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

不惜工費,力求精好的金朝鑄幣

1,金廢帝(海陵王)鑄幣

金代正式鑄造銅錢始於海陵王完顏亮正隆年間(1156~1161年)。1149年,完顏亮殺金熙宗自立為皇帝,史稱金廢帝。

正隆二年(1157年)開始討論鑄錢,由於金境內產銅較少,為解決鑄幣銅料緊缺的問題,於當年十月禁止銅料出境,並收繳民間銅器,令陝西、南京兩路交到京兆,其他各路均交到中都。"(正隆三年)二月,中都置錢監二,東目寶源,西曰寶丰。京兆置監一,日利用。監鑄錢,文日"正隆通寶',輕重如宋小平錢,而肉好字文峻整過之,與舊錢通用"。

但《金史・食貨志》中卻把"正隆元寶"寫成"正隆通寶"。

《金史》一字之誤,前輩學者已做過考證。如盛大士《泉史》說"按今所見者皆元寶,疑史有誤"。

夏荃《退庵錢譜》中說"今正隆錢皆元寶而無通寶,志稱錢文正隆通寶而不及元寶者,史文略也"。

"

不惜工費,力求精好的金朝鑄幣

1,金廢帝(海陵王)鑄幣

金代正式鑄造銅錢始於海陵王完顏亮正隆年間(1156~1161年)。1149年,完顏亮殺金熙宗自立為皇帝,史稱金廢帝。

正隆二年(1157年)開始討論鑄錢,由於金境內產銅較少,為解決鑄幣銅料緊缺的問題,於當年十月禁止銅料出境,並收繳民間銅器,令陝西、南京兩路交到京兆,其他各路均交到中都。"(正隆三年)二月,中都置錢監二,東目寶源,西曰寶丰。京兆置監一,日利用。監鑄錢,文日"正隆通寶',輕重如宋小平錢,而肉好字文峻整過之,與舊錢通用"。

但《金史・食貨志》中卻把"正隆元寶"寫成"正隆通寶"。

《金史》一字之誤,前輩學者已做過考證。如盛大士《泉史》說"按今所見者皆元寶,疑史有誤"。

夏荃《退庵錢譜》中說"今正隆錢皆元寶而無通寶,志稱錢文正隆通寶而不及元寶者,史文略也"。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正隆元寶

翁樹培在《古泉匯考》中,認為《金史》及《續通考》兩書俱作"通寶","而今所見錢皆作元寶,則通字之誤可知"。這一點便是我們常說的收藏研究錢幣,可以"以錢證史,可以校其誤也"的典例。

正隆元寶錢有兩種版別,分別是普通版和五筆版。普通正隆元寶錢"正"字上橫略長,起筆藏鋒,收筆回鋒,均重按,最後豎、橫兩筆相連不出頭。傳世另有一種正隆錢,"正"字上橫傾斜,左右高,起筆、收筆不重按,第四筆豎畫起筆處亦不重按,第五筆橫畫較長,與小豎相連且出頭,錢幣學界稱之為"五筆正隆",存世罕見。因五筆正隆錢傳世稀少,文物價值高,歷來多有偽造。

正隆元寶直徑2.5釐米,重3.4克左右。錢文仿效北宋大觀通寶小平錢,楷書,旋讀,光背。文字秀美,肉好明淨,邊廓整齊鑄造精工,為中國古錢中的精品。
1988年,甘肅西峰市(今甘肅慶陽西峰區)發現49枚正隆元寶錢,其中有2枚為"五筆正隆""。

正隆元寶錢是金代最早的金屬鑄幣,從此,金朝開始鑄行銅錢。

"

不惜工費,力求精好的金朝鑄幣

1,金廢帝(海陵王)鑄幣

金代正式鑄造銅錢始於海陵王完顏亮正隆年間(1156~1161年)。1149年,完顏亮殺金熙宗自立為皇帝,史稱金廢帝。

正隆二年(1157年)開始討論鑄錢,由於金境內產銅較少,為解決鑄幣銅料緊缺的問題,於當年十月禁止銅料出境,並收繳民間銅器,令陝西、南京兩路交到京兆,其他各路均交到中都。"(正隆三年)二月,中都置錢監二,東目寶源,西曰寶丰。京兆置監一,日利用。監鑄錢,文日"正隆通寶',輕重如宋小平錢,而肉好字文峻整過之,與舊錢通用"。

但《金史・食貨志》中卻把"正隆元寶"寫成"正隆通寶"。

《金史》一字之誤,前輩學者已做過考證。如盛大士《泉史》說"按今所見者皆元寶,疑史有誤"。

夏荃《退庵錢譜》中說"今正隆錢皆元寶而無通寶,志稱錢文正隆通寶而不及元寶者,史文略也"。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正隆元寶

翁樹培在《古泉匯考》中,認為《金史》及《續通考》兩書俱作"通寶","而今所見錢皆作元寶,則通字之誤可知"。這一點便是我們常說的收藏研究錢幣,可以"以錢證史,可以校其誤也"的典例。

