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在跟藝術有關的年輕人身上,更能體現某種躁動的,難以按捺的青春熱情或接近夢想的願望”,所以,他內心湧現了一個想法:要把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

這些人,後來成為了《流浪北京》裡的主人公。

拍完《流浪北京》後,吳文光說:“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在跟藝術有關的年輕人身上,更能體現某種躁動的,難以按捺的青春熱情或接近夢想的願望”,所以,他內心湧現了一個想法:要把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

這些人,後來成為了《流浪北京》裡的主人公。

拍完《流浪北京》後,吳文光說:“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不同於《流浪北京》裡後來各奔東西的主人公,從1988 年至今,吳文光一直堅持獨立紀錄片的拍攝,雖然過程很艱苦,卻樂在其中。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在跟藝術有關的年輕人身上,更能體現某種躁動的,難以按捺的青春熱情或接近夢想的願望”,所以,他內心湧現了一個想法:要把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

這些人,後來成為了《流浪北京》裡的主人公。

拍完《流浪北京》後,吳文光說:“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不同於《流浪北京》裡後來各奔東西的主人公,從1988 年至今,吳文光一直堅持獨立紀錄片的拍攝,雖然過程很艱苦,卻樂在其中。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和他的“民間記憶計劃”

吳文光給《流浪北京》起了個副標題,叫作《最後的夢想者》,聽起來何其悲壯。“最後”與“夢想”,兩個有著極大扭錯的詞組,搭配在一起,意味著原本隱於藝術面孔之下的烏托邦,煙消雲散,意味著浪漫主義的結束。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在跟藝術有關的年輕人身上,更能體現某種躁動的,難以按捺的青春熱情或接近夢想的願望”,所以,他內心湧現了一個想法:要把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

這些人,後來成為了《流浪北京》裡的主人公。

拍完《流浪北京》後,吳文光說:“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不同於《流浪北京》裡後來各奔東西的主人公,從1988 年至今,吳文光一直堅持獨立紀錄片的拍攝,雖然過程很艱苦,卻樂在其中。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和他的“民間記憶計劃”

吳文光給《流浪北京》起了個副標題,叫作《最後的夢想者》,聽起來何其悲壯。“最後”與“夢想”,兩個有著極大扭錯的詞組,搭配在一起,意味著原本隱於藝術面孔之下的烏托邦,煙消雲散,意味著浪漫主義的結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不過好在,《流浪北京》所要傳達的思想,還是擴散開了。那就是,“紀錄片的生命,在於透過生活觸及人的心靈,通過對個人命運的關注,進而擴展到對整個人類命運的關注”。

吳文光說過,80年代的青春期,最大的躁動就是“理想主義的遠遊”。這種“遠遊”不只是為夢想遠走這麼簡單,更是要打破文化流通自上而下的方式,從個人角度去表達,去發聲。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在跟藝術有關的年輕人身上,更能體現某種躁動的,難以按捺的青春熱情或接近夢想的願望”,所以,他內心湧現了一個想法:要把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

這些人,後來成為了《流浪北京》裡的主人公。

拍完《流浪北京》後,吳文光說:“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不同於《流浪北京》裡後來各奔東西的主人公,從1988 年至今,吳文光一直堅持獨立紀錄片的拍攝,雖然過程很艱苦,卻樂在其中。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和他的“民間記憶計劃”

吳文光給《流浪北京》起了個副標題,叫作《最後的夢想者》,聽起來何其悲壯。“最後”與“夢想”,兩個有著極大扭錯的詞組,搭配在一起,意味著原本隱於藝術面孔之下的烏托邦,煙消雲散,意味著浪漫主義的結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不過好在,《流浪北京》所要傳達的思想,還是擴散開了。那就是,“紀錄片的生命,在於透過生活觸及人的心靈,通過對個人命運的關注,進而擴展到對整個人類命運的關注”。

