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吉林9人上榜,看看他們因何成名

近日,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審核確定了由各地和軍隊系統推薦的303名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已於6月25日起在中央主要媒體和重點網站進行集中公示宣傳。

303名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分為助人為樂類60名,見義勇為類60名,誠實守信類56名,敬業奉獻類65名,孝老愛親類62名。其中,吉林有9人上榜。

吉林入圍名單如下:

一、助人為樂模範候選人

劉啟芳、張超凡

二、見義勇為模範候選人

李冬生、鄭立永

三、誠實守信模範候選人

王桂賢

四、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

鄭德榮(已故)、丁華

五、孝老愛親模範候選人

王紅偉、隋廣傑

榜樣就在身邊,精神永久流傳

吉林這9位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的故事,讓我們再品讀一次……

劉啟芳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吉林9人上榜,看看他們因何成名

劉啟芳,女,漢族,1979年7月生,吉林省長春精誠社工服務中心理事長。

劉啟芳發起“吉心工程”公益項目,為吉林省貧困心臟病人架起慈善基金與政府醫保報銷相結合的橋樑,6年間,共募集善款3700萬元,成功為1萬餘名貧困心臟病患者實施免費手術。她的人生與一個又一個心臟病患者的生命聯繫在一起,用愛心講述生命故事。

2013年,劉啟芳放下北京的優越生活來到吉林長春,發起公益項目“吉心工程”,採用“政府醫保報銷+慈善基金=全免費”創新型醫療救助模式,將救助範圍覆蓋到吉林省農村地區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醫療保險的特困群體。“吉心工程”成立之初,提出用5年時間免費救助1萬人,讓1萬個家庭不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目前,該工程已經成功為12190名貧困心臟病患者實施免費手術,讓12190個家庭重返健康幸福生活。

“吉心工程”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為村民義診、篩查。2016年3月在去雙遼市義診時,當天來了近400名疑似心臟病患者。醫生為那些已確診但不需要手術的患者開具了藥方,囑咐他們去當地藥店和醫院買藥按時服用。村民們佩服得豎起大拇指。自工程啟動以來,劉啟芳和她的志願者團隊,先後組織700餘次義診,深入到4000多個鄉村,培訓近5000餘名村醫,為2萬餘名村民免費做心臟病檢查,並長期在定點醫院舉辦“愛國愛心健康大講堂”,解讀政府政策和心臟健康知識等。

劉啟芳始終把熱心公益事業作為奉獻之本,從項目立項、方案策劃、溝通協調,到定點醫院的選定、公益項目的宣傳、貧困鄉村的義診、救助善款的募捐等環節都親力親為。她所走出的每一步都體現出公益人的勤勞質樸,彰顯公益人的高尚品格,展現公益人的家國情懷。

劉啟芳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張超凡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吉林9人上榜,看看他們因何成名

張超凡,女,漢族,1992年3月生,中共黨員,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藝凡藝術教育培訓學校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張超凡出生時就被命運奪去了左臂,卻不妨礙她的頑強拼搏,活出生命“完美”的模樣。她是百餘家媒體專訪的90後創客校長,也是支教山區的年輕講師;她參與發起社會組織和社區治理體系的改革創新,也親自用全英文向世界講述中國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的典型故事。

大學畢業那年,年僅23歲的張超凡毅然放棄在北京保研的機會,返鄉尋求教育創業。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創辦的長春市綠園區藝凡藝術教育培訓學校,為知名學府輸入生源達1000餘名。為了讓更多的青年感知榜樣的力量,2019年,張超凡與長春市綠園區委、區政府聯合打造“夢想小鎮”基地公益項目。該基地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至今已經招募1.2萬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重點創立了新時代築夢展廳、公益夢想課堂、青少年雙創基地,開放至今公益參觀量達5.24萬人次。

大學支教的經歷使張超凡心懷山區困難兒童,多年來她累計為貧困地區捐資128萬元,幫扶300餘名家庭特困、肢體殘疾、自閉症兒童免費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在8年時間裡,她走進部隊、高校及貧困山區,進行了700餘場公益勵志演講,線下受益人數達28萬人次,線上互動人數為5000萬餘人次。張超凡積極組織發動黨員和社會愛心人士投身公益事業,與自閉症學校聯合舉辦“匯夢未來”公益助學活動,義務為70餘名自閉症學員授課。

她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和脫貧攻堅行動,將其書稿的稿費全部投入萬平無障礙建設當中,用186個晝夜打造了16個無障礙洗手間、電梯、坡道等,全面建成無障礙全國典型實踐基地和殘疾人創業就業孵化基地。聯合工會、團委、婦聯等相關部門,成立青年雙創空間和創業者資源共享平臺,為家庭貧困的殘疾人、返鄉創業的青年人免費提供創業場地,助力他們實現創業夢想。2019年,張超凡隨國務院新聞辦、吉林省人民政府出訪歐洲,用全英文向世界展示中國扶貧工作成就,介紹全球減貧的中國方案。