正隆元寶錢有兩種版別,分別是普通版和五筆版。普通正隆元寶錢"正"字上橫略長,起筆藏鋒,收筆回鋒,均重按,最後豎、橫兩筆相連不出頭。傳世另有一種正隆錢,"正"字上橫傾斜,左右高,起筆、收筆不重按,第四筆豎畫起筆處亦不重按,第五筆橫畫較長,與小豎相連且出頭,錢幣學界稱之為"五筆正隆",存世罕見。因五筆正隆錢傳世稀少,文物價值高,歷來多有偽造。

正隆元寶直徑2.5釐米,重3.4克左右。錢文仿效北宋大觀通寶小平錢,楷書,旋讀,光背。文字秀美,肉好明淨,邊廓整齊鑄造精工,為中國古錢中的精品。
1988年,甘肅西峰市(今甘肅慶陽西峰區)發現49枚正隆元寶錢,其中有2枚為"五筆正隆""。

正隆元寶錢是金代最早的金屬鑄幣,從此,金朝開始鑄行銅錢。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五筆”正隆元寶

2,金世宗鑄幣

由於完顏亮於正隆六年(1161年)伐宋的最終失利,加劇了金朝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金皇室完顏雍在貴族支持和策劃下趁機發動政變,奪取了皇位,改正隆六年為大定元年,完顏雍是為金世宗。世宗即位後,由於有海陵王錢、鈔流通,加之銅料短缺,故未立即鑄錢,還曾一度令陝西路使用宋的鐵錢。

其後因鐵錢流通不便,金朝開始積極籌措銅源,在繼續實行禁銅政策的前提下,大定八年(1168年)又禁止銷燬銅錢製作銅鏡,大定十一年二月,"禁私鑄銅鏡。舊有銅器悉送官,給其直之半"。

其後,金朝令尚書省派出使者到各路探查銅礦礦脈、規劃和辦理鍊銅事宜,對能指出礦脈並得到確認的人給予獎勵。由於禁銅和採銅措施得當,政府已經掌握了相當數量的銅料。在"或言鑄錢無益,所得不償所費。朕謂不然。天下如一家,何公私之間,公家之費私家得之?但新幣日增,公私俱便也"的思想指導下,大定十八年(1178年),金世宗決定繼續鑄錢,在中央由尚書省總負其責,下設各鑄錢監,具體組織實施鑄錢事宜。

每一監由皇帝直接指派一名相當於節度使一級的官員前往監製。同年,在代州(今山西代縣)設錢監開始鑄造大定通寶錢。至大定十九年,鑄錢一萬六千餘貫。大定二十年,命名代州監為阜通監。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又在曲陽(今河北曲陽縣)設立利通監。兩監歲鑄錢達到十四萬餘貫,與同時期的南宋年鑄錢量相仿。

從正隆到大定二十七年,前後共設五個錢監,即中都路的寶源監、寶丰監和京兆路的利用監、代州的阜通監、曲陽的利通監。尤其是大定年間,由於經濟繁榮,政府財力充足,對鑄錢採取高補貼政策,鼓勵各錢監積極鑄造。但因缺乏史料記載,各監的生產情況具體如何不得而知。

大定通寶錢有小平、折二兩等,錢文仿宋徽宗瘦金體,對讀。其中小平錢直徑2.5~2.8釐米,重3.5~4.2克,多光背,另有背"申"、"西"等字紀年錢,穿上或穿下;亦有少量鐵錢。折二錢鑄量極少,錢色灰自,世傳摻銀,實為白銅錢。大定通寶錢繼承了正隆元寶錢精美的風格,製作精湛,俊逸秀美,內外廓整肅俊俏,"字文肉好又勝正隆之制"。這與世宗對鑄錢要求極為嚴格密不可分。

《金史・食貨志》記載,代州錢監的監管震武軍節度使李天吉知保德軍事高季孫就因為所監鑄的錢粗糙不能用,被降兩級,解除職務,高季孫還被處杖刑八十。

朝廷另外選派工部郎中張大節、吏部員外郎麻珪監督鑄造。"大定通寶"四字錢文對後世錢幣鑄造產生的影響極為深遠,例如:元代的至大通寶至元通寶、至正通寶等錢文字酷似大定錢文,元末起義軍天啟通寶、天定通寶效仿之,甚至明初的洪武通寶、永樂通寶兩錢都無不以大定通寶為鑄造楷模。

"

不惜工費,力求精好的金朝鑄幣

1,金廢帝(海陵王)鑄幣

金代正式鑄造銅錢始於海陵王完顏亮正隆年間(1156~1161年)。1149年,完顏亮殺金熙宗自立為皇帝,史稱金廢帝。

正隆二年(1157年)開始討論鑄錢,由於金境內產銅較少,為解決鑄幣銅料緊缺的問題,於當年十月禁止銅料出境,並收繳民間銅器,令陝西、南京兩路交到京兆,其他各路均交到中都。"(正隆三年)二月,中都置錢監二,東目寶源,西曰寶丰。京兆置監一,日利用。監鑄錢,文日"正隆通寶',輕重如宋小平錢,而肉好字文峻整過之,與舊錢通用"。

