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啟動“創文強管”工作一週年綜述

經濟 陳良賢 交通 投資 文明汕頭 2017-05-19

汕頭啟動“創文強管”工作一週年綜述

創文使汕頭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汕頭日報記者 方淦明 攝

□ 汕頭日報記者 林奕群

核心閱讀

又是一年金鳳花絢爛多姿的時節。

去年的今天,一場聲勢浩大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強化城市管理”行動在汕頭城鄉拉開序幕。

這一年,“創文強管”成為全體汕頭人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清理佔道經營、拆除違章建築、整頓交通秩序、改造農貿市場、建設公園綠地、開展志願服務……我們的環境更加整潔,城市管理更加規範,群眾幸福感更加強烈;

這一年,海內外潮人匯聚起發展汕頭、振興汕頭的強大合力,倡導“吉祥三保”、落實“三集中一分開” 、推進“一門式一網式”,加快建設三大平臺、全力構建大汕頭城市灣區、著力培育高新企業、力推產業項目落地建設……我們的營商環境更加優化,民智民力持續釋放,充分體現了信心迴歸、潮商迴歸、形象迴歸、特區精神和特區效率迴歸的良好發展態勢。

文明,在鮀城的蝶變中不斷昇華,讓人驚喜。

書記說創文

創建文明城市,強化城市管理,不僅僅是為了拿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而更重要的是要讓這裡的人們過上文明幸福的美滿生活,讓海內外潮人對汕頭更有歸屬感、認同感。

——2016年5月17日,市委書記陳良賢在汕頭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強化城市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信心迴歸、潮商迴歸、形象迴歸、特區精神和特區效率的迴歸,讓今日汕頭經濟發展持續向好勢頭強勁,為汕頭打造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注入了新動力。

——2017年4月,市委書記陳良賢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說的話

強力攻堅 提升環境

汕頭歷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然而,種種城市亂象的存在,盡揭城市管理短板,讓美譽蒙灰。這一年,我市以城市環境作為突破口,強力整治,強力攻堅,城市環境在短時間內迅速發生改觀。

“創文強管”動員會一聲令下,我市迅速鋪開“拆除違建,還路於民”專項整治行動。龍眼路夜市、瑞平市場和環碧北街違章商鋪一條街等一批佔路為市達30多年的違章建築和違章搭建,在我市各級各部門強力攻堅下率先形成突破,促使整治行動在中心城區順利推進。同時,我市加大文明城市、文明鎮街、文明村居創建力度,推動市、區縣、鎮街、村居四級文明聯創,整治工作向非中心城區和廣大鎮村延伸拓展。拆違行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在澄海、潮陽、潮南的城鎮、村居全面展開。截至今年4月,全市共組織人力約453.5萬人次,拆除違章建築物約42.7萬處、違規搭建高腳屋約1341處,清理亂擺亂賣行為約74.6萬宗。同時,一批存在多年、群眾反映強烈的“斷頭路”拓通改造,城市道路修復改造、水浸街改造、破損路面和人行步道等工程不斷推進不斷完善,城市出行環境進一步優化美化。

針對道路交通混亂情況,公安交警部門組織開展“雷閃”系列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查處機動車違章駕駛、後三輪摩托車非法營運和摩托車無牌無證、闖紅燈等違章駕駛行為;開展酒駕醉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有效遏制酒駕醉駕行為;針對超載漏灑,採取公開設卡檢查、進場清查、飛行檢查等方式進行嚴查嚴管,在源頭上加強管理。一系列的交通整治,各類交通不文明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道路通行率、交通安全度、道路遵章率、群眾滿意度都明顯提高。

我市還大力開展城鄉黑臭水體專項整治,星湖公園、新河溝、龍湖溝等黑臭水體整治取得初步成效,水清景美。清理整頓亂堆亂放、亂拉亂掛、亂張亂貼等市容“十亂”違章行為,嚴厲治理“牛皮癬”、牆貼小廣告等城市“頑疾”,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

拆建並舉 創文惠民

“創文強管,要讓這裡的人們過上文明幸福的美滿生活”,這是陳良賢書記在動員會上就強調的。這一年,創文行動始終以人民為中心,說老百姓暖心的話,辦老百姓想辦的事。全市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創文惠民這一根本目的,堅持疏堵結合,拆建並舉,使創文行動成為一項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

我市利用空置的國企老廠房和閒置空地,規劃建設一批疏導型惠民集貿市場,清理一批空心化市場,引導流動攤販入市經營,從源頭上解決流動攤販亂擺亂賣現象。列入“十大市場”民心工程建設,包括金平的新華塢、新大華、新龍北等綜合市場,龍湖的錦泰、世貿、眾匯等農貿市場全部完成改造升級。同時,今年金平區還有33個市場正在升級改造中,龍湖區也將啟動15個市場的改造建設。

