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6月中下旬此點位附近會現真正大底!你留好子彈了嗎?

經濟 投資 金融 海通證券 上海熱線財經 2017-06-06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認為去槓桿尚未結束,投資者應現金為王等待機會!併發文稱,只有在出現經濟顯著下滑、資產泡沫破滅、或者槓桿率顯著下降等情況下貨幣緊縮才會告一段落,但目前的經濟只是緩慢降溫,而地產泡沫仍大,債務槓桿率還在上升。而且海外六月美國加息在即,從各種條件觀察去槓桿尚未結束,這也意味著利率上升和經濟下行的風險尚未消除,股市和債市缺乏系統性機會,仍需現金為王,耐心等待機會。

股市6月中下旬此點位附近會現真正大底!你留好子彈了嗎?

六月資金面仍有不小的壓力

6月年內第二次MPA考核即將進行,6月美國加息概率仍高,央行或跟隨美國加息而上調逆回購利率。當前央行投放貨幣維持緊平衡,銀行體系整體超儲率仍低,6月節點性緊張或難免,維持短期R007中樞在3.3%的判斷。

為何這次一定要去金融槓桿?

由於資本市場的持續低迷,金融去槓桿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有觀點認為金融天生就是槓桿,槓桿是去不了的,沒有槓桿就沒有金融、沒有效率。但在我們看來,金融有槓桿是正常的,但是金融高槓杆是有問題的。16年我們的銀行體系創造了30萬億的資產,等同於新增30萬億貨幣,但是隻創造了5.5萬億的GDP,多出來的貨幣主要流向了地產市場導致房價暴漲。正是因為金融行業天生愛加槓桿,加上過去幾年的管制放鬆,所以才會導致中國的實際貨幣嚴重超發,地產出現了嚴重的泡沫。所以,為了中國經濟的長期健康,金融去槓桿是絕對必要的。

股市6月中下旬此點位附近會現真正大底!你留好子彈了嗎?

去槓桿到底何時結束?

目前,市場的焦點在於金融去槓桿何時結束,我們認為有兩個目標可以衡量去槓桿的效果。從宏觀上看,金融槓桿率等於“金融體系總負債/GDP”,所以去槓桿的第一個目標是使得金融負債率停止上升,而這也是央行宏觀審慎監管的核心要義,金融機構的信貸增速取決於經濟發展需要。當前中國GDP名義約為10%,而銀行總負債增速在16年末高達16%,到17年4月份降至13%,這意味著還需要3到6個月左右金融體系負債擴張速度會降至10%左右,與GDP名義增速接軌。

所以綜上所述:上海熱線財經再次強調,股市中期邏輯沒有發生任何改變。金融監管以及去槓桿導致宏觀流動性不足,以及金融體系內部持續“去通道”、“去嵌套”等,從而導致的市場資金面緊張情況沒有發生改變。

英策諮詢:近期市場要點 經濟數據變給市場造成短期壓力

一、減持新規及IPO數量減少向市場傳遞明確政策暖意,一定程度消除了限售股解禁帶來心理影響,但機構認為資金面偏緊狀況仍使市場承壓,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對市場情緒更敏感的中小盤個股跌幅或加深。

二、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指金融去槓桿未結束,同業業務擴張受限甚至收縮,銀行對穩定負債爭奪趨激烈,負債成本繼續上升,對資產端收益率造成上行壓力。未來一段市場流動性處小幅收緊狀態,貨幣市場利率還會走高,存款利率也具備上行空間。

三、從基本面看,經濟數據不佳給市場帶來很大壓力,近期公佈的5月PMI勢頭不理想,與上月持平,財新制造業PMI已滑落到榮枯線下方。這說明經濟面臨挑戰,製造業不利變化會對經濟增速產生影響。經濟數據變化給市場造成短期壓力,需充分調整釋放利空。

股市6月中下旬此點位附近會現真正大底!你留好子彈了嗎?

六月投資建議:五窮六絕七翻身

A股策略:雖然管理層公佈一系列利好,但六月流動性繼續緊張,維持緊平衡。PMI自去年6月來首次跌破榮枯線表明經濟回探概率高,在無政策利好催化下,A股缺大幅反轉基礎。去槓桿嚴監管背景下,減持新規能起到暫緩恐慌作用,持續性待觀察。

儘管量能萎縮致市場陷入易跌難漲局面,但上證50等牛勢個股群體仍將擔負維持滬指穩定的作用,短期內分化將持續。近期出臺的一系列制度利好,或令市場在小雙底後迎來短期結構性反彈。

站在當前時點,我們預判A股市場將“不破不立”。在6月份中下旬(3000點附近)有望出現階段性的低點,之後市場將出現一輪修復反彈行情(3200-3300點附近).

新興市場短期博弈“7、8月”聯儲無加息政策的真空期;另外,國內“強利率”有望在6月底迎來喘息期,疊加監管政策階段性靴子落地,市場將迎來一輪修復性反彈行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