但《金史・食貨志》中卻把"正隆元寶"寫成"正隆通寶"。

《金史》一字之誤,前輩學者已做過考證。如盛大士《泉史》說"按今所見者皆元寶,疑史有誤"。

夏荃《退庵錢譜》中說"今正隆錢皆元寶而無通寶,志稱錢文正隆通寶而不及元寶者,史文略也"。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正隆元寶

翁樹培在《古泉匯考》中,認為《金史》及《續通考》兩書俱作"通寶","而今所見錢皆作元寶,則通字之誤可知"。這一點便是我們常說的收藏研究錢幣,可以"以錢證史,可以校其誤也"的典例。

正隆元寶錢有兩種版別,分別是普通版和五筆版。普通正隆元寶錢"正"字上橫略長,起筆藏鋒,收筆回鋒,均重按,最後豎、橫兩筆相連不出頭。傳世另有一種正隆錢,"正"字上橫傾斜,左右高,起筆、收筆不重按,第四筆豎畫起筆處亦不重按,第五筆橫畫較長,與小豎相連且出頭,錢幣學界稱之為"五筆正隆",存世罕見。因五筆正隆錢傳世稀少,文物價值高,歷來多有偽造。

正隆元寶直徑2.5釐米,重3.4克左右。錢文仿效北宋大觀通寶小平錢,楷書,旋讀,光背。文字秀美,肉好明淨,邊廓整齊鑄造精工,為中國古錢中的精品。
1988年,甘肅西峰市(今甘肅慶陽西峰區)發現49枚正隆元寶錢,其中有2枚為"五筆正隆""。

正隆元寶錢是金代最早的金屬鑄幣,從此,金朝開始鑄行銅錢。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五筆”正隆元寶

2,金世宗鑄幣

由於完顏亮於正隆六年(1161年)伐宋的最終失利,加劇了金朝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金皇室完顏雍在貴族支持和策劃下趁機發動政變,奪取了皇位,改正隆六年為大定元年,完顏雍是為金世宗。世宗即位後,由於有海陵王錢、鈔流通,加之銅料短缺,故未立即鑄錢,還曾一度令陝西路使用宋的鐵錢。

其後因鐵錢流通不便,金朝開始積極籌措銅源,在繼續實行禁銅政策的前提下,大定八年(1168年)又禁止銷燬銅錢製作銅鏡,大定十一年二月,"禁私鑄銅鏡。舊有銅器悉送官,給其直之半"。

其後,金朝令尚書省派出使者到各路探查銅礦礦脈、規劃和辦理鍊銅事宜,對能指出礦脈並得到確認的人給予獎勵。由於禁銅和採銅措施得當,政府已經掌握了相當數量的銅料。在"或言鑄錢無益,所得不償所費。朕謂不然。天下如一家,何公私之間,公家之費私家得之?但新幣日增,公私俱便也"的思想指導下,大定十八年(1178年),金世宗決定繼續鑄錢,在中央由尚書省總負其責,下設各鑄錢監,具體組織實施鑄錢事宜。

每一監由皇帝直接指派一名相當於節度使一級的官員前往監製。同年,在代州(今山西代縣)設錢監開始鑄造大定通寶錢。至大定十九年,鑄錢一萬六千餘貫。大定二十年,命名代州監為阜通監。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又在曲陽(今河北曲陽縣)設立利通監。兩監歲鑄錢達到十四萬餘貫,與同時期的南宋年鑄錢量相仿。

從正隆到大定二十七年,前後共設五個錢監,即中都路的寶源監、寶丰監和京兆路的利用監、代州的阜通監、曲陽的利通監。尤其是大定年間,由於經濟繁榮,政府財力充足,對鑄錢採取高補貼政策,鼓勵各錢監積極鑄造。但因缺乏史料記載,各監的生產情況具體如何不得而知。

大定通寶錢有小平、折二兩等,錢文仿宋徽宗瘦金體,對讀。其中小平錢直徑2.5~2.8釐米,重3.5~4.2克,多光背,另有背"申"、"西"等字紀年錢,穿上或穿下;亦有少量鐵錢。折二錢鑄量極少,錢色灰自,世傳摻銀,實為白銅錢。大定通寶錢繼承了正隆元寶錢精美的風格,製作精湛,俊逸秀美,內外廓整肅俊俏,"字文肉好又勝正隆之制"。這與世宗對鑄錢要求極為嚴格密不可分。

《金史・食貨志》記載,代州錢監的監管震武軍節度使李天吉知保德軍事高季孫就因為所監鑄的錢粗糙不能用,被降兩級,解除職務,高季孫還被處杖刑八十。

朝廷另外選派工部郎中張大節、吏部員外郎麻珪監督鑄造。"大定通寶"四字錢文對後世錢幣鑄造產生的影響極為深遠,例如:元代的至大通寶至元通寶、至正通寶等錢文字酷似大定錢文,元末起義軍天啟通寶、天定通寶效仿之,甚至明初的洪武通寶、永樂通寶兩錢都無不以大定通寶為鑄造楷模。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大定通寶

3,金章宗鑄幣

1190年,金世宗之孫完顏璟即位,是為金章宗。章宗當政後,以收銅鑄錢弊端多、費用巨大,而所得錢幣甚少為由,廢除了代州阜通監和曲陽利通監,停止鑄錢。其後施行的主要以銀、鈔、寶貨為主的貨幣制度,致使銀、鈔價格不平衡,流通不便,寶貨又因私鑄摻假較多而漸不流通,加之限錢的法令,造成金朝銅錢不夠用的局面。

