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記憶大師 楊子姍 段奕宏 陳正道 電影大廳 2017-05-07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說起國產片,就想到了國足,總有各種的恨鐵不成鋼,就像個扶不起的阿斗,一年到頭真正值得看的影片,掰著指頭就能數出來。2017年轉眼就過去了三分之一,可是沒有一部值得去二刷的國產片,確實讓人不免憂傷。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而《記憶大師》出現,讓人振奮,或許依然有各種各樣瑕疵,但是對於久旱的國產片來說,它就是甘露。這部電影不僅值得二刷,甚至三刷。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作為一名80後臺灣導演,陳正道花了不少時間才找到自己的“正道”。他並非電影製作科班出身,早年拍過MV、短片,以驚悚題材的《宅變》在臺灣市場立足,以講述男同話題的《盛夏光年》贏得業界口碑。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隨後他陷入了一段迷茫期,最終還是決定到大陸來發展。從《幸福額度》到《101次求婚》再到《催眠大師》,票房從三千多萬節節攀高到近三億。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催眠大師》,《重返20歲》,都位列我的華語片年度十佳,如今還要加上一部----《記憶大師》,這部電影維持了他一貫的細節控和探索類型化的努力,沒有讓人失望。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記憶大師》是導演陳正道繼《催眠大師》之後的又一部懸疑片。前者在當年絕對稱得上一匹令人驚豔的國產片黑馬,無論口碑和票房都不錯。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而《記憶大師》無論是從敘事格局還是劇情複雜程度,都是對《催眠大師》的全面升級,沒有像許多系列電影那樣陷入一部不如一部的怪圈。PS:對了,《分手大師》和這個“大師系列”可沒有任何關係。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這是一部科幻架空設定下的懸疑片,科幻是外表,懸疑是內在。一般的懸疑片,越是震撼越是怕被劇透。但《記憶大師》卻恰恰相反,當你看第一遍知道了凶手是誰後,第二遍再帶著凶手的身份去看,將會獲得更加豐富的細節與線索,感覺就會像是用另一個角色重新玩了一次解謎遊戲,甚至會比第一次還更加有趣。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催眠大師》的故事基本全部集中在一間房子中的兩個人身上,而《記憶大師》的舞臺則擴展到了一座城市,主要人物也成倍增多,光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導演的野心之大。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講真,我相信就算把這個劇本免費送給絕大多數華語片導演,他們也沒有能力把這個故事給說清楚。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未來的世界,人類已經能夠讀寫記憶。一次意外,讓著名小說家跟陌生人的記憶掉了包。幻覺逐漸浮現,小說家嚇壞了:他成了一個連環殺人犯,泯滅人性地謀殺過兩個女人,其中一個還是他深愛著的。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負責此案的警官,對他的證詞將信將疑,凶手遊走在城市中,威脅著他親人的安全,支離破碎的記憶陸續歸位,拼出真相的同時又存在諸多矛盾……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身陷牢獄的小說家,不斷在幻境和現實中往返,試圖找出真凶的蛛絲馬跡,可不知為何,對方總能快他一步……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某種意義上講,沈漢強其實是黃渤和段奕宏攜手共同完成的人物塑造。從童年的心理創傷,到同情李曉芸,殺死李慧蘭,再到在警局碰見江豐後開始的運籌帷幄,整個人物把時間線捋順以後非常豐富、立體,這在這種類型片中是極難做到的!要知道,這種懸疑燒腦片,劇情吃掉人物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黃渤的角色在明,所有人都能夠第一時間get到黃渤影帝級的精湛演技。他通過一次次碎片化的記憶重載,交代出了沈漢強的前史。這個角色難在,回憶片段中,要脫離主人公江豐的人物性格,分別表現出童年沈漢強、殺人犯沈漢強的人物狀態。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展現出一個童年受到父母家暴影響,殺死自己母親,成年後作為警察再遇家暴案件,受到刺激,起意作案殺死李慧蘭的凶手,有心理創傷又充滿暴力。其中童年的部分我個人覺得尤其難把握,黃渤完成的也很好也很有趣。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段奕宏則在暗,從遇見江豐發現自己的犯罪事實可能要敗露起,就開始不動聲色運籌帷幄、尋找解決辦法。這個角色表演起來難度也很大,因為始終要把自己絕對的藏好,騙過黃渤,騙過小徒弟,也騙過觀眾。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正因為導演第一遍壓根兒沒想讓你注意他,很多表演細節也就這樣被初次觀影的觀眾略過了,加上導演反轉後留的時間不多,使得這個角色給非細節狂的第一感覺可能有些不完整。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不過還好這個角色是交給了段奕宏來演,他牛逼的地方在於,知道結局之後,二刷時你能在他的不動聲色背後,捕捉到微表情下隱藏著的更多內容,然後在內心驚呼一句——臥槽!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通過表演的細節控制,完成多義性的呈現,做到把人物倒回去看“不露痕跡而線索盡在”,段奕宏的演技實在找不出詞彙來讚美。和黃渤兩人一起,只能用完美來形容。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很多人都覺得疑惑的問題是,記憶大師並不是清除記憶,只是抹除了對事件的感受,那麼段奕宏是知道自己是殺手的,為何還要積極推動破案呢?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因為隨著黃渤不斷想起更多的信息,段奕宏需要判斷黃渤是不是真的拿錯了記憶。確定後,還要猜測他能在自己的記憶裡看到什麼,通過親自去記憶大師重載記憶後,他證實了黃渤看不到自己的樣貌和很多細節,才鬆了一口氣。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之後段奕宏還要先後通過不明真相的黃渤、小女孩、家暴丈夫確認,自己是否處於不被懷疑的安全環境中,然後利用楊子姍痛恨家暴的情緒將嫌疑嫁禍給楊子姍。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他理想的狀況是:黃渤能想起的細節有限,並且相信了楊子姍是凶手,他則以警察正當防衛的理由將楊子姍滅口;結案後黃渤會去把記憶換回來,那樣自己就可以永遠逍遙法外了。但他沒想到的是,由於獲得了黃渤的情感記憶,被黃渤識破詭計後,他無法對徐靜蕾和她腹中的孩子下手了。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陳正道說過:中國電影的原罪之一,是還沒拍出來,就被人拿來跟歐美片比較。其實,不能只怪現在的觀眾閱片量大,愛聯想,許多片方也迷戀蹭熱度,動不動就用“中國版XXX”、“XX特效團隊”來打廣告,自以為佔了便宜,殊不知正流露了對作品的不自信。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記憶大師》並非是一部完美無缺的影片,也沒人敢打包票說它完全擺脫了同題材的影響,但從整體來看,陳正道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且非常別緻的方式,讓它煥發出很強的本土性和原創性,真心希望今後能看到更多這樣的國產片,屬於國產片的春天就真的不遠了。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這個檔期爭議最大的一部電影———《記憶大師》,確實讓觀眾腦子裡升起許多疑問。上週末,微信公眾號“桃桃淘電影”組織了一場觀影會,導演陳正道、編劇任鵬和兩位女演員參加了映後交流。陳正道對觀眾提出的連番質疑,坦誠作答,再次成功圈粉。(小5)