吳文光說過,80年代的青春期,最大的躁動就是“理想主義的遠遊”。這種“遠遊”不只是為夢想遠走這麼簡單,更是要打破文化流通自上而下的方式,從個人角度去表達,去發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從《流浪北京》開始,在吳文光的號召之下,那些長期受制於電影製作因素的創作者們,彷彿一下子開竅了,他們隱藏在內心的個人表達,得到了前所未有額釋放。

隨著DV時代的來臨和數碼技術的發展,拍攝和記錄變得越來越簡單,為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發展,注入了無限可能與希望。在90年代中後期,湧現出了一批以蔣樾,胡杰,張元,段錦川,賈樟柯等為代表獨立製片人。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在跟藝術有關的年輕人身上,更能體現某種躁動的,難以按捺的青春熱情或接近夢想的願望”,所以,他內心湧現了一個想法:要把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

這些人,後來成為了《流浪北京》裡的主人公。

拍完《流浪北京》後,吳文光說:“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不同於《流浪北京》裡後來各奔東西的主人公,從1988 年至今,吳文光一直堅持獨立紀錄片的拍攝,雖然過程很艱苦,卻樂在其中。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和他的“民間記憶計劃”

吳文光給《流浪北京》起了個副標題,叫作《最後的夢想者》,聽起來何其悲壯。“最後”與“夢想”,兩個有著極大扭錯的詞組,搭配在一起,意味著原本隱於藝術面孔之下的烏托邦,煙消雲散,意味著浪漫主義的結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不過好在,《流浪北京》所要傳達的思想,還是擴散開了。那就是,“紀錄片的生命,在於透過生活觸及人的心靈,通過對個人命運的關注,進而擴展到對整個人類命運的關注”。

吳文光說過,80年代的青春期,最大的躁動就是“理想主義的遠遊”。這種“遠遊”不只是為夢想遠走這麼簡單,更是要打破文化流通自上而下的方式,從個人角度去表達,去發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從《流浪北京》開始,在吳文光的號召之下,那些長期受制於電影製作因素的創作者們,彷彿一下子開竅了,他們隱藏在內心的個人表達,得到了前所未有額釋放。

隨著DV時代的來臨和數碼技術的發展,拍攝和記錄變得越來越簡單,為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發展,注入了無限可能與希望。在90年代中後期,湧現出了一批以蔣樾,胡杰,張元,段錦川,賈樟柯等為代表獨立製片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賈樟柯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在跟藝術有關的年輕人身上,更能體現某種躁動的,難以按捺的青春熱情或接近夢想的願望”,所以,他內心湧現了一個想法:要把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

這些人,後來成為了《流浪北京》裡的主人公。

拍完《流浪北京》後,吳文光說:“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不同於《流浪北京》裡後來各奔東西的主人公,從1988 年至今,吳文光一直堅持獨立紀錄片的拍攝,雖然過程很艱苦,卻樂在其中。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和他的“民間記憶計劃”

吳文光給《流浪北京》起了個副標題,叫作《最後的夢想者》,聽起來何其悲壯。“最後”與“夢想”,兩個有著極大扭錯的詞組,搭配在一起,意味著原本隱於藝術面孔之下的烏托邦,煙消雲散,意味著浪漫主義的結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不過好在,《流浪北京》所要傳達的思想,還是擴散開了。那就是,“紀錄片的生命,在於透過生活觸及人的心靈,通過對個人命運的關注,進而擴展到對整個人類命運的關注”。

吳文光說過,80年代的青春期,最大的躁動就是“理想主義的遠遊”。這種“遠遊”不只是為夢想遠走這麼簡單,更是要打破文化流通自上而下的方式,從個人角度去表達,去發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從《流浪北京》開始,在吳文光的號召之下,那些長期受制於電影製作因素的創作者們,彷彿一下子開竅了,他們隱藏在內心的個人表達,得到了前所未有額釋放。

