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


"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


隨著互聯網主力用戶群,如80後等年齡的增大,他們在互聯網醫療、醫藥市場的需求也呈增長態勢。

京東健康近期則從京東集團內“剝離”,開啟獨立公司化發展。背後的意義可能就在於,將從過去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轉向以服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進而開啟更大的用戶市場價值。

那麼,互聯網醫療服務會是一個怎樣的市場?

零售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稱,當下,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京東健康是盈利的。

而整體來看,在醫藥零售業務一塊,京東健康主要經營兩塊內容 。

一是非藥品品類。京東健康最早涉足泛健康領域就是從2013年做保健品零售業務開始,目前的非藥類商品已經包含了保健品、滋補品、醫療器械、計生/成人用品和隱形眼鏡等等,幾乎覆蓋了泛健康的所有品類。

二是藥品。京東從2016年先後推出了第三方商家的藥品零售業務,和基於京東大藥房這個品牌的自營藥品零售業務,自營業務使用的是京東自有的倉配能力,能夠給購藥用戶提供不輸京東其他自營商品的購物體驗。

為了繼續提高網購藥品的配送時效,京東健康相關人士稱,年內還會再在全國範圍內佈局更多藥品倉,重點可能會在中西部區域市場。

辛利軍稱:“我們也可以幫助醫院來做處方流轉平臺,未來患者用手機掛號,就診卡、醫保卡合一,掃完後,醫生開了處方,手機上馬上就能看到,然後支付,京東大藥房可以在你回家以後送過來。”


"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


隨著互聯網主力用戶群,如80後等年齡的增大,他們在互聯網醫療、醫藥市場的需求也呈增長態勢。

京東健康近期則從京東集團內“剝離”,開啟獨立公司化發展。背後的意義可能就在於,將從過去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轉向以服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進而開啟更大的用戶市場價值。

那麼,互聯網醫療服務會是一個怎樣的市場?

零售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稱,當下,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京東健康是盈利的。

而整體來看,在醫藥零售業務一塊,京東健康主要經營兩塊內容 。

一是非藥品品類。京東健康最早涉足泛健康領域就是從2013年做保健品零售業務開始,目前的非藥類商品已經包含了保健品、滋補品、醫療器械、計生/成人用品和隱形眼鏡等等,幾乎覆蓋了泛健康的所有品類。

二是藥品。京東從2016年先後推出了第三方商家的藥品零售業務,和基於京東大藥房這個品牌的自營藥品零售業務,自營業務使用的是京東自有的倉配能力,能夠給購藥用戶提供不輸京東其他自營商品的購物體驗。

為了繼續提高網購藥品的配送時效,京東健康相關人士稱,年內還會再在全國範圍內佈局更多藥品倉,重點可能會在中西部區域市場。

辛利軍稱:“我們也可以幫助醫院來做處方流轉平臺,未來患者用手機掛號,就診卡、醫保卡合一,掃完後,醫生開了處方,手機上馬上就能看到,然後支付,京東大藥房可以在你回家以後送過來。”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具體到購買場景來看,互聯網醫藥零售市場主要存在兩個場景。

首先是,急需求,應急購買場景。

京東當下的內部測試數據是,大概不到20%的藥品出售是應急購買。

辛利軍稱:“今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會把全國藥品倉和京東其它倉的管理做到有GSB認證,以及整個配送環節的安全性,所以到了年底我們會在全國做到京東用戶55%以上實現當日達,剩下的可能是次日達,與京東自營其他品類商品的配送時效持平。”

除了與京東的傳統自營模式類似的藥品零售之外,京東健康近期還開始做基於LBS的線上線下融合的藥品1小時配送服務。辛利軍稱:“8月底或者9月初,京東健康在全國超過五十個城市,會實現在京東健康下單,通過LBS識別線下藥店,經過我們認證和確認之後藥品質量沒有問題,然後在一公里範圍內做到一個小時配送。”

其次是,計劃性購買場景。比如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用藥,以及日常保健性、預防性需求和家庭常備藥等。

這塊市場較大,按京東健康的內部測試,80%以上是來自家用常用藥和慢性病藥的訂單。

計劃性購買也得益於國家醫藥分離政策推進。

由於推行醫藥分離,醫院層面會有降低藥房成本的需求,像現在病床都稀缺,那就更沒空間來儲備大量藥物了。

因此,醫院藥房會希望引入更具效率和成本價值的經營實體進來。

線上渠道由於是大倉經營,可以集量一對多服務用戶,它的成本效率是有的。

京東健康則是一體化物流體系,藥品入倉、出倉、送到消費者手中,全流程自控。因此,流通強管控,可追溯,醫院能追到責任人,因此,在安全至上的藥品流通領域,京東健康成為了一個可靠的供貨渠道。

辛利軍稱:“中國今天只有京東一家能夠提供流通供應鏈加末端配送一體化的能力。別的公司都是藥是自己的,然後找外面的物流配送,這就會涉及到藥品安全性問題。出了事說不清楚。所以,醫院願意和我們合作,患者也認可。”


"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


隨著互聯網主力用戶群,如80後等年齡的增大,他們在互聯網醫療、醫藥市場的需求也呈增長態勢。

京東健康近期則從京東集團內“剝離”,開啟獨立公司化發展。背後的意義可能就在於,將從過去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轉向以服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進而開啟更大的用戶市場價值。

那麼,互聯網醫療服務會是一個怎樣的市場?

零售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稱,當下,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京東健康是盈利的。

而整體來看,在醫藥零售業務一塊,京東健康主要經營兩塊內容 。

一是非藥品品類。京東健康最早涉足泛健康領域就是從2013年做保健品零售業務開始,目前的非藥類商品已經包含了保健品、滋補品、醫療器械、計生/成人用品和隱形眼鏡等等,幾乎覆蓋了泛健康的所有品類。

二是藥品。京東從2016年先後推出了第三方商家的藥品零售業務,和基於京東大藥房這個品牌的自營藥品零售業務,自營業務使用的是京東自有的倉配能力,能夠給購藥用戶提供不輸京東其他自營商品的購物體驗。

為了繼續提高網購藥品的配送時效,京東健康相關人士稱,年內還會再在全國範圍內佈局更多藥品倉,重點可能會在中西部區域市場。

辛利軍稱:“我們也可以幫助醫院來做處方流轉平臺,未來患者用手機掛號,就診卡、醫保卡合一,掃完後,醫生開了處方,手機上馬上就能看到,然後支付,京東大藥房可以在你回家以後送過來。”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具體到購買場景來看,互聯網醫藥零售市場主要存在兩個場景。

首先是,急需求,應急購買場景。

京東當下的內部測試數據是,大概不到20%的藥品出售是應急購買。

辛利軍稱:“今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會把全國藥品倉和京東其它倉的管理做到有GSB認證,以及整個配送環節的安全性,所以到了年底我們會在全國做到京東用戶55%以上實現當日達,剩下的可能是次日達,與京東自營其他品類商品的配送時效持平。”

除了與京東的傳統自營模式類似的藥品零售之外,京東健康近期還開始做基於LBS的線上線下融合的藥品1小時配送服務。辛利軍稱:“8月底或者9月初,京東健康在全國超過五十個城市,會實現在京東健康下單,通過LBS識別線下藥店,經過我們認證和確認之後藥品質量沒有問題,然後在一公里範圍內做到一個小時配送。”

其次是,計劃性購買場景。比如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用藥,以及日常保健性、預防性需求和家庭常備藥等。

