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邁入競價紀元 多晶企業不再沉默


光伏產業邁入競價紀元 多晶企業不再沉默





光伏產業邁入競價紀元 多晶企業不再沉默

來源丨索比光伏網 責編丨肖舟

在領跑者實施數年,產業邁入競價紀元之際,多晶硅片企業決定不再沉默。

文|曹宇

Solarbe索比光伏網總編 智新研究院院長

光伏產業邁入競價紀元 多晶企業不再沉默

“領跑者在客觀上推動了技術的發展,但實際上也給一些不是很專業的投資者造成了誤解,”榮德新能源的總裁唐駿感慨道,“實際上,領跑者項目是鼓勵高效電池組件技術,但以目前市場價格看,真正更高的性價比,最能降低度電成本的還是多晶硅,實在有必要有人站出來為多晶發聲。”

唐駿文理通才,擁有凝聚態物理和工商管理雙碩士,曾先後在中意太陽能、Renesola、鎮江/揚州榮德新能源擔任副總裁及總裁職務,曾協助國家科技部從事太陽能領域科研項目管理和規劃工作;主持國家“九五”和“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課題;建立了中國第一條多晶硅片生產線;共同主持國際“太陽能電池用多晶硅片/塊”國家標準的制定。

也曾受命任尚德總裁,在尚德風雨飄搖之際,與幾位尚德系元老,“看試手,補天裂。”

“單多晶組件價差在一毛錢每瓦是比較合理的,”唐駿說,“但目前市場上的價格差距往往達到了四毛錢”他認為單晶企業誇大了節省土地、線纜等因素,這會給市場帶來誤判的

迴歸本質

由於各種邊界條件的疊加,單多晶之爭在成本上的計算很複雜,所以領跑者在制定之初,引起許多多晶硅片企業不滿,認為該政策過分強調效率而沒有考慮到哪些是真正對降本有幫助的技術路線。

而從筆者的視角看,領跑者已經是政府能想到最好的打破“技術鎖定”效應,推動產業以技術進步推動平價的最好的政策了。數年間,產業技術飛速發展,電池組件效率不斷刷新世界紀錄,逆變器、跟蹤支架也接連獲得突破,同時先進技術的跨域融合也得到發展。

但在制定標準的時候,也客觀上存在對於多晶系企業不公平的現象,這是因為單晶在效率方面天然具備一定優勢,自然在強調效率的領跑者中佔優。

在“政策加持”下,單晶企業實現了逆襲,從小眾變為主流。而隨著領跑者計劃完成了歷史使命,競價時代來臨,產業重心又從效率競賽轉向最佳性價比,降低度電成本以實現平價上網。

通過領跑者推動高效技術發展,在高效技術成熟後轉向推動降低成本,二者不存在孰優孰劣,只是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

這也讓江湖風雲再起。在大部分企業都在盡力接近而尚未到達平價這個終極目標之時,光伏產業變得不再存在如以往一般的冗餘,所以很多時候,零部件的選型與方案設計只允許存在最優解。

那麼,到底是單晶,還是多晶?

十年前,光伏製造端垂直整合模式整體利潤最高,但隨著歐美雙反,產業進入第二次寒冬,收緊的光伏產業發現,如果不能做到極致,垂直整合反而會帶來全線虧損。隨著產業光伏產業步入新的發展機遇,產業已經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既有巨頭多元發展,也有專注硅片、電池環節的細分冠軍,但無論商業模式如何,產業之間的分工協作進一步升級都是大勢所趨,眾多光伏企業的競爭實際上也可以看做是不同技術路線的競爭:先爭市場整體份額,然後瓜分市場蛋糕。

薄膜晶硅之戰,單多晶之爭,組串還是集中逆變器的選擇,莫不如是。

簡單的題

一直以來,多晶企業在市場方面聲音非常弱,幾乎沒什麼企業站出來挑起大梁。現在,他們開始意識到:戰鬥並不只在前線。兩條技術路線的競爭,是需要整個產業鏈合力發聲的。

鑄錠單晶技術的成熟,給了多晶硅片企業一件強有力的武器。浙江大學的楊德仁院士盛讚其為“單晶的效率,多晶的成本。”2019年5月,榮德與浙江大學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的榮德硅材料研究&產業化實驗室也正式揭牌。“我們前期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驗證工作,但是與楊院士的合作,可以讓我們在鑄錠單晶產品的開發上得到更多的理論支持。”唐駿告訴筆者。

