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

"

天中塔始建於清治八年,由吳惟華主持修建,用以鎮鎖運河、緩運河水患,為江北之萬民折求和平安定、風調雨順等,天中塔建成後因塔而建塔廟,開啟了清代高旻寺的建寺史,也為文人墨客提供了創作靈感,留下了眾多詩詞歌賦。

乘船沿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蜿蜒南下至揚州城南十多裡處,一座高聳入雲的佛塔便映入眼簾,這座佛塔叫做天中塔。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時都多次登臨過這座寶塔,天中塔所在的高旻寺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旻寺是全國重點寺觀之一,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合稱為我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這座天中塔,也見證了高旻寺的興衰。

"

天中塔始建於清治八年,由吳惟華主持修建,用以鎮鎖運河、緩運河水患,為江北之萬民折求和平安定、風調雨順等,天中塔建成後因塔而建塔廟,開啟了清代高旻寺的建寺史,也為文人墨客提供了創作靈感,留下了眾多詩詞歌賦。

乘船沿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蜿蜒南下至揚州城南十多裡處,一座高聳入雲的佛塔便映入眼簾,這座佛塔叫做天中塔。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時都多次登臨過這座寶塔,天中塔所在的高旻寺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旻寺是全國重點寺觀之一,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合稱為我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這座天中塔,也見證了高旻寺的興衰。

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

修建者和興建時間

天中塔何人所建?何時建成?可以從吳惟華所寫的《天中塔記》中找到答案,這篇《天中塔記》寫於天中塔首次建成竣工的1655年農曆二月,記述了吳惟華捐資建塔的經過:“弟子華(吳惟華)不慮世途有阻,寧肯鞍掌相羈,於辛卯之春在維揚之境特購地畝,欲建浮屠……週四年而功畢”,這其中“弟子華”是時任清代江南河道總督吳惟華的自稱,1651年的春天(辛卯之春),他來到揚州城南的三汊河口,買下一塊地,組織建造了天中塔,這座佛塔從順治八年(1651)辛卯之春開始建設,“週四年而功畢”,即順治乙未年(1655)春建成寶塔。吳惟華買地建塔一事,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高旻寺僧人昭月寫的《天中塔記》中也有記載:“恭順侯漕臺大人吳公諱惟華者…發心購地,庀材積料,於是年春興工創建天中寶塔。”

"

天中塔始建於清治八年,由吳惟華主持修建,用以鎮鎖運河、緩運河水患,為江北之萬民折求和平安定、風調雨順等,天中塔建成後因塔而建塔廟,開啟了清代高旻寺的建寺史,也為文人墨客提供了創作靈感,留下了眾多詩詞歌賦。

乘船沿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蜿蜒南下至揚州城南十多裡處,一座高聳入雲的佛塔便映入眼簾,這座佛塔叫做天中塔。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時都多次登臨過這座寶塔,天中塔所在的高旻寺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旻寺是全國重點寺觀之一,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合稱為我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這座天中塔,也見證了高旻寺的興衰。

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

修建者和興建時間

天中塔何人所建?何時建成?可以從吳惟華所寫的《天中塔記》中找到答案,這篇《天中塔記》寫於天中塔首次建成竣工的1655年農曆二月,記述了吳惟華捐資建塔的經過:“弟子華(吳惟華)不慮世途有阻,寧肯鞍掌相羈,於辛卯之春在維揚之境特購地畝,欲建浮屠……週四年而功畢”,這其中“弟子華”是時任清代江南河道總督吳惟華的自稱,1651年的春天(辛卯之春),他來到揚州城南的三汊河口,買下一塊地,組織建造了天中塔,這座佛塔從順治八年(1651)辛卯之春開始建設,“週四年而功畢”,即順治乙未年(1655)春建成寶塔。吳惟華買地建塔一事,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高旻寺僧人昭月寫的《天中塔記》中也有記載:“恭順侯漕臺大人吳公諱惟華者…發心購地,庀材積料,於是年春興工創建天中寶塔。”

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

興建原因

身為江南河道總督的吳惟華為何要“鳩眾捐金”,選擇在三汊河口處修建天中塔呢?筆者結合吳惟華所寫的《天中塔記》《天中塔後記》及相關史料,考證認為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建塔用以鎮鎖運河、紓緩運河水患。從地理位置來看,天中塔所在的三汊河口是揚州古運河南流的分岔道口,古運河到此,水勢分成兩支:一支為瓜洲運河,沿河南下可直出瓜洲古渡入長江;一支為儀揚運河,河道為西南方向,經過儀徵入江。由於這裡水路成三叉形,民間都把它稱做“三漢河”。這個三汊河口,江淮一帶的風水先生們認為是“九龍之地”(三條河流,即三條水龍,三條河河岸的兩條堤壩為六條陸龍,加起來共九條龍),九龍匯聚於此,常有水澇之患。必須要建塔才能“有裨於揚州”。

