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金融 設計 錢貴 明源地產研究院 2019-09-04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地產行業有一個詞叫“對標”,意思就是看看比你好的房企是怎麼幹的,對照著學習一下。

10年,乃至5年前,“對標”都能解決房企發展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

可到了近2年,明源君發現,在不同的房企之間,已經出現了認知和能力的鴻溝。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已經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白天不懂夜的黑;你之蜜糖,彼之砒霜;讓別人更強大的東西,卻會殺死你。

明源君今天就來說說,當下房企所面臨的7個生死抉擇……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地產行業有一個詞叫“對標”,意思就是看看比你好的房企是怎麼幹的,對照著學習一下。

10年,乃至5年前,“對標”都能解決房企發展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

可到了近2年,明源君發現,在不同的房企之間,已經出現了認知和能力的鴻溝。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已經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白天不懂夜的黑;你之蜜糖,彼之砒霜;讓別人更強大的東西,卻會殺死你。

明源君今天就來說說,當下房企所面臨的7個生死抉擇……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品是否要全面標準化?

明源君想說這個話題,是因為聽說一家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也在搞產品標準化。

明源君意識到,很多人可能沒想明白標準化能帶來什麼,又會讓你失去什麼。

標準化最直接的結果和目的,就是減少個性化決策。而很多房企之所以要減少個性化決策,是迫不得已。

房企只有十幾個項目,而且集中在一兩個城市的時候,這些項目開發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會議,總部領導都可以參加。

可一旦房企規模突破200億,項目數量超過30個乃至更多的時候,總部領導想關注到每一個項目,就不可能了。

這個時候,房企只有2個選擇:

1、充分放權給區域、項目,讓他們各自為戰。作出這個選擇的前提是項目總、區域總都足夠強,知根知底,能夠經得起考驗。但等到項目進一步增多,需要大量“空降兵”的時候,這個辦法就不行了。

2、標準化,總部通過標準,掌控重要事項。區域、項目更多扮演執行的角色。

標準化最大的好處是可控,全面標準化後,每個項目都做到75分問題不大!

標準化的壞處,則是個性化減少,個人能力發揮餘地減少,項目很難再做到90分!

如果房企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可以不斷降低自己的成本,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

最終,雖然標準化的項目只有75分,但加上成本、品牌等因素,其性價比可以做到很高,也就不愁賣了。

可如果房企規模很小,也要做全面標準化,那麼,項目本身和巨頭差不多,性價比卻比不過巨頭,銷售的難度會很大。

明源君認為,標準化一定是奔著500億、1000億以上的規模去的,如果認為自己規模沒有大的增長了,沒必要搞全面標準化。

對於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來說,每個項目都是企業的戰略,高層全面介入,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把每個項目都做到95分,就可以憑藉品質,打敗巨頭家的標準化項目。

未來可以活下來的房企,可能就是規模化巨頭、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3種。

對於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來說,有地域特徵的、個性化的產品,是核心競爭力,不能輕易放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地產行業有一個詞叫“對標”,意思就是看看比你好的房企是怎麼幹的,對照著學習一下。

10年,乃至5年前,“對標”都能解決房企發展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

可到了近2年,明源君發現,在不同的房企之間,已經出現了認知和能力的鴻溝。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已經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白天不懂夜的黑;你之蜜糖,彼之砒霜;讓別人更強大的東西,卻會殺死你。

明源君今天就來說說,當下房企所面臨的7個生死抉擇……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品是否要全面標準化?

明源君想說這個話題,是因為聽說一家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也在搞產品標準化。

明源君意識到,很多人可能沒想明白標準化能帶來什麼,又會讓你失去什麼。

標準化最直接的結果和目的,就是減少個性化決策。而很多房企之所以要減少個性化決策,是迫不得已。

房企只有十幾個項目,而且集中在一兩個城市的時候,這些項目開發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會議,總部領導都可以參加。

可一旦房企規模突破200億,項目數量超過30個乃至更多的時候,總部領導想關注到每一個項目,就不可能了。

這個時候,房企只有2個選擇:

1、充分放權給區域、項目,讓他們各自為戰。作出這個選擇的前提是項目總、區域總都足夠強,知根知底,能夠經得起考驗。但等到項目進一步增多,需要大量“空降兵”的時候,這個辦法就不行了。

2、標準化,總部通過標準,掌控重要事項。區域、項目更多扮演執行的角色。

標準化最大的好處是可控,全面標準化後,每個項目都做到75分問題不大!

標準化的壞處,則是個性化減少,個人能力發揮餘地減少,項目很難再做到90分!

如果房企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可以不斷降低自己的成本,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

最終,雖然標準化的項目只有75分,但加上成本、品牌等因素,其性價比可以做到很高,也就不愁賣了。

可如果房企規模很小,也要做全面標準化,那麼,項目本身和巨頭差不多,性價比卻比不過巨頭,銷售的難度會很大。

明源君認為,標準化一定是奔著500億、1000億以上的規模去的,如果認為自己規模沒有大的增長了,沒必要搞全面標準化。

對於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來說,每個項目都是企業的戰略,高層全面介入,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把每個項目都做到95分,就可以憑藉品質,打敗巨頭家的標準化項目。

未來可以活下來的房企,可能就是規模化巨頭、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3種。

對於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來說,有地域特徵的、個性化的產品,是核心競爭力,不能輕易放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加槓桿還是去槓桿?

有的房企,槓桿到300也不覺得高。還有的房企,槓桿剛從40上升到100,就覺得太高了。

目前,房價橫盤,單純加財務槓桿,買一塊地在那裡放一兩年,可能是虧本的。地產巨頭,規模效應已經達到一定極限,所以我們看很多地產巨頭,近2年都是去槓桿的。

大部分中小房企,過去借了很多錢,規模一般,利潤較薄,如今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縮減規模,降低負債率;二是在保持負債率不變的情況下,用新錢還舊錢。但鑑於新錢比舊錢貴,這會使得其利潤繼續變薄,根本沒法繼續加槓桿了。

目前能加、且有必要加槓桿的,只有2種房企:

1、規模處於某個臨界點,一旦突破,融資、拿地成本會大幅降低的。

這個臨界點可能是上市,也可能是30強、50強、百強。總之,認為一旦突破臨界點,融資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能躍上新的發展平臺的,可以試試。

2、已經全面完成標準化,開發能力遠大於資金實力的

如果認為自己標準化的拿地、開發體系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即使房價不再上漲,絕大部分新開發的項目也能賺錢。那麼通過加槓桿,讓自己的開發能力能夠充分施展,也是一種選擇。

至於不屬於上面2種情況的房企,明源君真的不建議再加財務槓桿了。有些房企就是因為一筆幾百萬、幾千萬的錢還不上,其債主金融機構就通報到同行,導致其資金鍊斷裂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地產行業有一個詞叫“對標”,意思就是看看比你好的房企是怎麼幹的,對照著學習一下。

10年,乃至5年前,“對標”都能解決房企發展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

可到了近2年,明源君發現,在不同的房企之間,已經出現了認知和能力的鴻溝。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已經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白天不懂夜的黑;你之蜜糖,彼之砒霜;讓別人更強大的東西,卻會殺死你。

明源君今天就來說說,當下房企所面臨的7個生死抉擇……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品是否要全面標準化?