為解決貨幣流通領域的矛盾,金朝再次開鑄銅錢,於泰和年間(1201~1208年)鑄造和使用了泰和通寶、泰和重寶兩種錢幣。泰和重寶錢鑄於泰和四年(1204年)。

《金史・食貨志》記載:"(泰和)四年,欲增鑄錢,命百官議所以足銅之術。……後鑄大錢一直十,文日"泰和重寶',與鈔參行。泰和重寶錢徑4.5釐米左右,重18克左右,錢文為玉箸算,對讀,光背。

夏荃《退庵錢譜》中稱此錢"不惜工費,力求精好,故遠勝遼元諸品"。其篆書錢文秀美勻稱,文字凝重,傳為當時書法家党懷英所書。折十的泰和重寶錢較通寶錢多見。

泰和通寶錢文仿照宋徽宗的瘦金體,對讀,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共四等。小平錢直徑2.4釐米,重3.6克;折二錢直徑2.7釐米;折三錢直徑3.2釐米;折十錢直徑4.4釐米。

泰和通寶錢不見於《金史》。翁樹培《古泉匯考》記載:"陳萊孝日:泰和通寶"真書錢,亦極精好,徑一寸有奇,似像當二,而史譜均不載。"盛大士《泉史》說:"惟前品(泰和通寶)真書通寶頗不易見。"

李佐賢《古泉匯》亦說:"按史稱鑄大錢,此外無明文,《鍾官圖經》有泰和通寶"錢,似當二,而小平、當三兩種,則諸譜未載。然是錢確非偽品,可補史冊之缺。"今泰和通寶錢各種版別均存世很少。

"

不惜工費,力求精好的金朝鑄幣

1,金廢帝(海陵王)鑄幣

金代正式鑄造銅錢始於海陵王完顏亮正隆年間(1156~1161年)。1149年,完顏亮殺金熙宗自立為皇帝,史稱金廢帝。

正隆二年(1157年)開始討論鑄錢,由於金境內產銅較少,為解決鑄幣銅料緊缺的問題,於當年十月禁止銅料出境,並收繳民間銅器,令陝西、南京兩路交到京兆,其他各路均交到中都。"(正隆三年)二月,中都置錢監二,東目寶源,西曰寶丰。京兆置監一,日利用。監鑄錢,文日"正隆通寶',輕重如宋小平錢,而肉好字文峻整過之,與舊錢通用"。

但《金史・食貨志》中卻把"正隆元寶"寫成"正隆通寶"。

《金史》一字之誤,前輩學者已做過考證。如盛大士《泉史》說"按今所見者皆元寶,疑史有誤"。

夏荃《退庵錢譜》中說"今正隆錢皆元寶而無通寶,志稱錢文正隆通寶而不及元寶者,史文略也"。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正隆元寶

翁樹培在《古泉匯考》中,認為《金史》及《續通考》兩書俱作"通寶","而今所見錢皆作元寶,則通字之誤可知"。這一點便是我們常說的收藏研究錢幣,可以"以錢證史,可以校其誤也"的典例。

正隆元寶錢有兩種版別,分別是普通版和五筆版。普通正隆元寶錢"正"字上橫略長,起筆藏鋒,收筆回鋒,均重按,最後豎、橫兩筆相連不出頭。傳世另有一種正隆錢,"正"字上橫傾斜,左右高,起筆、收筆不重按,第四筆豎畫起筆處亦不重按,第五筆橫畫較長,與小豎相連且出頭,錢幣學界稱之為"五筆正隆",存世罕見。因五筆正隆錢傳世稀少,文物價值高,歷來多有偽造。

正隆元寶直徑2.5釐米,重3.4克左右。錢文仿效北宋大觀通寶小平錢,楷書,旋讀,光背。文字秀美,肉好明淨,邊廓整齊鑄造精工,為中國古錢中的精品。
1988年,甘肅西峰市(今甘肅慶陽西峰區)發現49枚正隆元寶錢,其中有2枚為"五筆正隆""。

正隆元寶錢是金代最早的金屬鑄幣,從此,金朝開始鑄行銅錢。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五筆”正隆元寶

2,金世宗鑄幣

由於完顏亮於正隆六年(1161年)伐宋的最終失利,加劇了金朝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金皇室完顏雍在貴族支持和策劃下趁機發動政變,奪取了皇位,改正隆六年為大定元年,完顏雍是為金世宗。世宗即位後,由於有海陵王錢、鈔流通,加之銅料短缺,故未立即鑄錢,還曾一度令陝西路使用宋的鐵錢。

其後因鐵錢流通不便,金朝開始積極籌措銅源,在繼續實行禁銅政策的前提下,大定八年(1168年)又禁止銷燬銅錢製作銅鏡,大定十一年二月,"禁私鑄銅鏡。舊有銅器悉送官,給其直之半"。