隨著DV時代的來臨和數碼技術的發展,拍攝和記錄變得越來越簡單,為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發展,注入了無限可能與希望。在90年代中後期,湧現出了一批以蔣樾,胡杰,張元,段錦川,賈樟柯等為代表獨立製片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賈樟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元

他們將鏡頭朝下,以個人化敘事為美學準則,以獨立的個體為拍攝對象,奉獻了《彼岸》《雪落伊犁》《公共場所》《八廓南街16號》《幸福生活》《圓明園的藝術家們》等優秀的獨立紀錄片。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在跟藝術有關的年輕人身上,更能體現某種躁動的,難以按捺的青春熱情或接近夢想的願望”,所以,他內心湧現了一個想法:要把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

這些人,後來成為了《流浪北京》裡的主人公。

拍完《流浪北京》後,吳文光說:“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不同於《流浪北京》裡後來各奔東西的主人公,從1988 年至今,吳文光一直堅持獨立紀錄片的拍攝,雖然過程很艱苦,卻樂在其中。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和他的“民間記憶計劃”

吳文光給《流浪北京》起了個副標題,叫作《最後的夢想者》,聽起來何其悲壯。“最後”與“夢想”,兩個有著極大扭錯的詞組,搭配在一起,意味著原本隱於藝術面孔之下的烏托邦,煙消雲散,意味著浪漫主義的結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不過好在,《流浪北京》所要傳達的思想,還是擴散開了。那就是,“紀錄片的生命,在於透過生活觸及人的心靈,通過對個人命運的關注,進而擴展到對整個人類命運的關注”。

吳文光說過,80年代的青春期,最大的躁動就是“理想主義的遠遊”。這種“遠遊”不只是為夢想遠走這麼簡單,更是要打破文化流通自上而下的方式,從個人角度去表達,去發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從《流浪北京》開始,在吳文光的號召之下,那些長期受制於電影製作因素的創作者們,彷彿一下子開竅了,他們隱藏在內心的個人表達,得到了前所未有額釋放。

隨著DV時代的來臨和數碼技術的發展,拍攝和記錄變得越來越簡單,為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發展,注入了無限可能與希望。在90年代中後期,湧現出了一批以蔣樾,胡杰,張元,段錦川,賈樟柯等為代表獨立製片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賈樟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元

他們將鏡頭朝下,以個人化敘事為美學準則,以獨立的個體為拍攝對象,奉獻了《彼岸》《雪落伊犁》《公共場所》《八廓南街16號》《幸福生活》《圓明園的藝術家們》等優秀的獨立紀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公共場所》《彼岸》《雪落伊犁》

04、時代的脈搏

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是一個理想主義被信仰和實踐的時代,那是一個自由大過天的時代,那是人們於黑暗中朝著心中的光明勇往直前的時代。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在跟藝術有關的年輕人身上,更能體現某種躁動的,難以按捺的青春熱情或接近夢想的願望”,所以,他內心湧現了一個想法:要把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

這些人,後來成為了《流浪北京》裡的主人公。

拍完《流浪北京》後,吳文光說:“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不同於《流浪北京》裡後來各奔東西的主人公,從1988 年至今,吳文光一直堅持獨立紀錄片的拍攝,雖然過程很艱苦,卻樂在其中。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和他的“民間記憶計劃”

吳文光給《流浪北京》起了個副標題,叫作《最後的夢想者》,聽起來何其悲壯。“最後”與“夢想”,兩個有著極大扭錯的詞組,搭配在一起,意味著原本隱於藝術面孔之下的烏托邦,煙消雲散,意味著浪漫主義的結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不過好在,《流浪北京》所要傳達的思想,還是擴散開了。那就是,“紀錄片的生命,在於透過生活觸及人的心靈,通過對個人命運的關注,進而擴展到對整個人類命運的關注”。

吳文光說過,80年代的青春期,最大的躁動就是“理想主義的遠遊”。這種“遠遊”不只是為夢想遠走這麼簡單,更是要打破文化流通自上而下的方式,從個人角度去表達,去發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從《流浪北京》開始,在吳文光的號召之下,那些長期受制於電影製作因素的創作者們,彷彿一下子開竅了,他們隱藏在內心的個人表達,得到了前所未有額釋放。

