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協鑫單多晶戰略並行新投產項目定位革命性新技術

導讀: 在光伏領域,代表兩種不同產品路線的多晶和單晶是永不缺乏熱度的話題,然而,近期保利協鑫能源的一紙公告或將掀開這一爭論的新局面。

在過去兩三年裡,單晶硅市場迅猛爆發,市場佔有率快速攀升,並且大有與原來佔有絕對優勢的多晶硅“雙分天下”之勢。

在光伏領域,代表兩種不同產品路線的多晶和單晶是永不缺乏熱度的話題,然而,近期保利協鑫能源的一紙公告或將掀開這一爭論的新局面。

4月10日,保利協鑫能源發佈公告宣佈,附屬公司保利協鑫蘇州公司與曲靖市政府及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訂立無法律約束力的投資協議,雙方將以戰略伙伴的方式成立合營公司,旨在安裝單晶硅生產實施,以研發、製造及銷售整錠單晶,設計產能為20GW,擬定總投資額為90億元。

據悉,國內單晶龍頭隆基股份2017年單晶硅片的產能為15GW,保利協鑫能源此次牽手曲靖市政府項目的產能設計,已經超過了這一代表全球首位產能水平的數值,這也意味著單晶路線領域將迎來另一巨頭。

實際上,作為全球多晶硅和硅片產能第一的龍頭企業,從2015年開始,保利協鑫在單晶領域頻頻出手“大動作”,包括寧夏單晶項目,與中環股份在單晶領域的全面戰略合作,以及對美國老牌單晶企業SunEdison的收購。

在過去兩三年裡,單晶硅市場迅猛爆發,市場佔有率快速攀升,並且大有與原來佔有絕對優勢的多晶硅“雙分天下”之勢。對意欲穩坐光伏材料領域頭把交椅的保利協鑫能源來說,因應市場趨勢轉變,擴充單晶版圖也在情理之中了。

可以預想的是,20GW的產能一旦釋放,也將引發單晶領域新一輪市場競爭。從更大的範圍角度來看,在國內光伏行業存在著階段性和結構性產能過剩的背景之下,包括保利協鑫能源在內的多家龍頭企業相繼宣佈投產大產能項目,這也不得不讓市場擔憂未來是否會再現2013年的“光伏寒冬”。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保利協鑫能源曲靖項目擬採用CCZ連續直拉單晶技術生產產品,該項目的深層意義是在質量、成本、效率更有優勢的單晶硅技術的大規模量產,這或將引發光伏材料的技術變革和拓寬單晶硅價格下降的空間,對於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加速到來有所助力。而一位市場人士向記者坦言,“只要技術上能夠站得住腳,就不用擔心產能過剩的問題”。

單晶與多晶之爭

公告顯示,按照計劃,曲靖項目生產實施將分兩期安裝,每期為10GW,至於何時投產、何時產出等問題,時代週報記者聯繫保利協鑫能源相關人員獲得的回答是:將以公告為準,沒有更多的細節信息可披露。

據資料獲悉,協鑫集團是國內新能源龍頭企業,在2016年全球新能源500強企業中排名第二位,國內新能源企業排名第一位,業務遍及電力、光伏、油氣、金融、科創等產業群,資產總額近2000億元,旗下現有保利協鑫能源、協鑫新能源、協鑫集成等多家上市公司。

作為協鑫系旗下最重要的上市平臺,保利協鑫能源也是中國首家突破年產萬噸級以上多晶硅產能和產量的公司。該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其統計期內生產約7.5萬噸多晶硅及24GW硅片,繼續位列全球第一。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收益達到237.9億元,毛利約82億元,股東應占利潤為19.7億元。

保利協鑫在多晶領域無疑擁有絕對的優勢地位,但自2015年開始,為加快光伏平價上網速度,國內實行了光伏“領跑者”計劃。該計劃通過制定激勵政策,鼓勵同類可比範圍內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光伏產品、企業或單位的技術研發、宣傳和推廣,而落地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領跑者”項目選擇了光電轉換效率更高的單晶組件,單晶硅市場在政策傾斜和技術創新成本下降下,迎來需求的爆發。

[page][/page]

據瞭解,在過去的兩年裡,單晶硅發展勢頭迅猛,產能供不應求,硅片的價格也持續居高不下,據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實時報價顯示,同規格的單晶硅片和高效多晶硅片,其價差一度擴大到了2元/片。與此同時,單晶硅的市場佔有率也從2015年的18%低點逐步攀升。根據PVInfolink統計,單晶市場佔有率在2017年加速提升,國內市場佔有率提升至36%,全球市場佔比達27%,預計2018年還將進一步提升。