這塊市場較大,按京東健康的內部測試,80%以上是來自家用常用藥和慢性病藥的訂單。

計劃性購買也得益於國家醫藥分離政策推進。

由於推行醫藥分離,醫院層面會有降低藥房成本的需求,像現在病床都稀缺,那就更沒空間來儲備大量藥物了。

因此,醫院藥房會希望引入更具效率和成本價值的經營實體進來。

線上渠道由於是大倉經營,可以集量一對多服務用戶,它的成本效率是有的。

京東健康則是一體化物流體系,藥品入倉、出倉、送到消費者手中,全流程自控。因此,流通強管控,可追溯,醫院能追到責任人,因此,在安全至上的藥品流通領域,京東健康成為了一個可靠的供貨渠道。

辛利軍稱:“中國今天只有京東一家能夠提供流通供應鏈加末端配送一體化的能力。別的公司都是藥是自己的,然後找外面的物流配送,這就會涉及到藥品安全性問題。出了事說不清楚。所以,醫院願意和我們合作,患者也認可。”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政策層面,互聯網醫藥零售渠道,每筆交易都是有數據的,對應到商品,以及個人。整個業務流程更透明。在醫藥的計劃性購買場景下,渠道的透明能帶來效率價值,能一定程度幫助解決醫保騙保等問題,有助於醫保控費。

渠道透明也能帶來一定的用戶價值,因為價格也是透明的。

服務


以上是京東健康過去的經營主體——醫藥零售業務。而對於未來,更重要的其實是服務場景。

辛利軍稱,在構建京東健康業務時,其與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有過多次交流,雙方一致的看法是,互聯網醫療的核心是服務。

“京東在醫藥電商領域的成熟度已經很高,我們已經是一個獨角獸。但我們發現當藥品往上下游去走的時候必須介入醫療服務場景。”

對於這點,《商業觀察家》認同,一方面,健康最重要的其實是預防,需要提供一整套的健康管理服務。中國現在在醫療領域,則其實存在很多服務缺失的情況,用戶想要的醫療服務並不能很好滿足,供給並沒有跟上。因此,企業如果能做好服務,會創造社會價值。

另一方面,服務有附加值,單純零售業務,毛利是很薄的。

京東健康目前的服務場景構建包括三塊內容。


"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


隨著互聯網主力用戶群,如80後等年齡的增大,他們在互聯網醫療、醫藥市場的需求也呈增長態勢。

京東健康近期則從京東集團內“剝離”,開啟獨立公司化發展。背後的意義可能就在於,將從過去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轉向以服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進而開啟更大的用戶市場價值。

那麼,互聯網醫療服務會是一個怎樣的市場?

零售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稱,當下,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京東健康是盈利的。

而整體來看,在醫藥零售業務一塊,京東健康主要經營兩塊內容 。

一是非藥品品類。京東健康最早涉足泛健康領域就是從2013年做保健品零售業務開始,目前的非藥類商品已經包含了保健品、滋補品、醫療器械、計生/成人用品和隱形眼鏡等等,幾乎覆蓋了泛健康的所有品類。

二是藥品。京東從2016年先後推出了第三方商家的藥品零售業務,和基於京東大藥房這個品牌的自營藥品零售業務,自營業務使用的是京東自有的倉配能力,能夠給購藥用戶提供不輸京東其他自營商品的購物體驗。

為了繼續提高網購藥品的配送時效,京東健康相關人士稱,年內還會再在全國範圍內佈局更多藥品倉,重點可能會在中西部區域市場。

辛利軍稱:“我們也可以幫助醫院來做處方流轉平臺,未來患者用手機掛號,就診卡、醫保卡合一,掃完後,醫生開了處方,手機上馬上就能看到,然後支付,京東大藥房可以在你回家以後送過來。”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具體到購買場景來看,互聯網醫藥零售市場主要存在兩個場景。

首先是,急需求,應急購買場景。

京東當下的內部測試數據是,大概不到20%的藥品出售是應急購買。

辛利軍稱:“今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會把全國藥品倉和京東其它倉的管理做到有GSB認證,以及整個配送環節的安全性,所以到了年底我們會在全國做到京東用戶55%以上實現當日達,剩下的可能是次日達,與京東自營其他品類商品的配送時效持平。”

除了與京東的傳統自營模式類似的藥品零售之外,京東健康近期還開始做基於LBS的線上線下融合的藥品1小時配送服務。辛利軍稱:“8月底或者9月初,京東健康在全國超過五十個城市,會實現在京東健康下單,通過LBS識別線下藥店,經過我們認證和確認之後藥品質量沒有問題,然後在一公里範圍內做到一個小時配送。”

其次是,計劃性購買場景。比如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用藥,以及日常保健性、預防性需求和家庭常備藥等。

這塊市場較大,按京東健康的內部測試,80%以上是來自家用常用藥和慢性病藥的訂單。

計劃性購買也得益於國家醫藥分離政策推進。

由於推行醫藥分離,醫院層面會有降低藥房成本的需求,像現在病床都稀缺,那就更沒空間來儲備大量藥物了。

因此,醫院藥房會希望引入更具效率和成本價值的經營實體進來。

線上渠道由於是大倉經營,可以集量一對多服務用戶,它的成本效率是有的。

京東健康則是一體化物流體系,藥品入倉、出倉、送到消費者手中,全流程自控。因此,流通強管控,可追溯,醫院能追到責任人,因此,在安全至上的藥品流通領域,京東健康成為了一個可靠的供貨渠道。

辛利軍稱:“中國今天只有京東一家能夠提供流通供應鏈加末端配送一體化的能力。別的公司都是藥是自己的,然後找外面的物流配送,這就會涉及到藥品安全性問題。出了事說不清楚。所以,醫院願意和我們合作,患者也認可。”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政策層面,互聯網醫藥零售渠道,每筆交易都是有數據的,對應到商品,以及個人。整個業務流程更透明。在醫藥的計劃性購買場景下,渠道的透明能帶來效率價值,能一定程度幫助解決醫保騙保等問題,有助於醫保控費。

渠道透明也能帶來一定的用戶價值,因為價格也是透明的。

服務


以上是京東健康過去的經營主體——醫藥零售業務。而對於未來,更重要的其實是服務場景。

辛利軍稱,在構建京東健康業務時,其與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有過多次交流,雙方一致的看法是,互聯網醫療的核心是服務。

“京東在醫藥電商領域的成熟度已經很高,我們已經是一個獨角獸。但我們發現當藥品往上下游去走的時候必須介入醫療服務場景。”

對於這點,《商業觀察家》認同,一方面,健康最重要的其實是預防,需要提供一整套的健康管理服務。中國現在在醫療領域,則其實存在很多服務缺失的情況,用戶想要的醫療服務並不能很好滿足,供給並沒有跟上。因此,企業如果能做好服務,會創造社會價值。

另一方面,服務有附加值,單純零售業務,毛利是很薄的。

京東健康目前的服務場景構建包括三塊內容。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一、互聯網醫療。比如在線掛號、問診開方。

這一塊,京東健康做得比較“實際”。

現在的創業公司很多都在做免費的問診服務。“免費”的問題則在於,需要從另一個層面把利潤找補回來。京東健康目前做得是收費的問診服務。這反而有可能會讓消費者產生信任。對於健康、就醫這件大事,消費者,尤其是有購買能力的中產階級,可能不會像其他商品或服務那樣容易相信“免費”。

包括從整個大環境來看,隨著人口紅利的衰竭,該線上化的人群差不多都已經互聯網化了。因此,當下如果還要像以前那樣,通過免費、補貼力圖做一個大的流量數據平臺出來,可能性已經比較低。

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的生意是要本身有可持續性,業務本身能產生利潤才是一門好生意。免費與補貼越來越“脫離時代”。

辛利軍稱:“現在入駐京東健康的醫生,接近3萬位。總體來講,互聯網問診,我們是要幫助提高醫生陽光收入,希望醫生通過問診介入用戶的健康管理。京東健康不希望賺就醫的錢,就醫用藥是醫保支付,我們希望幫助政府部門降低醫保支出的費用,降低費用的同時賺取合理的收益,希望未來把更多用戶的線上消費和服務習慣逐漸引導到健康管理上來。”


"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


隨著互聯網主力用戶群,如80後等年齡的增大,他們在互聯網醫療、醫藥市場的需求也呈增長態勢。

京東健康近期則從京東集團內“剝離”,開啟獨立公司化發展。背後的意義可能就在於,將從過去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轉向以服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進而開啟更大的用戶市場價值。

那麼,互聯網醫療服務會是一個怎樣的市場?