其後,金朝令尚書省派出使者到各路探查銅礦礦脈、規劃和辦理鍊銅事宜,對能指出礦脈並得到確認的人給予獎勵。由於禁銅和採銅措施得當,政府已經掌握了相當數量的銅料。在"或言鑄錢無益,所得不償所費。朕謂不然。天下如一家,何公私之間,公家之費私家得之?但新幣日增,公私俱便也"的思想指導下,大定十八年(1178年),金世宗決定繼續鑄錢,在中央由尚書省總負其責,下設各鑄錢監,具體組織實施鑄錢事宜。

每一監由皇帝直接指派一名相當於節度使一級的官員前往監製。同年,在代州(今山西代縣)設錢監開始鑄造大定通寶錢。至大定十九年,鑄錢一萬六千餘貫。大定二十年,命名代州監為阜通監。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又在曲陽(今河北曲陽縣)設立利通監。兩監歲鑄錢達到十四萬餘貫,與同時期的南宋年鑄錢量相仿。

從正隆到大定二十七年,前後共設五個錢監,即中都路的寶源監、寶丰監和京兆路的利用監、代州的阜通監、曲陽的利通監。尤其是大定年間,由於經濟繁榮,政府財力充足,對鑄錢採取高補貼政策,鼓勵各錢監積極鑄造。但因缺乏史料記載,各監的生產情況具體如何不得而知。

大定通寶錢有小平、折二兩等,錢文仿宋徽宗瘦金體,對讀。其中小平錢直徑2.5~2.8釐米,重3.5~4.2克,多光背,另有背"申"、"西"等字紀年錢,穿上或穿下;亦有少量鐵錢。折二錢鑄量極少,錢色灰自,世傳摻銀,實為白銅錢。大定通寶錢繼承了正隆元寶錢精美的風格,製作精湛,俊逸秀美,內外廓整肅俊俏,"字文肉好又勝正隆之制"。這與世宗對鑄錢要求極為嚴格密不可分。

《金史・食貨志》記載,代州錢監的監管震武軍節度使李天吉知保德軍事高季孫就因為所監鑄的錢粗糙不能用,被降兩級,解除職務,高季孫還被處杖刑八十。

朝廷另外選派工部郎中張大節、吏部員外郎麻珪監督鑄造。"大定通寶"四字錢文對後世錢幣鑄造產生的影響極為深遠,例如:元代的至大通寶至元通寶、至正通寶等錢文字酷似大定錢文,元末起義軍天啟通寶、天定通寶效仿之,甚至明初的洪武通寶、永樂通寶兩錢都無不以大定通寶為鑄造楷模。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大定通寶

3,金章宗鑄幣

1190年,金世宗之孫完顏璟即位,是為金章宗。章宗當政後,以收銅鑄錢弊端多、費用巨大,而所得錢幣甚少為由,廢除了代州阜通監和曲陽利通監,停止鑄錢。其後施行的主要以銀、鈔、寶貨為主的貨幣制度,致使銀、鈔價格不平衡,流通不便,寶貨又因私鑄摻假較多而漸不流通,加之限錢的法令,造成金朝銅錢不夠用的局面。

為解決貨幣流通領域的矛盾,金朝再次開鑄銅錢,於泰和年間(1201~1208年)鑄造和使用了泰和通寶、泰和重寶兩種錢幣。泰和重寶錢鑄於泰和四年(1204年)。

《金史・食貨志》記載:"(泰和)四年,欲增鑄錢,命百官議所以足銅之術。……後鑄大錢一直十,文日"泰和重寶',與鈔參行。泰和重寶錢徑4.5釐米左右,重18克左右,錢文為玉箸算,對讀,光背。

夏荃《退庵錢譜》中稱此錢"不惜工費,力求精好,故遠勝遼元諸品"。其篆書錢文秀美勻稱,文字凝重,傳為當時書法家党懷英所書。折十的泰和重寶錢較通寶錢多見。

泰和通寶錢文仿照宋徽宗的瘦金體,對讀,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共四等。小平錢直徑2.4釐米,重3.6克;折二錢直徑2.7釐米;折三錢直徑3.2釐米;折十錢直徑4.4釐米。

泰和通寶錢不見於《金史》。翁樹培《古泉匯考》記載:"陳萊孝日:泰和通寶"真書錢,亦極精好,徑一寸有奇,似像當二,而史譜均不載。"盛大士《泉史》說:"惟前品(泰和通寶)真書通寶頗不易見。"

李佐賢《古泉匯》亦說:"按史稱鑄大錢,此外無明文,《鍾官圖經》有泰和通寶"錢,似當二,而小平、當三兩種,則諸譜未載。然是錢確非偽品,可補史冊之缺。"今泰和通寶錢各種版別均存世很少。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泰和通寶

4,衛紹王鑄幣

衛紹王完顏永濟,金章宗叔父。泰和八年(1208年)章宗崩,因無子嗣,遺詔永濟襲位。衛紹王崇慶年間(1212~1213年)鑄造崇慶通寶和崇慶元寶兩錢。崇慶通寶錢文楷書似宋徽宗瘦金書,對讀,光背,有小平、折二兩等。小平錢直徑2.4釐米,重3.6克;折二錢直徑2.7釐米,重6.4克。元寶錢文篆書,旋讀,字體類似泰和重寶的玉箸算,光背,為折五大錢。這兩種錢幣都存世很少。

