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常用教法,提問的方法、啟發的方法你是如何使用的?

精通教育 精通教育 2017-10-10

很多教師非常重視新課“導入”的改計,注意創設問題的情境,力求使導入自然、合理,符合學生認識結構和心理特徵,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處於協調、和諧的狀態。

教師常用教法,提問的方法、啟發的方法你是如何使用的?

提問的方法

1、引趣法。這種提問目的不在於要求學生回答問題,而是要通過提問,激起學生對所講內容的興趣。

2、誘發法。通過一個實驗,一次演示,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等,闡發一個道理或結論,激起學生的求知慾。

3、發散法。即對於同一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發問,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

4、引申法。設計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按由易到難的原則排列,引導學生步步深入,破疑明理。

5、聯繫法。即用提問方式啟發學生,聯繫已學過的知識,聯繫生活實際,聯繫實踐經驗,以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

6、分解法。即採用化整為零、分解難度的辦法,把一個大問題分解成若干小問題,給學生“輔臺階”,便於學生回答。

7、破題法。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解讀課義的“鑰匙”,以課文為突破口,巧設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

8、探究法。根據事情的結果,對事情的原因、經過進行探究性設問,以培養學生的推斷能力。

教師常用教法,提問的方法、啟發的方法你是如何使用的?

啟發的方法

啟發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激疑啟發。其要點是在“無疑處生疑”,從而使一堂課沿著“無疑一一有疑一一無疑”這樣一條“波浪式”的思維路線前進。激疑啟發適用於課題導入和講課時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2、分解啟發。每節新課的教學內容都可以把知識分解為學生已知的、半知的和未知的三部分:己知的知識一一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半知的知識一一在教師的啟發下讓學生索求結論;未知的知識一一由教師深入淺出地講解清楚。分解啟發適於講授密集知識內容時。

3、設問啟發。根據教材的邏輯關係,可以把講授內容組織成環環相扣、發人深省的“問題鏈條”,逐一提出,讓學生回答,從而不斷地誘發學生思考。當學生把這一“問題鏈條”弄清搞懂了,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知識。根據教學需要,有時這一連串的問題也可由教師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只是為了向學生提供思維線索,指明思維方向。講授邏輯性強且逐層加深的教材內容時,適於用設問啟發。

4、反面啟發。對於學生反覆出現的錯誤,教師可針對學生認識上的片面性和膚淺性,有意識地讓學生“跳陷阱”,以暴露問題,在學生“碰壁”和“跌跤”後。再用事實使他們恍然大悟,認識到自己原來錯了,錯在哪裡?該怎麼糾正?糾正學生常犯的頑固性錯誤、澄清似是而非的問題,用此法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5、類比啟發。是在立足於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把同類知識歸納整理,突出兩類具有相同或相似屬性的事物之間的聯繫,以啟發學生認識規律、區別異同、變未知為已知的一種啟發方法。當抽象深奧的知識的性質與某一淺顯事物的性質有相似之處時,可用此法使問題直觀化和簡單化。

教師常用教法,提問的方法、啟發的方法你是如何使用的?

6、對比啟發。有些知識易於混淆,採取對比的方法容易弄清它們的本質差異,從而啟發學生分清異同點。

7、比喻啟發。即利用相同或相似的道理,用打比方或舉出通俗易懂例子的方式,來講述抽象難懂的知識。突破教學難點時,此法可以深入淺出地說明其道理。

8、演示啟發。即通過實驗演示,啟發學生獲取有關知識。演示啟發適用於學生由於缺乏感性認識而妨礙他們對問題的深入理解和細緻分析時使用。

9、操作啟發。指導學生動手操作,親自實踐,既啟發學生掌握某些科學知識,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10、情境啟發。給學生創設學習某種知識的特定情境,使之身臨其境,增加感性認識,進而引發思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