Q:為什麼拍這樣一部帶點軟科幻的懸疑電影?

陳正道:剛來北京拍片的時候,《101次求婚》我不是特別滿意,但票房很好。我覺得來到了一個很寬容的市場。當時我跟自己說,那2億多票房是我跟觀眾借的,之後我要拍得更好,要還回去。

除此以外,我自己作為影迷,覺得現在的華語電影類型太少,我想要拓展新類型。我給自己的定位的是,不要重複類型、不要拍市場上最近受歡迎的電影、不要拍IP.其實我推掉了非常多上山玄幻、下山盜墓、青春無敵的IP,花了兩三年時間來做《記憶大師》。這個戲爭議挺大,票房上來看,應該也就是中等而已的電影。

Q:你在豆瓣小號上給這部片打了三星,你最滿意和最不滿意的是哪些部分?

陳正道:最滿意的部分是我的主創團隊。我每一次要的東西都是充滿衝突的,這次對音樂、美術、攝影都有要求。再者就是兩位女演員,她們的表演、以及我在這部片裡塑造的女性形象,是比較滿意的。

比較不滿意的部分是,任鵬的劇本做了很多犧牲。最不滿意的部分是拍了“兩部”還不錯的電影,我硬要剪成一部。比如黃渤跟徐靜蕾夫妻矛盾的戲,剪掉了近20分鐘;楊子姍跟段奕宏的戲、李惠蘭糾結要不要報警、李惠蘭堅持不聽丈夫的話、段奕宏跟楊子姍兩個人怎麼處理這件事……這些戲到後來就只剩一句話。所以我在對方寸的把握上,是我最不滿意的地方。

Q:片尾那場戲出現了一個巨大的人頭雕像,有些觀眾感到非常突兀啊!

陳正道:是美術說服我這麼做的。我和這位美術設計合作了十幾年,他是一個侵略性很強的美術設計,他總希望你的電影在戲劇之餘能多露出一點。當時設計花房,美術找了一個泰國藝術家用藤編那個女人頭像。當時我覺得,會不會太譁眾取寵?美術試圖說服我說,兩個為了情感在決鬥的男人,在一個巨大的女人頭像前打架,你有沒有覺得非常有電影語言呢?我就說,有。我知道我叫他拆他是不會拆的。

電影就是一個選擇的問題,要麼寫實、半寫實,或者完全魔幻,我覺得都成立。反正最後那個女人頭也不是全片看起來最不合理的部分,只是其中一個不合理的部分,很多不合理它也是一種風格,我是這麼說服自己的(全場笑)。

Q:之後還會有第三部“大師”電影嗎?這幾版之間的內核應該怎麼理解?

任鵬:一開始寫《催眠大師》的時候,沒有想過做三部曲。《催眠大師》從我的角度來看,我喜歡看邏輯性強、比較炫酷的東西,那就是兩個催眠師大斗法,後面還有一個最大的催眠師。但是導演會覺得,所有故事如果不是從人類情感出發,大家看過就會忘掉了。所以他給《催眠大師》的要求是,要做一個關於自我救贖的故事。最後被大家解讀成是一個酒駕宣教片。

到了《記憶大師》,導演說想做一個關於家暴的故事,所有的暴行,就算是以愛為名那也是暴行。我自己在創作《記憶大師》時,我想這個故事是說,記憶交換之後,那這個人的行為模式會被記憶影響嗎?到底是我們決定了記憶,還是記憶定義了我們。但整個故事的情感上,我贊同導演的看法,這次是在講家暴。“大師”系列第三部,我們暫定是講學校的霸凌事件,同齡人之間的互相欺負。

Q:段奕宏的角色有很多需要觀眾腦補的部分,你在設計的時候是怎麼想的?

陳正道:原始劇本比較簡單,就是拋出罪惡感。後來跟段老師討論過角色後,他認為他去刪除記憶的動機是,他長大後不想成為他父親那樣的人。前面說我不滿意自己剪掉了一些戲,還有一些戲是我後悔剪掉的。其中一段是段奕宏把王真兒推下樓梯之前,王真兒指責他是不是要拆散他們夫妻倆。段奕宏把她推下樓,猶豫要不要殺掉她的時候,王真兒說了一句話:“你看,你現在和我老公有什麼不一樣?”我很後悔把這段刪掉。後來戲裡段奕宏哭了,因為他發現他還是成為了他父親那樣的人。我當時為什麼要刪掉這段戲,可能是腦子抽風了。我覺得還是要少看豆瓣評論,因為當時一邊剪一邊看評論說《催眠大師》太囉嗦了、小兒科,“用影像說話好嗎陳導”。看來以後還是要和這些評論保持距離。

Q:段奕宏去重載黃渤的記憶也有點說不過去啊?有這個必要嗎?