至寧年間(1213年)鑄至寧元寶錢,錢文為檔書,旋讀,字體和北宋時期崇寧通寶錢的瘦金書相似,鑄量少之又少。鄭家相在《珍泉集拓》崇慶元寶和至寧元寶兩錢的題跋中,曾描述崇慶元寶、至寧元寶兩錢之事。篆書崇慶元寶錢原為王樸全得自遼東,後抵押給方地山,曾攜至上海,但上海的泉家認為是假錢。

1920年,鄭家相客居天津,在方地山處見得此錢,嘆為瑰寶。隨即問道方若可見過此錢,方地山告訴他方若也對此錢有所懷疑。鄭家相有意以300元買下此錢,可惜押期沒滿而未能如願。不久,方若從張綱伯處得到至寧元寶錢,又想起了之前的崇慶元寶錢,遂以300元外加一枚異書折十大觀錢購得此錢。文末,鄭家相感嘆道:"噫,昔李鮑諸氏之疑至寧,猶近南北諸家之疑崇慶也。今由至寧而證崇慶之不偽,亦由崇慶而證至寧之不偽,二錢因互證方顯於世,亦幸矣哉!

5,金宣宗鑄幣

完顏珣,金世宗孫。至寧元年(1213年),胡沙虎殺衛紹王后,因其是金章宗長兄,所以擁立,是為金宣宗。宣宗貞祐年間(1213~1217年)鑄貞祐通寶錢,錢文為楷書,對讀,光背,有小平、折二兩等。

貞祐通寶錢未載於《金史》。李佐賢《古泉匯》說:"宣宗錢諸譜未載,《匯考》亦云未見。惟據《淵鑑類函》金宣宗鑄貞祐通寶錢。又按《食貨志》貞祐四年,或請鑄當百大錢,後亦不用,或宣宗時亦曾鑄錢與鈔並行歟

整個金代鑄錢量是較少的,究其原因有四:

其一,金初由於經濟實力不強加上對遼、北宋的戰爭,因而靠掠奪的北宋、遼的舊錢就可維持貨幣經濟運轉。

其二,紙幣為主幣制度的確立。自海陵王貞元至金亡,政府發行各種紙幣,其間雖有鑄錢,但也因為費用過高而時有時無。為推行紙幣的流通,甚至頒佈限錢令直至禁錢。

其三,鑄幣主料銅缺乏。從海陵王鑄正隆元寶錢開始,金就一直為銅料的短缺而困擾。自正隆二年蒐集民間銅器、禁止銅料外流起,此後歷代帝王均採取禁銅措施,章宗承安三年(1198年)更是立法規定"以錢與外方人使及與交易者,徒五年,三斤以上死,駔儈同罪。捕告人之賞,官先為代給錢五百貫。其逮及與接引、館伴,先排、通引、書表等以次坐罪,仍令均償"。但這些措施仍不能使銅料完全滿足鑄錢需要。

其四,大力吸引南宋錢幣。在與南宋的貿易中,金朝通過發行地區性紙幣、短陌等措施吸引南宋鑄幣大量進入金境。《宋會要輯稿・食貨》中記載金朝商人在與南宋貿易時,"每將貨來,多欲見錢,乃短其陌,意在招誘,嗜利棄湊者眾"。

從目前出土的金代窖藏來看,也反映了其本身金屬鑄幣較少的情況。

"

不惜工費,力求精好的金朝鑄幣

1,金廢帝(海陵王)鑄幣

金代正式鑄造銅錢始於海陵王完顏亮正隆年間(1156~1161年)。1149年,完顏亮殺金熙宗自立為皇帝,史稱金廢帝。

正隆二年(1157年)開始討論鑄錢,由於金境內產銅較少,為解決鑄幣銅料緊缺的問題,於當年十月禁止銅料出境,並收繳民間銅器,令陝西、南京兩路交到京兆,其他各路均交到中都。"(正隆三年)二月,中都置錢監二,東目寶源,西曰寶丰。京兆置監一,日利用。監鑄錢,文日"正隆通寶',輕重如宋小平錢,而肉好字文峻整過之,與舊錢通用"。

但《金史・食貨志》中卻把"正隆元寶"寫成"正隆通寶"。

《金史》一字之誤,前輩學者已做過考證。如盛大士《泉史》說"按今所見者皆元寶,疑史有誤"。

夏荃《退庵錢譜》中說"今正隆錢皆元寶而無通寶,志稱錢文正隆通寶而不及元寶者,史文略也"。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正隆元寶

翁樹培在《古泉匯考》中,認為《金史》及《續通考》兩書俱作"通寶","而今所見錢皆作元寶,則通字之誤可知"。這一點便是我們常說的收藏研究錢幣,可以"以錢證史,可以校其誤也"的典例。

正隆元寶錢有兩種版別,分別是普通版和五筆版。普通正隆元寶錢"正"字上橫略長,起筆藏鋒,收筆回鋒,均重按,最後豎、橫兩筆相連不出頭。傳世另有一種正隆錢,"正"字上橫傾斜,左右高,起筆、收筆不重按,第四筆豎畫起筆處亦不重按,第五筆橫畫較長,與小豎相連且出頭,錢幣學界稱之為"五筆正隆",存世罕見。因五筆正隆錢傳世稀少,文物價值高,歷來多有偽造。