隨著DV時代的來臨和數碼技術的發展,拍攝和記錄變得越來越簡單,為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發展,注入了無限可能與希望。在90年代中後期,湧現出了一批以蔣樾,胡杰,張元,段錦川,賈樟柯等為代表獨立製片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賈樟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元

他們將鏡頭朝下,以個人化敘事為美學準則,以獨立的個體為拍攝對象,奉獻了《彼岸》《雪落伊犁》《公共場所》《八廓南街16號》《幸福生活》《圓明園的藝術家們》等優秀的獨立紀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公共場所》《彼岸》《雪落伊犁》

04、時代的脈搏

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是一個理想主義被信仰和實踐的時代,那是一個自由大過天的時代,那是人們於黑暗中朝著心中的光明勇往直前的時代。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在跟藝術有關的年輕人身上,更能體現某種躁動的,難以按捺的青春熱情或接近夢想的願望”,所以,他內心湧現了一個想法:要把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

這些人,後來成為了《流浪北京》裡的主人公。

拍完《流浪北京》後,吳文光說:“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不同於《流浪北京》裡後來各奔東西的主人公,從1988 年至今,吳文光一直堅持獨立紀錄片的拍攝,雖然過程很艱苦,卻樂在其中。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和他的“民間記憶計劃”

吳文光給《流浪北京》起了個副標題,叫作《最後的夢想者》,聽起來何其悲壯。“最後”與“夢想”,兩個有著極大扭錯的詞組,搭配在一起,意味著原本隱於藝術面孔之下的烏托邦,煙消雲散,意味著浪漫主義的結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不過好在,《流浪北京》所要傳達的思想,還是擴散開了。那就是,“紀錄片的生命,在於透過生活觸及人的心靈,通過對個人命運的關注,進而擴展到對整個人類命運的關注”。

吳文光說過,80年代的青春期,最大的躁動就是“理想主義的遠遊”。這種“遠遊”不只是為夢想遠走這麼簡單,更是要打破文化流通自上而下的方式,從個人角度去表達,去發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從《流浪北京》開始,在吳文光的號召之下,那些長期受制於電影製作因素的創作者們,彷彿一下子開竅了,他們隱藏在內心的個人表達,得到了前所未有額釋放。

隨著DV時代的來臨和數碼技術的發展,拍攝和記錄變得越來越簡單,為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發展,注入了無限可能與希望。在90年代中後期,湧現出了一批以蔣樾,胡杰,張元,段錦川,賈樟柯等為代表獨立製片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賈樟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元

他們將鏡頭朝下,以個人化敘事為美學準則,以獨立的個體為拍攝對象,奉獻了《彼岸》《雪落伊犁》《公共場所》《八廓南街16號》《幸福生活》《圓明園的藝術家們》等優秀的獨立紀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公共場所》《彼岸》《雪落伊犁》

04、時代的脈搏

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是一個理想主義被信仰和實踐的時代,那是一個自由大過天的時代,那是人們於黑暗中朝著心中的光明勇往直前的時代。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90年代的北京

可是有許許多多的人,一邊在物質的土壤上播種夢想,一邊卻又被自由的代價所桎梏,上下求索成了這些人的宿命。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在跟藝術有關的年輕人身上,更能體現某種躁動的,難以按捺的青春熱情或接近夢想的願望”,所以,他內心湧現了一個想法:要把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

這些人,後來成為了《流浪北京》裡的主人公。

拍完《流浪北京》後,吳文光說:“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不同於《流浪北京》裡後來各奔東西的主人公,從1988 年至今,吳文光一直堅持獨立紀錄片的拍攝,雖然過程很艱苦,卻樂在其中。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和他的“民間記憶計劃”

