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就慰安婦問題共識懟聯合國 宣稱“別妨礙共識的履行”

軍事歷史 日本 韓國 二戰 環球網 2017-05-27

【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歡】強徵“慰安婦”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二戰”期間對亞洲等受害國人民犯下的嚴重反人道罪行。雖然日韓在2015年末就慰安婦受害者問題達成共識,但韓方慰安婦受害者援助團體認為,日韓達成的協議並不充分,“慰安婦”這一歷史問題並不能認為已得到完全解決。聯合國近日也提出同樣觀點,並建議修改慰安婦問題共識。但日方非但未能聽取該建議,反而發表反駁文件,對聯合國這一建議提出批評。

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5月12日發佈報告指出,慰安婦受害者“是二戰期間性奴隸制度的犧牲者”,認為日韓兩國達成的共識對於恢復受害者的名譽並不充分,並建議對這一共識進行修改。

日本共同社5月24日報道稱,關於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建議修改2015年日韓慰安婦問題共識一事,日本政府反駁文件的全部內容近日在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的網站上公開。文件批評稱,修改共識會使支援原慰安婦受害者的韓國“和解治癒財團”難以開展工作,對治癒原慰安婦心靈創傷而言是“開倒車”。

報道稱,應日本政府的要求,文件的英文版在該網站發佈。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24日的記者會上指出,“今後也將向委員會在內的人權問題相關人士就日本政府的想法加強說明”。日本政府對於表示“將留意”上述修改建議的韓國政府也將繼續要求其履行慰安婦問題共識。

反駁文件關於確認慰安婦問題“最終且不可逆地解決”的日韓共識介紹稱,“受到以當時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為首的國際社會和美國政府的歡迎”。

對於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建議指出的“對受害者的補償及名譽恢復、防止再發措施不能說很充分”,文件反駁稱許多原慰安婦受害者對共識給予肯定評價。文件還提出為恢復原慰安婦的名譽與尊嚴、治癒心靈創傷,也有必要切實履行日韓共識,並要求“希望不要妨礙共識的履行”。

此外,文件還批評稱委員會沒有通知日本政府也未提供說明的機會,以部分市民團體的主張為依據,“單方面提出建議的做法不公正”。關於建議中將慰安婦稱為“性奴”的表述,文件表示“與事實不符”。

事實上,有關“二戰”期間慰安婦問題,中韓歷史學者普遍認為,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大多存在強徵及誘騙等現象,且多數來自中國、朝鮮半島、日本本土、日據臺灣以及東南亞等部分國家和地區,其中在日本本土召集的慰安婦又被稱為“女子挺身隊”。1996年,聯合國曾就日軍慰安婦問題出臺報告,將慰安婦制度認定為性奴隸制度。 2012年12月,中國歷史學者在舉行的《南京大屠殺全史》出版發佈會上提出,應將日軍在侵華戰爭中強徵的中國、朝鮮等國的“慰安婦”改稱為“性奴隸”。

與此同時,多數慰安婦受害者對於這份共識並未給予肯定。2015年12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與韓國總統朴槿惠的電話會談中表示,“一想到前慰安婦們難以用筆墨與言語表達的痛苦,我就十分心痛。作為日本國的首相,對此表示由衷道歉和反省”。隨後,日韓雙方達成協議,其核心內容是韓國政府為慰安婦受害者成立援助基金會,接受日本政府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390萬元)的財政預算出資。以日本政府認真落實協議內容為前提,日本兩國政府確認慰安婦問題得到最終的、不可逆的解決。

韓國受害慰安婦援助團體“挺身隊問題對策協議會”在日韓達成共識的當天就譴責該共識是“辜負受害慰安婦與韓國人民厚望的外交勾結”。受害慰安婦老人李溶洙也說,想討回的是法律公道,而不是為了錢。該協議會還發表書面聲明指出,雖然日本政府稱對慰安婦問題負有責任,但協議沒有包括涉慰安婦罪行是由日本政府和軍隊犯下的有組織犯罪的相關內容。該協議會質疑,協議沒有指明日本政府是犯罪主體,安倍晉三本應代表日本政府親口道歉,但道歉形式僅止於由他人代讀,道歉對象也過於模糊。聲明還批評稱日韓共識是一場“屈辱外交”。

此外,還曾有觀點一針見血指出,日本之所以希望與韓國儘快瞭解慰安婦問題,一方面是其在東亞收到壓力,另一方面也有戰略方面的考慮。同時,美國一直希望在東北亞地區保持美日韓同盟,並要求日韓改善關係。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也不能說日韓雙方的歷史問題完全解決了,關鍵要看日本能否正視歷史。如果日本僅從戰略需要考慮出發,是不會真正達到和解的。

中國外交部也曾多次就慰安婦問題指出,強徵“慰安婦”問題鐵證如山,不容抵賴。日本政府到今天仍然在這個問題上矢口否認,視而不見,這隻能再次暴露出日方在歷史問題上的錯誤態度。只有切實正視和深刻反省歷史,才能真正卸下歷史包袱。日方應以史為鑑,重視有關國家和國際社會關切,以負責任的態度妥善處理好有關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