明源君想說這個話題,是因為聽說一家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也在搞產品標準化。

明源君意識到,很多人可能沒想明白標準化能帶來什麼,又會讓你失去什麼。

標準化最直接的結果和目的,就是減少個性化決策。而很多房企之所以要減少個性化決策,是迫不得已。

房企只有十幾個項目,而且集中在一兩個城市的時候,這些項目開發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會議,總部領導都可以參加。

可一旦房企規模突破200億,項目數量超過30個乃至更多的時候,總部領導想關注到每一個項目,就不可能了。

這個時候,房企只有2個選擇:

1、充分放權給區域、項目,讓他們各自為戰。作出這個選擇的前提是項目總、區域總都足夠強,知根知底,能夠經得起考驗。但等到項目進一步增多,需要大量“空降兵”的時候,這個辦法就不行了。

2、標準化,總部通過標準,掌控重要事項。區域、項目更多扮演執行的角色。

標準化最大的好處是可控,全面標準化後,每個項目都做到75分問題不大!

標準化的壞處,則是個性化減少,個人能力發揮餘地減少,項目很難再做到90分!

如果房企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可以不斷降低自己的成本,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

最終,雖然標準化的項目只有75分,但加上成本、品牌等因素,其性價比可以做到很高,也就不愁賣了。

可如果房企規模很小,也要做全面標準化,那麼,項目本身和巨頭差不多,性價比卻比不過巨頭,銷售的難度會很大。

明源君認為,標準化一定是奔著500億、1000億以上的規模去的,如果認為自己規模沒有大的增長了,沒必要搞全面標準化。

對於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來說,每個項目都是企業的戰略,高層全面介入,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把每個項目都做到95分,就可以憑藉品質,打敗巨頭家的標準化項目。

未來可以活下來的房企,可能就是規模化巨頭、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3種。

對於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來說,有地域特徵的、個性化的產品,是核心競爭力,不能輕易放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加槓桿還是去槓桿?

有的房企,槓桿到300也不覺得高。還有的房企,槓桿剛從40上升到100,就覺得太高了。

目前,房價橫盤,單純加財務槓桿,買一塊地在那裡放一兩年,可能是虧本的。地產巨頭,規模效應已經達到一定極限,所以我們看很多地產巨頭,近2年都是去槓桿的。

大部分中小房企,過去借了很多錢,規模一般,利潤較薄,如今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縮減規模,降低負債率;二是在保持負債率不變的情況下,用新錢還舊錢。但鑑於新錢比舊錢貴,這會使得其利潤繼續變薄,根本沒法繼續加槓桿了。

目前能加、且有必要加槓桿的,只有2種房企:

1、規模處於某個臨界點,一旦突破,融資、拿地成本會大幅降低的。

這個臨界點可能是上市,也可能是30強、50強、百強。總之,認為一旦突破臨界點,融資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能躍上新的發展平臺的,可以試試。

2、已經全面完成標準化,開發能力遠大於資金實力的

如果認為自己標準化的拿地、開發體系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即使房價不再上漲,絕大部分新開發的項目也能賺錢。那麼通過加槓桿,讓自己的開發能力能夠充分施展,也是一種選擇。

至於不屬於上面2種情況的房企,明源君真的不建議再加財務槓桿了。有些房企就是因為一筆幾百萬、幾千萬的錢還不上,其債主金融機構就通報到同行,導致其資金鍊斷裂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地產行業有一個詞叫“對標”,意思就是看看比你好的房企是怎麼幹的,對照著學習一下。

10年,乃至5年前,“對標”都能解決房企發展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

可到了近2年,明源君發現,在不同的房企之間,已經出現了認知和能力的鴻溝。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已經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白天不懂夜的黑;你之蜜糖,彼之砒霜;讓別人更強大的東西,卻會殺死你。

明源君今天就來說說,當下房企所面臨的7個生死抉擇……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品是否要全面標準化?

明源君想說這個話題,是因為聽說一家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也在搞產品標準化。

明源君意識到,很多人可能沒想明白標準化能帶來什麼,又會讓你失去什麼。

標準化最直接的結果和目的,就是減少個性化決策。而很多房企之所以要減少個性化決策,是迫不得已。

房企只有十幾個項目,而且集中在一兩個城市的時候,這些項目開發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會議,總部領導都可以參加。

可一旦房企規模突破200億,項目數量超過30個乃至更多的時候,總部領導想關注到每一個項目,就不可能了。

這個時候,房企只有2個選擇:

1、充分放權給區域、項目,讓他們各自為戰。作出這個選擇的前提是項目總、區域總都足夠強,知根知底,能夠經得起考驗。但等到項目進一步增多,需要大量“空降兵”的時候,這個辦法就不行了。

2、標準化,總部通過標準,掌控重要事項。區域、項目更多扮演執行的角色。

標準化最大的好處是可控,全面標準化後,每個項目都做到75分問題不大!

標準化的壞處,則是個性化減少,個人能力發揮餘地減少,項目很難再做到90分!

如果房企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可以不斷降低自己的成本,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

最終,雖然標準化的項目只有75分,但加上成本、品牌等因素,其性價比可以做到很高,也就不愁賣了。

可如果房企規模很小,也要做全面標準化,那麼,項目本身和巨頭差不多,性價比卻比不過巨頭,銷售的難度會很大。

明源君認為,標準化一定是奔著500億、1000億以上的規模去的,如果認為自己規模沒有大的增長了,沒必要搞全面標準化。

對於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來說,每個項目都是企業的戰略,高層全面介入,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把每個項目都做到95分,就可以憑藉品質,打敗巨頭家的標準化項目。

未來可以活下來的房企,可能就是規模化巨頭、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3種。

對於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來說,有地域特徵的、個性化的產品,是核心競爭力,不能輕易放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加槓桿還是去槓桿?

有的房企,槓桿到300也不覺得高。還有的房企,槓桿剛從40上升到100,就覺得太高了。

目前,房價橫盤,單純加財務槓桿,買一塊地在那裡放一兩年,可能是虧本的。地產巨頭,規模效應已經達到一定極限,所以我們看很多地產巨頭,近2年都是去槓桿的。

大部分中小房企,過去借了很多錢,規模一般,利潤較薄,如今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縮減規模,降低負債率;二是在保持負債率不變的情況下,用新錢還舊錢。但鑑於新錢比舊錢貴,這會使得其利潤繼續變薄,根本沒法繼續加槓桿了。

目前能加、且有必要加槓桿的,只有2種房企:

1、規模處於某個臨界點,一旦突破,融資、拿地成本會大幅降低的。

這個臨界點可能是上市,也可能是30強、50強、百強。總之,認為一旦突破臨界點,融資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能躍上新的發展平臺的,可以試試。

2、已經全面完成標準化,開發能力遠大於資金實力的

如果認為自己標準化的拿地、開發體系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即使房價不再上漲,絕大部分新開發的項目也能賺錢。那麼通過加槓桿,讓自己的開發能力能夠充分施展,也是一種選擇。

至於不屬於上面2種情況的房企,明源君真的不建議再加財務槓桿了。有些房企就是因為一筆幾百萬、幾千萬的錢還不上,其債主金融機構就通報到同行,導致其資金鍊斷裂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業、商業是不是拿地的幌子?