吳文光給《流浪北京》起了個副標題,叫作《最後的夢想者》,聽起來何其悲壯。“最後”與“夢想”,兩個有著極大扭錯的詞組,搭配在一起,意味著原本隱於藝術面孔之下的烏托邦,煙消雲散,意味著浪漫主義的結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不過好在,《流浪北京》所要傳達的思想,還是擴散開了。那就是,“紀錄片的生命,在於透過生活觸及人的心靈,通過對個人命運的關注,進而擴展到對整個人類命運的關注”。

吳文光說過,80年代的青春期,最大的躁動就是“理想主義的遠遊”。這種“遠遊”不只是為夢想遠走這麼簡單,更是要打破文化流通自上而下的方式,從個人角度去表達,去發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從《流浪北京》開始,在吳文光的號召之下,那些長期受制於電影製作因素的創作者們,彷彿一下子開竅了,他們隱藏在內心的個人表達,得到了前所未有額釋放。

隨著DV時代的來臨和數碼技術的發展,拍攝和記錄變得越來越簡單,為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發展,注入了無限可能與希望。在90年代中後期,湧現出了一批以蔣樾,胡杰,張元,段錦川,賈樟柯等為代表獨立製片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賈樟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元

他們將鏡頭朝下,以個人化敘事為美學準則,以獨立的個體為拍攝對象,奉獻了《彼岸》《雪落伊犁》《公共場所》《八廓南街16號》《幸福生活》《圓明園的藝術家們》等優秀的獨立紀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公共場所》《彼岸》《雪落伊犁》

04、時代的脈搏

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是一個理想主義被信仰和實踐的時代,那是一個自由大過天的時代,那是人們於黑暗中朝著心中的光明勇往直前的時代。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90年代的北京

可是有許許多多的人,一邊在物質的土壤上播種夢想,一邊卻又被自由的代價所桎梏,上下求索成了這些人的宿命。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90年代的北京

30年前,吳文光把到了時代的脈搏,他舉起攝影機,拍出了《流浪北京》,儘管它在技術上是那樣的粗糙,但它的質樸卻構建出了空前的真實感。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在跟藝術有關的年輕人身上,更能體現某種躁動的,難以按捺的青春熱情或接近夢想的願望”,所以,他內心湧現了一個想法:要把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

這些人,後來成為了《流浪北京》裡的主人公。

拍完《流浪北京》後,吳文光說:“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不同於《流浪北京》裡後來各奔東西的主人公,從1988 年至今,吳文光一直堅持獨立紀錄片的拍攝,雖然過程很艱苦,卻樂在其中。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和他的“民間記憶計劃”

吳文光給《流浪北京》起了個副標題,叫作《最後的夢想者》,聽起來何其悲壯。“最後”與“夢想”,兩個有著極大扭錯的詞組,搭配在一起,意味著原本隱於藝術面孔之下的烏托邦,煙消雲散,意味著浪漫主義的結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不過好在,《流浪北京》所要傳達的思想,還是擴散開了。那就是,“紀錄片的生命,在於透過生活觸及人的心靈,通過對個人命運的關注,進而擴展到對整個人類命運的關注”。

吳文光說過,80年代的青春期,最大的躁動就是“理想主義的遠遊”。這種“遠遊”不只是為夢想遠走這麼簡單,更是要打破文化流通自上而下的方式,從個人角度去表達,去發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從《流浪北京》開始,在吳文光的號召之下,那些長期受制於電影製作因素的創作者們,彷彿一下子開竅了,他們隱藏在內心的個人表達,得到了前所未有額釋放。

隨著DV時代的來臨和數碼技術的發展,拍攝和記錄變得越來越簡單,為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發展,注入了無限可能與希望。在90年代中後期,湧現出了一批以蔣樾,胡杰,張元,段錦川,賈樟柯等為代表獨立製片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賈樟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元