正隆元寶直徑2.5釐米,重3.4克左右。錢文仿效北宋大觀通寶小平錢,楷書,旋讀,光背。文字秀美,肉好明淨,邊廓整齊鑄造精工,為中國古錢中的精品。
1988年,甘肅西峰市(今甘肅慶陽西峰區)發現49枚正隆元寶錢,其中有2枚為"五筆正隆""。

正隆元寶錢是金代最早的金屬鑄幣,從此,金朝開始鑄行銅錢。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五筆”正隆元寶

2,金世宗鑄幣

由於完顏亮於正隆六年(1161年)伐宋的最終失利,加劇了金朝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金皇室完顏雍在貴族支持和策劃下趁機發動政變,奪取了皇位,改正隆六年為大定元年,完顏雍是為金世宗。世宗即位後,由於有海陵王錢、鈔流通,加之銅料短缺,故未立即鑄錢,還曾一度令陝西路使用宋的鐵錢。

其後因鐵錢流通不便,金朝開始積極籌措銅源,在繼續實行禁銅政策的前提下,大定八年(1168年)又禁止銷燬銅錢製作銅鏡,大定十一年二月,"禁私鑄銅鏡。舊有銅器悉送官,給其直之半"。

其後,金朝令尚書省派出使者到各路探查銅礦礦脈、規劃和辦理鍊銅事宜,對能指出礦脈並得到確認的人給予獎勵。由於禁銅和採銅措施得當,政府已經掌握了相當數量的銅料。在"或言鑄錢無益,所得不償所費。朕謂不然。天下如一家,何公私之間,公家之費私家得之?但新幣日增,公私俱便也"的思想指導下,大定十八年(1178年),金世宗決定繼續鑄錢,在中央由尚書省總負其責,下設各鑄錢監,具體組織實施鑄錢事宜。

每一監由皇帝直接指派一名相當於節度使一級的官員前往監製。同年,在代州(今山西代縣)設錢監開始鑄造大定通寶錢。至大定十九年,鑄錢一萬六千餘貫。大定二十年,命名代州監為阜通監。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又在曲陽(今河北曲陽縣)設立利通監。兩監歲鑄錢達到十四萬餘貫,與同時期的南宋年鑄錢量相仿。

從正隆到大定二十七年,前後共設五個錢監,即中都路的寶源監、寶丰監和京兆路的利用監、代州的阜通監、曲陽的利通監。尤其是大定年間,由於經濟繁榮,政府財力充足,對鑄錢採取高補貼政策,鼓勵各錢監積極鑄造。但因缺乏史料記載,各監的生產情況具體如何不得而知。

大定通寶錢有小平、折二兩等,錢文仿宋徽宗瘦金體,對讀。其中小平錢直徑2.5~2.8釐米,重3.5~4.2克,多光背,另有背"申"、"西"等字紀年錢,穿上或穿下;亦有少量鐵錢。折二錢鑄量極少,錢色灰自,世傳摻銀,實為白銅錢。大定通寶錢繼承了正隆元寶錢精美的風格,製作精湛,俊逸秀美,內外廓整肅俊俏,"字文肉好又勝正隆之制"。這與世宗對鑄錢要求極為嚴格密不可分。

《金史・食貨志》記載,代州錢監的監管震武軍節度使李天吉知保德軍事高季孫就因為所監鑄的錢粗糙不能用,被降兩級,解除職務,高季孫還被處杖刑八十。

朝廷另外選派工部郎中張大節、吏部員外郎麻珪監督鑄造。"大定通寶"四字錢文對後世錢幣鑄造產生的影響極為深遠,例如:元代的至大通寶至元通寶、至正通寶等錢文字酷似大定錢文,元末起義軍天啟通寶、天定通寶效仿之,甚至明初的洪武通寶、永樂通寶兩錢都無不以大定通寶為鑄造楷模。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大定通寶

3,金章宗鑄幣

1190年,金世宗之孫完顏璟即位,是為金章宗。章宗當政後,以收銅鑄錢弊端多、費用巨大,而所得錢幣甚少為由,廢除了代州阜通監和曲陽利通監,停止鑄錢。其後施行的主要以銀、鈔、寶貨為主的貨幣制度,致使銀、鈔價格不平衡,流通不便,寶貨又因私鑄摻假較多而漸不流通,加之限錢的法令,造成金朝銅錢不夠用的局面。

為解決貨幣流通領域的矛盾,金朝再次開鑄銅錢,於泰和年間(1201~1208年)鑄造和使用了泰和通寶、泰和重寶兩種錢幣。泰和重寶錢鑄於泰和四年(1204年)。

《金史・食貨志》記載:"(泰和)四年,欲增鑄錢,命百官議所以足銅之術。……後鑄大錢一直十,文日"泰和重寶',與鈔參行。泰和重寶錢徑4.5釐米左右,重18克左右,錢文為玉箸算,對讀,光背。

