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道德積分 為文明加分——青川縣喬莊鎮“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經濟 三農 家庭教育 農業 四川新聞網 2017-06-08

四川新聞網廣元6月7日訊(王德軍)為深入開展“四好村”創建活動,厚植“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的道德理念,廣泛傳播凡人善舉,持續引導道德自覺,該鎮探索建立了“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有力促進了廣大村民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有效提升了鄉風文明水平。

主要做法

(一)開展“十個好”定期評比活動。採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制定了“遵紀守法好、孝敬老人好、子女教育好、家庭和睦好、鄰里關係好、環境衛生好、生活習慣好、志願服務好、勤勞節儉好、自強發展好”的“十個好”評比標準。各村成立由鎮駐村工作組、村組幹部、黨員和群眾代表組成的評比小組,同時,聘請公道正派、威信較高的老黨員、老幹部和“兩代表、一委員”擔任評議員,對照“十個好”評比標準,每個季度對各家各戶的道德行為表現開展一次檢查評比。

(二)開展“十顆星”量化積分活動。根據“十個好”評比結果,按照“一好一星、多好多星、十好十星”的辦法評星、授星,再按照“一星一分”的方式摺合成家庭道德積分,分季度為每個家庭建立道德積分臺賬,年度積分彙總作為評優獎勵的主要依據。凡在“五戶五好”評選活動中獲評“五戶”榮譽稱號的,給每戶加1分;凡獲評“五好”榮譽稱號的,按人均0.5分的標準計入家庭道德積分。在其他家庭道德建設評比活動中獲獎的,分別按鎮、縣、市、省、國家級各加1、2、3、4、5分。

(三)開展“兩公示”積分亮晒活動。“兩公示”即季度積分公示和年度積分公示。各村在每個季度開展“十個好”定期評比、“十顆星”量化積分活動後,於次月5日前,將每個農戶家庭的量化積分情況,分村民小組通過村務公開欄、組務公開欄等多種形式進行全面公示,年終將4個季度的量化積分情況進行彙總公示。在公示期間有異議的,可向村廉勤委、鎮紀委反映,村廉勤委、鎮紀委及時調查核實、反饋調查結果並備案。

(四)建立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各村在徵求村民意願的基礎上,按照年度積分的不同分值,分檔分類設置了實物獎勵或“紅立方”志願服務,農戶對照年度積分,選擇實物獎勵或服務獎勵。同時,建立了家庭道德積分參與集體經濟分紅的長效激勵機制,採取村民“一事一議”或集體經濟組織股東大會的辦法建章立制,提取10%的集體經濟收益,設立家庭道德積分激勵專項基金,用於採購獎品,表揚獎勵道德積分優秀家庭。

主要成效

(一)建立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突破了傳統方式的侷限性。面對當前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多元化發展的趨勢,面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以宣傳教育為主、單一輿論引導的傳統家庭道德建設方式,已不能完全適應不斷髮展的新形勢。建立村民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從制度層面著手,引入經濟手段,將抽象的家庭道德規範通過積分的方式,轉變成具體、客觀、量化的評價標準,變“定性為主”為“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積分與評先、獎勵掛鉤,激發村民既自立自強、勤勞致富、光榮脫貧又崇德守德、向上向善、奉獻社會。

(二)建立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增強了村民的榮辱意識。通過建立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讓事實說話,用數據反映,讓每個村民心中都有了一本“明白賬”,“好與不好、先不先進、優不優秀、差距在哪”等問題一目瞭然,村民心服口服。同時,通過強化積分運用,讓表現優秀的村民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讓表現較好的村民進一步轉化提高,讓表現較差的村民知恥而後勇,村民的榮辱意識大大增強,村民之間你追我趕、互相監督的“趕超比”氛圍日益濃厚,最終將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道德模範的感召力量不斷轉化成了廣大村民的道德自覺。

(三)建立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實現了群眾的普遍性教育。建立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變“軟要求”為“硬指標”,大大激發了廣大村民的參與熱情,今年一季度對2363戶農戶進行了評比,積分優秀的農戶領取實物100餘份,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感恩奮進教育、家德家風教育、災後重建“兩幅標語”精神教育“四項教育”30餘場次,5634位村民參與了各類家庭道德實踐活動。通過參與家庭道德實踐活動,廣大村民道德行為表現發生明顯變化,集體觀念、自強意識、互助意識、誠信意識大大增強,今年以來,湧現出各類好人好事37人次。

(四)建立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促進了鄉村的規範化治理。建立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有效培養了廣大村民忠於職守、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團結協作的家庭道德素質,大大激發了村民自強發展、樂於奉獻的精神,有力促進了鄉村治理的規範化開展。該鎮製作大型公益廣告6幅、宣傳展板80個、宣傳標語200餘條,選建家庭道德實踐示範基地1個,組建“紅立方”志願服務隊72支,利用“農民夜校”舉辦講座12場次,聽取講座的群眾達900餘人次,335戶951位村民參與實用技能培訓,評選文明院落40個,廣大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機制加快形成。

主要啟示

(一)立足家庭、共建共享,是家庭道德積分激勵的基礎。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道德是鄉風文明的基石。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不僅要充分激發每個村民家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要充分整合社會力量,引導集體經濟組織、私營業主、社會人士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充分激發全社會的積極性,通過整合資源、協調資金、統籌人才、互通信息等形式,拓寬社會力量參與精神文明創建的渠道,才能形成較為完備的人、財、物保障體系和共建共享的工作推動體系。

(二)力求實效、易於操作,是家庭道德積分激勵的關鍵。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貌似神祕,實則簡單。只要本著“力求實效、易於操作”的原則,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道德規範、村規民約等的要求,結合各村實際,尊重村民意願,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和集合點,精準確定積分項目,科學制定管理細則,合理設計激勵措施,就能提高廣大群眾以及社會各方面的興奮點,就會受到廣大村民的歡迎,贏得各方面的支持。

(三)注重激勵、擴大覆蓋,是家庭道德積分激勵的目標。每個人都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力量,個人品德的累積就會形成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每個村民的家庭道德積分累積到一定的程度,鄉風文明程度就會發生質的飛躍。村民人人持有“道德積分卡”,對遵紀守法、孝敬老人、子女教育、家庭和睦、鄰里關係、環境衛生、生活習慣、志願服務、勤勞節儉、自強發展等道德表現進行全程記錄和有效激勵,就能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風尚,特別是在脫貧奔康的關鍵時期,就能充分激發廣大群眾的內生動力,加快脫貧奔康進程。

(四)公平公正、陽光透明,是家庭道德積分激勵的保證。群眾參與、群眾滿意、群眾服氣,是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事關每個農戶的家庭榮辱和切身利益,評好、授星、積分、獎勵等每個環節都需要堅持原則、按章辦事、公平公正、陽光透明,形成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和評判的良好氛圍,就能讓每個群眾積極參與到積分激勵的每個環節中來,為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不斷添磚加瓦,凝聚起家庭道德建設和鄉風文明建設的強大正能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