他們將鏡頭朝下,以個人化敘事為美學準則,以獨立的個體為拍攝對象,奉獻了《彼岸》《雪落伊犁》《公共場所》《八廓南街16號》《幸福生活》《圓明園的藝術家們》等優秀的獨立紀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公共場所》《彼岸》《雪落伊犁》

04、時代的脈搏

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是一個理想主義被信仰和實踐的時代,那是一個自由大過天的時代,那是人們於黑暗中朝著心中的光明勇往直前的時代。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90年代的北京

可是有許許多多的人,一邊在物質的土壤上播種夢想,一邊卻又被自由的代價所桎梏,上下求索成了這些人的宿命。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90年代的北京

30年前,吳文光把到了時代的脈搏,他舉起攝影機,拍出了《流浪北京》,儘管它在技術上是那樣的粗糙,但它的質樸卻構建出了空前的真實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文 | 觀影君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紀錄片,社會的一面鏡子,投射時代,封裝歷史,與時間同行;紀錄片也是一把手術刀,解剖時代,鍼砭時弊,癔症或是頑疾,都顯出原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紀錄片注重鏡頭切分、旁邊解說、配樂優美以及畫面工整的紀錄片,代表作有《話說長江》《絲綢之路》《望長城》等。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話說長江》&《絲綢之路》

光聽名字,不難猜出其中的內容,這些紀錄片拍攝下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它們所起到的宣傳和展播作用,遠大於記錄和訴說。當時的紀錄片為政治服務,被視作國家門面。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種局面被徹底顛覆了。

伴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新思潮來襲,湧現出了一批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們自願從體制內離職,四處流浪,宣洩著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那時,“流浪”還是一個不那麼矯情惹人厭的浪漫字眼。

這批人成為了社會邊緣的“自由藝術家”,或自嘲為“盲流”,吳文光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作為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吳文光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些獨自流浪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從他們的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

1990年,吳文光導演的紀錄片《流浪北京》橫空出世,如一劑驚雷 — 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記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Burning in Beijing)

《流浪北京》的出現改變了紀錄片單一的宣傳作用,讓人看到紀錄片的更多可能性,也拉開了中國影史“新紀錄運動”的序幕。

“新記錄運動”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功能,它的出發點是人文關懷,提倡影像對“人”本身的關注,尤其是底層和邊緣的人。

就像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新記錄運動”也鼓勵導演們隨時拿起攝像機,從個人角度出發,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視角,對待拍攝對象。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新現實主義”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攝影機成了連接彼此情感的管道,成了悲歡離合的見證者,這樣拍出來的“獨立紀錄片”與此前宣傳意味濃重的紀錄片有著迥異的底色。

01、流浪北京,四海為家

紀錄片《流浪北京》以一個流浪藝術家的視角(其實就是導演吳文光自己),跟蹤拍攝了五位流浪藝術家的生活。各自獨立,又相互認識,這五個人分別是:

張慈,來自雲南,作家;

張大力,來自黑龍江,畫家;

高波,來自四川,玩攝影的;

張夏平,來自雲南,既是畫家,也是作家;

牟森,來自遼寧,搞戲劇的。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在他的房間

整部電影分為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的標題分別是:來北京、住在北京、出國之路、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張夏平的瘋狂。

這五位“盲流藝術家”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那些生活的辛酸,奮鬥的閃光,現實的無奈,還有近乎瘋狂卻又退卻的追求,都毫無保留地展示在了鏡頭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和他的“蛙實戲劇團”在排練《大神布朗》

整部紀錄片是由這五個人對著鏡頭自述來推動的,就像在跟好友聊天,所說的內容涉及了對社會、對理想、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吳文光要營造的,是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高波邊聊天邊抽菸

他們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現身說法地詮釋了北京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以此表現出那個年代北京帶給人的希望與痛苦,還有人們在這種悲喜交織下樂此不疲的掙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呢?