光伏產業邁入競價紀元 多晶企業不再沉默

這也是單多晶技術第一次處於同一邊界條件下比拼BOS成本和LCOE度電成本。目前鑄錠單晶電池效率已經可以做到22.28%,與單晶電池差距在0.3%以內。以72片組件計算,單晶組件385W,鑄錠單晶可以做到380W以上,再考慮到多晶組件首年衰減更低,鑄錠單晶的土地、人工、線纜成本都與單晶基本一致。

當多元方程簡化為一元時,答案呼之欲出。鑄錠單晶產業鏈目前從硅片環節售價約為2.6元/pcs附近(隨尺寸不同),較單晶硅片便宜0.5元/pcs,單晶PERC電池1.15元/w,鑄錠單晶PERC電池1.05元/w,單晶組件售價2.0元/w,鑄錠單晶組件售價1.9元/w左右。

答案呼之欲出。

這對市場投資者來說當然是一道很簡單的題,但對於製造企業來說,遠未如此簡單:單晶企業在過去兩年時間中獲利頗豐,很可能在政策紅利不再後採用價格的緊跟策略,通過降價保持市場競爭力,同時過去兩年的儲備積累和資本的助力,也讓單晶企業更能忍受暫時的低利潤率甚至虧損,因此多晶製造企業還遠未可以高枕無憂。

過度競爭是筆者不願看到的,好在目前海外市場增長強勁,組件價格甚至略有反彈,但隨著各家產能進一步釋放,價格戰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藏器於身

但唐駿對多晶技術發展顯得很有信心:“鑄錠單晶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用少得多的能耗做到接近的效率,在成本上極具競爭力。我認為不同技術適用於不同發展時期,技術浪潮此起彼伏,交替進步才是歷史規律。”

唐駿用“跳高”和“跳遠”來形容單多晶技術:“你覺得跳高和跳遠哪個更好?當然是根據不同需要,”他又補充說道:“但是鑄錠單晶技術的出現,是一位擅長跳遠的選手,起跳高度也和跳高選手幾乎一致。”

筆者提了個問題:“鑄錠單晶技術是2010年前後就開始研究的,為何是現在才投放到市場?”

“你說的沒錯。”唐駿說。

鑄錠單晶技術這麼多年一路走來非常坎坷,其中有兩個重要原因:

●一是技術早期一致性沒有現在好。

●二是2012年多晶鑄錠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小晶粒多晶鑄錠技術成功後,高效多晶技術迅速風靡市場,也擠佔了鑄錠單晶發展空間。

同一個“鳥巢”中的兄弟都會互相爭搶資源,技術之爭就是這麼殘酷。

光伏產業邁入競價紀元 多晶企業不再沉默

但榮德一直沒有放棄鑄錠單晶技術的發展。“我們內部相信這項技術一定有綻放異彩的時刻,只需要等待一個風口,”唐駿說。“實際上榮德的研發團隊一直在堅持做新一代鑄錠單晶產品的開發,並且終於在2019年初取得了技術上的重要突破,做好了下半年量產的必要準備。”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像鑄錠單晶這樣十年磨一劍的技術,在光伏行業其實不在少數。

競價時代的到來後,風口隨之而至。“目前榮德鑄錠單晶已收到多家一線電池企業送樣效率反饋,主要效率檔位超過21.8%,峰值效率超過22.1%。從目前掌握的技術情況看,鑄錠單晶仍然有很大的效率提升空間。”唐駿告訴筆者。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重器”在身,唐駿才能在單多晶技術路線爭論愈加白熱化的今天成竹在胸。

“我們更強調給客戶帶去價值,以及給客戶的客戶,終端市場帶去的價值,”唐駿說,“不只是鑄錠單晶技術,我們的高效多晶技術與也在不斷進步,我們內部測算過,從現在的售價來看,在大部分應用條件下,度電成本最低的還是高效多晶技術,但成本對比方面沒有鑄錠單晶那麼簡單明瞭。”

而從筆者的角度來看,鑄錠單晶也把多晶技術帶到了一個新的平臺。在過去兩年中,更多的高效技術被疊加在單晶技術平臺上,這是因為同樣提升比例下,單晶疊加高效技術的效果更佳,單瓦花費的投資成本更低,而鑄錠單晶技術則會搭建新的技術平臺,在高效技術方面與單晶技術平分秋色。

