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綿經濟區,面積不足4萬平方公里,GDP卻佔了整個四川的55%

經濟 時政 一秒時光 2017-06-28

成德綿經濟區,即成都、德陽、綿陽3市聯合經濟區,是西部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前沿地帶,處於四川省的領先帶動地位。

成德綿經濟區,面積不足4萬平方公里,GDP卻佔了整個四川的55%

在這個面積不足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2500萬的區域,成都、德陽、綿陽(不含科學城)三市2013年GDP總量分別達到9108億、1455億和1395億元。該區域GDP總額超過11958億元,佔2012年四川省26260億元GDP的約46%。

成德綿經濟區,面積不足4萬平方公里,GDP卻佔了整個四川的55%

2014年成都、德陽、綿陽(不含科學城)三市GDP總量分別達到11057億、1516億和1580億元。該區域GDP總額超過14153億元,佔2013年四川省28537億元GDP的約55%。

成德綿經濟區,面積不足4萬平方公里,GDP卻佔了整個四川的55%

成都、德陽、綿陽三市擁有實力雄厚的裝備、技術、人才條件和聚集優勢以及大件運輸通道。四川省將突出發電裝備、重化工裝備、航空航天及空中交通管制備三大主產業,在三市打造中國重裝工業區,建立起在世界上有重大影響的重裝產業群。

成德綿經濟區,面積不足4萬平方公里,GDP卻佔了整個四川的55%

成都經濟區是中國“增長第四極”成渝經濟區的兩“核”之一,四川經濟總量居西部第一,四川經濟總量中的55%(2014年)由成都德陽綿陽三市創造。

成德綿經濟區,面積不足4萬平方公里,GDP卻佔了整個四川的55%

在中國廣袤的版圖上,成德綿,的確只是一個點,但是邏輯已經很清晰,由成渝經濟區構成的中國增長“第四極”中,成都經濟區是“雙核引擎”中四川的重要一“核”,成德綿則是“核”中“核”。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鎖定超越某些發展階段的歷史性跨越,誰能充當“引擎”?歷史使命落在成德綿肩上。

成德綿經濟區,面積不足4萬平方公里,GDP卻佔了整個四川的55%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