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餐廳吃飯小費原來這麼貴!看完這篇文章能省近千元人民幣!

酒店 經濟 法國 印度尼西亞 旅遊產業 京領新國際 2018-11-28

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時,原本奢侈的旅遊就會成為很大的一塊消費市場。面對國內景點一到假期就遊客爆棚、車站機場擁擠不堪、高速公路成了停車場這些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轉向了國外,改為出境遊,於是就有兌換外幣的問題,就有了小費這種在國內不是問題、在國外就是問題的問題。

國外換零錢很困難,出發前要做好準備

因為銀行在進行外幣兌換時只給美元或者歐元大額紙幣、不給小額紙幣和硬幣這類碎銀子,東西方無論哪個大一點的銀行都是如此。他們搭不起人力成本,沒那麼多功夫跟你兌換小錢,出國前買外幣時買不到,回國後想出售外幣時人家也不收,因此這些碎銀子得自己收集,自己保存,最好在回國前儘量花掉。

去美國餐廳吃飯小費原來這麼貴!看完這篇文章能省近千元人民幣!

問題於是就來了,出國後人們發現西方有些紀念品店不願意收大額紙幣,因為社會上沒有使用大面值現金的消費習慣,人們用的少因此對鈔票的真假辨別能力就差,西方人也沒有像在中國商鋪隨處可見的假幣識別。帶小孩的遊客在街頭吃個冰淇淋,買個氣球玩具什麼的都有可能,這些都需要零錢。當然,你可以說這些屬於可花可不花的消費,沒零錢就不買。那好,在巴黎街頭突然想上公共廁所呢?在街頭停車、需要在路邊計費機裡塞硬幣呢?乘坐四通八達的公交車呢?林林總總。在高級酒店被門童拉開車門也要支付小費吧,至於把行李運送到房間,那更應該支付小費。如果說在酒店不想支付小費仍然可以入住的話,那麼在街頭沒有硬幣上不了廁所就會難倒遊客,沒有硬幣支付停車費就無法離開,這時一塊錢難倒英雄漢。

沒有免費的服務,如介意最好謝絕

國人常常忘記支付小費,因為在國內被服務又不用給小費的機會太多,比如國內酒店送行李去房間是個普遍現象,高級酒店門童都會施以援手,運到房間後大家都忙著整理自己行李而忽略了門童的服務。在西方國家如果接受了這個服務,就要記得支付小費,一到五個美元不等,根據酒店檔次和自己身價不同,一定要付,不能只是說聲謝謝了事。如果事先沒有準備,只有大額鈔票的話就會比較尷尬,支付小錢沒有,大鈔又捨不得給人家。

去美國餐廳吃飯小費原來這麼貴!看完這篇文章能省近千元人民幣!

當然,沒有零錢或者不想支付小費最好避免這種服務,在門童過來問是否需要幫助拎行李去房間時就要婉言謝絕。我就經常自己拖著行李去房間,不要那個排場,既然有力氣將行李拖到酒店,就有力氣將其拖到房間。而且西方門童雖然殷勤卻經常效率不高,做事慢吞吞,如果碰上一幫人的行李同時上樓還會搞錯房間和人名,讓客人等半天,比自己拿複雜多了。這種小費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付小費是文化習慣,遊客最好入鄉隨俗

建國後三十年中,我們沒有小費文化,人們相互幫助全憑自覺。改革開放後這四十年市場經濟逐步深入,社會上的感恩之心卻沒有相應提高。人們在期待著服務質量提高的同時,不能只唱高調,用一句‘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來自我安慰。旅遊勝地印尼巴厘島的導遊告訴我說,中國人購物時出手大方,給服務人員小費卻很吝嗇。而西方遊客購物興趣一般,給小費往往比較慷慨,加上西方遊客禮貌安靜,所以當地都喜歡接待西方人,一些建在海邊、位置好的酒店也不願意接待中國旅行團,即便後者給出的價格高。

服務有價,尤其是單獨提供的服務,表示一下就理所當然。給小費有時候是禮貌,有時候是感激,有時候是必須。比如問路、請求安排出租車這類事給門房或者酒店禮賓部小費就屬於禮貌,不想給也行。若是對方幫大忙了,就得更要有實際行動。這樣說來,受益者的得分清上述幾種情況,以便付出足夠的代價,自己滿意的同時,也讓對方知足。

去美國餐廳吃飯小費原來這麼貴!看完這篇文章能省近千元人民幣!