當今光伏市場,對多晶未來始終飽含信心的越少越少。面對單晶來勢洶洶的競爭,一眾多晶企業要麼“改旗易幟”多元化經營,轉投單晶陣營,要麼搬遷到電價更低的西部地區。反觀榮德新能源,兩個生產基地一個在鎮江揚中,一個在揚州,都是電價較高的地區。531光伏新政以來,多晶企業大多停產減產,而榮德新能源卻一直維持滿產和接近滿產。榮德不僅在技術方面,成本和管理上也越來越成為多晶行業的標杆。筆者想,這麼一家優秀的企業,一定和他的領導核心分不開的。

一線人生

他的人生,可用“一線”概括。

第一條線:硅片線。從業25年間,唐駿一直從事鑄錠線切的研發和管理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切了超過50億片硅片,是業內硅片領域的大師級人物,對各項技術的成本、潛力信手拈來。在鎮江榮德工作期間,唐駿依靠多年運營和管理經驗,幫助企業扭虧為盈。

第二條線:研發一線。2014年,在唐駿的帶領下,榮德建立了新的研發平臺,成體系的進行研發工作的投入與驗收,唐駿一直在一線主持研發工作。“我們做技術的有一條非常重要——求真,”唐駿說,“很多人傾向於市場引導,也有許多人具備情懷,但我們更傾向於求真。我做過很多科研項目,發現技術能否經受市場考驗,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求真”二字。是否真的能給客戶帶來收益,是否真的對平價上網有幫助,都離不開這個原則。”

光伏產業邁入競價紀元 多晶企業不再沉默

“榮德不只注重研發,更重視研發成果的落地,持續的創新成果只有依賴管理控制才能落實到每一個工藝步驟,”唐駿說,“榮德不僅在技術方面追求卓越,在成本控制上同樣行業領先。”他公佈了榮德的實際最低成本水平:揚州二期 非硅成本低於0.70元/pcs,人工成本0.12元/pcs,水電成本0.16元/pcs。正是這些一個個技術參數和成本指標,給了榮德堅持做多晶,堅持做好多晶的底氣。

第三條線:一線品牌。“我們就是頂級的。”唐駿對於技術和管理優勢非常自信,“我們這些細分市場的企業,如果不比垂直整合的企業更具備工匠精神,早就沒辦法生存。在執行層面我們做到極致,除了好的技術,還有管理控制。相比一些公司,我們沒有太多炫目的東西,但我們有大量的一線工程師,這是支撐我們技術保持領跑的底氣所在。”

榮德是多晶陣營裡為數不多的全熔技術開拓者和堅持只做全熔技術的廠家,更是全熔技術生產的佼佼者。全熔工藝相比半熔工藝,控制難度更高,但是由於工藝週期短,良率高,因此在成本上有優勢,在轉換效率上可以做到和半熔一樣的水平甚至超過半熔。榮德在各項指標上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其中:

1.鑄錠公斤電耗5.2度/KG,比行業平均水平低15%以上;

2.1200公斤G7大錠全熔鑄錠工藝時長短於76h,相比半熔工藝時長縮短了10%以上;

3.鑄錠一次利用率達到70%,相比半熔工藝提升了6個百分點;

4.完美高效晶粒R3-5A比例大於99%,在客戶端效率排名長期位居第一;

硅片線、研發一線、一線品牌。這些是“線”也是準繩。引領著榮德從過去一個尚德旗下默默無聞的工廠到如今的多晶硅片行業標杆企業。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榮德的在唐駿的帶領下,正以先進的多晶技術為武器,向產業拿回昔日的榮光。

“禪宗有云,開始看山是山,中間看山不是山,最後看山仍是山,”唐駿總結,“對於跌宕起伏的光伏市場,有太多的噪音和誤導,容易讓人迷失真相。然而不能因為走的太遠就忘記為何出發,追求度電成本更低的清潔能源,是光伏行業永遠的初心。以鑄錠單晶產品引領的多晶技術路線,因為更好的性價比,更低的碳足跡,必將在不久後迎來屬於它的價值發現。”

光伏產業邁入競價紀元 多晶企業不再沉默




光伏產業邁入競價紀元 多晶企業不再沉默


光伏產業邁入競價紀元 多晶企業不再沉默


光伏產業邁入競價紀元 多晶企業不再沉默

精品集萃

政策新政發佈!2019年併網項目都可申報競價補貼,戶用明確3.5GW全面解讀發改委電價政策:6類光伏項目執行不同電價

市場“平價上網”後的光伏是什麼樣?

存量戶用項目應該進入2019年指標嗎?

企業沈浩平:本來如此

一個窄門奮鬥者的光伏十年

你在看這篇文章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