吳惟華身為江南河道總督,專管蘇皖兩省境內河治,防治水患為分內之事,因此他選擇在三汊河口修建天中塔,“築基培地,九龍之勢少紆;鎖水關風,三汊之流漸緩”。天中塔建好後,吳惟華在《天中塔後記》中寫道:“三之洪流既鎖,九龍之真脈方全。”也印證了建塔的初心之一是為了鎮鎖運河、紓緩水患。清乾隆年間高旻寺僧人昭月寫的《天中塔記》中也說:“恭順侯臺大人吳公諱惟華者,念維揚黎庶水患頻遭,心傷意慘…創建天中寶塔。”這一觀點在江蘇省佛教協會《當代江蘇佛教》中也有闡明:“清順治八年(1651),南河總督吳惟華在三河建七級浮屠,名天中塔,藉以鎮鎖風水,紓緩水患。”

"

天中塔始建於清治八年,由吳惟華主持修建,用以鎮鎖運河、緩運河水患,為江北之萬民折求和平安定、風調雨順等,天中塔建成後因塔而建塔廟,開啟了清代高旻寺的建寺史,也為文人墨客提供了創作靈感,留下了眾多詩詞歌賦。

乘船沿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蜿蜒南下至揚州城南十多裡處,一座高聳入雲的佛塔便映入眼簾,這座佛塔叫做天中塔。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時都多次登臨過這座寶塔,天中塔所在的高旻寺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旻寺是全國重點寺觀之一,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合稱為我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這座天中塔,也見證了高旻寺的興衰。

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

修建者和興建時間

天中塔何人所建?何時建成?可以從吳惟華所寫的《天中塔記》中找到答案,這篇《天中塔記》寫於天中塔首次建成竣工的1655年農曆二月,記述了吳惟華捐資建塔的經過:“弟子華(吳惟華)不慮世途有阻,寧肯鞍掌相羈,於辛卯之春在維揚之境特購地畝,欲建浮屠……週四年而功畢”,這其中“弟子華”是時任清代江南河道總督吳惟華的自稱,1651年的春天(辛卯之春),他來到揚州城南的三汊河口,買下一塊地,組織建造了天中塔,這座佛塔從順治八年(1651)辛卯之春開始建設,“週四年而功畢”,即順治乙未年(1655)春建成寶塔。吳惟華買地建塔一事,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高旻寺僧人昭月寫的《天中塔記》中也有記載:“恭順侯漕臺大人吳公諱惟華者…發心購地,庀材積料,於是年春興工創建天中寶塔。”

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

興建原因

身為江南河道總督的吳惟華為何要“鳩眾捐金”,選擇在三汊河口處修建天中塔呢?筆者結合吳惟華所寫的《天中塔記》《天中塔後記》及相關史料,考證認為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建塔用以鎮鎖運河、紓緩運河水患。從地理位置來看,天中塔所在的三汊河口是揚州古運河南流的分岔道口,古運河到此,水勢分成兩支:一支為瓜洲運河,沿河南下可直出瓜洲古渡入長江;一支為儀揚運河,河道為西南方向,經過儀徵入江。由於這裡水路成三叉形,民間都把它稱做“三漢河”。這個三汊河口,江淮一帶的風水先生們認為是“九龍之地”(三條河流,即三條水龍,三條河河岸的兩條堤壩為六條陸龍,加起來共九條龍),九龍匯聚於此,常有水澇之患。必須要建塔才能“有裨於揚州”。

吳惟華身為江南河道總督,專管蘇皖兩省境內河治,防治水患為分內之事,因此他選擇在三汊河口修建天中塔,“築基培地,九龍之勢少紆;鎖水關風,三汊之流漸緩”。天中塔建好後,吳惟華在《天中塔後記》中寫道:“三之洪流既鎖,九龍之真脈方全。”也印證了建塔的初心之一是為了鎮鎖運河、紓緩水患。清乾隆年間高旻寺僧人昭月寫的《天中塔記》中也說:“恭順侯臺大人吳公諱惟華者,念維揚黎庶水患頻遭,心傷意慘…創建天中寶塔。”這一觀點在江蘇省佛教協會《當代江蘇佛教》中也有闡明:“清順治八年(1651),南河總督吳惟華在三河建七級浮屠,名天中塔,藉以鎮鎖風水,紓緩水患。”

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

二是吳惟華自身篤信佛教,建塔以修功德。佛塔雖然是一種建築物,但是人們卻可藉此積累功德。在佛教的經論中對此多有論述。例如《譬喻經》舉出十種造塔之殊勝果報。《僧衹律》中說:“真金百千擔,持用行佈施,不如一泥團,散心治佛塔。”另外在《佛說造塔功德經》中,講述了建造佛塔的功德:“如果在此法會中的諸天眾等,及未來世的一切眾生,隨著他們所在的地方,在沒有塔之處,能在其中建立佛塔者…其人功德如彼梵天一般。命終之後轉生於梵世。在梵天的天界中壽盡後,又往生五於五淨居天。於這些諸天等無有異。

