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千份材料中摘選的百條金句,只為熬夜加班寫材料的你!

經濟 政治 法律 時政 公務員吧 2017-05-03

按:這幾天,老筆頭完成一項浩大的工程,就是從老筆頭朋友圈QQ群各群筆友分享的上千份原創材料中,摘選了100條“名言金句”。考慮到大家起草材料需要,我們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為主線,對這些比較經典的句子進行了分類,供大家參考。

從千份材料中摘選的百條金句,只為熬夜加班寫材料的你!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素材絕大多數出自筆友上傳的原創材料,不排除有相互借鑑拓展的成分,這也是文字材料的自身規律,如有雷同,實屬必然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小康,不能完全理解為同一標準、同一步調的小康,但核心恰恰就在“全面”二字,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的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的“全面”,說到底,就是要造福廣大百姓,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離開這一條,發展再快、總量再大都沒有意義。

全面建成小康工作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只有堅持不鬆勁、不掉鏈、不走偏,才能久久為功,善做善成。

堅持在調優與培強並重中做新工業,在生產與生活並重中做大三產,在規模與效益並重中做特農業,在科技與人才並重中做高層次。

維護民利、必得民心,改善民生、必得民力。

要自覺承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政治責任,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精準施策,做到缺什麼就補什麼、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哪個問題突出就集中解決哪個問題。

現代化進程是一場拼智力、拼活力、拼耐力的接力賽。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場攻堅戰,只有堅持抓關鍵、明重點、破難題、補短板,才能勇往直前、決戰決勝。

把有利於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的改革舉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做到緊之又緊、細之又細、實之又實。

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物質是基礎、精神是導向、文化是靈魂。

培育一批文化名人、文化名作和文化名企,真正打造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文化與經濟、城市互動融合的現代文化名城。

把造福百姓作為最重要的追求和最過硬的政績,傾力辦好民生實事和惠民工程,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發展是硬道理、總道理、大道理,也是硬指標、實指標;沒有發展、沒有增長,全面小康就是無本之木、空中樓閣。

既做大經濟“蛋糕”,又分好利益“蛋糕”,打造全景式民生幸福藍圖。

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馬上就辦”的精神狀態,撲下身子幹事創業,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往前推進、一個項目一個項目落實到位,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紮實辦好。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史無前例的偉大事業,希望和挑戰並存,願景與困難同在。

民生大於天,幸福最關情。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民生問題無小事,改善民生無止境。

要繼續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好事,讓幸福民生成為城市永不消褪的底色。

2>>>>全面深化改革

回顧深化改革的征程,我們有跋涉的艱難,更有成功的喜悅;有銘心的記憶,更有理性的思考。

機遇稍縱即逝,發展決定一切。

只要我們把這種開拓創新的精神繼續保持下去,困境之中同樣能夠找到開啟成功的“金鑰匙”。

發展的跨越來自思想的領先,先進的理念鑄就成功的實踐。

面對新的目標、新的任務,我們必須不斷突破思想上的瓶頸,以寬眼界、寬思路、寬胸襟掀起一場更為深刻的思想革命。

迷戀成功,前進必然迷失方向;居安思危,方能從容應對挑戰。

看到未來美好前景的同時,更要立足當前,幹好起步,把成績留給歷史,靠奮鬥再立新功。

磨難出英雄,憂患創偉業。

不因評論而隨波逐流,不因指責而猶豫不決,不因干擾而降低速度,更不能讓一些不合時宜的“雜音”成為影響發展的障礙。

在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機遇面前,要敢想人之未想,敢謀人之未謀,敢幹人之未乾,敢成人之未成,爭取在改革中搶得先機,贏得主動。

改革不能是“孤軍深入”,不能是“一支獨秀”,必須形成上下左右的聯動效應,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態勢。

部門與部門之間,既要奮勇爭先、敢奪第一,又要互相補臺、“同臺唱戲”,形成百花齊放、千帆競發、萬馬奔騰的良好局面。

改革宣傳輿論切不能“失聲”、“失語”,要挖掘好經驗、好典型、好做法,進一步舉旗子、引路子、解疑惑、正視聽,培育推進改革的強大氣場和強大的正能量,讓落實改革的“好聲音”更加嘹亮。