零售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稱,當下,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京東健康是盈利的。

而整體來看,在醫藥零售業務一塊,京東健康主要經營兩塊內容 。

一是非藥品品類。京東健康最早涉足泛健康領域就是從2013年做保健品零售業務開始,目前的非藥類商品已經包含了保健品、滋補品、醫療器械、計生/成人用品和隱形眼鏡等等,幾乎覆蓋了泛健康的所有品類。

二是藥品。京東從2016年先後推出了第三方商家的藥品零售業務,和基於京東大藥房這個品牌的自營藥品零售業務,自營業務使用的是京東自有的倉配能力,能夠給購藥用戶提供不輸京東其他自營商品的購物體驗。

為了繼續提高網購藥品的配送時效,京東健康相關人士稱,年內還會再在全國範圍內佈局更多藥品倉,重點可能會在中西部區域市場。

辛利軍稱:“我們也可以幫助醫院來做處方流轉平臺,未來患者用手機掛號,就診卡、醫保卡合一,掃完後,醫生開了處方,手機上馬上就能看到,然後支付,京東大藥房可以在你回家以後送過來。”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具體到購買場景來看,互聯網醫藥零售市場主要存在兩個場景。

首先是,急需求,應急購買場景。

京東當下的內部測試數據是,大概不到20%的藥品出售是應急購買。

辛利軍稱:“今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會把全國藥品倉和京東其它倉的管理做到有GSB認證,以及整個配送環節的安全性,所以到了年底我們會在全國做到京東用戶55%以上實現當日達,剩下的可能是次日達,與京東自營其他品類商品的配送時效持平。”

除了與京東的傳統自營模式類似的藥品零售之外,京東健康近期還開始做基於LBS的線上線下融合的藥品1小時配送服務。辛利軍稱:“8月底或者9月初,京東健康在全國超過五十個城市,會實現在京東健康下單,通過LBS識別線下藥店,經過我們認證和確認之後藥品質量沒有問題,然後在一公里範圍內做到一個小時配送。”

其次是,計劃性購買場景。比如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用藥,以及日常保健性、預防性需求和家庭常備藥等。

這塊市場較大,按京東健康的內部測試,80%以上是來自家用常用藥和慢性病藥的訂單。

計劃性購買也得益於國家醫藥分離政策推進。

由於推行醫藥分離,醫院層面會有降低藥房成本的需求,像現在病床都稀缺,那就更沒空間來儲備大量藥物了。

因此,醫院藥房會希望引入更具效率和成本價值的經營實體進來。

線上渠道由於是大倉經營,可以集量一對多服務用戶,它的成本效率是有的。

京東健康則是一體化物流體系,藥品入倉、出倉、送到消費者手中,全流程自控。因此,流通強管控,可追溯,醫院能追到責任人,因此,在安全至上的藥品流通領域,京東健康成為了一個可靠的供貨渠道。

辛利軍稱:“中國今天只有京東一家能夠提供流通供應鏈加末端配送一體化的能力。別的公司都是藥是自己的,然後找外面的物流配送,這就會涉及到藥品安全性問題。出了事說不清楚。所以,醫院願意和我們合作,患者也認可。”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政策層面,互聯網醫藥零售渠道,每筆交易都是有數據的,對應到商品,以及個人。整個業務流程更透明。在醫藥的計劃性購買場景下,渠道的透明能帶來效率價值,能一定程度幫助解決醫保騙保等問題,有助於醫保控費。

渠道透明也能帶來一定的用戶價值,因為價格也是透明的。

服務


以上是京東健康過去的經營主體——醫藥零售業務。而對於未來,更重要的其實是服務場景。

辛利軍稱,在構建京東健康業務時,其與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有過多次交流,雙方一致的看法是,互聯網醫療的核心是服務。

“京東在醫藥電商領域的成熟度已經很高,我們已經是一個獨角獸。但我們發現當藥品往上下游去走的時候必須介入醫療服務場景。”

對於這點,《商業觀察家》認同,一方面,健康最重要的其實是預防,需要提供一整套的健康管理服務。中國現在在醫療領域,則其實存在很多服務缺失的情況,用戶想要的醫療服務並不能很好滿足,供給並沒有跟上。因此,企業如果能做好服務,會創造社會價值。

另一方面,服務有附加值,單純零售業務,毛利是很薄的。

京東健康目前的服務場景構建包括三塊內容。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一、互聯網醫療。比如在線掛號、問診開方。

這一塊,京東健康做得比較“實際”。

現在的創業公司很多都在做免費的問診服務。“免費”的問題則在於,需要從另一個層面把利潤找補回來。京東健康目前做得是收費的問診服務。這反而有可能會讓消費者產生信任。對於健康、就醫這件大事,消費者,尤其是有購買能力的中產階級,可能不會像其他商品或服務那樣容易相信“免費”。

包括從整個大環境來看,隨著人口紅利的衰竭,該線上化的人群差不多都已經互聯網化了。因此,當下如果還要像以前那樣,通過免費、補貼力圖做一個大的流量數據平臺出來,可能性已經比較低。

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的生意是要本身有可持續性,業務本身能產生利潤才是一門好生意。免費與補貼越來越“脫離時代”。

辛利軍稱:“現在入駐京東健康的醫生,接近3萬位。總體來講,互聯網問診,我們是要幫助提高醫生陽光收入,希望醫生通過問診介入用戶的健康管理。京東健康不希望賺就醫的錢,就醫用藥是醫保支付,我們希望幫助政府部門降低醫保支出的費用,降低費用的同時賺取合理的收益,希望未來把更多用戶的線上消費和服務習慣逐漸引導到健康管理上來。”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二、健康服務。目前主要是消費醫療類服務,包括體檢、醫美、齒科、孕產、疫苗預約等。

這些服務有持續性。體檢每年都要做,齒科定期也要去看。做這個業務既有較長用戶服務生命週期,也有毛利空間。


"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


隨著互聯網主力用戶群,如80後等年齡的增大,他們在互聯網醫療、醫藥市場的需求也呈增長態勢。

京東健康近期則從京東集團內“剝離”,開啟獨立公司化發展。背後的意義可能就在於,將從過去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轉向以服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進而開啟更大的用戶市場價值。

那麼,互聯網醫療服務會是一個怎樣的市場?