一些巨頭,憑藉產業、商業拿到便宜的地,很多人羨慕。

有些房企自以為找到了其中的祕訣,於是聯合一些商業、產業組織,或自創一兩個品牌,也想低價拿地,結果卻發現很難。

這裡面根本性的區別在於,你是真的要幹商業、產業地產,還是把商業、產業當作拿地的幌子。

真正想幹商業、產業地產,又幹得好的,未來的路會越走越順。商業、產業地產本身賺錢之外,搭配給他們的住宅用地,更是會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只是把商業、產業當幌子,還是隻想靠賣住宅賺錢的,這條路以後越來越走不通。

為什麼呢?在於地方政府的選擇。

地方政府之所以重視商業、產業地產,有2個原因:

1、一二線能賣的土地越來越少,可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需要不斷增長。蓋住宅只是一錘子買賣,而商業、產業,則能帶來持續的稅收。

2、各級都重視科技發展、實業發展,商業、產業可以帶動科技發展、帶動就業,成為地方政府未來的政績。

至於把商業、產業當幌子很難長久的原因,則是拿這個當幌子的人太多,地方政府吸取經驗教訓,已經出臺了越來越多細則。

比如廣東有地方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二期的地就不給。上海有地方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當年納稅沒有達到一定標準,二期的地就不給。

在這樣的規定下,基本不可能把商業、產業當幌子。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地產行業有一個詞叫“對標”,意思就是看看比你好的房企是怎麼幹的,對照著學習一下。

10年,乃至5年前,“對標”都能解決房企發展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

可到了近2年,明源君發現,在不同的房企之間,已經出現了認知和能力的鴻溝。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已經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白天不懂夜的黑;你之蜜糖,彼之砒霜;讓別人更強大的東西,卻會殺死你。

明源君今天就來說說,當下房企所面臨的7個生死抉擇……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品是否要全面標準化?

明源君想說這個話題,是因為聽說一家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也在搞產品標準化。

明源君意識到,很多人可能沒想明白標準化能帶來什麼,又會讓你失去什麼。

標準化最直接的結果和目的,就是減少個性化決策。而很多房企之所以要減少個性化決策,是迫不得已。

房企只有十幾個項目,而且集中在一兩個城市的時候,這些項目開發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會議,總部領導都可以參加。

可一旦房企規模突破200億,項目數量超過30個乃至更多的時候,總部領導想關注到每一個項目,就不可能了。

這個時候,房企只有2個選擇:

1、充分放權給區域、項目,讓他們各自為戰。作出這個選擇的前提是項目總、區域總都足夠強,知根知底,能夠經得起考驗。但等到項目進一步增多,需要大量“空降兵”的時候,這個辦法就不行了。

2、標準化,總部通過標準,掌控重要事項。區域、項目更多扮演執行的角色。

標準化最大的好處是可控,全面標準化後,每個項目都做到75分問題不大!

標準化的壞處,則是個性化減少,個人能力發揮餘地減少,項目很難再做到90分!

如果房企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可以不斷降低自己的成本,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

最終,雖然標準化的項目只有75分,但加上成本、品牌等因素,其性價比可以做到很高,也就不愁賣了。

可如果房企規模很小,也要做全面標準化,那麼,項目本身和巨頭差不多,性價比卻比不過巨頭,銷售的難度會很大。

明源君認為,標準化一定是奔著500億、1000億以上的規模去的,如果認為自己規模沒有大的增長了,沒必要搞全面標準化。

對於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來說,每個項目都是企業的戰略,高層全面介入,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把每個項目都做到95分,就可以憑藉品質,打敗巨頭家的標準化項目。

未來可以活下來的房企,可能就是規模化巨頭、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3種。

對於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來說,有地域特徵的、個性化的產品,是核心競爭力,不能輕易放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加槓桿還是去槓桿?

有的房企,槓桿到300也不覺得高。還有的房企,槓桿剛從40上升到100,就覺得太高了。

目前,房價橫盤,單純加財務槓桿,買一塊地在那裡放一兩年,可能是虧本的。地產巨頭,規模效應已經達到一定極限,所以我們看很多地產巨頭,近2年都是去槓桿的。

大部分中小房企,過去借了很多錢,規模一般,利潤較薄,如今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縮減規模,降低負債率;二是在保持負債率不變的情況下,用新錢還舊錢。但鑑於新錢比舊錢貴,這會使得其利潤繼續變薄,根本沒法繼續加槓桿了。

目前能加、且有必要加槓桿的,只有2種房企:

1、規模處於某個臨界點,一旦突破,融資、拿地成本會大幅降低的。

這個臨界點可能是上市,也可能是30強、50強、百強。總之,認為一旦突破臨界點,融資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能躍上新的發展平臺的,可以試試。

2、已經全面完成標準化,開發能力遠大於資金實力的

如果認為自己標準化的拿地、開發體系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即使房價不再上漲,絕大部分新開發的項目也能賺錢。那麼通過加槓桿,讓自己的開發能力能夠充分施展,也是一種選擇。

至於不屬於上面2種情況的房企,明源君真的不建議再加財務槓桿了。有些房企就是因為一筆幾百萬、幾千萬的錢還不上,其債主金融機構就通報到同行,導致其資金鍊斷裂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業、商業是不是拿地的幌子?

一些巨頭,憑藉產業、商業拿到便宜的地,很多人羨慕。

有些房企自以為找到了其中的祕訣,於是聯合一些商業、產業組織,或自創一兩個品牌,也想低價拿地,結果卻發現很難。

這裡面根本性的區別在於,你是真的要幹商業、產業地產,還是把商業、產業當作拿地的幌子。

真正想幹商業、產業地產,又幹得好的,未來的路會越走越順。商業、產業地產本身賺錢之外,搭配給他們的住宅用地,更是會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只是把商業、產業當幌子,還是隻想靠賣住宅賺錢的,這條路以後越來越走不通。

為什麼呢?在於地方政府的選擇。

地方政府之所以重視商業、產業地產,有2個原因:

1、一二線能賣的土地越來越少,可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需要不斷增長。蓋住宅只是一錘子買賣,而商業、產業,則能帶來持續的稅收。

2、各級都重視科技發展、實業發展,商業、產業可以帶動科技發展、帶動就業,成為地方政府未來的政績。

至於把商業、產業當幌子很難長久的原因,則是拿這個當幌子的人太多,地方政府吸取經驗教訓,已經出臺了越來越多細則。

比如廣東有地方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二期的地就不給。上海有地方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當年納稅沒有達到一定標準,二期的地就不給。

在這樣的規定下,基本不可能把商業、產業當幌子。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不該選擇三四線?

每過一段時間,大家就會討論這個問題。

明源君認為,這個問題之所以複雜,可能在於2個方面:

1、你所討論的三四線,和別人所說的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2、別人在一二線、三四線之間轉換的出發點,可能和你完全不同。

明源君要明確的是,因為“因城施策”,一二線、三四線的政策性週期輪動,已經結束了。

最近2年,之所以大家對“一二線”、“三四線”的感覺天差地別,選擇大相徑庭,就是因為各自所說的,其實不是一回事。這裡面至少有3個區別:

1、項目地塊位於三四線,和項目客群位於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一二線限購、限價,周邊三四線卻不限。

如果能夠把周邊三四線的房子,賣給一二線的顧客,將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

在幾家標杆房企內部,地塊除了按所在區域分之外,還有另一種分類:目標客群。

一家房企在三四線的地塊可能佔70%,但目標客群三四線的地塊只有40%。

也就是說,有30%的項目,雖然地在三四線,卻是要賣給一二線的客戶的。

2、經濟發達地區的三四線,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浙江、江蘇等地,很多三四線城市,房價也到了2、3萬以上,而且近幾年有快速上升的過程,這和一些均價只有幾千的三四線城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3、品牌房企在三四線的第一次收割,和非品牌房企的跟進,不是一回事

在均價6000的城市,品牌房企第一次進入,做500套2萬每平的豪宅,可能秒光。

可非品牌房企如果跟進,卻可能賣不出去,一方面是品牌不夠,另一方面高端客戶已經被收割殆盡,幾年以後才能成長起來。

4、別人在三四線、一二線之間轉換的出發點,可能和你完全不同

某巨頭當年重兵三四線,主要是怕在一二線和其他巨頭正面競爭,規模衝不上去,又看到三四線還有政策紅利,才下沉的。

而等到自身實力具備,目前就又重兵一二線了。

所以,這家巨頭佈局的戰略轉變,是以自己為主的,而不是以政策為主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地產行業有一個詞叫“對標”,意思就是看看比你好的房企是怎麼幹的,對照著學習一下。

10年,乃至5年前,“對標”都能解決房企發展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

可到了近2年,明源君發現,在不同的房企之間,已經出現了認知和能力的鴻溝。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已經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白天不懂夜的黑;你之蜜糖,彼之砒霜;讓別人更強大的東西,卻會殺死你。

明源君今天就來說說,當下房企所面臨的7個生死抉擇……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品是否要全面標準化?