同時,我市拆建並舉、見縫插綠,利用整治後的場所建成了杏花公園、金鳳公園、崇文公園、西南文明公園等一批公共休閒文化場所,讓市民共享文明成果。堅持“修舊如舊、建新如舊”原則,小公園中山紀念亭完成了還原式修復,西堤路部分修復了典雅騎樓,與街景相得益彰,流光溢彩;館藏不斷豐實的開埠文化館、桂園、香園、同文學堂、大埔會館等百年老建築也在不斷修復完善,並賦予了更多文化功能。

建章立制 注重長效

文明創建非朝夕之功,文明創建沒有句號,永遠在路上。這一年,我市初步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創文運行機制,推進城市管理網格化、精細化、信息化,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通過市場化改革,我市把環衛保潔工作落到實處,衛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目前,金平區已實現環衛作業市場化全覆蓋,龍湖區也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其他各區(縣)也有部分區域實現了環衛作業市場化運作。

在城市管理上,我市大力推行“街長制”“路長制”“樓長制”,將街道、社區和工業園區劃分為網格,實施城市網格化管理模式。同時,在中心城區積極探索精細化管理模式,其中,龍湖區實施“24小時巡查監管+半小時快速處置”城管機制,金平區推行“十五分鐘響應、半小時兜底”環衛監管制度,市公安交警和教育部門以“一校一策”治理學校門前交通亂象等,取得明顯效果。

我市還實行常態化督查督辦。市領導輪值帶隊到各街道、鎮開展隨機督查活動,推動了各地基層的創建工作;開通創文熱線電話,針對不文明現象和不作為行為開展“兩不”現象“隨手拍”活動,並及時通過新聞媒體進行曝光,及時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截至今年4月,共收到市民群眾來電來信6817 件,經媒體公開曝光的突出問題759個,發函督辦759件,督辦辦結759件,辦結率達100%。

全民參與 共建共享

文明創建,每一個市民群眾都是參與者、監督者、推動者。這一年,創文強管贏得了社會支持、群眾參與,形成了全民參與共建的良好局面。

我市先後在全市組建了三批近百支創文志願者隊伍,樹立了一批“創文志願服務示範崗”,協助交警開展交通勸導活動。來自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志願者們也紛紛加入創文志願服務行列,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城市文明交通勸導等志願服務活動。截至今年4月,全市參與行動的志願者約65.8萬人次。

同時,在全市開展“汕頭好人”、“最美創文人”評選活動,樹立了一批先進典型人物,命名錶彰了一批創文強管先行示範小區、示範村、示範校園、示範公園(廣場)、示範市場、示範路、示範商業街等先進典型,帶動引領創文工作向縱深發展。市直和駐汕單位掛鉤幫扶全市各街道、鎮,通過出智、出資、出力的方式,指導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市領導直接掛鉤、主要職能部門配合的方式,加強對城鎮化程度較高、創文任務較重的鎮的幫扶,力促“創文強管”向村鎮延伸拓展。

為更好地營造創文氛圍,我市在藉助各新聞媒體及其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同時,創辦“ST文明汕頭”微信公眾號,大力宣傳創文強管的新進展、新亮點、新成效,全方位、多角度營造濃烈的輿論氛圍。同時,廣泛開展 “汕頭道德講堂”、“小手拉大手 共建文明城”文明禮儀教育、“書香飄萬家”全民閱讀、“文明城市 文明出行”交通宣講、“拒絕車窗拋物”文明宣教等主題實踐活動,在全社會倡導文明新風。

四個迴歸 經濟向好

創文,帶來了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和城市形象顯著提升,也大大提振了幹部隊伍的精氣神,優化了營商環境,推動汕頭經濟發展呈現提速增長的良好態勢。

這一年,市委、市政府帶頭做好企業發展的“服務員”,大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推動各級各部門當好企業“吉祥三保”,促使越來越多實力潮商的迴歸和大型項目的落地。去年下半年,寶能、明園、比亞迪、中海信等一批重大產業投資項目落戶汕頭並啟動建設。其中,明園汕頭國際科創金融城項目,從洽談到落地啟動才用了不到4個月;華潤集團在汕註冊股權投資基金,僅用了3個小時就拿到了執照……特區精神和特區效率的迴歸,讓投資方深受感動,讚歎不已。而在今年2月份,華潤集團與潮陽區簽訂管道燃氣項目投資框架合作協議;5月初,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與市政府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內容包括港口、交通物流、區域綜合開發、金融服務與投資等多個領域;萬順濠江創新產業園建設項目、比亞迪濠江工業園 3D 玻璃項目也在5月初在濠江區啟動建設……

正如市委書記陳良賢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說的:“信心迴歸、潮商迴歸、形象迴歸、特區精神和特區效率的迴歸,讓今日汕頭經濟發展持續向好勢頭強勁。”

事實勝於雄辯。2016年,汕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0.54億元,居粵東首位,增長8.7%,增速高於全國、全省2個和1.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突破1500億元,同比增長24.0%,增速居全省第1位。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呈現“高開”態勢,實現“開門紅”。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1.15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居全省第1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0.4億元,同比增長27.2%,增速居全省第2位。

一個全新的汕頭,正在聲勢浩大的創文行動中迸發出生機和活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