學會正確處理“遠與近”、“點和麵”、“快與慢”、“統與分”、“取和舍”的辯證關係,立足全局宏觀謀劃,把握重點微觀著力,循序漸進、穩紮穩打,一步一步把改革不斷推向深入。

一切成功的背後都包含著辛勤的汗水與付出,所有成績的取得都源自於默默的奉獻和追求。

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一定要抓住戰略機遇期,再創黃金髮展期。

高新技術產業園要堅持打基礎與引項目“齊頭並進”,在建設標準上“精益求精”,在項目品質上“寧缺勿濫”,打造科技含量最高、高新企業最密集的板塊。

全面深化改革,既是我們把握階段特徵的“順勢而為”,也是立志後發爭先的“不二選擇”。

要把擔當作為基本的品質,今天能做的事決不拖到明天,自己能做的事決不推給別人,上級交辦的事決不討價還價,見難不畏難,吃苦不言苦,撲下身子抓成效、抓結果、抓落實。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敢闖敢試敢擔當”非凡膽識、“善學善思善謀劃”的高度智慧、“創先創優創一流”的執著追求、“肯幹苦幹埋頭幹”的可貴品質。

用新理念、新思維審視形勢、把握優勢,在發展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實現跨越。

必須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緊緊圍繞發展大局,做到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幹事同步。

大力弘揚開放包容、激情跨越的城市精神,形成海納百川、開拓奮進、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要堅決打擊歪風邪氣,樹立昂揚正氣,讓再幹一場、再創輝煌成為時代最強音。

我們惟有以大膽創新的思維、敢於擔當的心態,才能充分調動一切創新資源、充分激發一切創造活力,在更大程度上為事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持續的攻堅戰,當前已經涉入“深水區”,要啃的基本上都是“硬骨頭”,面臨的阻力可想而知。

既注重量的擴張,更注重質的提升,實現速度、質量和效益的有機統一。

現在很多改革都是要革自己的命,削自己的權,斷自己的奶,割自己的肉。

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是攻堅克難、爬坡過坎的力量之源,是轉型發展、再創輝煌的精神之魂。

以創新驅動發展,讓一大批創新成果加速轉化,一大批創新企業快速成長,一大批創新成果不斷湧現,一大批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堅定不移地以解放思想破除發展障礙,以創新思路破解發展難題,每一輪思想大解放都贏得發展大提速,每一次創新突破都推動工作大進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藍圖已經繪就,拼搏奮進的號角已經奏響,我們必須激發一切創造活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匯聚一切發展資源,團結帶領全體黨員幹部為之不懈奮鬥。

以創新促轉變,以轉變促發展,使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倍增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和產業升級的“助推器”。

高水平的創新平臺既是吸引高端人才的“磁石”,也是促進“知本”向“資本”轉化的關鍵。

全面深化改革其勢已成、其時已至,戰略部署和實施方案都在抓緊制定和陸續頒佈,衝鋒號角已吹響,狹路相逢勇者勝。

3>>>>全面依法治國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的時代背景下推進改革,於法有據是改革的基本前提,依法行政是改革的基本手段,法治政府是改革的基本保障。

任何層面、任何領域、任何環節的改革,都應在法律框架下實施,在法制軌道上運行,符合法治的本質要求。

依法辦事,效率最高,矛盾最少,領導最放心,群眾最滿意。

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市場環境優劣關鍵體現在法治水平上。

領導幹部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想問題、作決策、抓落實,養成依法決策、依法辦事的好習慣。

依法治市是一個不斷深化的動態過程,是一項長期的艱鉅任務,必須穩紮穩打、馳而不息、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依法強化對權力的監督制約,依法“治權”“治官”,是法治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法治的重要著力點。

知法懂法是增強法治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很多人屬於“無知者無畏”,受到懲罰才知道觸犯了法律。

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樹立真正的權威。

要設立權力清單,堅持“照單”行使權力,確保做到“行政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

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守法,堅決克服特權思想、“人治”思維、長官意識,保持對憲法法律的敬畏。

社會治理越往基層走,面對的問題就越突出越尖銳,治理難度也越大,只有依法治理好基層,社會和諧穩定才有基礎。

培養一大批法治建設的行家裡手,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權力是把雙刃劍,在法治軌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則必然禍害國家和人民。