吳惟華篤信佛教,在《天中塔記》中自稱為“娑婆弟子華”“調御弟子吳惟華”等,為表示對佛祖的虔誠,加持建塔的功德,吳惟華還定燒了建造寶塔的大青磚,邗江文管辦文物庫房中就藏有吳惟華修造天中塔時,定燒的塔磚一塊。這塊大青磚質地優良,磚體堅固,殘長23.7釐米,寬21釐米,高9.5釐米。磚的一側和正中各有一約8釐米見方的小佛龕,龕正中一佛,手持禪定印,端坐在蓮臺之上。佛像的右手邊有楷書三字:吳惟華。龕的上方有梵文六個,經辨識,應為“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咒的梵文。佛家認為常念六字大明咒能夠清除貪、嗔、痴、傲慢、嫉妒以及吝嗇這六種煩惱,堵塞六道之門,超脫六道輪迴,往生淨土而證菩提。吳惟華將自己的名字、佛像和六字大明咒一同印在修建天中塔的大青磚上,足以看出他對佛祖的虔誠和對祈求佛祖護佑的願望。這一觀點在《天中塔記》中也有體現,吳惟華自認為“自兜率降生,靈鷲受記以來,心遵釋法,志切宗源。念塵勞之最苦,痛業障之難消,終日慚愧”。他盼望能夠“慈光照覆,拔有漏之凡軀;甘露頻霖,超無量之浩劫”,又擔心“從來佛法難聞,佛恩難報,塵緣縛體,在塵而離塵,幻海漂萍,知幻而不幻”。因此,他在“維揚之境特購地數畝”,積極為建塔募資籌款,以“完夙生之本懷”。

"

天中塔始建於清治八年,由吳惟華主持修建,用以鎮鎖運河、緩運河水患,為江北之萬民折求和平安定、風調雨順等,天中塔建成後因塔而建塔廟,開啟了清代高旻寺的建寺史,也為文人墨客提供了創作靈感,留下了眾多詩詞歌賦。

乘船沿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蜿蜒南下至揚州城南十多裡處,一座高聳入雲的佛塔便映入眼簾,這座佛塔叫做天中塔。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時都多次登臨過這座寶塔,天中塔所在的高旻寺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旻寺是全國重點寺觀之一,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合稱為我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這座天中塔,也見證了高旻寺的興衰。

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

修建者和興建時間

天中塔何人所建?何時建成?可以從吳惟華所寫的《天中塔記》中找到答案,這篇《天中塔記》寫於天中塔首次建成竣工的1655年農曆二月,記述了吳惟華捐資建塔的經過:“弟子華(吳惟華)不慮世途有阻,寧肯鞍掌相羈,於辛卯之春在維揚之境特購地畝,欲建浮屠……週四年而功畢”,這其中“弟子華”是時任清代江南河道總督吳惟華的自稱,1651年的春天(辛卯之春),他來到揚州城南的三汊河口,買下一塊地,組織建造了天中塔,這座佛塔從順治八年(1651)辛卯之春開始建設,“週四年而功畢”,即順治乙未年(1655)春建成寶塔。吳惟華買地建塔一事,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高旻寺僧人昭月寫的《天中塔記》中也有記載:“恭順侯漕臺大人吳公諱惟華者…發心購地,庀材積料,於是年春興工創建天中寶塔。”

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

興建原因

身為江南河道總督的吳惟華為何要“鳩眾捐金”,選擇在三汊河口處修建天中塔呢?筆者結合吳惟華所寫的《天中塔記》《天中塔後記》及相關史料,考證認為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建塔用以鎮鎖運河、紓緩運河水患。從地理位置來看,天中塔所在的三汊河口是揚州古運河南流的分岔道口,古運河到此,水勢分成兩支:一支為瓜洲運河,沿河南下可直出瓜洲古渡入長江;一支為儀揚運河,河道為西南方向,經過儀徵入江。由於這裡水路成三叉形,民間都把它稱做“三漢河”。這個三汊河口,江淮一帶的風水先生們認為是“九龍之地”(三條河流,即三條水龍,三條河河岸的兩條堤壩為六條陸龍,加起來共九條龍),九龍匯聚於此,常有水澇之患。必須要建塔才能“有裨於揚州”。