陳正道:段老師去拿回記憶,有兩個動機,一個是他需要去了解當時記憶重載到什麼樣的程度,另一個是要知道黃渤的弱點,即他的妻子。段老師在審問過程中,發現記憶恢復並不能看到當事人的樣子,於是他馬上將黃渤隔離。黃渤每想起一個證據,段老師不是在查案,而是去看看這個證據會不會指向自己。今晚一定有人要上網寫,導演說的要比他拍的好。謝謝。

《催眠大師》的口碑在前,《記憶大師》也沒有讓觀眾失望,陳正道正在走出自己的路。

雖然反轉劇情的設定並不新鮮,但放在國產片中一對比,《記憶大師》也稱得上良心之作。

從名字上看,《記憶大師》似乎是一部科幻片,如同開篇的科幻場景;但看下來,又覺得是部推理懸疑片;不過,從整體上看,婚姻才是內核,這又與《港囧》之間存在諸多相似之處。

#1

婚姻的問題是兩部電影相同的敘事動機,無論是江峰(黃渤飾)和張代晨(徐靜蕾飾),還是徐來(徐崢飾)和蔡菠(趙薇飾),他們的行動都起始於婚姻的裂痕。

江峰和妻子張代晨都是作家,但結婚後,張代晨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不再寫作。並且,因為遲遲沒有懷孕,二人的婚姻岌岌可危,最終鬧到了離婚的境地。因此,江峰才找到記憶大師,請求刪除相關的記憶。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在簽署離婚協議時,張代晨「莫名其妙地」要求江峰先把記憶拿回來。結果,江峰被誤載入了另一個人的記憶,不時回想起殺人片段。

兩場凶殺案也因此浮出水面。

兩部電影也同樣以婚姻問題的和解作為結局。無論是經歷一場旅行,還是一場凶殺案,到影片結尾,婚姻問題都得以解決,二人繼續相親相愛。

這樣的套路很常見,許多電影都以此結構影片。但也有例外。比如,另一部與「記憶」有關的電影——《健忘村》。

同樣關於記憶,《健忘村》顯然比《記憶大師》更加「藝術」一點。《記憶大師》採用了商業電影最常用的結尾,少了前者結尾的諷刺意味。

#2

《記憶大師》與《健忘村》一樣,關注記憶對人格的影響。如同之前在健忘村|比《驢得水》更高級的諷刺寓言中所說,我們的人格由敘事決定,而記憶實際上也是一種敘事,因而記憶同樣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記憶常常是碎片化的,如同江峰斷斷續續地想起殺人片段。因而,以不同的順序組織這些片段,就能創造不同的意義。比如,江峰一開始錯把兩件凶殺案混為一談(這也是弗洛伊德論證夢境的一大特點」,誤以為李慧蘭淹死在浴缸裡。實際上,被淹死的是許瑋甯扮演的神祕女人。

記憶決定人格的另一個例子是載入他人記憶後,江峰和沈警官性格的變化。(好吧,沈警官就是凶手。)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載入沈警官的記憶後,江峰變得果決、冷靜到敢越獄;同樣是載入江峰的記憶後,沈警官才有了敲桌子的習慣動作,並且對張代晨下不了手。

#3

《記憶大師》宣傳中使用了「燒腦」二字,但乍看起來影片並沒有太燒腦。雖然一開始也順著編劇的引導誤以為楊姍姍是凶手,但最後反轉後,也並沒有過多的意外。

然而,真相真的是這樣麼?沈警官是凶手的反轉難道不是很突兀麼?

#4

實際上,劇情上的漏洞並非只有這一處。如果說江峰重新拿回記憶,是因為妻子提了莫名其妙的要求,那麼沈警官為什麼又要去載入江峰的記憶?如果已經確認了目標,直接去栽贓嫁禍不是更好?

目前看到的解釋是,沈警官為了「知己知彼」,首先進一步瞭解江峰這個人,其次看看載入別人的記憶到底是什麼樣的(也就是看看江峰能知道多少信息)。

但,這有點太牽強了。

更合理的解釋,或許是那些記憶本來就存在於沈警官的腦海中。也就是說,沈警官根本就是江峰的另一人格。

#5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導演為江峰設定了「作家」身份。但在影片中,這個身份存在感稀薄,如果換成「教師」、「研究員」,故事依舊成立。

而,圍繞「作家」可以做的文章太多了。比如,恐怖片《閃靈》,或者伍迪·艾倫的愛情電影《解構愛情狂》。

一個作家,正正常常的,不精神分裂,簡直不正常。

在沈警官的建議下,江峰試圖以「清醒的」狀態進入夢境,作為第三者觀察凶手。結果,在江峰旁觀的過程中,凶手突然看向他,江峰驚慌逃跑,結果陷入了「鏡淵」。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凶手為什麼能看到江峰?在江峰的主觀意識在場的情況下,單純作為已有記憶一分子的凶手是不具備自我意識的。按照目前的劇情設計,這個問題無法得到解答。

因為在那個場景中,具有主觀意識的只有江峰一人,而如果記憶中的凶手也具有了主觀意識,是否說明那個人正是江峰本人?而沈警官提醒他保持清醒,是否也是江峰的另一人格在提醒他發現凶手就是自己的「真相」?