因為對當時的文藝青年來說,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是理想中的舞臺,是聖地。張夏平說了,單單是“北京”這兩個字,就是迷人;牟森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夏平

可當他們滿懷憧憬而來,卻四處碰壁,雄心壯志被生活無情消耗,全憑一口氣吊著。

高波把自己叫作“盲流”,就是freelance,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說,“等待著我們這群‘盲流’的無非三條路:自殺、結婚、或是堅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結果就是一語成讖。

在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下,五個人對北京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也紛紛作出了改變。

張慈渴望一個穩定的家,她講起自己借住在北大附近,把北大當作自己的食堂和澡堂時,泣不成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抹淚的張慈

張大力對北京的藝術氣氛感到厭倦,在日復一日為填飽肚子的奔忙中,他漸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正在作畫的張大力

高波雖然有著北京戶口,但卻認為北京讓自己缺乏安全感,他很矛盾;

張夏平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偶爾還會發瘋,甚至想到過自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在畫展上發瘋的張夏平

牟森缺乏經濟來源,得到處贈吃蹭喝,還能勉強活下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們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說了:“藝術家沒什麼國籍,也沒什麼民族,儘量去做一個國際性的。我覺得跟外國人結婚,應該跟中國人結婚一樣正常。”

就這樣,在北京涮了一圈後,這五個“盲流”藝術家的理想訴求都演變成了“出國”。北京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就像永遠也抵達不了的遠方,他們不再較勁,也不追了。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義激盪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夢想”的代名詞,而出國,無異於放棄了這個夢,同時也意味著對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後,五個人中有四人出國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來。配合這影片粗糙質感的畫面,聽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與迷茫,。

在那之後,吳文光還是放不下這些人,從1993年到1995年,又繼續跟拍了兩年,也就是所謂《流浪北京》的續集,《四海為家》。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記錄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新的生活狀態,影片同樣分為五個部分:家在中國、家在法國、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亞、家在美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慈了去美國,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重組了家庭,不久後也回國了;

張大力去了意大利,仍然從事繪畫創作,還成功在意大利舉辦了個人畫展,人物側面的塗鴉形像,成了他獨特的符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大力

高波和他的妻子定居在法國,他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攝影,過著普通的務工生活,幾年後回國發展;

張夏平定居在維也納,也不再畫畫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扮演好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談及繪畫,她滿是無奈,不願多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藝術是人類心靈的迷彩”

當初選擇留下北京的牟森,還在堅持為自己的戲劇夢奮鬥,5年後,他的作品《與艾滋病有關》在北京舉行了首映。

從1990年的《流浪北京》1995年的到《四海為家》,5年時間,吳文光用純粹的觀察式和訪問式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住了80年代末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最後的出路,那是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實現或否定的過程。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片頭

正是吳文光對邊緣人的持續關注,驚醒和激勵了很多人,也開闢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新天地。

除了在內容和思想上,《流浪北京》在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的處理上,同樣遊離於當時的主流範圍外,先鋒、實驗、原始、生猛,也為後來的獨立紀錄片開了先河。

02、同期聲,長鏡頭,自然光

《流浪北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同期聲”和“長鏡頭”,這也在後來成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旗幟,著重突出了紀錄片的紀實性和人文性。

在《流浪北京》之前的中國主流紀錄片,往往是解說詞壓倒畫面,意識取代感情,配樂凌駕於語言之上,所見所聞盡是宏大的家國概念,很少有個人的影子。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絲綢之路》(1980)

《流浪北京》擺脫了當時主流紀錄片千篇一律的拍攝風格,被攝者從被動變狀態變為主體,讓攝影機真正成為了靜默等待的旁觀者,以“低姿態”的角度,真實,客觀,冷靜地反映人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同時,全片大量使用採訪,保留同期聲,沒有一句多餘的解說詞,也沒有配樂,人物的介紹和說明用的是字幕,完完全全私人空間領域內的敘事,不加任何干預。沒有規整的鏡頭切分,往往都是一個鏡頭一場戲。

《流浪時間》也沒有打光,全程採用的都是自然光。在某些陰暗的環境內,人物深陷在黑色陰影之中,他們說話發出的聲音好像來自身後深邃未知的神祕空間。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自然光拍攝