明源君想說這個話題,是因為聽說一家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也在搞產品標準化。

明源君意識到,很多人可能沒想明白標準化能帶來什麼,又會讓你失去什麼。

標準化最直接的結果和目的,就是減少個性化決策。而很多房企之所以要減少個性化決策,是迫不得已。

房企只有十幾個項目,而且集中在一兩個城市的時候,這些項目開發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會議,總部領導都可以參加。

可一旦房企規模突破200億,項目數量超過30個乃至更多的時候,總部領導想關注到每一個項目,就不可能了。

這個時候,房企只有2個選擇:

1、充分放權給區域、項目,讓他們各自為戰。作出這個選擇的前提是項目總、區域總都足夠強,知根知底,能夠經得起考驗。但等到項目進一步增多,需要大量“空降兵”的時候,這個辦法就不行了。

2、標準化,總部通過標準,掌控重要事項。區域、項目更多扮演執行的角色。

標準化最大的好處是可控,全面標準化後,每個項目都做到75分問題不大!

標準化的壞處,則是個性化減少,個人能力發揮餘地減少,項目很難再做到90分!

如果房企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可以不斷降低自己的成本,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

最終,雖然標準化的項目只有75分,但加上成本、品牌等因素,其性價比可以做到很高,也就不愁賣了。

可如果房企規模很小,也要做全面標準化,那麼,項目本身和巨頭差不多,性價比卻比不過巨頭,銷售的難度會很大。

明源君認為,標準化一定是奔著500億、1000億以上的規模去的,如果認為自己規模沒有大的增長了,沒必要搞全面標準化。

對於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來說,每個項目都是企業的戰略,高層全面介入,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把每個項目都做到95分,就可以憑藉品質,打敗巨頭家的標準化項目。

未來可以活下來的房企,可能就是規模化巨頭、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3種。

對於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來說,有地域特徵的、個性化的產品,是核心競爭力,不能輕易放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加槓桿還是去槓桿?

有的房企,槓桿到300也不覺得高。還有的房企,槓桿剛從40上升到100,就覺得太高了。

目前,房價橫盤,單純加財務槓桿,買一塊地在那裡放一兩年,可能是虧本的。地產巨頭,規模效應已經達到一定極限,所以我們看很多地產巨頭,近2年都是去槓桿的。

大部分中小房企,過去借了很多錢,規模一般,利潤較薄,如今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縮減規模,降低負債率;二是在保持負債率不變的情況下,用新錢還舊錢。但鑑於新錢比舊錢貴,這會使得其利潤繼續變薄,根本沒法繼續加槓桿了。

目前能加、且有必要加槓桿的,只有2種房企:

1、規模處於某個臨界點,一旦突破,融資、拿地成本會大幅降低的。

這個臨界點可能是上市,也可能是30強、50強、百強。總之,認為一旦突破臨界點,融資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能躍上新的發展平臺的,可以試試。

2、已經全面完成標準化,開發能力遠大於資金實力的

如果認為自己標準化的拿地、開發體系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即使房價不再上漲,絕大部分新開發的項目也能賺錢。那麼通過加槓桿,讓自己的開發能力能夠充分施展,也是一種選擇。

至於不屬於上面2種情況的房企,明源君真的不建議再加財務槓桿了。有些房企就是因為一筆幾百萬、幾千萬的錢還不上,其債主金融機構就通報到同行,導致其資金鍊斷裂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業、商業是不是拿地的幌子?

一些巨頭,憑藉產業、商業拿到便宜的地,很多人羨慕。

有些房企自以為找到了其中的祕訣,於是聯合一些商業、產業組織,或自創一兩個品牌,也想低價拿地,結果卻發現很難。

這裡面根本性的區別在於,你是真的要幹商業、產業地產,還是把商業、產業當作拿地的幌子。

真正想幹商業、產業地產,又幹得好的,未來的路會越走越順。商業、產業地產本身賺錢之外,搭配給他們的住宅用地,更是會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只是把商業、產業當幌子,還是隻想靠賣住宅賺錢的,這條路以後越來越走不通。

為什麼呢?在於地方政府的選擇。

地方政府之所以重視商業、產業地產,有2個原因:

1、一二線能賣的土地越來越少,可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需要不斷增長。蓋住宅只是一錘子買賣,而商業、產業,則能帶來持續的稅收。

2、各級都重視科技發展、實業發展,商業、產業可以帶動科技發展、帶動就業,成為地方政府未來的政績。

至於把商業、產業當幌子很難長久的原因,則是拿這個當幌子的人太多,地方政府吸取經驗教訓,已經出臺了越來越多細則。

比如廣東有地方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二期的地就不給。上海有地方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當年納稅沒有達到一定標準,二期的地就不給。

在這樣的規定下,基本不可能把商業、產業當幌子。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不該選擇三四線?

每過一段時間,大家就會討論這個問題。

明源君認為,這個問題之所以複雜,可能在於2個方面:

1、你所討論的三四線,和別人所說的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2、別人在一二線、三四線之間轉換的出發點,可能和你完全不同。

明源君要明確的是,因為“因城施策”,一二線、三四線的政策性週期輪動,已經結束了。

最近2年,之所以大家對“一二線”、“三四線”的感覺天差地別,選擇大相徑庭,就是因為各自所說的,其實不是一回事。這裡面至少有3個區別:

1、項目地塊位於三四線,和項目客群位於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一二線限購、限價,周邊三四線卻不限。

如果能夠把周邊三四線的房子,賣給一二線的顧客,將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

在幾家標杆房企內部,地塊除了按所在區域分之外,還有另一種分類:目標客群。

一家房企在三四線的地塊可能佔70%,但目標客群三四線的地塊只有40%。

也就是說,有30%的項目,雖然地在三四線,卻是要賣給一二線的客戶的。

2、經濟發達地區的三四線,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浙江、江蘇等地,很多三四線城市,房價也到了2、3萬以上,而且近幾年有快速上升的過程,這和一些均價只有幾千的三四線城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3、品牌房企在三四線的第一次收割,和非品牌房企的跟進,不是一回事

在均價6000的城市,品牌房企第一次進入,做500套2萬每平的豪宅,可能秒光。

可非品牌房企如果跟進,卻可能賣不出去,一方面是品牌不夠,另一方面高端客戶已經被收割殆盡,幾年以後才能成長起來。

4、別人在三四線、一二線之間轉換的出發點,可能和你完全不同

某巨頭當年重兵三四線,主要是怕在一二線和其他巨頭正面競爭,規模衝不上去,又看到三四線還有政策紅利,才下沉的。

而等到自身實力具備,目前就又重兵一二線了。

所以,這家巨頭佈局的戰略轉變,是以自己為主的,而不是以政策為主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地產行業有一個詞叫“對標”,意思就是看看比你好的房企是怎麼幹的,對照著學習一下。

10年,乃至5年前,“對標”都能解決房企發展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

可到了近2年,明源君發現,在不同的房企之間,已經出現了認知和能力的鴻溝。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已經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白天不懂夜的黑;你之蜜糖,彼之砒霜;讓別人更強大的東西,卻會殺死你。

明源君今天就來說說,當下房企所面臨的7個生死抉擇……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品是否要全面標準化?