#6

所以,《記憶大師》更合理的解釋在於,這段故事是作家江峰的超現實想象。為了挽救婚姻,他想象出這麼一段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他將自己凶惡人格剝離,設定成凶手。而善良人格最終經過流血和努力,將凶惡人格繩之以法。他借修改敘事修改了自我人格,也因此保住了婚姻,與妻子幸福地生活下去。

當然,如果把凶殺案看作真實發生過,同樣可以成立。如果這樣,那麼江峰「殺人犯的眼神」就並非由於載入沈警官的記憶才有的,而是他本來就真的殺過人。江峰,不過藉此迷惑我們,而他才是這場連環計的真正主謀。

先前點點盤點四月觀影指南時,就說到對《記憶大師》充滿期待,陳正道導演在2014年的《催眠大師》給影迷上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除了導演,60億影帝黃渤、戲骨段奕宏也是這部電影必看的理由。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記憶大師》講述的是在未來的2025年,人們可以通過科技的手段清除你不想要記憶,由黃渤主演的作家江豐,因為與妻子張代晨(徐靜蕾 飾)婚姻破裂,故而將二人過往甜蜜的生活選擇性刪除。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然而,張代晨要求江豐必須拿回記憶,才與他離婚。不料江豐記憶重載時出了問題,在他的記憶裡,他莫名其妙成了“殺人凶手”,於是江豐就通過這份記憶和段奕宏飾演的警察一起剝繭抽絲,終於找出了案件真凶。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記憶大師》上映之後褒貶不一,有優點但BUG也不少。今天點點以個人的角度談談三大槽點。

第一,就像大部分人說的,結局反轉太過生硬。編劇用了很大篇幅將凶手引向另一位,不管是在劇情,還是細節都十分下功夫,然而在最後一秒卻告訴我們凶手不是他!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第二,記憶可以被提取,但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DNA提取密碼,那麼江豐拿錯凶手的記憶鑰匙,血型肯定不可能配對,那江豐是如何被植入凶手的記憶的?凶手又是如何植入江豐的記憶?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第三,江豐察覺有人要對張代晨不利,張代晨與陳姍姍看音樂會時,拽著張代晨就要走,明明可以一句話就解釋清楚,為什麼要大動干戈再鬧到警察局?而且張代晨前後的反應不一,警察局裡特別護著江豐,在陳姍姍面前就成了智商下線了?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當然了,這部電影也不是沒有優點,除去劇情上的一些漏洞,段奕宏、黃渤的演技還是值得認可的,特別是在黃渤在監獄裡怒對小混混的那場戲,眼神前後變化,滿滿的都是戲。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另外本片的立意也很好,用懸疑的方式來痛斥“家暴”,這部電影穿插著兩個家暴事件,家暴影響的不僅是夫妻,更對孩子產生了巨大影響。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很多人對凶手殺受害者而不是施暴者產生懷疑的態度,這點編劇在電影裡其實有表現,而且導演也做過調查:很多長期遭受迫害的受害者,她們並不認為需要逃離這樣的環境,甚至她們覺得離不開對方。於是凶手只想著殺了受害者,讓她們結束這種痛苦。

-END-



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首先說說幾個比較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細節:

① 開頭有斷指老頭(後來才知道是沈警官父親)來要錢,沈sir瞬間黑臉,讓徒弟給他送錢,說明沈警官對父親厭惡。

② 沈警官說“我去記憶大師那一趟”,後來徒弟給他打電話問“師父,你怎麼還不回來?”沈回答“我還在記憶大師這呢” 說明他去了好久,實際上是去做了記憶重載手術。(為什麼做後文詳敘。)包括後來沈警官在車上打盹,實際上是在進行江豐記憶的重載。

③ 張代晨和陳姍姍的第一次見面機會實際上是沈警官故意製造的,他以程序為由讓人“送張代晨去陳醫生那裡包紮傷口。” 而陳姍姍在包紮時說的話是,“你的情況沈警官已經都跟我說了。”(其實沈警官是利用了陳姍姍對家暴女性的虧欠心理,告訴她的是,江豐有家暴問題,張代晨和李慧蘭一樣是受家暴的女性受害者。)

④ 沈警官去花房看望李慧蘭的時候跟她說,“我替你看過她了,她很好”,說明沈警官當時經常接李曉芸放學。李曉芸害怕時想打電話找的人是沈警官,說明了李曉芸對他的信任和依賴關係。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看到有評論吐槽此片“邏輯死”“角色人物站不住腳”“人物塑造模糊”……還是有點為精心設計了邏輯線和人物行為的《記憶大師》抱不平。吐槽總要吐在點兒上,在人物性格方面,筆者以為該片是此類題材中人物形象塑造較豐滿的案例。尤其沈漢強這個角色,他有擺脫不掉的童年心理陰影,又有利用了所有人優缺點的心機謀劃。只是在懸疑效果需求下,碎片化的剪輯沖淡了人物行為的連貫性,若將整個人物關係和事件發生因果關係捋順清楚,可以更清晰的感受到導演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用心以及在社會問題層面上的關注與探討。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看過片的人已經知道,沈漢強是整部影片的終極大boss。

沈漢強的角色塑造實際上是由黃渤(以記憶重載的手段,將自己代入沈漢強的童年以及殺害李慧蘭案作案階段,完成沈漢強的前史交代)和段奕宏兩人共同完成的。兩位影帝均貢獻了極為精準、耐看的表演,實屬影片最精彩的部分。

黃渤的角色在明,通過一次次碎片化的記憶重載,交代出了沈漢強的前史。這個角色難在,回憶片段中,要脫離主人公江豐的人物性格,分別表現出童年沈漢強、殺人犯沈漢強的人物狀態。展現出一個童年受到父母家暴影響,殺死自己母親,成年後作為警察再遇家暴案件,受到刺激,起意作案殺死李慧蘭的凶手,有心理創傷又充滿暴力。其中童年的部分我個人覺得尤其難把握,渤哥完成的也很好也很有趣。

