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定調房地產政策,樓市下半年望更加平穩'

經濟 投資 金融 銀行 歷史 中國經濟時報 2019-08-05
"

熱點聚焦

本報記者 王鬆才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儘管去年和今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屢次提及堅持“房住不炒”,但此次最新政治局會議的表態“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提法屬於歷史首次。專家認為,此種提法在中國最高級別會議中提出,實屬罕見,表明了中央堅持房地產調控的決心是一以貫之的,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毫不動搖。下半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也將更加平穩。

未來政策將真正迴歸平穩

事實上,“房住不炒”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上半年,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各部門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各項調控舉措密集出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房價漲幅較大的城市進行預警提示,房地產融資全面收緊,一些地方細化調整土地出讓政策。

對於此次政治局會議關於房地產問題的再次表態,空白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表示,從背景上來說,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增大,地方放鬆調控政策的內在衝動很強。但是,現在無論是房價水平,還是槓桿水平,都已接近階段性的極限高位(尤其是投資買房、中低收入和年輕人的槓桿率已經到風險邊緣),進一步放鬆政策的風險遠大於收益。

因此,楊現領認為,未來幾個月,政策將從上半年的“明穩實緊”真正迴歸平穩,迴歸“一城一策”。長期來看,房地產幾乎已經消化了所有的紅利,包括市場化改革、人口、城市化、加槓桿等,未來不可避免地進入“成本消化期”,開發商、銀行、政府等所有角色都會存在一個“再平衡、再適應、再定位”的過程。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國仕英告訴本報記者,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首次提出就房地產在經濟刺激中的作用進行定調,迴應了當前經濟形勢下社會輿論中有所升溫的房地產刺激論調,也給地方政府明確了標準,擊破房地產調控放鬆的幻想。

國仕英表示,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既明確“房住不炒”定位,又首次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體現了中央政府控制房價上漲、確保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決心。這也將使得地方政府在房地產政策選擇上更加審慎,對市場波動更加敏感,政策出臺的頻率和力度都有可能會加強。

下半年樓市政策鬆綁可能性幾乎為零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房地產的政策表述看,最大的內容就在於,提出了房地產不是經濟刺激手段的新定義。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政策判斷撲朔迷離的情況下,該表述具有積極的意義。

他認為,該表述進一步明確了房地產的市場角色,即房地產不應該是刺激經濟的工具,部分經濟下行壓力大的城市,不能直接放鬆房地產政策。近期有部分城市的房地產政策略有鬆動,但最後被叫停,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定調,說明單純因為經濟下行壓力大而盲目鬆綁樓市,以刺激的手段來對待房地產,基本上是行不通的。這至少說明下半年各地政策鬆綁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了。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表示,關於政治局會議再次重申“房住不炒”,表明房地產市場政策基調沒有變化,打擊投機和投資、促進“三穩”依舊是後期政策方向。

許小樂認為,會議首次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是我國房地產市場化改革以來第一次由官方正式提出去房地產工具化的思路。1998年房改適逢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當時房改的一個重要目標是為了拉動住房建設投資,對抗金融危機的衝擊,房地產市場在誕生之初便埋下了刺激經濟增長工具的基因。之後20年時間裡,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每當經濟增長出現下行壓力之時,房地產總會被拿來刺激內需,刺激後房價便會大幅上漲。這種工具性屬性製造了房地產市場的週期性波動,讓住房脫離了居住本質,使住房生產建設與城市真實住房需求相背離。

因此,在宏觀經濟承壓的當下,會議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明確否定了房地產的工具屬性,給當下市場預期一顆“定心丸”。一方面讓地方政府不要再有規避調控的衝動,另一方面也讓炒房投資者斷絕政策走回頭路的幻想。在當前市場比較平穩的基礎上,當前的調控政策會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連續和穩定,一些房價仍有較快上漲壓力的城市還會有進一步的措施。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未來的市場會朝著城市住房需求基本面的方向迴歸。一些前期由於貨幣化補貼或者居民加槓桿房價過快上漲的城市,未來可能會因為增量需求持續力不足而向下調整,靠投資住房來賺錢未來將會越來越難。

許小樂表示,此次政治局會議的新表態,意味著房地產“保增長”屬性的弱化,主要在“惠民生”和“防風險”兩方面,具有劃時代意義。未來房地產政策的重心將會更加向社區改造服務、住房租賃、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等方面傾斜。房地產開發投資高速增長的時代一去不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