零售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稱,當下,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京東健康是盈利的。

而整體來看,在醫藥零售業務一塊,京東健康主要經營兩塊內容 。

一是非藥品品類。京東健康最早涉足泛健康領域就是從2013年做保健品零售業務開始,目前的非藥類商品已經包含了保健品、滋補品、醫療器械、計生/成人用品和隱形眼鏡等等,幾乎覆蓋了泛健康的所有品類。

二是藥品。京東從2016年先後推出了第三方商家的藥品零售業務,和基於京東大藥房這個品牌的自營藥品零售業務,自營業務使用的是京東自有的倉配能力,能夠給購藥用戶提供不輸京東其他自營商品的購物體驗。

為了繼續提高網購藥品的配送時效,京東健康相關人士稱,年內還會再在全國範圍內佈局更多藥品倉,重點可能會在中西部區域市場。

辛利軍稱:“我們也可以幫助醫院來做處方流轉平臺,未來患者用手機掛號,就診卡、醫保卡合一,掃完後,醫生開了處方,手機上馬上就能看到,然後支付,京東大藥房可以在你回家以後送過來。”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具體到購買場景來看,互聯網醫藥零售市場主要存在兩個場景。

首先是,急需求,應急購買場景。

京東當下的內部測試數據是,大概不到20%的藥品出售是應急購買。

辛利軍稱:“今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會把全國藥品倉和京東其它倉的管理做到有GSB認證,以及整個配送環節的安全性,所以到了年底我們會在全國做到京東用戶55%以上實現當日達,剩下的可能是次日達,與京東自營其他品類商品的配送時效持平。”

除了與京東的傳統自營模式類似的藥品零售之外,京東健康近期還開始做基於LBS的線上線下融合的藥品1小時配送服務。辛利軍稱:“8月底或者9月初,京東健康在全國超過五十個城市,會實現在京東健康下單,通過LBS識別線下藥店,經過我們認證和確認之後藥品質量沒有問題,然後在一公里範圍內做到一個小時配送。”

其次是,計劃性購買場景。比如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用藥,以及日常保健性、預防性需求和家庭常備藥等。

這塊市場較大,按京東健康的內部測試,80%以上是來自家用常用藥和慢性病藥的訂單。

計劃性購買也得益於國家醫藥分離政策推進。

由於推行醫藥分離,醫院層面會有降低藥房成本的需求,像現在病床都稀缺,那就更沒空間來儲備大量藥物了。

因此,醫院藥房會希望引入更具效率和成本價值的經營實體進來。

線上渠道由於是大倉經營,可以集量一對多服務用戶,它的成本效率是有的。

京東健康則是一體化物流體系,藥品入倉、出倉、送到消費者手中,全流程自控。因此,流通強管控,可追溯,醫院能追到責任人,因此,在安全至上的藥品流通領域,京東健康成為了一個可靠的供貨渠道。

辛利軍稱:“中國今天只有京東一家能夠提供流通供應鏈加末端配送一體化的能力。別的公司都是藥是自己的,然後找外面的物流配送,這就會涉及到藥品安全性問題。出了事說不清楚。所以,醫院願意和我們合作,患者也認可。”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政策層面,互聯網醫藥零售渠道,每筆交易都是有數據的,對應到商品,以及個人。整個業務流程更透明。在醫藥的計劃性購買場景下,渠道的透明能帶來效率價值,能一定程度幫助解決醫保騙保等問題,有助於醫保控費。

渠道透明也能帶來一定的用戶價值,因為價格也是透明的。

服務


以上是京東健康過去的經營主體——醫藥零售業務。而對於未來,更重要的其實是服務場景。

辛利軍稱,在構建京東健康業務時,其與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有過多次交流,雙方一致的看法是,互聯網醫療的核心是服務。

“京東在醫藥電商領域的成熟度已經很高,我們已經是一個獨角獸。但我們發現當藥品往上下游去走的時候必須介入醫療服務場景。”

對於這點,《商業觀察家》認同,一方面,健康最重要的其實是預防,需要提供一整套的健康管理服務。中國現在在醫療領域,則其實存在很多服務缺失的情況,用戶想要的醫療服務並不能很好滿足,供給並沒有跟上。因此,企業如果能做好服務,會創造社會價值。

另一方面,服務有附加值,單純零售業務,毛利是很薄的。

京東健康目前的服務場景構建包括三塊內容。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一、互聯網醫療。比如在線掛號、問診開方。

這一塊,京東健康做得比較“實際”。

現在的創業公司很多都在做免費的問診服務。“免費”的問題則在於,需要從另一個層面把利潤找補回來。京東健康目前做得是收費的問診服務。這反而有可能會讓消費者產生信任。對於健康、就醫這件大事,消費者,尤其是有購買能力的中產階級,可能不會像其他商品或服務那樣容易相信“免費”。

包括從整個大環境來看,隨著人口紅利的衰竭,該線上化的人群差不多都已經互聯網化了。因此,當下如果還要像以前那樣,通過免費、補貼力圖做一個大的流量數據平臺出來,可能性已經比較低。

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的生意是要本身有可持續性,業務本身能產生利潤才是一門好生意。免費與補貼越來越“脫離時代”。

辛利軍稱:“現在入駐京東健康的醫生,接近3萬位。總體來講,互聯網問診,我們是要幫助提高醫生陽光收入,希望醫生通過問診介入用戶的健康管理。京東健康不希望賺就醫的錢,就醫用藥是醫保支付,我們希望幫助政府部門降低醫保支出的費用,降低費用的同時賺取合理的收益,希望未來把更多用戶的線上消費和服務習慣逐漸引導到健康管理上來。”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二、健康服務。目前主要是消費醫療類服務,包括體檢、醫美、齒科、孕產、疫苗預約等。

這些服務有持續性。體檢每年都要做,齒科定期也要去看。做這個業務既有較長用戶服務生命週期,也有毛利空間。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三、智慧解決方案。包括藥店合作、醫院合作、政府合作。京東健康輸出技術等解決方案,是一個2B的業務。

醫療醫藥行業,單純線上是無法全部滿足需求的。用戶看病需要面對面交流,要觀察,要去醫院。體檢一定是現場的服務。因此,要更好做健康行業,肯定也是要基於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其中,有一個場景是《商業觀察家》認為很有價值,能重塑整個行業,並創造社會價值的。

即社區分級診療體系。

看與中國類似,已經處於老齡化社會的日本,會發現,在日本的社區,怎麼會有這麼多社區醫院,《商業觀察家》有時候開玩笑說,在日本,社區醫院比便利店還多。

他們的社區醫院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信任體系的建立,支撐了分級診療。

在中國,人們都“迷信”三甲大醫院,大病小病都往三甲醫院跑,對於社區小型醫院則總是不放心。導致往三甲醫院跑的人群面臨看病難的情況,社區小型醫院卻少有關注,整個社區醫療體系並沒有很好建立。在一些低線市場,則“魚龍混雜”。

而日本的社區醫院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很關鍵的一點,是有“信用”背書。普通民眾日常不舒服就近可以在社區醫院看病,小病由社區醫院直接治療,無法診斷需要進一步檢查的,則轉移到大型醫院,社區醫院開“證明”,民眾拿著“證明”直接就可以到大型醫院就診,不需要再像中國這樣還要排隊掛號,要找熟人等等。

這就解決了信任問題,會讓民眾相信社區醫院是可靠的,大型醫院為社區醫院作了信用背書。大型醫院也減少了負擔,專家醫生不需要為“感冒”等小病花費太多時間。進而,分級診療體系得以建立,部分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由於中國尚不存在這樣的體系,互聯網反而有機會。比如日常不舒服可以在線上諮詢看醫生,或者未來可通過線上到社區醫院看病。需要進一步確認檢查的患者,可以直接在線上掛號到對應的線下實體醫院。

由於互聯網的透明性,以及可以一對多服務用戶,互聯網其實可以在社區產生更大社會價值。

辛利軍在回答《商業觀察家》相關提問時表示:“現在我們可以在網上做輕問診,要是輕問診解決不了問題、需要轉送到線下就醫的話,互聯網醫院的醫生可以推薦患者應就診的科室,目前,我們暫時不能實現全國所有的三甲醫院互聯網化。這塊目前成本很高,但未來,京東健康希望能夠實現。”