明源君想說這個話題,是因為聽說一家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也在搞產品標準化。

明源君意識到,很多人可能沒想明白標準化能帶來什麼,又會讓你失去什麼。

標準化最直接的結果和目的,就是減少個性化決策。而很多房企之所以要減少個性化決策,是迫不得已。

房企只有十幾個項目,而且集中在一兩個城市的時候,這些項目開發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會議,總部領導都可以參加。

可一旦房企規模突破200億,項目數量超過30個乃至更多的時候,總部領導想關注到每一個項目,就不可能了。

這個時候,房企只有2個選擇:

1、充分放權給區域、項目,讓他們各自為戰。作出這個選擇的前提是項目總、區域總都足夠強,知根知底,能夠經得起考驗。但等到項目進一步增多,需要大量“空降兵”的時候,這個辦法就不行了。

2、標準化,總部通過標準,掌控重要事項。區域、項目更多扮演執行的角色。

標準化最大的好處是可控,全面標準化後,每個項目都做到75分問題不大!

標準化的壞處,則是個性化減少,個人能力發揮餘地減少,項目很難再做到90分!

如果房企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可以不斷降低自己的成本,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

最終,雖然標準化的項目只有75分,但加上成本、品牌等因素,其性價比可以做到很高,也就不愁賣了。

可如果房企規模很小,也要做全面標準化,那麼,項目本身和巨頭差不多,性價比卻比不過巨頭,銷售的難度會很大。

明源君認為,標準化一定是奔著500億、1000億以上的規模去的,如果認為自己規模沒有大的增長了,沒必要搞全面標準化。

對於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來說,每個項目都是企業的戰略,高層全面介入,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把每個項目都做到95分,就可以憑藉品質,打敗巨頭家的標準化項目。

未來可以活下來的房企,可能就是規模化巨頭、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3種。

對於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來說,有地域特徵的、個性化的產品,是核心競爭力,不能輕易放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加槓桿還是去槓桿?

有的房企,槓桿到300也不覺得高。還有的房企,槓桿剛從40上升到100,就覺得太高了。

目前,房價橫盤,單純加財務槓桿,買一塊地在那裡放一兩年,可能是虧本的。地產巨頭,規模效應已經達到一定極限,所以我們看很多地產巨頭,近2年都是去槓桿的。

大部分中小房企,過去借了很多錢,規模一般,利潤較薄,如今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縮減規模,降低負債率;二是在保持負債率不變的情況下,用新錢還舊錢。但鑑於新錢比舊錢貴,這會使得其利潤繼續變薄,根本沒法繼續加槓桿了。

目前能加、且有必要加槓桿的,只有2種房企:

1、規模處於某個臨界點,一旦突破,融資、拿地成本會大幅降低的。

這個臨界點可能是上市,也可能是30強、50強、百強。總之,認為一旦突破臨界點,融資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能躍上新的發展平臺的,可以試試。

2、已經全面完成標準化,開發能力遠大於資金實力的

如果認為自己標準化的拿地、開發體系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即使房價不再上漲,絕大部分新開發的項目也能賺錢。那麼通過加槓桿,讓自己的開發能力能夠充分施展,也是一種選擇。

至於不屬於上面2種情況的房企,明源君真的不建議再加財務槓桿了。有些房企就是因為一筆幾百萬、幾千萬的錢還不上,其債主金融機構就通報到同行,導致其資金鍊斷裂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業、商業是不是拿地的幌子?

一些巨頭,憑藉產業、商業拿到便宜的地,很多人羨慕。

有些房企自以為找到了其中的祕訣,於是聯合一些商業、產業組織,或自創一兩個品牌,也想低價拿地,結果卻發現很難。

這裡面根本性的區別在於,你是真的要幹商業、產業地產,還是把商業、產業當作拿地的幌子。

真正想幹商業、產業地產,又幹得好的,未來的路會越走越順。商業、產業地產本身賺錢之外,搭配給他們的住宅用地,更是會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只是把商業、產業當幌子,還是隻想靠賣住宅賺錢的,這條路以後越來越走不通。

為什麼呢?在於地方政府的選擇。

地方政府之所以重視商業、產業地產,有2個原因:

1、一二線能賣的土地越來越少,可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需要不斷增長。蓋住宅只是一錘子買賣,而商業、產業,則能帶來持續的稅收。

2、各級都重視科技發展、實業發展,商業、產業可以帶動科技發展、帶動就業,成為地方政府未來的政績。

至於把商業、產業當幌子很難長久的原因,則是拿這個當幌子的人太多,地方政府吸取經驗教訓,已經出臺了越來越多細則。

比如廣東有地方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二期的地就不給。上海有地方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當年納稅沒有達到一定標準,二期的地就不給。

在這樣的規定下,基本不可能把商業、產業當幌子。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不該選擇三四線?

每過一段時間,大家就會討論這個問題。

明源君認為,這個問題之所以複雜,可能在於2個方面:

1、你所討論的三四線,和別人所說的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2、別人在一二線、三四線之間轉換的出發點,可能和你完全不同。

明源君要明確的是,因為“因城施策”,一二線、三四線的政策性週期輪動,已經結束了。

最近2年,之所以大家對“一二線”、“三四線”的感覺天差地別,選擇大相徑庭,就是因為各自所說的,其實不是一回事。這裡面至少有3個區別:

1、項目地塊位於三四線,和項目客群位於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一二線限購、限價,周邊三四線卻不限。

如果能夠把周邊三四線的房子,賣給一二線的顧客,將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

在幾家標杆房企內部,地塊除了按所在區域分之外,還有另一種分類:目標客群。

一家房企在三四線的地塊可能佔70%,但目標客群三四線的地塊只有40%。

也就是說,有30%的項目,雖然地在三四線,卻是要賣給一二線的客戶的。

2、經濟發達地區的三四線,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浙江、江蘇等地,很多三四線城市,房價也到了2、3萬以上,而且近幾年有快速上升的過程,這和一些均價只有幾千的三四線城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3、品牌房企在三四線的第一次收割,和非品牌房企的跟進,不是一回事

在均價6000的城市,品牌房企第一次進入,做500套2萬每平的豪宅,可能秒光。

可非品牌房企如果跟進,卻可能賣不出去,一方面是品牌不夠,另一方面高端客戶已經被收割殆盡,幾年以後才能成長起來。

4、別人在三四線、一二線之間轉換的出發點,可能和你完全不同

某巨頭當年重兵三四線,主要是怕在一二線和其他巨頭正面競爭,規模衝不上去,又看到三四線還有政策紅利,才下沉的。

而等到自身實力具備,目前就又重兵一二線了。

所以,這家巨頭佈局的戰略轉變,是以自己為主的,而不是以政策為主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住宅為主的小區

配套該不該多做?

