。

二戰後最慘烈圍城戰:薩拉熱窩冷酷無情的狙擊

大屠殺的血腥記憶

波黑戰爭開始後,控制軍隊的波黑塞族由於得到由前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重組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支持,裝備有坦克、大炮、飛機等重武器(穆、克兩族在戰爭初期基本無重武器),軍事上佔明顯優勢。毫無防備的穆斯林城鄉處處燃起戰火,整車的塞族軍人衝進穆斯林村鎮燒殺搶奸,把男性的穆斯林全部捆綁上車,運送到祕密地點進行肉體消滅,被各界稱為是一場規劃周密的種族大屠殺。穆斯林被迫組織起來進行抵抗,向全世界發出求救的呼籲。波黑戰爭中,在民族情緒的煽動下,許多原本和睦相處的鄰居因民族、宗教之異反目為仇,互相殘殺。

在大屠殺最慘烈的一天,1995年,有6萬名穆斯林男女老幼,經歷千辛萬苦投奔到波託察裡市郊的一個聯合國維和駐軍營地--斯雷布雷尼察求救,他們被接納了。斯雷布雷尼察位於波黑東部,是穆斯林聚居的一塊“飛地”。斯雷布雷尼察作為聯合國的安全區,當時由來自荷蘭的聯合國維和部隊負責保護。當時該地由約600名聯合國維和人員(主要是荷蘭步兵)保護。塞族軍隊聞訊趕來,人數比聯合國的維和人員多幾倍,要求駐軍司令打開大門,許可他們進入。當時的荷蘭維和駐軍讓步了,退讓在一旁,不聞不問。塞族軍隊隨後佔領該地。在這裡尋求保護的穆族的6萬人中有約1.5萬名穆族武裝人員試圖連夜逃離該市,他們在崇山峻嶺奔逃時遭到塞族炮轟,其中一部分人被包圍後殺死。

波黑塞族軍隊佔領斯雷布雷尼察後,宣佈建立地方政權。聯合國安理會隨後通過決議,要求塞軍撤出該地區,無條件釋放被扣押的維和人員,並在那裡重建聯合國安全區,但遭到塞族方面拒絕。留在那裡的穆族武裝請求維和人員歸還他們上交的武器,但遭到拒絕。沒有來得及逃走的穆族人員被全部被押走,並對12歲至77歲的男子進行甄別,看他們是不是戰爭嫌犯。13日,在附近的克拉維查村,首批手無寸鐵的穆斯林在一個倉庫被殺,這是屠殺的開始。而荷蘭維和人員當天交出5000名在波託察裡基地尋求避難的穆斯林,作為交換,塞族才釋放了14名被塞族扣押的荷蘭籍維和人員。之後,無情的大屠殺開始,那些手無寸鐵的穆族男子,被一批批拉走進行槍殺。16日,第一批輾轉逃生的倖存者逃到波黑穆族控制區,大屠殺事件被曝光。據英國BBC報道,屠殺地點至少有15處。

戰後,根據國際紅十字會的統計數字顯示,斯雷布雷尼察被塞族武裝佔領後,大約8000名波黑穆族成年男子及男孩被殺。而波黑穆斯林失蹤人口委員會在斯雷布雷尼察發現許多埋屍坑,並掘出數千具屍體,由此證明了這次大屠殺的真實性。

狙擊作戰冷酷無情

薩拉熱窩是一個四面環山的城市,從四周的山上,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城內的幾乎全部。當城市遭到塞爾維亞族人的圍攻時,一條繁華的街道橫亙在城外山上的狙擊手面前,因而被稱為“狙擊手大街”。這條街道上的行人成為狙擊手們最好的靶子,只要看到有人走動或發現人影,山上就會飛來子彈。因此,如今的薩拉熱窩很多大街上,包括民宅在內的沿街建築物,至今都彈痕累累。

也許很多人都聽過香港歌手鄭秀文唱的歌曲《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戀,從無要分宗教,從無懼槍炮,常寧願一生至死都與你戀……”但未必人人知道歌曲背景源自波黑戰爭中因逃避戰火被射殺的薩拉熱窩一對異族戀人:阿德米拉和博什科·布爾基奇。雖然當年的戰火痕跡現已褪去,兩人勇於跨越民族鴻溝至死相戀的故事,仍存於倖存者心中。阿德米拉及布爾基奇自小青梅竹馬,前者是波什尼亞克族人,後者為塞族人,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們相愛,憧憬著將來美滿的婚姻。兩人相戀9年,直到25歲時波黑爆發內戰,薩拉熱窩遭塞族軍隊圍困,他們被迫相約逃難。1993年5月18日,他們在槍林彈雨中通過弗爾巴尼亞橋時雙雙中槍身亡,死前一刻仍緊擁對方不願放手,因此被形容為“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樣一抱,便是8天,因為在此期間沒有人能夠安全地把他們的屍首搬走安葬。

二戰後最慘烈圍城戰:薩拉熱窩冷酷無情的狙擊

為了逝者的紀念

2012年4月6日,在波黑戰爭爆發20週年的當天,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市中心的鐵托元帥大街上,11541把紅色椅子組成一條800米長的“紅色河流”,每把椅子代表一名戰爭期間遇難的薩拉熱窩市民--薩拉熱窩遭塞族部隊圍城40多個月,甚至民眾上街買東西都可能遭狙擊手擊殺……(影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導演克爾瓦瓦茨也死於這場圍困中)。

在這場令人傷感的“薩拉熱窩紅線”活動中,有六百多把椅子是小一號的,代表遇難的兒童。路過的行人在一些小椅子上放著玩具熊、塑料玩具車等玩具或者糖果和白色玫瑰花,來表達他們的哀思。“事實上,'薩拉熱窩紅線'正是1992年到1995年間,在血腥殺戮中倒下的死難者鮮血匯成的一條'血河'。”薩拉熱窩市長阿利亞·比赫曼說。

這條“血河”會不會成為阻礙民族和解的“界河”呢?同一天,波黑戰爭爆發20週年並未引起波黑塞族共和國內賽族人的同等紀念。就像雖然2012年3月1日是波黑獨立20週年的日子,但只有波什尼亞克族和克族紀念這個日子,塞族根本不承認其為國家節日。在波黑塞族共和國總統米洛拉德·多迪克看來,4月6日的紀念日是將戰爭罪責強加到塞族人身上的又一個藉口。

在那場戰爭中,波黑三族共動用近2000門大炮、600輛坦克、600輛裝甲車以及一些戰鬥機等。這場戰爭不但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而且全國85%以上的經濟設施遭到破壞,直接經濟損失450多億美元。尤其是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被認為是二戰結束以來歐洲發生的最嚴重的大屠殺。

波黑戰爭結束後,聯合國前南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前南刑庭)對波黑塞族共和國前總統卡拉季奇和波黑塞族軍隊前總司令姆拉迪奇在波黑戰爭期間犯種族滅絕罪、戰爭罪和反人類罪等罪行的指控和審判,也成為各國媒體關注的焦點,但卻無法彌補因此而造成的歷史傷痕。

在波黑戰後的治理與和平進程中,只有塞族一方被要求承擔大屠殺責任。可是,當時同樣也在戰場上下進行殺戮的穆族、克族,由於被歐盟、聯合國認定他們是被鎮壓、被侵害的一方,結果無需承擔任何罪責,無需在本族中捉拿戰犯。綜合來看,波黑內戰被揭露的真相,仍然只是冰山一角。但以現在的波黑政治版圖來看,儘管這裡目前進入了和平狀態,但其“歐洲火藥桶”的局勢並沒有多少實質改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