要提高黨內法規制度的執行力,堅持依法治吏、從嚴治吏,決不允許有法外黨員、法外幹部。

政法機關是黨和人民的“刀把子”,政法姓政,政治之政、政權之政、執政之政。

4>>>>全面從嚴治黨

全面從嚴治黨,重在依規治黨,“嚴”要有標準,“治”要有依據。

堅定不移地強化黨的領導,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信念要始終如一;堅定不移地堅持黨性原則,尊崇黨章、遵守黨紀、遵從黨規的標準要始終如一;堅定不移地加強作風建設,反對四風、弘揚正氣、淨化生態的力度要始終如一;堅定不移地推進反腐倡廉,有違必查、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態勢要始終如一;堅定不移地落實主體責任,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意識要始終如一。

反腐倡廉是一場輸不起的鬥爭,也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必須樹立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精神,推動正風反腐往深處走、向實處落。

作風問題具有反覆性和頑固性,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更不能一陣風颳一下就停,必須持續努力、久久為功,以堅持堅持再堅持的決心和毅力把作風建設一抓到底。

事業成敗,關鍵在黨,關鍵在人。

建立科學的幹部資源配置和考評激勵機制,既要看顯現的,又要看潛在的;既要了解過去的情況,更要注重現在的表現;既要考核工作實績,更要評價品行操守,不拘一格使用幹部,努力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

沒有思想的領先,就沒有發展的率先。

要把加強學習作為執政之本、創新之源,以學而不厭的毅力、學而樂思的精神、學用相長的態度,廣泛涉獵各類知識,實現自身能力素質向高處轉、向強處轉。

實現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的經常化、制度化、即時化,做到矛盾在源頭控制、糾紛在基層化解、問題在一線解決。

學習先進典型的優秀事蹟和崇高品格,激發幹事創業的激情、奮發昂揚的鬥志、攻堅克難的勇氣,真正做到對百姓盡心、對工作盡職、對事業盡責。

突出重品行、重實績、重民意的鮮明導向,真正把作風優、能力強、工作實的幹部推出來、用起來,不斷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和群眾滿意度。

陽光運行是公權保質最好的“防腐劑”,嚴格監督是幹部管理最好的“保護傘”。

嚴查違法亂紀的人和事,正一方風氣,護一方幹部,促一方發展,富一方百姓。

打造一支政治堅定、能征善戰、堪當重任的幹部隊伍,事關大局,事關長遠。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

實踐是最大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

嚴守個人與家庭的感情線,公與私的警戒線,紀律與法律的高壓線。

倍加珍惜時代提供的機遇和舞臺,倍加珍惜組織的重託和厚愛,倍加珍惜群眾的信任和期待,倍加珍惜現有的崗位和待遇,始終保持政治上清醒、經濟上清楚、生活上清白。

努力做一個人民群眾擁護支持的人,一個同事下屬敬佩信服的人,一個家屬子女引以為榮的人,一個回顧人生問心無愧的人,一個始終保持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的人。

把各級黨委班子建設成為總攬全局有駕馭力、科學決策有號召力、跨越發展有戰鬥力、改善民生有凝聚力、勤政廉政有影響力的堅強集體。

唯真唯實、真抓實幹是事業發展最硬的功夫,也是未來發展最寶貴的財富。

堅定不移地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起,增強發展實效,惠及人民群眾,贏得百姓口碑。

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硬實力、軟實力,歸根結底要靠人才的實力。

國有企業姓“黨”名“國”,離開了黨的領導就不叫央企、不叫國有企業,只有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更好地增強活力、影響力、控制力和抗風險能力,保證企業在正確的軌道上健康發展。

樹立“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聚才理念,實施“借才引智工程”,變“剛性引進”為“剛柔並濟”。

黨的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靈魂,只有佔領思想的制高點,才能掌握髮展的主動權。

一個深受人民擁護的班子,首先必須是一個勤政廉潔的班子;一個優秀合格的領導幹部,首先必須是一個清正清明的幹部。

全體黨員特別是廣大領導幹部,要始終牢記“兩個務必”,把住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用好公共權力這柄“雙刃劍”、常照監督制約這面“衣冠鏡”。

努力讓每一個支部都成為一個戰鬥堡壘,每一個黨員都成為一面鮮豔旗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