價值


目前來看,京東健康在做互聯網醫療醫藥,做服務場景這塊業務,是有優勢的。

《商業觀察家》認為有三點。

一、品牌價值。

京東的品質品牌形象已經建立。而品牌對於健康業務還是比較重要的。

分兩塊看。

一個是個人C端醫療服務。這塊品牌價值比較重要,不然,人們幹嘛總是往三甲醫院跑呢。

一個是B端醫療服務市場。包括公司體檢服務、員工福利等等。

B端市場很大,像體檢業務的主體,基本都是企業每年為員工承擔支出。但是做B端市場是非常依賴品牌的,初創性企業沒有品牌很難做。這也是京東企業購為什麼能做到當下B端採購市場份額第一位的原因。

未來,如果京東健康與京東企業購進行更多協同融合,相關業務的粘性和價值會非常大。因為京東企業購有規模龐大的客戶資源,兩者都擁有京東的品牌,京東健康則是一個更高頻、更具粘性的業務。

二、全鏈路業務佈局。

目前來看,京東健康是醫療醫藥市場中,佈局最全的。每一塊,京東健康都有一定業務基礎量。而醫療醫藥市場,消費者往往都希望獲得一站式服務。因為更方便,能降低焦慮感。

在合作伙伴面前,一站式服務的提供則可能意味著更好的信任度建立。就好像京東的一體化物流對於醫院等合作伙伴,肯定是加分的。

三,技術。

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

推動市場發展、擴容,很多時候都是由新的供給來創造的。而新的供給往往都有賴於技術進步。就好像,如果有提升壽命、治療當下絕症的藥物研發出來,肯定就會有需求,會創造新的需求。

目前,整個京東集團在技術研發投入方面,每年達到了百億。包括在供應鏈、AI等領域方面的投入。因此,在通過技術提升既有業務效率,通過技術來打造新的消費場景,通過技術構建更便利的服務等方面,京東健康是值得關注的。



"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


隨著互聯網主力用戶群,如80後等年齡的增大,他們在互聯網醫療、醫藥市場的需求也呈增長態勢。

京東健康近期則從京東集團內“剝離”,開啟獨立公司化發展。背後的意義可能就在於,將從過去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轉向以服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進而開啟更大的用戶市場價值。

那麼,互聯網醫療服務會是一個怎樣的市場?

零售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稱,當下,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京東健康是盈利的。

而整體來看,在醫藥零售業務一塊,京東健康主要經營兩塊內容 。

一是非藥品品類。京東健康最早涉足泛健康領域就是從2013年做保健品零售業務開始,目前的非藥類商品已經包含了保健品、滋補品、醫療器械、計生/成人用品和隱形眼鏡等等,幾乎覆蓋了泛健康的所有品類。

二是藥品。京東從2016年先後推出了第三方商家的藥品零售業務,和基於京東大藥房這個品牌的自營藥品零售業務,自營業務使用的是京東自有的倉配能力,能夠給購藥用戶提供不輸京東其他自營商品的購物體驗。

為了繼續提高網購藥品的配送時效,京東健康相關人士稱,年內還會再在全國範圍內佈局更多藥品倉,重點可能會在中西部區域市場。

辛利軍稱:“我們也可以幫助醫院來做處方流轉平臺,未來患者用手機掛號,就診卡、醫保卡合一,掃完後,醫生開了處方,手機上馬上就能看到,然後支付,京東大藥房可以在你回家以後送過來。”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具體到購買場景來看,互聯網醫藥零售市場主要存在兩個場景。

首先是,急需求,應急購買場景。

京東當下的內部測試數據是,大概不到20%的藥品出售是應急購買。

辛利軍稱:“今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會把全國藥品倉和京東其它倉的管理做到有GSB認證,以及整個配送環節的安全性,所以到了年底我們會在全國做到京東用戶55%以上實現當日達,剩下的可能是次日達,與京東自營其他品類商品的配送時效持平。”

除了與京東的傳統自營模式類似的藥品零售之外,京東健康近期還開始做基於LBS的線上線下融合的藥品1小時配送服務。辛利軍稱:“8月底或者9月初,京東健康在全國超過五十個城市,會實現在京東健康下單,通過LBS識別線下藥店,經過我們認證和確認之後藥品質量沒有問題,然後在一公里範圍內做到一個小時配送。”

其次是,計劃性購買場景。比如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用藥,以及日常保健性、預防性需求和家庭常備藥等。

這塊市場較大,按京東健康的內部測試,80%以上是來自家用常用藥和慢性病藥的訂單。

計劃性購買也得益於國家醫藥分離政策推進。

由於推行醫藥分離,醫院層面會有降低藥房成本的需求,像現在病床都稀缺,那就更沒空間來儲備大量藥物了。

因此,醫院藥房會希望引入更具效率和成本價值的經營實體進來。

線上渠道由於是大倉經營,可以集量一對多服務用戶,它的成本效率是有的。

京東健康則是一體化物流體系,藥品入倉、出倉、送到消費者手中,全流程自控。因此,流通強管控,可追溯,醫院能追到責任人,因此,在安全至上的藥品流通領域,京東健康成為了一個可靠的供貨渠道。

辛利軍稱:“中國今天只有京東一家能夠提供流通供應鏈加末端配送一體化的能力。別的公司都是藥是自己的,然後找外面的物流配送,這就會涉及到藥品安全性問題。出了事說不清楚。所以,醫院願意和我們合作,患者也認可。”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政策層面,互聯網醫藥零售渠道,每筆交易都是有數據的,對應到商品,以及個人。整個業務流程更透明。在醫藥的計劃性購買場景下,渠道的透明能帶來效率價值,能一定程度幫助解決醫保騙保等問題,有助於醫保控費。

渠道透明也能帶來一定的用戶價值,因為價格也是透明的。

服務


以上是京東健康過去的經營主體——醫藥零售業務。而對於未來,更重要的其實是服務場景。

辛利軍稱,在構建京東健康業務時,其與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有過多次交流,雙方一致的看法是,互聯網醫療的核心是服務。

“京東在醫藥電商領域的成熟度已經很高,我們已經是一個獨角獸。但我們發現當藥品往上下游去走的時候必須介入醫療服務場景。”

對於這點,《商業觀察家》認同,一方面,健康最重要的其實是預防,需要提供一整套的健康管理服務。中國現在在醫療領域,則其實存在很多服務缺失的情況,用戶想要的醫療服務並不能很好滿足,供給並沒有跟上。因此,企業如果能做好服務,會創造社會價值。

另一方面,服務有附加值,單純零售業務,毛利是很薄的。

京東健康目前的服務場景構建包括三塊內容。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一、互聯網醫療。比如在線掛號、問診開方。

這一塊,京東健康做得比較“實際”。

現在的創業公司很多都在做免費的問診服務。“免費”的問題則在於,需要從另一個層面把利潤找補回來。京東健康目前做得是收費的問診服務。這反而有可能會讓消費者產生信任。對於健康、就醫這件大事,消費者,尤其是有購買能力的中產階級,可能不會像其他商品或服務那樣容易相信“免費”。

包括從整個大環境來看,隨著人口紅利的衰竭,該線上化的人群差不多都已經互聯網化了。因此,當下如果還要像以前那樣,通過免費、補貼力圖做一個大的流量數據平臺出來,可能性已經比較低。

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的生意是要本身有可持續性,業務本身能產生利潤才是一門好生意。免費與補貼越來越“脫離時代”。