段奕宏則在暗,從遇見江豐發現自己的犯罪事實可能要敗露起,就開始不動聲色運籌帷幄、尋找解決辦法。這個角色表演起來難度也很大,因為始終要把自己絕對的藏好,騙過黃渤,騙過小徒弟,也騙過觀眾。正因為導演第一遍壓根兒沒想讓你注意他,很多表演細節也就這樣被初次觀影的觀眾略過了,加上導演反轉後留的時間不多,使得這個角色給非細節狂的第一感覺可能有些不完整。不過還好這個角色是交給了段奕宏來演,他牛逼的地方在於,知道結局之後,二刷時你能在他的不動聲色背後,捕捉到微表情下隱藏著的更多內容,然後在內心驚呼一句——臥槽! 通過表演的細節控制,完成多義性的呈現,做到把整個人物倒回去看“不露痕跡而線索盡在”,老段這個演員也不愧外界給他的“戲妖”稱號。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下面正式進入解密環節,整個故事其實要從沈漢強的童年說起。先把前史捋一捋。

這是江豐最後一個想起的線索——凶手殺死的是自己的母親。其實在此前黃渤帶入“童年沈sir”時,是可以隱約get到哪裡不對的,比如:①沈父對他的態度是長輩式的訓斥語氣“你還在這兒幹什麼?走吧!” ②沈父對車裡的沈母瘋狂踢打時,他在車後座嚇尿了褲子。③最後拿藥時藥放得很高他夠不到,搬了個小板凳。 這幾點都在暗示,這可能是童年的記憶。

童年事件1:

小沈的父親常年家暴,沈母不堪忍受,帶小沈回孃家(海塘新居28號)避難,沈母的妹妹試圖打電話報警,被二人母親攔下。沈父這時找來,以剁手指要挾,沈母最終選擇原諒他,帶小沈跟他一起離開。結果離開路上,沈父就凶相畢露,飆車並再次家暴,坐在車後座的小沈嚇的尿了褲子...

童年事件2:

沈母陪小沈在花房玩耍,十分愉快。兩人坐在人面木雕前,沈母溫柔的替小沈吸吮傷口,小沈質問沈母,為什麼不跟父親離婚,稱父親如果死了就好了,沈母否定其想法。沈母被家暴後手受傷,她在手上畫了一條金魚掩飾傷口,以此安慰小沈,稱“這樣就不恐怖了吧”。(這也就是後來江豐記憶中出現的,超現實的,沈母手中飛出的金魚畫面。筆者猜測象徵著一種溫暖的力量。)

童年事件3:

沈母再遇家暴後,洗澡。讓兒子拿止痛藥,兒子搬板凳拿了安眠藥,給沈母服下,沈母吃藥後溺亡。小沈對屍體哭泣,稱不願意看父親再打母親了。

是的,這就是沈sir的悲慘童年,導演在這部片中對於這些社會話題的關注也是一個很讓人稱道的地方。而後,在沈sir已經成為警察之後的某日,接到了姍姍的報警,稱李慧蘭遭遇家暴。姍姍勸李慧蘭遠離丈夫,未果。沈sir由此結識了李慧蘭,以及和自己同樣成長在家暴家庭的李曉芸。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下面進入了李慧蘭事件~

李慧蘭事件1:

沈sir接觸李慧蘭案後,為了讓跟自己母親有同樣遭遇的李慧蘭遠離丈夫的家暴,沈sir主動幫助李慧蘭離家出走,將其關在自家花房內。同時,沈sir在此期間每天接李曉芸放學回家,將其送到遠處路邊,讓李曉芸自己走回家。隨後,沈sir帶吃的和書去花房找李慧蘭,告知其女兒現狀(片中沈sir臺詞:我替你看過她了,她很好)。沈sir機警的重播電話號碼,發現李慧蘭仍在偷偷跟丈夫聯繫,對李慧蘭這一行為表示失望。(沈sir臺詞:你這樣的話,躲出來還有什麼意義?)

李慧蘭事件2:

沈sir再次來看望李慧蘭,李慧蘭感謝沈sir照顧,最終決定還是回家跟丈夫說清楚。沈sir對此表示無奈。

李慧蘭事件3:

又一次家暴前夕,曉芸害怕,給沈sir打電話求助(側面說明曉芸和沈sir關係很好,甚至有依賴,可能把沈sir作為可以信賴的父親角色看待)。沈sir到李慧蘭家查看情況,碰上李慧蘭丈夫李航醉酒歸來,沈sir上樓躲避,安慰李曉芸,給李曉芸戴耳機聽音樂。

丈夫李航醉酒打人,跟李慧蘭撕扯中,李航撞門暈倒。沈sir下樓查看,勸說李慧蘭離開丈夫,李慧蘭堅持不幹,沈sir更急迫帶走李慧蘭,李慧蘭誤會沈sir,不但不肯離去,還稱沈sir噁心。沈被其跟自己母親一樣甘受家暴的性格刺激,一怒將李慧蘭推下樓梯。

隨即①嫁禍——戴上手套,用酒瓶砸向李慧蘭,將酒瓶放在李航身邊,嫁禍李航。②殺人——悶死李慧蘭,內心還為李慧蘭高興,終於幫她得以解脫。

沒有看到殺人過程的李曉芸此時才下樓,看到母親被殺,以為是父親失手殺了母親。曉芸怕連累沈sir,讓其先離開,自己數100個數後再打電話報警。期間鄰居敲門來打探情況,李曉芸撒謊包庇沈sir。

