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跟跑並跑到領跑——探尋沈鼓砥礪奮鬥開拓創新的成長之路

這一幕,烙印般刻在張騰蛟的腦海裡——

21年前,1998年的一天,師傅徐成文突然對他說:“活兒必須精細著幹,必須得幹好,不能給國家丟臉!”

師傅嚴肅的表情、堅定的語氣,讓張騰蛟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後來他才知道,當時他親手焊接的,是中國第一臺完全自主設計製造的大型離心壓縮機。

對於張騰蛟所在的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當時稱“瀋陽鼓風機廠”)來說,這個“第一臺”標誌著企業從引進技術歷史性地跨進了自主創新道路,實現了我國石化裝備業發展“零”的突破。

從那之後,百萬噸乙烯、長輸管線、10萬空分等裝置用離心壓縮機組,150噸往復式壓縮機,核電站用主泵等100多項填補國內空白的首臺套產品在沈鼓接連誕生……

沈鼓獲譽“國家砝碼”,被稱作“沒有備份的企業”。

以此為線索,連日來,記者實地蹲點採訪,探索尋找沈鼓勇擔國家使命、砥礪奮鬥開拓創新的成長之路。

擔當,打破受制於人的局面

“在石化等裝備製造業的國際競爭中,有沈鼓在,價格就會歸於合理。沈鼓因此有了‘國家砝碼’的別名。”沈鼓集團副總工程師、集團研究院院長楊樹華這樣說。

5月5日,記者的採訪從沈鼓眾多“名字”的由來開始。

1995年,中石化大慶石化公司決定實施年產48萬噸乙烯改擴建項目,並“破天荒”地提出設備國產化的需求。

為什麼說是“破天荒”?為什麼要國產化?楊樹華說,從天然氣和石油中提煉出來的乙烯是石化工業下游數百個產業的源頭,乙烯生產能力常被看作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體現,關乎國家安全;而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和乙烯壓縮機“乙烯三機”是動輒投資數百億元甚至逾千億元的關鍵動力設備,堪稱乙烯裝置的“心臟”。

作用極端重要,對設備也就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那個時候,我國所有乙烯裝置在用的離心壓縮機組均來自國外,有人用“連一顆螺絲釘都是進口的”來形容當時的窘境。

不想再受制於人,就必須自己強大,實現國產化。

擺在沈鼓面前的是一張“國家答卷”。

始建於1934年的沈鼓,是我國第一個風機專業製造廠。在承接大慶石化項目之前,沈鼓走的也是引進、消化、學習、吸收的發展路子,從沒有研製過該級別的大型裝備。

1998年,在歷經艱難險阻、攻克了無數難關、掌握數十項尖端技術後,沈鼓自主研製的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在大慶石化改擴建項目中一舉試車成功,實現了我國乙烯重大裝備離心壓縮機國產化的歷史性突破。

突破的步伐,從此一發不可收。

沈鼓陸續推出百萬噸乙烯、長輸管線、10萬空分、70萬噸/年PTA、500萬方LNG、千萬噸煉油、大型煤化工等裝置用離心壓縮機組,150噸往復式壓縮機,核電站用主泵等一批重大國產化裝備,填補了100多項國內空白,為國家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強力支撐。

僅西氣東輸長輸管線壓縮機一項,它的研製成功打破了國外長達十幾年的技術封鎖,我國東南沿海5億人口的能源安全從此得到中國裝備的有力保障。

“裝備再難搞,關鍵技術再難獲得,我們也必須自己做,而且必須做成功!”沈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戴繼雙語氣堅定地表示,“這是沈鼓的使命!”

奮鬥,只為挺起國家“脊樑”

5月6日,記者在總裝車間見到張騰蛟時,他正忙著焊接壓縮機管路。“給‘西氣東輸’管道互聯互通保供重點工程配套的長輸管線壓縮機剛發運,就又來急活了。一刻也耽誤不得啊!”張騰蛟說。

“西氣東輸”工程是我國天然氣能源輸送的“大動脈”。其二線工程每隔200公里就需設一座加壓站,每座加壓站需裝配4套長輸管線壓縮機組。

沈鼓各部門加班加點,僅用計劃的一半時間,就順利完成了14臺套“西氣東輸”保供工程壓縮機組的生產、安裝、調試任務,並一次試車成功。

“按一個月22個工作日算,我們等於幹了44個工作日的活。”張騰蛟說。

這個21年前參與第一臺國產離心壓縮機制造的“小年輕”,如今已成長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他的“熔池下沉法”等創新工作法,每年可為沈鼓節約成本超過300萬元,為用戶節約的風險成本更是無法計算。

在沈鼓,執著奮鬥、痴於創新的,又何止張騰蛟。

被業界稱為“中國乙烯壓縮機設計第一人”的沈鼓集團設計院副總工程師姜妍,至今仍奮戰在設計工作的最前線,葆有不懈創新的滿腔熱情。

和22年前剛工作時一個樣,姜妍和同事們一趟又一趟趕往項目現場;一遍又一遍爬上數十米高的工作臺;設計、修改、測試,再設計、再修改、再測試,以便最終得出最優方案。

沈鼓奮鬥者群像裡,還有“中國焊接機殼拼裝第一人”楊建華、創下大型齒輪加工精度全國之最的“齒輪專家”徐強、創造百萬元效益的“鉗工狀元”李傑清、一門心思鑽研技術的“金牌工匠”夏明……

轉型,面向未來佈局謀篇

在闖過一道又一道難關、向國家交上一份又一份優異答卷的同時,沈鼓實現了從跟跑、並跑到居於國際先進水平的“蝶變”。

今日的沈鼓,已是“大國重器”當仁不讓的鍛造人。

但成績,只能證明過去。

沈鼓的戰略定力和發展智慧,再次凸顯於面向未來的佈局謀篇。

去年全國兩會上,新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戴繼雙走上“代表通道”,這樣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只有在改革、創新、轉型、人才四方面下足功夫,企業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取得競爭優勢。

事實上,基於對市場和行業發展趨勢的審視和研判,2017年,沈鼓已啟動實施“向高端裝備轉型、向服務型製造轉型、向國際化轉型、向工程成套轉型、向新市場轉型”及發展“智能製造和金融服務業”兩個支撐業務的“5+2”戰略轉型。

短短兩年多時間,轉型帶來的變化已經顯現。

在沈鼓集團客服中心指揮大廳,大屏幕上各種顏色的小點點不時閃動。這是企業自主研發的“沈鼓雲”平臺。

客服中心技術管理室主任趙錚告訴記者,這個平臺能監測國內沈鼓設備的運行情況,通過平臺來查詢解決問題或獲取沈鼓的服務,今年以來已累計處理客戶服務需求2000餘件。

去年,沈鼓服務型製造實現產值同比增長51%,服務收益已成為企業重要的收入來源。

今年一季度,沈鼓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3.5%,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3%;現有任務量已排到年底。年內還將推出海洋工程和天然氣輸送一體機等三大新產品,預計將帶來數十億元的訂單。

更深層次的變革正在醞釀。藉助於“雲物聯”等先進技術和“借船出海”等發展策略,企業經營模式正在由“產品出口”向“國際化經營”升級。

沈鼓與中石化煉化集團簽訂國際合作戰略協議、攜手開拓國際市場;與法國液空集團簽訂大空分合作協議,並通過10萬空分產品風險評估,成為國內唯一具備全面參與液空投資及第三方投資的10萬等級空分項目的壓縮機設備供應商。

擁有持續創新、自我更新的能力,不斷“新生”世界級產品,沈鼓打造國際一流企業集團的步伐穩健而有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