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協會正式發佈消費金融信披標準

互金協會正式發佈消費金融信披標準

文/東東

6月1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召開《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標準 互聯網消費金融》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審查會,正式發佈消費金融相關信披標準。

本次審查會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謝平教授擔任審查小組組長,協會陸書春祕書長出席會議,來自人民銀行、銀監會、社科院、標準化研究院、清華大學與人民大學的專家參與本次審查。這是繼2016年10月底發佈T/NIFA 1-2016《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 個體網絡借貸》團體標準之後的又一項分領域信息披露標準,有利於推動建立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標準》從行為治理入手、穿透業務實質,通過從業機構披露產品實質、綜合息費、客戶服務、催收管理、信用報送等方面的信息,讓消費者提前知悉服務機構、負擔成本、產品細則、信用影響等內容。

陸書春祕書長之前在參加《消費金融創新報告》發佈會時對消費金融行業未來發展給出了以下四點建議:

1、建議完善監管,加強自律。陸書春稱,互聯網金融協會完善監管的過程中也在積極發揮作用。協會抓住標準和規則這兩個手段,正在積極開展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信息披露標準制定,這部標準也是繼網絡借貸信息披露標準,協會將出的第二部標準。同時針對催收行為與個人信息使用的規範和準則,我們也在加大研究,正在研究出臺相關的行為準則和規範標準。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這可以進一步針對由信息孤島造成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協會此前稱建立互聯網金融行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隨著信用信息共享規模的擴大,未來共享平臺可以有效幫助金融消費者解決問題,同時也幫助互金機構提高風控能力。

3、建議從業機構不忘初心、審慎經營。“互聯網消費金融從業機構必須堅持審慎經營原則,進一步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加強信息披露風險提示,堅持依法合規經營,不忘初心。”陸書春稱。

4、建議行業更加專注技術驅動。陸書春認為,消費金融業務場景複雜、更加小額分散的業務特徵對行業技術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技術驅動消費金融的特徵將更加明顯。她希望希望行業要抓住這個技術創新的優勢,開展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在協會會員單位中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共有12家,包括: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馬上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天道計然(北京)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美利金融)、深圳市分期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分期樂)、上海前隆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前隆金融)、北京智融時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用錢寶)、北京掌眾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掌眾金融)、北京快樂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趣分期)、北京鼎立創世科技有限公司(99分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