李慧蘭事件END。記憶大師:別裝X了,其實你根本就沒看懂

隨後,殺了李慧蘭又被李曉芸善意理解、包庇的沈sir深感內疚。外加對自己仍未擺脫童年陰影導致的犯罪心有餘悸,沈sir前往記憶大師診療中心,刪除自己童年殺母以及殺害李慧蘭的記憶片段感受。

同一天,妻子飽受婚姻後喪失事業及生子艱難的折磨,向江豐提出分手。江豐前往記憶大師診療中心,刪除與妻子相識相知的浪漫回憶及兩人一同被生子所困擾的痛苦記憶片段感受。隨後,沈sir與江豐在醫院發生的暴力槍擊臨時事件中,互相撿錯了記憶號碼牌。

江豐刪除記憶後,張代晨發現自己懷孕,要求江豐去取回記憶。江豐再次前往記憶大師診療中心,恢復記憶。(院長此時著重強調了這個手術的設定,即恢復記憶後,有兩種結果:1、想再次刪除記憶,需在72小時之內來做第二次手術,手術後記憶將徹底刪除再無法恢復。2、不準備再次刪除記憶,72小時之後完成記憶重載,記憶永久保留。)

然而江豐誤載了沈sir的記憶,開始在睡夢中回憶殺人片段。嚇到了的江豐趕緊去記憶大師診療中心找院長理論。結果……院長嘚啵嘚了半天,懷疑江豐本身就是殺人凶手,來存儲的就是自己的殺人記憶,江豐出手打院長(已經開始受沈sir性格影響),隨後被送至警局。

警局裡,已經刪除了殺李慧蘭記憶的沈sir在帶著徒弟完成李慧蘭案的偵查結案工作,沈sir徒弟正在跟此前報李慧蘭家暴案的陳姍姍確認情況。

在這裡說一下陳姍姍這個人物。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個角色有些莫名其妙,我的理解,導演為了“藏”,犧牲了這個人物的邏輯連續性,也刪除了這個人物的許多篇幅,這才導致了這種結果。實際上,陳姍姍後面有跟張代晨說,“李慧蘭案就是我報的案,第二次見到她已經是屍體了,所以我不會讓這種事情再發生。”而沈警官也正是看到了陳姍姍的這一點自責,以及對家暴女性的關注與責任,才決定利用她做局,誤導大家以為她是凶手。

好了,回到警局。江豐看到李慧蘭照片,提出異議,迅速吸引了沈sir注意。

自此,沈sir與江豐初見,開始兩人之間的72小時博弈戰。

沈sir聽到江豐說話,馬上發現事情不對(二刷時,老段那個臉上肌肉的跳動和眼神裡微妙的變化真的很給力。導演採訪時說,在拍片的時候,小監視器裡其實沒有感覺到這些內容...但在後期大銀幕上調片子的時候,發現老段臉上展現出的信息如此豐富,遂感慨老段實在是適合這種有深度的角色。嗯。)

沈sir發現似乎自己刪掉的記憶被江豐get到了,自己的犯罪行為有可能敗露,立即開始佈局反應:

① 先找理由扣住江豐,以控制事情走向,防止更多的人知道此事。

② 假意查案審訊江豐,探探江豐口風,一方面偽裝自己,另一方面隨時準備找機會甩鍋。

③ 得趕緊去趟記憶大師那裡,搞清楚是怎麼個情況~~~

隨後沈sir對江豐進行第一次審訊:

江豐回憶案情:(江豐有用手指敲桌面的小動作)交代凶手把李慧蘭藏在花房,並淹死在浴缸(實際上由於記憶重載是片段性的,江豐此時在沒看清臉的情況下把沈母誤認為和李慧蘭是同一個人。)

沈sir試探:你能不能回憶起凶手什麼的細節?

江豐回憶不起來,沈sir初步表示放心...

隨後沈sir拿出李慧蘭案卷宗仔細查看,一方面琢磨自己是否有漏洞,一方面尋求甩鍋方案。期間小伏筆——沈sir的斷指父親來警局找他要錢,沈sir在遠處看到他,瞬間黑臉,把錢包甩給徒弟,讓徒弟給他送點錢。(童年父親家暴給沈sir留下的陰影依然無法磨滅。)

與此同時,江豐完成了進一步的記憶重載,要求第二次交代案情。

沈sir對江豐開始第二次審訊:

江豐交代:凶手殺了兩個人,是連環殺人犯。

沈sir故意引導江豐回憶出李慧蘭家電話號碼(因為他自己當時重播了電話),並以此為由說服徒弟相信江豐跟此案有關,把江豐暫且扣押。【達成了先控制住江豐的目的】

隨後,沈sir佯裝辦案,帶徒弟查看記憶大師監控錄像,確認自己做好了反偵察掩飾工作的他是不怕被監控拍到暴露的。他只是想初步確認一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另外,也給自己一個去記憶大師那裡的理由。

看了監控,搞清楚原來是倆人把記憶拿錯了。

那記憶拿錯了會怎麼樣呢?沈sir需要去記憶大師那裡問清楚。

另外,沈sir同時開始尋思江豐這事兒怎麼辦?

① 想辦法勸江豐刪除記憶。② 想辦法把江豐幹掉。

要達成這倆目的,首先得了解江豐。想要最快了解江豐,用警察身份調查、打探他的個人生活問題恐怕不太妥當,太直接、太容易暴露、且效率未必高。莫不如去記憶大師那裡重載江豐的記憶,因為一個人要刪除的記憶一定是他最致命的軟肋,從中能最快找出他的破綻,達成目的。

這部分內容在看片時未進行直接交代,需要觀眾過後進行腦補。但在後面其實也設置了兩處暗示:

① 徒弟給沈sir打電話彙報案情進展,問沈sir“你還在記憶大師那裡?”說明沈sir去了很久。

② 徒弟在跟沈sir查李慧蘭鄰居之前,沈sir在車裡睡著了。說明他也處於手術後的易困、重載記憶狀態中。

沈sir做完手術,接到徒弟電話,跟徒弟約定,直接在李慧蘭家見面,然後自己先跑到李慧蘭家勘(銷)察(毀)現(證)場(據)去了。當徒弟趕到李慧蘭家的時候,沈sir已經在自己當初推李慧蘭下樓的地方各種仔細檢查端詳了……真是腹黑!!!