夏荃《退庵錢譜》中稱此錢"不惜工費,力求精好,故遠勝遼元諸品"。其篆書錢文秀美勻稱,文字凝重,傳為當時書法家党懷英所書。折十的泰和重寶錢較通寶錢多見。

泰和通寶錢文仿照宋徽宗的瘦金體,對讀,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共四等。小平錢直徑2.4釐米,重3.6克;折二錢直徑2.7釐米;折三錢直徑3.2釐米;折十錢直徑4.4釐米。

泰和通寶錢不見於《金史》。翁樹培《古泉匯考》記載:"陳萊孝日:泰和通寶"真書錢,亦極精好,徑一寸有奇,似像當二,而史譜均不載。"盛大士《泉史》說:"惟前品(泰和通寶)真書通寶頗不易見。"

李佐賢《古泉匯》亦說:"按史稱鑄大錢,此外無明文,《鍾官圖經》有泰和通寶"錢,似當二,而小平、當三兩種,則諸譜未載。然是錢確非偽品,可補史冊之缺。"今泰和通寶錢各種版別均存世很少。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泰和通寶

4,衛紹王鑄幣

衛紹王完顏永濟,金章宗叔父。泰和八年(1208年)章宗崩,因無子嗣,遺詔永濟襲位。衛紹王崇慶年間(1212~1213年)鑄造崇慶通寶和崇慶元寶兩錢。崇慶通寶錢文楷書似宋徽宗瘦金書,對讀,光背,有小平、折二兩等。小平錢直徑2.4釐米,重3.6克;折二錢直徑2.7釐米,重6.4克。元寶錢文篆書,旋讀,字體類似泰和重寶的玉箸算,光背,為折五大錢。這兩種錢幣都存世很少。

至寧年間(1213年)鑄至寧元寶錢,錢文為檔書,旋讀,字體和北宋時期崇寧通寶錢的瘦金書相似,鑄量少之又少。鄭家相在《珍泉集拓》崇慶元寶和至寧元寶兩錢的題跋中,曾描述崇慶元寶、至寧元寶兩錢之事。篆書崇慶元寶錢原為王樸全得自遼東,後抵押給方地山,曾攜至上海,但上海的泉家認為是假錢。

1920年,鄭家相客居天津,在方地山處見得此錢,嘆為瑰寶。隨即問道方若可見過此錢,方地山告訴他方若也對此錢有所懷疑。鄭家相有意以300元買下此錢,可惜押期沒滿而未能如願。不久,方若從張綱伯處得到至寧元寶錢,又想起了之前的崇慶元寶錢,遂以300元外加一枚異書折十大觀錢購得此錢。文末,鄭家相感嘆道:"噫,昔李鮑諸氏之疑至寧,猶近南北諸家之疑崇慶也。今由至寧而證崇慶之不偽,亦由崇慶而證至寧之不偽,二錢因互證方顯於世,亦幸矣哉!

5,金宣宗鑄幣

完顏珣,金世宗孫。至寧元年(1213年),胡沙虎殺衛紹王后,因其是金章宗長兄,所以擁立,是為金宣宗。宣宗貞祐年間(1213~1217年)鑄貞祐通寶錢,錢文為楷書,對讀,光背,有小平、折二兩等。

貞祐通寶錢未載於《金史》。李佐賢《古泉匯》說:"宣宗錢諸譜未載,《匯考》亦云未見。惟據《淵鑑類函》金宣宗鑄貞祐通寶錢。又按《食貨志》貞祐四年,或請鑄當百大錢,後亦不用,或宣宗時亦曾鑄錢與鈔並行歟

整個金代鑄錢量是較少的,究其原因有四:

其一,金初由於經濟實力不強加上對遼、北宋的戰爭,因而靠掠奪的北宋、遼的舊錢就可維持貨幣經濟運轉。

其二,紙幣為主幣制度的確立。自海陵王貞元至金亡,政府發行各種紙幣,其間雖有鑄錢,但也因為費用過高而時有時無。為推行紙幣的流通,甚至頒佈限錢令直至禁錢。

其三,鑄幣主料銅缺乏。從海陵王鑄正隆元寶錢開始,金就一直為銅料的短缺而困擾。自正隆二年蒐集民間銅器、禁止銅料外流起,此後歷代帝王均採取禁銅措施,章宗承安三年(1198年)更是立法規定"以錢與外方人使及與交易者,徒五年,三斤以上死,駔儈同罪。捕告人之賞,官先為代給錢五百貫。其逮及與接引、館伴,先排、通引、書表等以次坐罪,仍令均償"。但這些措施仍不能使銅料完全滿足鑄錢需要。

其四,大力吸引南宋錢幣。在與南宋的貿易中,金朝通過發行地區性紙幣、短陌等措施吸引南宋鑄幣大量進入金境。《宋會要輯稿・食貨》中記載金朝商人在與南宋貿易時,"每將貨來,多欲見錢,乃短其陌,意在招誘,嗜利棄湊者眾"。

從目前出土的金代窖藏來看,也反映了其本身金屬鑄幣較少的情況。

金朝鑄幣史:不惜工費,力求精好,金之“泰和重寶”精美不輸宋錢

泰和重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