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訪芬 樹立典範譜寫藍圖

經濟 陳明明 歐洲 英國 央視網 2017-04-11

央視網消息:今年是芬蘭獨立100週年。應芬蘭共和國總統尼尼斯托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4日至6日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22年再次訪問芬蘭,也是習近平主席作為國家元首首次訪問北歐。那麼這次訪問為中芬關係的未來繪製了怎樣的藍圖?從歷史中一步步走來的中芬關係,經受住怎樣的考驗?為什麼說中芬關係是友好交往的典範?中芬經濟優勢互補,經貿往來順暢。兩國關係到底面臨怎樣怎樣的良好發展機遇?在當前歐洲一體化進程面臨挑戰的背景下,中芬加深合作,對促進中國與北歐的次區域合作、中國與歐盟的合作又具有怎樣的意義?

習主席訪芬 穿越歷史的友誼

習主席訪芬 樹立典範譜寫藍圖

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尼尼斯托和夫人豪吉歐在歡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芬蘭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也是第一個同中國簽訂政府間貿易協定的西方國家。芬蘭各界人士表示,習主席此次訪問芬蘭意義深遠,必將對中芬兩國未來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芬蘭外交部美亞司司長 泉溪:上一次中國國家主席訪問芬蘭已經是22年前了,從這個意義上講,習主席的訪問是歷史性的一刻。今年對芬蘭又是特殊的一年,因為今年是芬蘭獨立一百週年,芬蘭和中國關係真誠友好,所以我們非常高興迎接習主席的到訪。

芬蘭議長瑪麗亞•洛赫拉:“中國是一個大國,也是全球市場的一個重要參與者。你們有偉大的構想,也在做偉大的事情,芬蘭非常現代,技術很先進。我想雙方可以在很多方面實現合作,比如數字化傳輸等等。”

習主席訪芬 樹立典範譜寫藍圖

習主席此訪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22年再度訪問芬蘭。那麼開春首訪就選擇芬蘭,是否足以體現中國對這個老朋友的重視?

習主席訪芬 樹立典範譜寫藍圖

中國前駐瑞典大使陳明明:習主席此訪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中芬兩國關係繼續發展定位的一次重要訪問。中芬建交67年,各領域合作眾多,進入21世紀,中國與芬蘭都面臨經濟轉型的重要挑戰,所以此訪會對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芬關係緣何成友好交往典範

行前,習近平在芬蘭《赫爾辛基時報》發表題為《穿越歷史的友誼》的署名文章,說了這麼一句話:“中芬關係經受住時間和國際風雲變幻考驗,成為不同幅員、不同文化、不同發展水平國家和平共處、友好交往的典範。”我們知道,芬蘭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也是首個同中國簽署政府間貿易協定的西方國家,在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時,芬蘭也給予了積極支持。那麼從歷史中一步步走來,中芬關係經受住了怎樣的考驗?為什麼說中芬關係是友好交往的典範?

習主席訪芬 樹立典範譜寫藍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所副所長蘇曉暉:中芬夥伴關係的建立是雙方共同推動的結果。2013年芬蘭總統來華進行國事訪問時,已經跟習主席達成共識,即雙方要推動建立面向未來的新型夥伴關係。近幾年,隨著雙方的不斷努力,這種夥伴關係以一種聯合聲明的方式,全方位的覆蓋了中芬關係。主席此訪看點眾多,習近平專機即將到達時,芬蘭派出戰機護航,說明芬蘭非常重視習主席此次訪問。中芬夥伴關係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符合時代的潮流。中芬之間的夥伴關係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不針對第三國。兩國之間的夥伴關係,不但是兩國之間的正能量,也是世界關係上的正能量。

穿越歷史的友誼 此訪有何深意

針對習主席出訪,外媒也發表若干評論:

俄羅斯衛星網:訪問芬蘭說明了中國對歐外交佈局的重要性。

德國新聞電視臺:中國對歐盟的魅力攻勢到達北歐。

新加坡《海峽時報》:此次訪問並非經停,而是反應出中國在全球商業和外交關係上的根本性轉變。

法國《歐洲時報》:習近平主席訪問芬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中國多極外交再結碩果的體現。

中國前駐瑞典大使陳明明:從外媒評論來看有兩層意思,一是要推動雙邊關係的發展;二是對歐盟發出積極的信號。本次出訪是習主席今年訪問的第一個歐盟國家,在與芬蘭領導人的會談中,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堅定不移的支持歐盟一體化。在兩國發表的聯合公報裡,雙方確認中國與芬蘭面向未來的新型夥伴關係,是中國-歐盟整體戰略的補充部分。