吳惟華身為江南河道總督,專管蘇皖兩省境內河治,防治水患為分內之事,因此他選擇在三汊河口修建天中塔,“築基培地,九龍之勢少紆;鎖水關風,三汊之流漸緩”。天中塔建好後,吳惟華在《天中塔後記》中寫道:“三之洪流既鎖,九龍之真脈方全。”也印證了建塔的初心之一是為了鎮鎖運河、紓緩水患。清乾隆年間高旻寺僧人昭月寫的《天中塔記》中也說:“恭順侯臺大人吳公諱惟華者,念維揚黎庶水患頻遭,心傷意慘…創建天中寶塔。”這一觀點在江蘇省佛教協會《當代江蘇佛教》中也有闡明:“清順治八年(1651),南河總督吳惟華在三河建七級浮屠,名天中塔,藉以鎮鎖風水,紓緩水患。”

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

二是吳惟華自身篤信佛教,建塔以修功德。佛塔雖然是一種建築物,但是人們卻可藉此積累功德。在佛教的經論中對此多有論述。例如《譬喻經》舉出十種造塔之殊勝果報。《僧衹律》中說:“真金百千擔,持用行佈施,不如一泥團,散心治佛塔。”另外在《佛說造塔功德經》中,講述了建造佛塔的功德:“如果在此法會中的諸天眾等,及未來世的一切眾生,隨著他們所在的地方,在沒有塔之處,能在其中建立佛塔者…其人功德如彼梵天一般。命終之後轉生於梵世。在梵天的天界中壽盡後,又往生五於五淨居天。於這些諸天等無有異。

吳惟華篤信佛教,在《天中塔記》中自稱為“娑婆弟子華”“調御弟子吳惟華”等,為表示對佛祖的虔誠,加持建塔的功德,吳惟華還定燒了建造寶塔的大青磚,邗江文管辦文物庫房中就藏有吳惟華修造天中塔時,定燒的塔磚一塊。這塊大青磚質地優良,磚體堅固,殘長23.7釐米,寬21釐米,高9.5釐米。磚的一側和正中各有一約8釐米見方的小佛龕,龕正中一佛,手持禪定印,端坐在蓮臺之上。佛像的右手邊有楷書三字:吳惟華。龕的上方有梵文六個,經辨識,應為“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咒的梵文。佛家認為常念六字大明咒能夠清除貪、嗔、痴、傲慢、嫉妒以及吝嗇這六種煩惱,堵塞六道之門,超脫六道輪迴,往生淨土而證菩提。吳惟華將自己的名字、佛像和六字大明咒一同印在修建天中塔的大青磚上,足以看出他對佛祖的虔誠和對祈求佛祖護佑的願望。這一觀點在《天中塔記》中也有體現,吳惟華自認為“自兜率降生,靈鷲受記以來,心遵釋法,志切宗源。念塵勞之最苦,痛業障之難消,終日慚愧”。他盼望能夠“慈光照覆,拔有漏之凡軀;甘露頻霖,超無量之浩劫”,又擔心“從來佛法難聞,佛恩難報,塵緣縛體,在塵而離塵,幻海漂萍,知幻而不幻”。因此,他在“維揚之境特購地數畝”,積極為建塔募資籌款,以“完夙生之本懷”。

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

三是建塔為江北之萬民析求和平女、風調雨順。從吳惟華的生平來看,他是明恭順伯吳允誠之後,順治元年降清後,親自參加了清朝滅亡明朝的戰爭,深知殘酷的戰爭給百姓帶來的是無盡的災難,只有和平安定才是百姓嚮往的幸福生活。清朝建立後,面對滋擾百姓的山賊流寇,他也是恩威並施,採用武力手段及和平方式解決山賊問題,維護社會安定。如順治四年“會廬州土賊嘯聚英山、霍山為寇,惟華(吳惟華)遣兵合剿,獲賊黨白玉麟等三十三人。進剿貓兒譚、四柱、江家峰、尖嶺諸寨賊渠餘化龍等悉降。”因此,吳惟華建寶塔首先要為萬民祈求和平,希望建塔後能“化兵器為農器…變戰場而為道場,我(吳惟華)之願也”。

其次要為百姓祈求風調雨順,國富民安。天中塔建成後,吳惟華為每一層都寫了一首詩,在第八層的詩中寫道:“旱荒水澇兩相併,蒼生號天天不聞,我欲摶風九萬里,力微未可扶搖起。浮屠願得接蒼穹,乃可捫天向天語。”表達了吳惟華希望通過建塔,向上天傳遞蒼生盼望去除“旱荒水澇”的願望。他在《天中塔記》中也表達了同樣的願望,希望在此處建塔能夠“普施法雨,則民無旱潦之災…化饑饉而豐稔,則財用,自此餘饒民歌化育,國慶昇平”。第三是要為亡靈超度,“更使枉獄之冤,魂聽鐘聲,以解脫溝渠之餓鬼,受施食以超生,仰仗神力之大覺,天人而共證,菩提再邀,威德之弘拔幽明”。

文:李智/朱育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