阿那亞的配套業態豐富,包括酒吧、馬場、水上運動中心,酒店、各種商鋪、圖書館、禮堂、小醫院、食堂等等。

曾有開發商老闆來阿那亞參觀,偷偷問馬寅“這麼多配套,得賣多少房子才能拿回來啊?”馬寅無語,因為阿那亞的大量配套就是要長期自持賺錢的。

住宅小區做多少配套,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是2個:

1、 配套本身能否帶來溢價;

2、 配套日後的運營,到底能賺錢,還是需要補貼?

前期,因為有社群和配套,阿那亞的房子賣到周邊房價的3倍,仍然被瘋搶。

2017年,阿那亞自持的配套設施,基本實現了綜合盈虧平衡。2018年阿那亞整個社區服務方面的收入大概是4.5億,2019年預計可以做到6到8億。六期、七期全部建完以後,整個阿那亞未來的服務產值,應該做到10到15億之間,到時候可能就有3千萬到5千萬的利潤,就真正轉型成服務業了。

同樣名動天下的烏鎮雅園,也是在最初規劃設計中,就有大量配套的。而這些配套,同樣給項目帶來了溢價和銷售的速度。

明源君覺得,作為賣房的幌子,和未來打算靠運營賺錢,這是2種完全不同的想法。

你是否有投入,有多大的投入,客戶是能感覺到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地產行業有一個詞叫“對標”,意思就是看看比你好的房企是怎麼幹的,對照著學習一下。

10年,乃至5年前,“對標”都能解決房企發展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

可到了近2年,明源君發現,在不同的房企之間,已經出現了認知和能力的鴻溝。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已經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白天不懂夜的黑;你之蜜糖,彼之砒霜;讓別人更強大的東西,卻會殺死你。

明源君今天就來說說,當下房企所面臨的7個生死抉擇……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品是否要全面標準化?

明源君想說這個話題,是因為聽說一家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也在搞產品標準化。

明源君意識到,很多人可能沒想明白標準化能帶來什麼,又會讓你失去什麼。

標準化最直接的結果和目的,就是減少個性化決策。而很多房企之所以要減少個性化決策,是迫不得已。

房企只有十幾個項目,而且集中在一兩個城市的時候,這些項目開發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會議,總部領導都可以參加。

可一旦房企規模突破200億,項目數量超過30個乃至更多的時候,總部領導想關注到每一個項目,就不可能了。

這個時候,房企只有2個選擇:

1、充分放權給區域、項目,讓他們各自為戰。作出這個選擇的前提是項目總、區域總都足夠強,知根知底,能夠經得起考驗。但等到項目進一步增多,需要大量“空降兵”的時候,這個辦法就不行了。

2、標準化,總部通過標準,掌控重要事項。區域、項目更多扮演執行的角色。

標準化最大的好處是可控,全面標準化後,每個項目都做到75分問題不大!

標準化的壞處,則是個性化減少,個人能力發揮餘地減少,項目很難再做到90分!

如果房企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可以不斷降低自己的成本,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

最終,雖然標準化的項目只有75分,但加上成本、品牌等因素,其性價比可以做到很高,也就不愁賣了。

可如果房企規模很小,也要做全面標準化,那麼,項目本身和巨頭差不多,性價比卻比不過巨頭,銷售的難度會很大。

明源君認為,標準化一定是奔著500億、1000億以上的規模去的,如果認為自己規模沒有大的增長了,沒必要搞全面標準化。

對於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來說,每個項目都是企業的戰略,高層全面介入,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把每個項目都做到95分,就可以憑藉品質,打敗巨頭家的標準化項目。

未來可以活下來的房企,可能就是規模化巨頭、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3種。

對於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來說,有地域特徵的、個性化的產品,是核心競爭力,不能輕易放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加槓桿還是去槓桿?

有的房企,槓桿到300也不覺得高。還有的房企,槓桿剛從40上升到100,就覺得太高了。

目前,房價橫盤,單純加財務槓桿,買一塊地在那裡放一兩年,可能是虧本的。地產巨頭,規模效應已經達到一定極限,所以我們看很多地產巨頭,近2年都是去槓桿的。

大部分中小房企,過去借了很多錢,規模一般,利潤較薄,如今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縮減規模,降低負債率;二是在保持負債率不變的情況下,用新錢還舊錢。但鑑於新錢比舊錢貴,這會使得其利潤繼續變薄,根本沒法繼續加槓桿了。

目前能加、且有必要加槓桿的,只有2種房企:

1、規模處於某個臨界點,一旦突破,融資、拿地成本會大幅降低的。

這個臨界點可能是上市,也可能是30強、50強、百強。總之,認為一旦突破臨界點,融資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能躍上新的發展平臺的,可以試試。

2、已經全面完成標準化,開發能力遠大於資金實力的

如果認為自己標準化的拿地、開發體系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即使房價不再上漲,絕大部分新開發的項目也能賺錢。那麼通過加槓桿,讓自己的開發能力能夠充分施展,也是一種選擇。

至於不屬於上面2種情況的房企,明源君真的不建議再加財務槓桿了。有些房企就是因為一筆幾百萬、幾千萬的錢還不上,其債主金融機構就通報到同行,導致其資金鍊斷裂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業、商業是不是拿地的幌子?

一些巨頭,憑藉產業、商業拿到便宜的地,很多人羨慕。

有些房企自以為找到了其中的祕訣,於是聯合一些商業、產業組織,或自創一兩個品牌,也想低價拿地,結果卻發現很難。

這裡面根本性的區別在於,你是真的要幹商業、產業地產,還是把商業、產業當作拿地的幌子。

真正想幹商業、產業地產,又幹得好的,未來的路會越走越順。商業、產業地產本身賺錢之外,搭配給他們的住宅用地,更是會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只是把商業、產業當幌子,還是隻想靠賣住宅賺錢的,這條路以後越來越走不通。

為什麼呢?在於地方政府的選擇。

地方政府之所以重視商業、產業地產,有2個原因:

1、一二線能賣的土地越來越少,可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需要不斷增長。蓋住宅只是一錘子買賣,而商業、產業,則能帶來持續的稅收。

2、各級都重視科技發展、實業發展,商業、產業可以帶動科技發展、帶動就業,成為地方政府未來的政績。

至於把商業、產業當幌子很難長久的原因,則是拿這個當幌子的人太多,地方政府吸取經驗教訓,已經出臺了越來越多細則。

比如廣東有地方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二期的地就不給。上海有地方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當年納稅沒有達到一定標準,二期的地就不給。

在這樣的規定下,基本不可能把商業、產業當幌子。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不該選擇三四線?

每過一段時間,大家就會討論這個問題。

明源君認為,這個問題之所以複雜,可能在於2個方面:

1、你所討論的三四線,和別人所說的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2、別人在一二線、三四線之間轉換的出發點,可能和你完全不同。

明源君要明確的是,因為“因城施策”,一二線、三四線的政策性週期輪動,已經結束了。

最近2年,之所以大家對“一二線”、“三四線”的感覺天差地別,選擇大相徑庭,就是因為各自所說的,其實不是一回事。這裡面至少有3個區別:

1、項目地塊位於三四線,和項目客群位於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一二線限購、限價,周邊三四線卻不限。

如果能夠把周邊三四線的房子,賣給一二線的顧客,將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

在幾家標杆房企內部,地塊除了按所在區域分之外,還有另一種分類:目標客群。

一家房企在三四線的地塊可能佔70%,但目標客群三四線的地塊只有40%。

也就是說,有30%的項目,雖然地在三四線,卻是要賣給一二線的客戶的。

2、經濟發達地區的三四線,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浙江、江蘇等地,很多三四線城市,房價也到了2、3萬以上,而且近幾年有快速上升的過程,這和一些均價只有幾千的三四線城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3、品牌房企在三四線的第一次收割,和非品牌房企的跟進,不是一回事

在均價6000的城市,品牌房企第一次進入,做500套2萬每平的豪宅,可能秒光。

可非品牌房企如果跟進,卻可能賣不出去,一方面是品牌不夠,另一方面高端客戶已經被收割殆盡,幾年以後才能成長起來。

4、別人在三四線、一二線之間轉換的出發點,可能和你完全不同

某巨頭當年重兵三四線,主要是怕在一二線和其他巨頭正面競爭,規模衝不上去,又看到三四線還有政策紅利,才下沉的。

而等到自身實力具備,目前就又重兵一二線了。

所以,這家巨頭佈局的戰略轉變,是以自己為主的,而不是以政策為主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住宅為主的小區

配套該不該多做?