辛利軍稱:“現在入駐京東健康的醫生,接近3萬位。總體來講,互聯網問診,我們是要幫助提高醫生陽光收入,希望醫生通過問診介入用戶的健康管理。京東健康不希望賺就醫的錢,就醫用藥是醫保支付,我們希望幫助政府部門降低醫保支出的費用,降低費用的同時賺取合理的收益,希望未來把更多用戶的線上消費和服務習慣逐漸引導到健康管理上來。”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二、健康服務。目前主要是消費醫療類服務,包括體檢、醫美、齒科、孕產、疫苗預約等。

這些服務有持續性。體檢每年都要做,齒科定期也要去看。做這個業務既有較長用戶服務生命週期,也有毛利空間。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三、智慧解決方案。包括藥店合作、醫院合作、政府合作。京東健康輸出技術等解決方案,是一個2B的業務。

醫療醫藥行業,單純線上是無法全部滿足需求的。用戶看病需要面對面交流,要觀察,要去醫院。體檢一定是現場的服務。因此,要更好做健康行業,肯定也是要基於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其中,有一個場景是《商業觀察家》認為很有價值,能重塑整個行業,並創造社會價值的。

即社區分級診療體系。

看與中國類似,已經處於老齡化社會的日本,會發現,在日本的社區,怎麼會有這麼多社區醫院,《商業觀察家》有時候開玩笑說,在日本,社區醫院比便利店還多。

他們的社區醫院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信任體系的建立,支撐了分級診療。

在中國,人們都“迷信”三甲大醫院,大病小病都往三甲醫院跑,對於社區小型醫院則總是不放心。導致往三甲醫院跑的人群面臨看病難的情況,社區小型醫院卻少有關注,整個社區醫療體系並沒有很好建立。在一些低線市場,則“魚龍混雜”。

而日本的社區醫院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很關鍵的一點,是有“信用”背書。普通民眾日常不舒服就近可以在社區醫院看病,小病由社區醫院直接治療,無法診斷需要進一步檢查的,則轉移到大型醫院,社區醫院開“證明”,民眾拿著“證明”直接就可以到大型醫院就診,不需要再像中國這樣還要排隊掛號,要找熟人等等。

這就解決了信任問題,會讓民眾相信社區醫院是可靠的,大型醫院為社區醫院作了信用背書。大型醫院也減少了負擔,專家醫生不需要為“感冒”等小病花費太多時間。進而,分級診療體系得以建立,部分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由於中國尚不存在這樣的體系,互聯網反而有機會。比如日常不舒服可以在線上諮詢看醫生,或者未來可通過線上到社區醫院看病。需要進一步確認檢查的患者,可以直接在線上掛號到對應的線下實體醫院。

由於互聯網的透明性,以及可以一對多服務用戶,互聯網其實可以在社區產生更大社會價值。

辛利軍在回答《商業觀察家》相關提問時表示:“現在我們可以在網上做輕問診,要是輕問診解決不了問題、需要轉送到線下就醫的話,互聯網醫院的醫生可以推薦患者應就診的科室,目前,我們暫時不能實現全國所有的三甲醫院互聯網化。這塊目前成本很高,但未來,京東健康希望能夠實現。”

價值


目前來看,京東健康在做互聯網醫療醫藥,做服務場景這塊業務,是有優勢的。

《商業觀察家》認為有三點。

一、品牌價值。

京東的品質品牌形象已經建立。而品牌對於健康業務還是比較重要的。

分兩塊看。

一個是個人C端醫療服務。這塊品牌價值比較重要,不然,人們幹嘛總是往三甲醫院跑呢。

一個是B端醫療服務市場。包括公司體檢服務、員工福利等等。

B端市場很大,像體檢業務的主體,基本都是企業每年為員工承擔支出。但是做B端市場是非常依賴品牌的,初創性企業沒有品牌很難做。這也是京東企業購為什麼能做到當下B端採購市場份額第一位的原因。

未來,如果京東健康與京東企業購進行更多協同融合,相關業務的粘性和價值會非常大。因為京東企業購有規模龐大的客戶資源,兩者都擁有京東的品牌,京東健康則是一個更高頻、更具粘性的業務。

二、全鏈路業務佈局。

目前來看,京東健康是醫療醫藥市場中,佈局最全的。每一塊,京東健康都有一定業務基礎量。而醫療醫藥市場,消費者往往都希望獲得一站式服務。因為更方便,能降低焦慮感。

在合作伙伴面前,一站式服務的提供則可能意味著更好的信任度建立。就好像京東的一體化物流對於醫院等合作伙伴,肯定是加分的。

三,技術。

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

推動市場發展、擴容,很多時候都是由新的供給來創造的。而新的供給往往都有賴於技術進步。就好像,如果有提升壽命、治療當下絕症的藥物研發出來,肯定就會有需求,會創造新的需求。

目前,整個京東集團在技術研發投入方面,每年達到了百億。包括在供應鏈、AI等領域方面的投入。因此,在通過技術提升既有業務效率,通過技術來打造新的消費場景,通過技術構建更便利的服務等方面,京東健康是值得關注的。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


隨著互聯網主力用戶群,如80後等年齡的增大,他們在互聯網醫療、醫藥市場的需求也呈增長態勢。

京東健康近期則從京東集團內“剝離”,開啟獨立公司化發展。背後的意義可能就在於,將從過去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轉向以服務為主體的經營方向。進而開啟更大的用戶市場價值。

那麼,互聯網醫療服務會是一個怎樣的市場?

零售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稱,當下,以醫藥零售業務為主體的京東健康是盈利的。

而整體來看,在醫藥零售業務一塊,京東健康主要經營兩塊內容 。

一是非藥品品類。京東健康最早涉足泛健康領域就是從2013年做保健品零售業務開始,目前的非藥類商品已經包含了保健品、滋補品、醫療器械、計生/成人用品和隱形眼鏡等等,幾乎覆蓋了泛健康的所有品類。

二是藥品。京東從2016年先後推出了第三方商家的藥品零售業務,和基於京東大藥房這個品牌的自營藥品零售業務,自營業務使用的是京東自有的倉配能力,能夠給購藥用戶提供不輸京東其他自營商品的購物體驗。

為了繼續提高網購藥品的配送時效,京東健康相關人士稱,年內還會再在全國範圍內佈局更多藥品倉,重點可能會在中西部區域市場。

辛利軍稱:“我們也可以幫助醫院來做處方流轉平臺,未來患者用手機掛號,就診卡、醫保卡合一,掃完後,醫生開了處方,手機上馬上就能看到,然後支付,京東大藥房可以在你回家以後送過來。”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具體到購買場景來看,互聯網醫藥零售市場主要存在兩個場景。

首先是,急需求,應急購買場景。

京東當下的內部測試數據是,大概不到20%的藥品出售是應急購買。

辛利軍稱:“今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會把全國藥品倉和京東其它倉的管理做到有GSB認證,以及整個配送環節的安全性,所以到了年底我們會在全國做到京東用戶55%以上實現當日達,剩下的可能是次日達,與京東自營其他品類商品的配送時效持平。”

除了與京東的傳統自營模式類似的藥品零售之外,京東健康近期還開始做基於LBS的線上線下融合的藥品1小時配送服務。辛利軍稱:“8月底或者9月初,京東健康在全國超過五十個城市,會實現在京東健康下單,通過LBS識別線下藥店,經過我們認證和確認之後藥品質量沒有問題,然後在一公里範圍內做到一個小時配送。”

其次是,計劃性購買場景。比如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用藥,以及日常保健性、預防性需求和家庭常備藥等。