一般說來,在西歐、比如法國等地給小費常常出於禮貌,而在美國則屬於必須。無論出於禮貌還是屬於必須,這些小費都是可以估價、可以計算出來的,比如在巴黎餐館給小費只要留下碎銀子就好,也就是說拿出一百歐元支付賬單,被侍者用盤子找回兩三個歐元硬幣的話就徑自留在盤中,拿包走人即可。法國侍者會感謝你的,覺得你很慷慨。但是在紐約餐館吃晚飯(除了漢堡批薩肯特雞這類快餐店和自助餐廳)支付一百美元被找回十美元、將其留在桌上後走人的話則會遭人暗自咒罵,因為太吝嗇,不懂規矩。現在在紐約餐館吃午餐的小費已經漲到百分之十五了,晚餐則到了百分之二十、二十五甚至更多。其實我們接受的是同樣的服務,西歐人的服務不比美國人差,他們同宗同族,服務意識和禮貌待人的習慣是一樣的。美國人習慣如此,你只能入鄉隨俗,如果不想丟面子的話。但不管怎樣有時候出於感激也會給小費,這時候的小費不好計算,純粹出於受助程度和感恩之心。

關鍵時刻,小費能解決很多問題

2018年下半年在瑞典一家酒店、深更半夜時中國遊客全家人因為提前十幾個小時到達、要求在酒店大廳休息、先被優待後被被趕出來的事件發生後,大家都在討論原因和當時各種解決方案,因為瑞典一直都是個與人為善的國家,很少發生美國警察過度執法那種情況。在網友探討的各種方案中,唯有一種方式沒有得到關注,那就是在事情沒有激化時時可以用小費解決。因為最初瑞典酒店服務人員還是很人性化的,把大廳燈光調暗以便讓早到十幾個小時的中國遊客一家休息,已經相當配合了。這時候應該有所表示,投桃報李,投瓜報玉,給幾十元小費或者送個中國禮物,是給其個人,是對私下服務的一種讚賞和獎勵,並不是給酒店的。以小費的金額之對酒店是九牛一毛,而針對個人則是不小的數目,反過來,服務員可以利用酒店的資源、用老闆的電費水費以及大廳報答你,雙方各得其便。小費是潤滑劑,小費是減壓器,它有時神奇的像汽車用的機油,既可以緩解設備之間的摩擦,又可以冷卻發動機系統。想想看,如果沒有機油,摩擦加劇、溫度升高,這輛汽車你還能駕馭嗎?

去美國餐廳吃飯小費原來這麼貴!看完這篇文章能省近千元人民幣!

同理,當人家表示友好而你毫無迴應時,就會被認為不懂規矩,不知道感恩,事情僵化後。想感恩已經來不及,因為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這種尊嚴常常是金錢買不來。之前的小費是對其尊嚴的一種感激,一種尊重。衝突之後的小費則是對其尊嚴的挑戰,是一種買通,一種交換,感覺不一樣,應對方式當然就不一樣。如果之前友好地塞給酒店前臺服務員五十歐元小費,那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小費不是賄賂,我們都知道北歐國家非常廉潔,沒有腐敗,那指的是官員、行政人員教育工作者,服務人員接受小費是對其工作的獎賞,和賄賂不是一碼事。相比那一晚上酒店房租也要至少一百多歐元吧?五十歐元只是一半不到的代價。所以小費在這時是神奇的催化劑,可以將緊張變成輕鬆,將無助變成有助,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給小費有方法,相互尊重是關鍵

當然,小費還要給的巧妙,給的自然。小費不是施捨,不是往流浪漢擺在街頭的帽子裡扔錢,小費是一種友好的贈與,一種對額外服務的獎勵,是兩廂情願,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其金額可大可小,換來的將是將心比心,所以要給的真誠,拿的安心。給者的要有風度,拿者的要有尊嚴。

去美國餐廳吃飯小費原來這麼貴!看完這篇文章能省近千元人民幣!

最隱蔽的給小費方式是在事情辦完、或者問題結束離開時主動握手,將事先準備好在、或者說藏在手中的錢交給對方,這時候一定得是紙幣,金額太小根據所獲幫助而定,雙手相握,四目相對,精神和物質的傳遞就在神不知鬼不覺中完成了。想想看,如果一個凌晨、在沒有客人往來的酒店對所受優待表示感謝、真誠地通過握手將五十歐元的心意傳遞過去的話,還能遭到被驅趕的侮辱嗎?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