小徒弟樓上樓下到處瞎溜達,還在樓上房間發現了無關緊要的物證1——作家江豐的著作《無聲鳥》。而沈sir依然一直專注的在那一個地方觀察,老段此刻的各種琢磨來琢磨去的小表情,實際上原來都是在腹黑的謀劃著他自己的毀滅證據大計!二刷的時候真是經常忍不住在內心吶喊:“臥槽!”

隨後沈sir失手(我猜很可能是故意的,可以進一步破壞現場)把小徒弟推下樓梯,發現了無關緊要的物證2——李慧蘭摔掉了的隱形眼鏡。(當然,側面證明了江豐沒有在胡說)

隨後沈sir帶徒弟去找李曉芸的鄰居,又開始假借查案各種試探這個鄰居知道多少真相:

試探:你知道李慧蘭離家出走去哪兒了嘛?

鄰居自爆之前看見過有人送李曉芸回家。但沒看見送李曉芸的人。鄰居繼續爆,李曉芸與父親關係不和……

沈sir內心OS:你只知道這些我就放心了……

放心了的沈sir於是乎回車裡打了個盹,通過記憶重載get到了江豐和她老婆的一些記憶片段。

這個時候江豐在幹什麼呢?江豐get到凶手如果也重載了他的記憶,有可能會去傷害他老婆張代晨,需要人提醒、保護一下他老婆,他跟警察彙報警察又不理他,於是乎他開始心急如焚的要跑出去給老婆通風報信。此時的江豐已經受到沈sir性格的影響,從一個軟儒溫和的作家,get了冷靜、略凶狠、邏輯能力極強的性格特點。於是乎跟沈sir捂死李慧蘭一樣,江豐把“包漿刀片”塞進了獄友嘴裡,引來警察,趁騷亂跑到門口,恰好遇見了來給他辦保釋的妻子張代晨,江豐語無倫次情緒激動的警告張代晨小心身邊的陌生人,跟追來的警察撕扯中還不小心劃傷了張代晨的胳膊。

也恰恰好在此時,沈sir歸來,看見江豐這樣跑出來,心頭一喜:嘿,你還想跑?正好!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繼續把你扣在這兒了!

轉頭看見張代晨,張代晨胳膊恰好在剛才的撕扯中劃傷了,已經get了江豐記憶,瞭解他們夫妻倆關係的沈sir頓時心生一計:

江豐不是覺得他老婆有危險麼?正好可以藉機介紹代晨給姍姍認識,誤導痛恨家暴案的姍姍,讓姍姍以為代晨跟李慧蘭一樣是無力逃脫的家暴受害者,這樣姍姍就會主動跟代晨多接觸,而擔心凶手會出現在老婆身邊的江豐就會覺得凶手是姍姍。【恩,栽贓計劃get!】

於是乎,沈sir以“我們也有我們的程序”為由,讓手下把代晨送到了陳醫生處。

陳醫生給代晨包紮傷口,劇中姍姍的臺詞是:沈警官都跟我說過了……(呵呵噠,姍姍已經成功成為沈警官的棋子+替罪羊),然後代晨還解釋,越解釋姍姍越覺得她包庇老公,跟李慧蘭一樣,越想幫助保護她。

牢房裡,沈sir開始對江豐開展心理戰術,問他“你今晚的所作所為是你的本性麼?”暗示他在陷入失控狀態,勸他去刪除記憶。同時,沈sir讓江豐繼續回憶。夢境中江豐陷入輪迴走不出來,這段的美術設計很巧妙。沈警官叫醒江豐後,兩人交流了夢境和凶手信息。江豐說李曉芸最後一通電話是打給凶手的。

沈sir聽了心想,得嘞!這事兒你都想起來了,那我有甩鍋給姍姍的辦法了!——改電話號碼計劃get!

這時候,被沈sir誤導了的姍姍正想盡辦法的跟張代晨交朋友,給她送藥、送音樂票,還假意(應該是故意的吧)把自己的包包落在了張代晨家裡。引導張代晨藉著還包跟她一起去聽音樂。當然,不知道沈sir是凶手們的觀眾,此時也被誤導著覺得陳姍姍這個人越來越不對頭。

江豐交代了李曉芸給凶手打電話的事情,沈sir帶著徒弟去找李曉芸,結果李曉芸不但拒絕配合,還幾句話就把小徒弟懟的無話可說。有觀眾疑問,李曉芸跟沈sir不是認識麼,這裡怎麼沒感覺? 當然不能有感覺啦,曉芸要繼續包庇沈sir嘛,在曉芸心裡,這個男人可是給了她很大支持和關愛的人。不過你覺得“你是以警察的身份問我話麼?你來找我局裡知道麼?我未成年。”這樣不太符合小女孩身份的話,又能是誰教她說的呢?曉芸說完這些話,注意看沈sir的表情,意味深長中似乎還透著一種“幹得漂亮”的讚許T T...可怕.......