這種不加修飾的拍攝方式,才能將被拍攝的人物直接推至觀眾眼前,但其意圖不在於要和觀眾套近乎,而是對觀眾審美的尊重,也是對時代的內省。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拍攝張慈在院子洗衣服

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抵抗了無孔不入的公共話語腐蝕,充分保留了個人的想象空間。這在當時,意義非凡。

03、理想主義的遠遊

其實《流浪北京》的誕生,與導演吳文光的個人經歷也密切相關。

1988年,吳文光放棄了在雲南昆明穩定的中學教師工作,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後在電視臺打工維持生計。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能接受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一眼望到50歲的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年輕時的吳文光(1988年)

初到北京,吳文光曾認為,“昆明是一個閒人的氛圍,而北京是一個賭場”。他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他們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拍照、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戲劇。

吳文光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覺得這樣的群體很鮮活,很特別,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也和剛剛開放的社會有著關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在跟藝術有關的年輕人身上,更能體現某種躁動的,難以按捺的青春熱情或接近夢想的願望”,所以,他內心湧現了一個想法:要把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

這些人,後來成為了《流浪北京》裡的主人公。

拍完《流浪北京》後,吳文光說:“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

不同於《流浪北京》裡後來各奔東西的主人公,從1988 年至今,吳文光一直堅持獨立紀錄片的拍攝,雖然過程很艱苦,卻樂在其中。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吳文光和他的“民間記憶計劃”

吳文光給《流浪北京》起了個副標題,叫作《最後的夢想者》,聽起來何其悲壯。“最後”與“夢想”,兩個有著極大扭錯的詞組,搭配在一起,意味著原本隱於藝術面孔之下的烏托邦,煙消雲散,意味著浪漫主義的結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不過好在,《流浪北京》所要傳達的思想,還是擴散開了。那就是,“紀錄片的生命,在於透過生活觸及人的心靈,通過對個人命運的關注,進而擴展到對整個人類命運的關注”。

吳文光說過,80年代的青春期,最大的躁動就是“理想主義的遠遊”。這種“遠遊”不只是為夢想遠走這麼簡單,更是要打破文化流通自上而下的方式,從個人角度去表達,去發聲。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80年代的北京

從《流浪北京》開始,在吳文光的號召之下,那些長期受制於電影製作因素的創作者們,彷彿一下子開竅了,他們隱藏在內心的個人表達,得到了前所未有額釋放。

隨著DV時代的來臨和數碼技術的發展,拍攝和記錄變得越來越簡單,為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發展,注入了無限可能與希望。在90年代中後期,湧現出了一批以蔣樾,胡杰,張元,段錦川,賈樟柯等為代表獨立製片人。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賈樟柯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張元

他們將鏡頭朝下,以個人化敘事為美學準則,以獨立的個體為拍攝對象,奉獻了《彼岸》《雪落伊犁》《公共場所》《八廓南街16號》《幸福生活》《圓明園的藝術家們》等優秀的獨立紀錄片。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公共場所》《彼岸》《雪落伊犁》

04、時代的脈搏

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是一個理想主義被信仰和實踐的時代,那是一個自由大過天的時代,那是人們於黑暗中朝著心中的光明勇往直前的時代。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90年代的北京

可是有許許多多的人,一邊在物質的土壤上播種夢想,一邊卻又被自由的代價所桎梏,上下求索成了這些人的宿命。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90年代的北京

30年前,吳文光把到了時代的脈搏,他舉起攝影機,拍出了《流浪北京》,儘管它在技術上是那樣的粗糙,但它的質樸卻構建出了空前的真實感。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中國首部獨立紀錄片,聚焦底層人民,記錄下90年代的殘酷北漂生活

《流浪北京》中的北京

也由此,開啟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新紀元,引領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發展方向 — 關注時代,關注現實、關注社會,關注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和邊緣的人。

(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