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總資產大幅縮水,債權人質疑股東惡意轉移資產

金立 微眾銀行 新聞 投資 金立手機 界面新聞 2018-12-01

徘徊在破產重組邊緣之時,金立的財務狀況似乎比外界知道的要更糟糕一些。

此前,在《覆盤金立死亡之謎》一文中,界面新聞曾經披露了一份從供應商處獲得的金立財務數據:截至2017年12月31日,金立總資產和總負債約人民幣201.2億元和281.7億元,淨負債80.5億元,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

11月28日上午,金立手機在其深圳總部召開了面向部分大額供應商的債權人溝通會議。在這場會議上,金立最新的一份財務數據被披露。

界面新聞從相關人士處獲悉,會議上公佈了一份截至2018年8月31日的金立財務數據。數據顯示,在這一時間段內,金立的總負債約為202億元,而總資產卻大幅下調至約26億元(帳面價值約26億元,估值76億元)。這意味著金立目前的淨負債變成了約176億元。

金立方面表示,由於數據缺失,公司此前的部分資產可能無法計算,上述數據代表了公司最新的財務情況。

上述資產包括了金立所持有的南粵銀行、微眾銀行股權,以及包括金立東莞工業園、前海金立大廈等物業。按照程序,這部分資產應當先償還有抵押物的債權人,之後是有息負債,最後才是經營性債權人。界面新聞記者瞭解到,金立目前的抵押負債約為50億元,有息負債約為105億元,經營性負債約為88億元。

與此同時,在這次會議上,破產重組是大部分債券人們都同意的方案。在初步的思路中,金立的原股東將放棄一切權益,金立歸全體債權人所有;債務償還方面,有抵押物的債權人保留債權、抵押物不變,未付利息轉為新貸款本金,無抵押債權人進行債轉股,小額債權人(50萬元以下)保留債權,兩年內償還完畢。

金立總資產的大幅減值讓一些債權人感到不解。從超過200億元到僅僅26億元,金立的資產在前後兩份數據中出現了明顯縮水。對於進行債轉股的債權人來說,這也意味著他們能夠獲得的資產價值大大減低。

“金立方面表示,債轉股後,供應商們可以等待包括微眾銀行、南粵銀行等上市之後,獲得股價上升後的利潤,但這其實是不確定的。”一位供應商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如果按照這個資產數額來進行重組,他們還需要等待資產的升值,這又是一個未知數。

因此,他們雖然同意破產重組這一方向,但卻不同意目前的方案。他們呼籲金立方面提供更多詳細資產信息的同時,也提出了金立是否進行了資產轉移的疑問。

本次破產重組的主要對象包括了八家企業實體: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下稱“金立通信”)、東莞市金銘電子有限公司(下稱“東莞金銘”)、東莞市金眾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莞金眾”)、深圳市金立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金立科技”)、深圳市致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致璞科技”)、微眾銀行、南粵銀行、金立(重慶)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金立重慶”)。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原屬金立通信旗下的“深圳市金立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進行了工商信息變更。這次變更之後,公司更名為“深圳市新基地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原本擔任公司董事長的金立董事長劉立榮也和金立一起退出了公司。

除去這家公司之外,還有一家名為“深圳市奧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在2017年12月,原公司大股東劉立榮退出了股東名單,其執行董事一職也同時退出。

無論是2018年1月還是2017年12月,都發生在金立資金危機爆發之後不久。而在上述兩次變更後,兩家公司都沒有被列入本次金立破產重組方案的主要對象中。

因此,不少供應商懷疑,在這個過程中,金立管理層在正式申請破產,甚至於財產凍結之前,就已經將部分原有的金立名下資產轉讓出去,從而套取資金,最終儘可能保全自身的利益。

他們希望重組方能夠藉此再次進一步調查金立的真實資產情況,以及兩份數據之間大規模不同的原因。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遊雲庭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以企業宣告進入破產程序為時間點,往前追溯六個月之內,這家企業清償債務的行為法院都有權認定為無效,可以對這些行為進行撤銷;但是如果清償債務的行為在半年時限之外,那麼,只要在債權人看來,這些行為屬於惡意抽逃資產的,可以向法院申請進行審查,如果審查的結果發現這些行為不屬於真實的交易行為,也可以對其進行撤銷。

因此,很難說此前大部分債權人都同意的破產重組方案,就會是金立的最終結局。不少債權人們還在等待金立更加詳細的財務狀況被公佈,這也是決定他們未來能否追回債務的關鍵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