最後,沈sir跟徒弟再次提審了李慧蘭的丈夫李航。這個李航也很有意思,演的很棒。事發當晚他應該是醉著摔暈了,醒來就發現老婆死了,看現場情況似乎還TM是自己敲死的。雖然他常打老婆,可從李慧蘭的言語中看得出他們是有感情的,一個男人碰見這種事,那種心灰意冷的狀態,非常準確。而此處,受到江豐性格影響的沈sir,在審問李航時,開始了江豐同款敲桌子的動作。這也是導演設置的一種暗示。

審完人,沈sir給江豐調出了所有家暴案的資料,讓他從中指認沈母案(當然,不可能找到) 然後聊天兒聊著李曉芸,沈sir 假裝無意實則故意的 把李慧蘭的卷宗 甩給江豐,當然,江豐一下子就看到了那張已經被沈sir改過的電話記錄單,默記下了號碼,隨即激動的質問沈sir,被沈sir幾句話雲淡風輕打發送回了牢房。

回了牢房的江豐(深受沈sir性格影響)疑惑萬分,決定謀劃出逃。遂吞刀片並上演救護車反擊大逃亡。成功逃走後給代晨打電話過去找代晨。發現代晨身邊的姍姍,撥打出記憶中的凶手號碼... 沒錯,姍姍電。話。響。了……so,電話號碼+接近張代晨,兩個指向凶手的線索成功匯合,沈sir誤導計劃成功!江豐嚇得不行趕緊要拽走張代晨,結果用力過猛把張代晨搞得嚇得夠嗆,引來了保安,江豐說,這是我老婆我們的家事。可張代晨一句“他手裡有刀”,讓保安衝上去摁住了江豐...再看江豐的表情,實在是有點扎心了。。。

又被帶回警局的江豐質問沈sir,為什麼包庇陳姍姍。沈sir以沒有足夠證據抓人搪塞過去,隨即展開心理攻勢,奉勸江豐不要讓自己失控下去,變成怪物,結合今晚張代晨對江豐的恐懼反應,沈sir成功喚醒了江豐對老婆的感情...成功勸服江豐去刪除記憶。

第二天,江豐先根據記憶,給警局畫了一幅沈母的畫像。然後沈sir交代徒弟,帶江豐去做記憶刪除手術。

沈sir自己這時候則開始終極計劃:(事情進展到這一步,總要有個背鍋的凶手可以拿來結案,只好對不起姍姍了)

① 給代晨打電話,告訴她江豐下午回去。

② 給姍姍打電話,告訴她情緒不穩定的江豐要回去,為了避免代晨遭受家暴危險,讓她先帶代晨去他們家老房子躲一段時間。

③ 自己趕到老房子,製造姍姍要謀害代晨,自己滅掉姍姍的假象。

如果江豐刪除記憶順利,那麼整個事情就可以以陳姍姍是凶手定案了結。

但是,江豐在手術前一刻,通過記憶重載看到了鏡子中童年的沈sir。Get到了原來吃了安眠藥溺死的是凶手的母親,他趕緊衝出來告訴徒弟這個關鍵信息,然後不放心老婆的他又給代晨打了個電話,結果聽說代晨正跟姍姍在花房,江豐聽見“花房”倆字嚇尿,撒丫子開始狂奔。

花房裡,姍姍看到江豐在給代晨打電話,第一反應是,搶走掛斷電話,防止江豐知道他們在哪裡找過來。而後,沈sir趕到了花房。但沈sir這時候應該已經從徒弟處得知了江豐沒刪記憶直接跑出來了,沈sir先支開徒弟去接李曉芸。然後自己只好臨時調整計劃——先打暈代晨、姍姍,讓趕來的江豐誤以為代晨已經被姍姍殺死,刺激江豐殺掉姍姍,然後自己為了阻止江豐再把江豐幹掉。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次計劃中,受到江豐記憶影響的沈sir始終力保的就是張代晨以及她肚子裡的孩子。

然而沈sir在誤導並刺激黃渤的關鍵時刻,失誤的說出了一句“我知道你們倆為了孩子吃了不少苦”,讓江豐突然意識到,終極大boss原來就是沈sir!!!再次嚇尿!兩人扭打,沈sir差點被掐死,最後關頭,沈sir把江豐敲暈。

過了許久,江豐醒來,發現姍姍、代晨都沒死,沈sir一直站在花房外抽菸。很多觀眾有疑問,沈sir反正是要殺了他們,咋不直接幹掉。要知道,沈sir是一個警察,他可以謀劃一場披著“正當防衛”外衣的謀殺,卻不能直接開槍殺人。

花房外抽菸的沈sir內心OS:如今真相已經敗露,還真的是有些難辦……說不定只能走下下策,把他們團滅,然後跑路了。

然而,當張代晨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麼,挺身而出擋在江豐前面,受江豐記憶影響的沈sir還是有些下不去手。與張代晨的這段植入的感情,從多方面填補了從小缺愛的沈sir的感情世界。正在猶豫掙扎時,已經頓悟了真相的小徒弟及時趕到,將沈sir繩之以法。。。

傻白甜的小徒弟是怎麼get到真相的呢?

① 徒弟開沈sir的車接曉芸,曉芸手法嫻熟的搖下車窗從外面打開了壞掉的車門,之前沈sir也這樣開過車門,徒弟還在吐槽他“不準備換輛車?”說明,曉芸一直在包庇的那個經常送她回家的人,就是沈sir

② 徒弟手中的畫像,是江豐憑藉記憶畫出的凶手母親的畫像,沈sir的爸爸又來向小徒弟要錢,看到自己老婆年輕時的畫像,十分吃驚的問了一句,“雷子,你這畫像哪兒來的?”沒錯,畫像裡畫的就是沈sir的母親。

好啦,故事終於講完了。江豐和張代晨還有肚子裡的baby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然而,沈sir的記憶永遠的留在江豐的腦袋裡了誒,至於將來江豐會發生些什麼樣的事情.....

筆者不想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