中芬確認戰略定位 迎來嶄新機遇

習主席此訪正式確認了中芬關係的戰略定位,進一步夯實了政治互信,延續了歷久彌堅的中芬友誼,為拓植雙邊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注意到,當前中芬兩國都處在經濟轉型升級的改革關鍵期。中國有“十三五”規劃,芬蘭也提出了“2025發展願景”。兩國在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伙伴關係時,一個重點即是推進雙邊發展戰略的對接,利用經濟結構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從這點上來說,中芬兩國的發展戰略是否高度契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所副所長蘇曉暉:中芬兩國目前都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和壓力,兩國都在進行著內部調整,需要穩定的外部環境。然而目前世界經濟處面臨下行的壓力,此時中芬兩國達成戰略對接,對兩國來說都非常重要。對中國來說,與芬蘭的合作對自身的改革和發展也非常重要。科學技術是芬蘭的長項,近些年,中芬兩國一直在進行科技方面的合作。對普通民眾來說,兩國的合作也帶來了實際的好處:2013年,中芬啟動美麗北京項目,就是希望利用芬蘭在清潔方面的長處與中國合作。

當前,中芬關係面臨良好發展機遇。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芬蘭人民正在開啟新的百年發展征程,中國人民也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中芬兩國發展需求契合度很高。”

目前,中國為芬蘭的第5大貿易伙伴、第4大進口來源地和第6大出口目的地,連續第14年保持芬蘭在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2016年中芬貿易額63.6億美元。近年來中國在芬蘭投資呈高速增長的趨勢,為芬蘭經濟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

強化對歐外交信號 再塑中歐關係

習主席訪芬 樹立典範譜寫藍圖

芬蘭總統接受央視記者專訪

值得關注的是,芬蘭是今年北歐理事會輪值主席國,習近平主席對芬蘭的國事訪問,是中國國家元首今年首次訪問歐盟國家。在當前英國脫歐、歐盟一體化進程面臨挑戰的背景下,中芬提升關係加深合作有著特殊含義。

在特朗普上臺、英國脫歐的背景下,中國不斷向歐洲大陸釋放出了“願意看到一個繁榮、團結歐洲”的信號。中國與歐盟主要國家的關係,比如德國、法國等,都相當熱絡,均在高位運行。近幾年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關係也在不斷加強。“16+1”機制開花結果,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歐陸聯通。從中國全方位和平外交著眼,北歐這個板塊,必然會與時俱進地進入中國的大外交視野。

扛全球貿易大旗 芬蘭為中國點贊

2017年1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論壇上發表演講,指出不能把經濟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同時還針對世界經濟的三大突出矛盾對症下藥,提出打造“四個模式”,包括“創新驅動、協同聯動、公正合理、平衡普惠”等關鍵詞。這是中國領導人在一個全球公共平臺上首次系統闡述對全球化的理解,芬蘭各界對此表示讚賞。

芬蘭圖爾庫大學高級講師米卡埃爾·馬特林說,隨著美國甚至英國看來要拋棄自由貿易,“中國作為經濟夥伴的相對吸引力越來越大。我們可能會看到討好中國的做法會繼續下去——不只是北歐國家,整個歐洲都是如此。”

習主席訪芬 樹立典範譜寫藍圖

芬蘭前總理亞歷山大·斯圖布之前為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歐洲可以察覺到中國經濟的“換擋”——中國不再只是那個傳統意義上低成本的低成本製造業國家。

中國前駐瑞典大使陳明明:中國和芬蘭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就是融入全球化的進程,對芬蘭來講,全球化是其生死攸關的問題,出口對於芬蘭的貿易至關重要,芬蘭時經濟全球化堅定的支持者。

芬蘭盛讚“一帶一路”

芬蘭是“一帶一路”聯繫歐亞大陸的北方紐帶。在芬蘭《赫爾辛基時報》的署名文章中,習近平主席明確表示:中方正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歡迎芬方積極參與,而芬蘭總統對一帶一路有著自己的深刻理解。

芬蘭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有著極大興趣。2015年,尼尼斯托總統在接受採訪時就說:“我看到,這項倡議覆蓋了很多國家,繞過了大半個地球,這將使我們之間距離更近。”有分析指出,從中亞、俄羅斯到波羅的海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三條主線之一,芬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芬蘭地處“一帶一路”西北部延長線,在環波羅的海地區具有突出的區位、技術、資源和人才優勢。芬蘭一直積極響應中方“一帶一路”倡議,是亞投行創始成員。中芬聯合聲明宣佈,“雙方將加強經濟發展規劃對接,探討在‘一帶一路’框架內合作,共同促進亞歐大陸互聯互通”。中芬在“一帶一路”建設上的合作將邁出實質性步伐。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地處北歐的芬蘭與中國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習主席此次里程碑式的訪問不僅讓雙方的心走的更近,還讓手牽的更緊。構建更加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和時代性的雙邊關係,中芬的未來晴空萬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