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知的酒桌文化,從用筷子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美文 北方農村 北方農村 2017-09-19

01

一位事業有成的商人一天請一位朋友吃飯,剛好商人父親從老家過來看望兒子。得知父親過來,商人立馬叫父親過來一起吃飯。

在酒桌上商人父親一言不發,靜聽兒子和兒子的朋友喝酒、聊天。在他們喝酒夾菜的過程中,商人父親看到了一個細節,那位朋友夾菜的時候,總喜歡拿著筷子在菜盤子裡翻來覆去,一盤菜被朋友翻的個底朝天。

然而將夾好的菜放到碗裡之後又大口大口吧唧吧唧地吃起來,完全不顧及旁人的感受。吃完飯後嘴邊還有一粒米飯沒有擦掉就走出了飯店。

商人和父親回到家裡之後,父親問商人是怎樣認識那位朋友的?和他熟不熟?同時他的為人怎麼樣?商人對於父親提出的問題一一做了回答。

和那位朋友是因為一次業務上的合作認識的;談不上很熟,只能說是認識比較久了;他的為人目前還不是很瞭解,畢竟接觸不多。

對於商人的回答,父親眉頭緊鎖,然後語重心長地說:“兒啊,你這個朋友不可深交,從他用筷子夾菜,吃飯的吃相,感覺他是一個自私自利、狹隘的人,在利益面前他會不擇手段,你千萬要小心”。

商人愕然,緊張地望著父親,問道:“父親,他應該不是這樣的人吧”。父親端起來了茶杯沉默了一會,接著補了一句:“我看人很準的,你就拭目以待吧”。

果然不出商人父親所料,因為商人一次資金緊張,那位所謂的“朋友”立馬翻臉不認人尋找新的合作伙伴。不得不知的酒桌文化,從用筷子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什麼是合作伙伴,就是在你需要合作機會的時候始終陪伴你左右,不會因為你的資金或者其他原因出現問題而中斷了一切應有的合作,如果僅僅以利益為主的合作,這是明顯的商人合作,裡面沒有存在半點朋友因素。

02

我父母在用筷子夾菜這一方面對我和弟弟的要求十分嚴格,在桌上吃飯時,決不能將筷子張的很開,同時夾菜的時候不能用筷子在碗裡翻來翻去。在夾菜的過程中首先要有目標的去夾,看到喜歡的菜直接去夾,尤其是家裡有客人的時候應當讓客人先夾菜。

記得有一次家裡來了客人,弟弟不懂禮節的在碗裡攪拌了一下,當時就被父親重重地敲了一下後腦勺,父親還說了一句話:“有沒有禮貌,跟你說過夾菜的時候不能翻嗎?沒看到家裡有客人嗎?”

父親一系列強硬的話語,立馬戳傷了弟弟幼小的心靈,弟弟的的眼淚刷刷地往下掉,然而卻沒有哭,因為弟弟知道自己錯了。我當時就在旁邊,從那以後,我和弟弟就養成了夾菜不翻菜的習慣,夾菜首先用目光“掃視”,看到合適的喜歡的菜再一筷子插過去。不得不知的酒桌文化,從用筷子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吃飯夾菜也是一個習慣養成的問題,如果從小就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對以後的人生也是一個參照,雖然這種酒桌文化不能說完全很準,可能有些人確實是自己的習慣問題,但至少可以作為一種參考。

03

高中時,我有兩個非常要好的同學,高中三年,我們三人幾乎形影不離。我們經常一起去食堂吃飯,我們打的是各自自己裝好的飯菜,由於經常一起,我們三個人的口味差不多。所以打的飯菜幾乎一模一樣,其中一個同學習慣性到我們兩人的盤裡夾菜吃,其實我們三人的菜系和量都一樣,他除了要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還要從我們的盤裡夾走一部分。

剛開始他這樣我們沒所謂,後來時間久了發現他每次都這樣,慢慢地我和另外一個同學對他有點反感。有時我們三人會改善一下伙食,偶爾會去校外點幾個小菜一起搓一頓,發現同樣的問題。

那位同學習慣性到每個菜盤裡攪拌一番,將所有的菜都攪完了,然後夾其中小小的一塊,我們看到之後不知道說什麼好,只能默默地看著他夾。當他吃完了之後,我們也飽了,因為被他那番攪拌,我們的食慾早就沒了。不得不知的酒桌文化,從用筷子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可能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在不經意間就這樣養成,最終相伴終生,在這個過程,得罪了朋友,觸碰了親人,失去了自我,其實他們想改變,不想這樣,心裡也非常的著急,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現在我的那個同學在浙江義烏一家加工廠做事,沒有結婚,聽說連幾個朋友也沒有,可能就是他這種吃飯夾菜的習慣,導致失去了很多,不僅僅是朋友,還有他的圈子。

酒桌文化看似只是簡簡單單的吃飯喝酒,然而裡面卻蘊含了許多哲理,看得懂明白的就會當它是一種酒桌文化,看不明說不白的就當是生活中簡簡單單的交流和溝通。每一次吃飯的過程,實際就是一個交流和彼此間靈魂觸碰的過程,然而就在觸碰的那一剎那,他們的靈魂卻已經融合。

用筷子本來只是吃飯夾菜的過程,並不涉及到談論人品,然而就這樣一個小小的過程,卻折射出人生的真善美。筷子用的好,感覺是一道優美的風景線,筷子用的不夠完美,展現的又是另外一番“美”,還有人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