在單晶硅市場爆發之下,保利協鑫能源早已開始“單多晶並行”的戰略部署。據瞭解,2010年,保利協鑫能源在河南投產了單晶拉棒項目,2015年在寧夏又投產了1GW單晶項目,此後更有一系列的單晶項目落地。

其中,最為業界所關注的是,2017年8月,保利協鑫能源與單晶巨頭中環股份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擬在單晶用多晶硅料生產、單晶硅棒生產、單晶硅片加工、光伏電站開發等環節開展全面合作。根據當時協議,保利協鑫將投資中環光伏四期單晶硅棒項目,並將持有項目公司部分股權。

在此之前的2017年4月,保利協鑫還在單晶領域拿下一個足以撼動單晶行業的技術砝碼。據瞭解,彼時,保利協鑫曾公告稱,公司完成了對美國單晶老牌公司SunEdison第五代CCz連續直拉單晶、FBR硅烷流化床法技術及資產的收購,成為全球唯一同時擁有CCZ和FBR技術的企業。

不過,在對於單多晶的路線選擇上,協鑫集團董事長、保利協鑫董事會主席朱共山在今年3月份曾表示,目前多晶憑藉性價比優勢仍佔據主流,海外市場多晶佔90%份額,國內由於“領跑者”等政策因素,多晶佔70%,保利協鑫多晶產品完全可以滿足新一輪的市場需求,但單多晶分別有各自的市場需求,公司現在還是堅持市場來主導產品。

上述市場分析人士向記者指出,預期明年單晶產品的市佔率會達到40%,估計保利協鑫的產品也還是主要以多晶產品為主,屆時單多晶產品的比例也會基本與市場需求保持一致。

技術變革與產能過剩

在以實現“平價上網”和高效能為終極目的的光伏行業,“技術創新”在這一領域中更加顯現出其“第一生產力”的重要性,國內單多晶的路線是產品在上述兩大終極目的的不同側重,但兩大路線上的代表企業,誰能夠在技術上更往前走近一步,才能最終轉化為公司發展的強勁競爭力。

格隆匯的報道指出,保利協鑫此次和曲靖市的合作項目,直接將單晶產能拉至了20GW,正面說明了公司在CCZ技術量產化取得了重大突破。

據保利協鑫此前的公開資料介紹,相比當前業界主流全部應用的RCz多次拉晶技術,CCz連續直拉單晶是下一代高效單晶技術。隨著CCz技術的不斷優化完善,未來兩年生產效率將每年繼續提升超過5%,在RCz技術持續進步的前提下,仍有10%左右的成本優勢。基於效率、品質、成本等多重因素考量,CCz連續直拉單晶技術將逐漸替代現有RCz技術。

從上述介紹來看,保利協鑫此次擬投產的20GW整錠單晶在成本、效率和品質方面均享有技術上的優勢,但不可忽略的是,在單晶龍頭隆基股份宣佈於2018年擴產的行情之下,單晶領域仍將面臨產能消化的市場考驗。

據悉,在2018年1月,隆基股份發佈的《單晶硅片業務2018-2020年發展規劃》顯示,在2017年底硅片產能15GW的基礎上,力爭單晶硅片產能2018年底達到28GW,2020年底達到45GW。

對此,上述市場分析人士則對記者表示,其實光伏行業這麼多年,多少都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從某些方面來看這能夠促進行業良性發展,促使技術創新,這是好的現象。他表示,“只要技術上能夠站得住腳,就不用擔心產能過剩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開始各大光伏材料企業擴產的消息就陸續傳出,並且在2018年集中放量。資料顯示,保利協鑫宣佈在新疆建設的總產能為6萬噸的多晶生產基地,將在2018年完成前兩期4萬噸的投產;通威股份表示,其規劃的包頭5萬噸以及樂山5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也將在2018年各完成一期投產,合計達到產能5萬噸;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也對外宣佈,其12萬噸多晶硅項目一期3萬噸投產也將在2018年實現。

而近日工信部也出臺政策對光伏產業進行“降溫”。3月1日,工信部官網發佈的《光伏製造業行業規範條件(2018年本)》要求,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製造項目,引導光伏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新建和改擴建多晶硅製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30%,其他新建和改擴建光伏製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20%。

更多光伏行業資訊請訪問https://www.solarbe.com/查看

時代週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