阿那亞的配套業態豐富,包括酒吧、馬場、水上運動中心,酒店、各種商鋪、圖書館、禮堂、小醫院、食堂等等。

曾有開發商老闆來阿那亞參觀,偷偷問馬寅“這麼多配套,得賣多少房子才能拿回來啊?”馬寅無語,因為阿那亞的大量配套就是要長期自持賺錢的。

住宅小區做多少配套,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是2個:

1、 配套本身能否帶來溢價;

2、 配套日後的運營,到底能賺錢,還是需要補貼?

前期,因為有社群和配套,阿那亞的房子賣到周邊房價的3倍,仍然被瘋搶。

2017年,阿那亞自持的配套設施,基本實現了綜合盈虧平衡。2018年阿那亞整個社區服務方面的收入大概是4.5億,2019年預計可以做到6到8億。六期、七期全部建完以後,整個阿那亞未來的服務產值,應該做到10到15億之間,到時候可能就有3千萬到5千萬的利潤,就真正轉型成服務業了。

同樣名動天下的烏鎮雅園,也是在最初規劃設計中,就有大量配套的。而這些配套,同樣給項目帶來了溢價和銷售的速度。

明源君覺得,作為賣房的幌子,和未來打算靠運營賺錢,這是2種完全不同的想法。

你是否有投入,有多大的投入,客戶是能感覺到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不該做輕資產?

輕資產比較代表性的模式,是小股操盤、代建,等等。

有房企老總告訴明源君,他覺得輕資產很虧。比如,一個項目,有10億利潤,如果100%股份就有10億,20%股份卻只能得到2億。

明源君認為,他說的也有道理,但是覺得“虧”有3個前提:

1、你的融資能力,大於開發能力,所有開發能力範圍內的項目,都可以100%自行投資。

2、即使加了槓桿,你的融資成本仍相對較低,不至於消耗太多可能的利潤。

3、你佈局廣泛,有絕佳的抗風險能力,無懼區域調控。

可是,這3點,對於很多房企來說,並不成立。

如果融資能力不夠,或者槓桿加得太高,財務成本太高,那麼,所佔股份越多,付出的財務成本越多,不一定能賺錢。

而如果規模還不夠,佈局範圍比較窄,一旦遇到區域調控,現金流很容易出問題。

對於小股操盤者而言,則有三重身份可以獲得回報:

❶股權投資者,比如一個項目投25%,就有對應的回報;

❷募集基金時作為GP獲得管理費;

❸作為操盤手獲得項目管理費、技術服務費、超額回報獎勵等。

這三者加起來,實際並不少。

所以,到底是輕資產還是重資產,核心是看:

你家房企,到底是金融能力強於開發能力,還是開發能力強於金融能力。

如果開發能力強於金融能力,輕資產是加“合作槓桿”的最佳模式。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地產行業有一個詞叫“對標”,意思就是看看比你好的房企是怎麼幹的,對照著學習一下。

10年,乃至5年前,“對標”都能解決房企發展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

可到了近2年,明源君發現,在不同的房企之間,已經出現了認知和能力的鴻溝。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已經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白天不懂夜的黑;你之蜜糖,彼之砒霜;讓別人更強大的東西,卻會殺死你。

明源君今天就來說說,當下房企所面臨的7個生死抉擇……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品是否要全面標準化?

明源君想說這個話題,是因為聽說一家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也在搞產品標準化。

明源君意識到,很多人可能沒想明白標準化能帶來什麼,又會讓你失去什麼。

標準化最直接的結果和目的,就是減少個性化決策。而很多房企之所以要減少個性化決策,是迫不得已。

房企只有十幾個項目,而且集中在一兩個城市的時候,這些項目開發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會議,總部領導都可以參加。

可一旦房企規模突破200億,項目數量超過30個乃至更多的時候,總部領導想關注到每一個項目,就不可能了。

這個時候,房企只有2個選擇:

1、充分放權給區域、項目,讓他們各自為戰。作出這個選擇的前提是項目總、區域總都足夠強,知根知底,能夠經得起考驗。但等到項目進一步增多,需要大量“空降兵”的時候,這個辦法就不行了。

2、標準化,總部通過標準,掌控重要事項。區域、項目更多扮演執行的角色。

標準化最大的好處是可控,全面標準化後,每個項目都做到75分問題不大!

標準化的壞處,則是個性化減少,個人能力發揮餘地減少,項目很難再做到90分!

如果房企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可以不斷降低自己的成本,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

最終,雖然標準化的項目只有75分,但加上成本、品牌等因素,其性價比可以做到很高,也就不愁賣了。

可如果房企規模很小,也要做全面標準化,那麼,項目本身和巨頭差不多,性價比卻比不過巨頭,銷售的難度會很大。

明源君認為,標準化一定是奔著500億、1000億以上的規模去的,如果認為自己規模沒有大的增長了,沒必要搞全面標準化。

對於只有6個項目的房企來說,每個項目都是企業的戰略,高層全面介入,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把每個項目都做到95分,就可以憑藉品質,打敗巨頭家的標準化項目。

未來可以活下來的房企,可能就是規模化巨頭、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3種。

對於區域深耕房企、小而美房企來說,有地域特徵的、個性化的產品,是核心競爭力,不能輕易放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加槓桿還是去槓桿?

有的房企,槓桿到300也不覺得高。還有的房企,槓桿剛從40上升到100,就覺得太高了。

目前,房價橫盤,單純加財務槓桿,買一塊地在那裡放一兩年,可能是虧本的。地產巨頭,規模效應已經達到一定極限,所以我們看很多地產巨頭,近2年都是去槓桿的。

大部分中小房企,過去借了很多錢,規模一般,利潤較薄,如今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縮減規模,降低負債率;二是在保持負債率不變的情況下,用新錢還舊錢。但鑑於新錢比舊錢貴,這會使得其利潤繼續變薄,根本沒法繼續加槓桿了。

目前能加、且有必要加槓桿的,只有2種房企:

1、規模處於某個臨界點,一旦突破,融資、拿地成本會大幅降低的。

這個臨界點可能是上市,也可能是30強、50強、百強。總之,認為一旦突破臨界點,融資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能躍上新的發展平臺的,可以試試。

2、已經全面完成標準化,開發能力遠大於資金實力的

如果認為自己標準化的拿地、開發體系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即使房價不再上漲,絕大部分新開發的項目也能賺錢。那麼通過加槓桿,讓自己的開發能力能夠充分施展,也是一種選擇。

至於不屬於上面2種情況的房企,明源君真的不建議再加財務槓桿了。有些房企就是因為一筆幾百萬、幾千萬的錢還不上,其債主金融機構就通報到同行,導致其資金鍊斷裂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產業、商業是不是拿地的幌子?