這塊市場較大,按京東健康的內部測試,80%以上是來自家用常用藥和慢性病藥的訂單。

計劃性購買也得益於國家醫藥分離政策推進。

由於推行醫藥分離,醫院層面會有降低藥房成本的需求,像現在病床都稀缺,那就更沒空間來儲備大量藥物了。

因此,醫院藥房會希望引入更具效率和成本價值的經營實體進來。

線上渠道由於是大倉經營,可以集量一對多服務用戶,它的成本效率是有的。

京東健康則是一體化物流體系,藥品入倉、出倉、送到消費者手中,全流程自控。因此,流通強管控,可追溯,醫院能追到責任人,因此,在安全至上的藥品流通領域,京東健康成為了一個可靠的供貨渠道。

辛利軍稱:“中國今天只有京東一家能夠提供流通供應鏈加末端配送一體化的能力。別的公司都是藥是自己的,然後找外面的物流配送,這就會涉及到藥品安全性問題。出了事說不清楚。所以,醫院願意和我們合作,患者也認可。”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政策層面,互聯網醫藥零售渠道,每筆交易都是有數據的,對應到商品,以及個人。整個業務流程更透明。在醫藥的計劃性購買場景下,渠道的透明能帶來效率價值,能一定程度幫助解決醫保騙保等問題,有助於醫保控費。

渠道透明也能帶來一定的用戶價值,因為價格也是透明的。

服務


以上是京東健康過去的經營主體——醫藥零售業務。而對於未來,更重要的其實是服務場景。

辛利軍稱,在構建京東健康業務時,其與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有過多次交流,雙方一致的看法是,互聯網醫療的核心是服務。

“京東在醫藥電商領域的成熟度已經很高,我們已經是一個獨角獸。但我們發現當藥品往上下游去走的時候必須介入醫療服務場景。”

對於這點,《商業觀察家》認同,一方面,健康最重要的其實是預防,需要提供一整套的健康管理服務。中國現在在醫療領域,則其實存在很多服務缺失的情況,用戶想要的醫療服務並不能很好滿足,供給並沒有跟上。因此,企業如果能做好服務,會創造社會價值。

另一方面,服務有附加值,單純零售業務,毛利是很薄的。

京東健康目前的服務場景構建包括三塊內容。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一、互聯網醫療。比如在線掛號、問診開方。

這一塊,京東健康做得比較“實際”。

現在的創業公司很多都在做免費的問診服務。“免費”的問題則在於,需要從另一個層面把利潤找補回來。京東健康目前做得是收費的問診服務。這反而有可能會讓消費者產生信任。對於健康、就醫這件大事,消費者,尤其是有購買能力的中產階級,可能不會像其他商品或服務那樣容易相信“免費”。

包括從整個大環境來看,隨著人口紅利的衰竭,該線上化的人群差不多都已經互聯網化了。因此,當下如果還要像以前那樣,通過免費、補貼力圖做一個大的流量數據平臺出來,可能性已經比較低。

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的生意是要本身有可持續性,業務本身能產生利潤才是一門好生意。免費與補貼越來越“脫離時代”。

辛利軍稱:“現在入駐京東健康的醫生,接近3萬位。總體來講,互聯網問診,我們是要幫助提高醫生陽光收入,希望醫生通過問診介入用戶的健康管理。京東健康不希望賺就醫的錢,就醫用藥是醫保支付,我們希望幫助政府部門降低醫保支出的費用,降低費用的同時賺取合理的收益,希望未來把更多用戶的線上消費和服務習慣逐漸引導到健康管理上來。”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二、健康服務。目前主要是消費醫療類服務,包括體檢、醫美、齒科、孕產、疫苗預約等。

這些服務有持續性。體檢每年都要做,齒科定期也要去看。做這個業務既有較長用戶服務生命週期,也有毛利空間。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三、智慧解決方案。包括藥店合作、醫院合作、政府合作。京東健康輸出技術等解決方案,是一個2B的業務。

醫療醫藥行業,單純線上是無法全部滿足需求的。用戶看病需要面對面交流,要觀察,要去醫院。體檢一定是現場的服務。因此,要更好做健康行業,肯定也是要基於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其中,有一個場景是《商業觀察家》認為很有價值,能重塑整個行業,並創造社會價值的。

即社區分級診療體系。

看與中國類似,已經處於老齡化社會的日本,會發現,在日本的社區,怎麼會有這麼多社區醫院,《商業觀察家》有時候開玩笑說,在日本,社區醫院比便利店還多。

他們的社區醫院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信任體系的建立,支撐了分級診療。

在中國,人們都“迷信”三甲大醫院,大病小病都往三甲醫院跑,對於社區小型醫院則總是不放心。導致往三甲醫院跑的人群面臨看病難的情況,社區小型醫院卻少有關注,整個社區醫療體系並沒有很好建立。在一些低線市場,則“魚龍混雜”。

而日本的社區醫院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很關鍵的一點,是有“信用”背書。普通民眾日常不舒服就近可以在社區醫院看病,小病由社區醫院直接治療,無法診斷需要進一步檢查的,則轉移到大型醫院,社區醫院開“證明”,民眾拿著“證明”直接就可以到大型醫院就診,不需要再像中國這樣還要排隊掛號,要找熟人等等。

這就解決了信任問題,會讓民眾相信社區醫院是可靠的,大型醫院為社區醫院作了信用背書。大型醫院也減少了負擔,專家醫生不需要為“感冒”等小病花費太多時間。進而,分級診療體系得以建立,部分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由於中國尚不存在這樣的體系,互聯網反而有機會。比如日常不舒服可以在線上諮詢看醫生,或者未來可通過線上到社區醫院看病。需要進一步確認檢查的患者,可以直接在線上掛號到對應的線下實體醫院。

由於互聯網的透明性,以及可以一對多服務用戶,互聯網其實可以在社區產生更大社會價值。

辛利軍在回答《商業觀察家》相關提問時表示:“現在我們可以在網上做輕問診,要是輕問診解決不了問題、需要轉送到線下就醫的話,互聯網醫院的醫生可以推薦患者應就診的科室,目前,我們暫時不能實現全國所有的三甲醫院互聯網化。這塊目前成本很高,但未來,京東健康希望能夠實現。”

價值


目前來看,京東健康在做互聯網醫療醫藥,做服務場景這塊業務,是有優勢的。

《商業觀察家》認為有三點。

一、品牌價值。

京東的品質品牌形象已經建立。而品牌對於健康業務還是比較重要的。

分兩塊看。

一個是個人C端醫療服務。這塊品牌價值比較重要,不然,人們幹嘛總是往三甲醫院跑呢。

一個是B端醫療服務市場。包括公司體檢服務、員工福利等等。

B端市場很大,像體檢業務的主體,基本都是企業每年為員工承擔支出。但是做B端市場是非常依賴品牌的,初創性企業沒有品牌很難做。這也是京東企業購為什麼能做到當下B端採購市場份額第一位的原因。

未來,如果京東健康與京東企業購進行更多協同融合,相關業務的粘性和價值會非常大。因為京東企業購有規模龐大的客戶資源,兩者都擁有京東的品牌,京東健康則是一個更高頻、更具粘性的業務。

二、全鏈路業務佈局。

目前來看,京東健康是醫療醫藥市場中,佈局最全的。每一塊,京東健康都有一定業務基礎量。而醫療醫藥市場,消費者往往都希望獲得一站式服務。因為更方便,能降低焦慮感。

在合作伙伴面前,一站式服務的提供則可能意味著更好的信任度建立。就好像京東的一體化物流對於醫院等合作伙伴,肯定是加分的。

三,技術。

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

推動市場發展、擴容,很多時候都是由新的供給來創造的。而新的供給往往都有賴於技術進步。就好像,如果有提升壽命、治療當下絕症的藥物研發出來,肯定就會有需求,會創造新的需求。