一些巨頭,憑藉產業、商業拿到便宜的地,很多人羨慕。

有些房企自以為找到了其中的祕訣,於是聯合一些商業、產業組織,或自創一兩個品牌,也想低價拿地,結果卻發現很難。

這裡面根本性的區別在於,你是真的要幹商業、產業地產,還是把商業、產業當作拿地的幌子。

真正想幹商業、產業地產,又幹得好的,未來的路會越走越順。商業、產業地產本身賺錢之外,搭配給他們的住宅用地,更是會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只是把商業、產業當幌子,還是隻想靠賣住宅賺錢的,這條路以後越來越走不通。

為什麼呢?在於地方政府的選擇。

地方政府之所以重視商業、產業地產,有2個原因:

1、一二線能賣的土地越來越少,可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需要不斷增長。蓋住宅只是一錘子買賣,而商業、產業,則能帶來持續的稅收。

2、各級都重視科技發展、實業發展,商業、產業可以帶動科技發展、帶動就業,成為地方政府未來的政績。

至於把商業、產業當幌子很難長久的原因,則是拿這個當幌子的人太多,地方政府吸取經驗教訓,已經出臺了越來越多細則。

比如廣東有地方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二期的地就不給。上海有地方政府規定,一期沒有完成招商,當年納稅沒有達到一定標準,二期的地就不給。

在這樣的規定下,基本不可能把商業、產業當幌子。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不該選擇三四線?

每過一段時間,大家就會討論這個問題。

明源君認為,這個問題之所以複雜,可能在於2個方面:

1、你所討論的三四線,和別人所說的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2、別人在一二線、三四線之間轉換的出發點,可能和你完全不同。

明源君要明確的是,因為“因城施策”,一二線、三四線的政策性週期輪動,已經結束了。

最近2年,之所以大家對“一二線”、“三四線”的感覺天差地別,選擇大相徑庭,就是因為各自所說的,其實不是一回事。這裡面至少有3個區別:

1、項目地塊位於三四線,和項目客群位於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一二線限購、限價,周邊三四線卻不限。

如果能夠把周邊三四線的房子,賣給一二線的顧客,將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

在幾家標杆房企內部,地塊除了按所在區域分之外,還有另一種分類:目標客群。

一家房企在三四線的地塊可能佔70%,但目標客群三四線的地塊只有40%。

也就是說,有30%的項目,雖然地在三四線,卻是要賣給一二線的客戶的。

2、經濟發達地區的三四線,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三四線,不是一回事

浙江、江蘇等地,很多三四線城市,房價也到了2、3萬以上,而且近幾年有快速上升的過程,這和一些均價只有幾千的三四線城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3、品牌房企在三四線的第一次收割,和非品牌房企的跟進,不是一回事

在均價6000的城市,品牌房企第一次進入,做500套2萬每平的豪宅,可能秒光。

可非品牌房企如果跟進,卻可能賣不出去,一方面是品牌不夠,另一方面高端客戶已經被收割殆盡,幾年以後才能成長起來。

4、別人在三四線、一二線之間轉換的出發點,可能和你完全不同

某巨頭當年重兵三四線,主要是怕在一二線和其他巨頭正面競爭,規模衝不上去,又看到三四線還有政策紅利,才下沉的。

而等到自身實力具備,目前就又重兵一二線了。

所以,這家巨頭佈局的戰略轉變,是以自己為主的,而不是以政策為主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住宅為主的小區

配套該不該多做?

阿那亞的配套業態豐富,包括酒吧、馬場、水上運動中心,酒店、各種商鋪、圖書館、禮堂、小醫院、食堂等等。

曾有開發商老闆來阿那亞參觀,偷偷問馬寅“這麼多配套,得賣多少房子才能拿回來啊?”馬寅無語,因為阿那亞的大量配套就是要長期自持賺錢的。

住宅小區做多少配套,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是2個:

1、 配套本身能否帶來溢價;

2、 配套日後的運營,到底能賺錢,還是需要補貼?

前期,因為有社群和配套,阿那亞的房子賣到周邊房價的3倍,仍然被瘋搶。

2017年,阿那亞自持的配套設施,基本實現了綜合盈虧平衡。2018年阿那亞整個社區服務方面的收入大概是4.5億,2019年預計可以做到6到8億。六期、七期全部建完以後,整個阿那亞未來的服務產值,應該做到10到15億之間,到時候可能就有3千萬到5千萬的利潤,就真正轉型成服務業了。

同樣名動天下的烏鎮雅園,也是在最初規劃設計中,就有大量配套的。而這些配套,同樣給項目帶來了溢價和銷售的速度。

明源君覺得,作為賣房的幌子,和未來打算靠運營賺錢,這是2種完全不同的想法。

你是否有投入,有多大的投入,客戶是能感覺到的。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不該做輕資產?

輕資產比較代表性的模式,是小股操盤、代建,等等。

有房企老總告訴明源君,他覺得輕資產很虧。比如,一個項目,有10億利潤,如果100%股份就有10億,20%股份卻只能得到2億。

明源君認為,他說的也有道理,但是覺得“虧”有3個前提:

1、你的融資能力,大於開發能力,所有開發能力範圍內的項目,都可以100%自行投資。

2、即使加了槓桿,你的融資成本仍相對較低,不至於消耗太多可能的利潤。

3、你佈局廣泛,有絕佳的抗風險能力,無懼區域調控。

可是,這3點,對於很多房企來說,並不成立。

如果融資能力不夠,或者槓桿加得太高,財務成本太高,那麼,所佔股份越多,付出的財務成本越多,不一定能賺錢。

而如果規模還不夠,佈局範圍比較窄,一旦遇到區域調控,現金流很容易出問題。

對於小股操盤者而言,則有三重身份可以獲得回報:

❶股權投資者,比如一個項目投25%,就有對應的回報;

❷募集基金時作為GP獲得管理費;

❸作為操盤手獲得項目管理費、技術服務費、超額回報獎勵等。

這三者加起來,實際並不少。

所以,到底是輕資產還是重資產,核心是看:

你家房企,到底是金融能力強於開發能力,還是開發能力強於金融能力。

如果開發能力強於金融能力,輕資產是加“合作槓桿”的最佳模式。

當下,房企面臨7個生死抉擇!在地產同行看來,你的選擇可能全是錯的

到底該不該做多元化?

房企多元化,也是個老話題。

到底能不能做,已經有答案,目前很多房企多元化已經成功了。

現在的核心是:你家房企該不該做多元化。

多元化無非2個方向:

1、在地產生態鏈上,向上下游出發做產品、服務,利用原有的地產平臺,孵化上下游業務。

2、另起爐灶,做另外的行業,地產本體只提供資金、人員支持。

其中,第一條路,走通的關鍵,可能在於原房企是否有一定的規模,孵化相關業務的平臺夠不夠大。現在已經上市的幾家物業巨頭,可以說,都是孵化成功的。

至於第二條路,確實很難,因為最終的盈利模式,就是你所進入行業的盈利模式,你是和該行業原有的巨頭互相競爭。

而你可以利用的,只有原房企的資金、人員的項目管理能力、空間的改造能力。但這條路一旦走通,前途無限。

復星的多元化是公認成功的,復星董事長郭廣昌日前在2019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很難的,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非常難的!如果容易的事情,回報也是低的,沒必要我們去做。”(作者微信:binghetianfeng 添加請註明公司、職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