目前,整個京東集團在技術研發投入方面,每年達到了百億。包括在供應鏈、AI等領域方面的投入。因此,在通過技術提升既有業務效率,通過技術來打造新的消費場景,通過技術構建更便利的服務等方面,京東健康是值得關注的。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從醫藥電商跨向醫療服務,京東健康瞄準社區

當下中國生鮮市場不缺模式,缺供應鏈。

不缺思維,缺細節執行。

不缺想象空間,缺消費者洞察。

《商業觀察家》將舉行2019年(第二屆)中國生鮮零售大會,探討生鮮零售破局之道,以期促進生鮮業界學習、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

本屆大會將關注熟食業務構建、供應鏈協同融合、自有品牌打造、會員制經營方向,以及最後一公里解決方案。

大會名稱:商業觀察家2019年(第二屆)中國生鮮零售大會

大會主題:破局

大會時間:2019年9月18-19日

大會地點:上海寶華萬豪酒店

大會日程安排及擬邀嘉賓:

9月18日

大會主論壇

上午場|破局:趨勢

9:00-9:10

商務部領導致辭

9:10-9:20

上海市商務委領導致辭

9:20-9:30

趨勢發佈:

商業觀察家生鮮零售趨勢報告

9:30-10:00

主題演講:“多面”盒馬

擬邀嘉賓:盒馬鮮生CEO侯毅

10:00-10:30

主題演講:永輝mini未來在哪裡

擬邀嘉賓:永輝超市

10:30-10:40 茶歇、交流

10:40-11:10

主題演講:平臺生鮮路徑

擬邀嘉賓:美團點評集團高級副總裁、酒旅生鮮事業部總裁陳亮

11:10-11:40

主題演講:平臺生鮮如何構建供應鏈

擬邀嘉賓: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

11:40-12:10

主題演講:生鮮消費趨勢

擬邀嘉賓:高瓴資本

下午場|破局:供應鏈

14:00-14:30

主題演講:生鮮怎麼做買斷款?

擬邀嘉賓:永輝生鮮買手

14:30-15:00

主題演講:生鮮供應鏈金融應用

擬邀嘉賓:百果園

15:00-15:30

主題演講:社區團購如何實現供應鏈突圍

擬邀嘉賓:興盛優選

15:30-16:00

主題演講:水產供應鏈的構建邏輯(反向物流)

擬邀嘉賓:吉麥隆董事長周新良

16:00-16:10 茶歇、交流

16:10-16:40

主題演講:生鮮S2B如何打造?

擬邀嘉賓:美菜創始人劉傳軍

16:40-17:10

主題演講:生鮮C2B有沒有可能性

擬邀嘉賓:彩食鮮CEO羅慶元

17:10-18:30

圓桌討論:豬肉及製品發展趨勢,及如何上下游協同

擬邀嘉賓:天邦食品股份副總裁兼新零售總裁劉夢婕

唐人神集團

壹號土豬創始人陳生

大潤發生鮮副總張建傑

9月19日上午

三場平行分論壇

平行分論壇一|破局:最後一公里

9:00-9:30

演講主題:前置倉如何突破流量、損耗瓶頸

擬邀嘉賓:叮咚買菜創始人樑昌霖

9:30-10:00

演講主題:生鮮便利店的“最後一公里”解決方案

擬邀嘉賓:錢大媽

10:00-10:30

演講主題:社區生鮮的迭代

擬邀嘉賓:生鮮傳奇創始人王衛

10:30-10:40 茶歇、交流

10:40-11:10

演講主題:會員制業態做前置倉的邏輯

擬邀嘉賓:山姆會員商店副總裁陳志宇

11:10-11:40

演講主題:到店自提能否打造社區計劃性購買場景

擬邀嘉賓:呆蘿蔔創始人李陽

11:40-12:30

圓桌論壇|生鮮最後一公里履約:到店自提還是到家

擬邀嘉賓:樸樸超市創始人陳興文

兩鮮創始人沈斌

綠城超市董事長田建忠

蘇寧小店

平行分論壇二|破局:熟食

9:00-9:30

演講主題:盒馬工坊的經營邏輯

擬邀嘉賓:盒馬鮮生

9:30-10:00

演講主題:熟食如何標準化複製

擬邀嘉賓:大潤發生鮮副總許利良

10:00-10:30

演講主題:中央廚房半成品、中式盒飯開發

擬邀嘉賓:步步高B2B事業部總經理王藝橙

10:30-10:40 茶歇、交流

10:40-11:10

演講主題:鮮食商品開發

擬邀嘉賓:羅森副總裁張晟

11:10-11:40

演講主題:食品自有品牌開發技術

擬邀嘉賓:元初食品總裁陳啟明

11:40-12:30

圓桌論壇:區域零售商如何構建熟食門檻

擬邀嘉賓:新華都超市、寬廣超市、新樂超市、超市發

平行分論壇三|破局:中臺

9:00-9:30

演講主題:京東生鮮的中臺構建

擬邀嘉賓:京東生鮮

9:30-10:00

演講主題:阿里巴巴中臺解決方案

擬邀嘉賓:阿里巴巴供應鏈平臺事業部負責人王曦若

10:00-10:30

演講主題:中臺如何支撐供應鏈發展

擬邀嘉賓:誼品生鮮創始人江建飛

10:30-10:40 茶歇、交流

10:40-11:10

演講主題:生鮮物流如何融合中臺

擬邀嘉賓:九曳供應鏈董事長張冰

11:10-11:40

演講主題:每日優鮮的中臺思路-如何更透明構建業務

擬邀嘉賓:每日優鮮

11:40-12:30

圓桌論壇:如何通過中臺進行連鎖管理

擬邀嘉賓:海鼎、永輝雲創、有贊

9月19日下午

門店考察

9月19日下午14:00-18:00

門店考察(注:需單獨報名,每條路線限額50人,報滿即完。拒絕現場報名

A、“多面”盒馬:盒馬鮮生-盒馬菜市-盒馬F2-盒馬mini

B、社區生鮮店:康品彙生鮮-永輝生活-妙生活-果蔬好

C、大賣場生鮮:大潤發楊浦店-永輝超市-家樂福-山姆會員商店

D、前置倉:叮咚買菜-兩鮮-美團買菜-盒馬小站

00

報名須知

1、大會門票:1680元(含大會入場門票、資料費、門店考察,不含餐飲,交通、食宿自理)

2、含餐票:2380元(含五星級酒店2頓自助午餐+1頓自助晚餐,含大會入場門票、資料費、門店考察,交通、住宿自理)

3、早鳥票:800元(先報先得,含大會入場門票、資料費,不含門店考察,交通、食宿自理)

4、參加過《商業觀察家》過往主辦的新零售峰會、生鮮零售大會、便利店大會、新零售遊學等過往任何一屆會議或遊學活動的老會員(以企業為單位),即可享受門票“8折老友價”(餐飲不包含在內)。商業觀察家也可代與會者預訂酒店住宿,住宿協議價具體詳詢《商業觀察家》工作人員。

5、此次發佈大會日程安排及擬邀嘉賓尚未最終確定,未來可能因嘉賓檔期等不可抗力原因,存在調整。但,大會規模、嘉賓規格及議題分享、交流的專業水準會有保證,具體質量可參考《商業觀察家》過往會議論壇。

6、參會聯繫:010-67397293

13691528689(同微信號)

13699216090(同微信號)

招商合作:13699216090(同微信號)

*本活動最終解釋權在商業觀察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