張超凡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李冬生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吉林9人上榜,看看他們因何成名

李冬生,男,漢族,1962年11月生,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南湖街道湖濱社區居民。

20多年間,李冬生於車禍中助人、火災中搶險、魚塘中救命、赤手奪白刃,7次匡扶正義,以善行義舉弘揚了社會正氣。

2003年3月的一天,李冬生開車途中路遇一家三口遭遇車禍。他迅速將危在旦夕的三人送往醫院。到達醫院後,李冬生又幫助辦理各項手續,還為傷者墊付手術費用。由於搶救及時,一家三口得以脫險,李冬生卻悄悄離開了。2012年7月的夜晚,李冬生和朋友在市場購物時,看見一名男子突然瘋狂地用刀將一位老婦人捅倒在地,緊接著又舉刀向旁邊一位趕來阻攔的老人扎去。李冬生臨危不懼,打掉了男子手中的尖刀,與男子進行殊死搏鬥,制止了犯罪。在公安民警和醫護人員趕到現場後,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手臂已被尖刀劃傷。李冬生救人危難的義舉,早已成為習慣。早在1990年4月,李冬生在外辦事時,遇上由於修理工人操作失誤引發的設備爆炸,現場有200多公升汽油,隨時會被引爆。危急時刻,李冬生衝進火海,拉下電閘。為此他全身多處燒傷,住院治療一個半月才痊癒。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1998年6月吉星加油站救火、2014年10月在魚塘救起暈厥的高齡教師、2015年11月在雪地裡救助受傷的年邁老人等等。李冬生還心繫公益事業,多次為貧困學生和病人捐款,長期參加各類助老扶貧活動。

總有人問李冬生,面對這麼多次的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時有沒有過害怕?李冬生回答很樸實“:我只知道救人刻不容緩,我看到了,趕上了,就必須衝上去。”

李冬生榮獲吉林省道德模範、吉林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鄭立永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吉林9人上榜,看看他們因何成名

鄭立永,男,漢族,1972年5月生,吉林省吉林市實力出租車公司出租車駕駛員。

鄭立永在21年的出租車司機生涯中,數次仗義出手、勇鬥歹徒,協助警方參與圍堵肇事車輛50餘次,抓捕犯罪嫌疑人10餘人,為治安防控網絡體系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最美的哥”。

2013年6月5日,鄭立永從車載廣播裡聽聞有一名持刀男子,在朝陽街手機市場行凶後,搶劫一輛黑色捷達車向霧凇大路方向逃竄。鄭立永馬上驅車向歹徒逃跑的方向追去。在吉林市林蔭路的一所住宅小區內,鄭立永和趕來的其他司機將歹徒搶劫的車輛圍堵住。歹徒持刀想從副駕駛車門逃跑,鄭立永見狀立刻隨手撿起路邊的磚頭進行阻止。在眾的哥和私家車司機的共同努力下,歹徒最終被控制在車內,警察隨即趕到將歹徒帶走。

鄭立永還有數次勇鬥歹徒的經歷。2003年11月29日晚,鄭立永開夜班,一男子打車坐在副駕駛位置,當行駛到一個漆黑衚衕裡,鄭立永感到有個冰涼、鋒利的東西頂住了自己的脖子,他馬上意識到遇上歹徒了。他猛地用手死死按住歹徒拿匕首的右手,用力把匕首從自己的脖子下移開,抬起右腳猛踹歹徒頭部,把匕首搶了過來。順勢抓住歹徒右手,將其控制住。歹徒趁他報警之機,猛地起身逃跑。鄭立永撲上去,與他展開搏鬥,將歹徒制服並移交警方。

鄭立永榮獲吉林省道德模範稱號。

王桂賢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吉林9人上榜,看看他們因何成名

王桂賢,女,漢族,1954年3月生,中共黨員,吉林省四平市商業城布匹裁剪行業組長。

幾十年來,王桂賢始終秉承著“時時處處鑄誠信”這一人生信條,在布匹經營中堅守“一貨一簽,包退包換包送,不合格產品不進、不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兩一”“三包”“兩不”承諾,贏得了顧客信賴和同行讚譽。

王桂賢在多年從商生涯中,始終如一履行自己對消費者的承諾。她常說:“人無信不立,經商必須以誠信為本,絕不能只承諾不兌現,更不能唯利是圖。”有一次,兩位顧客急需幾幅紅色金絲絨窗簾。王桂賢爭分奪秒地幫助他們選定了布料,又迅速聯繫、協調裁剪師傅,優先予以趕製並如期交貨,讓顧客非常感動。雖然費心費力又是零利潤銷售,但王桂賢心裡卻特別滿足。還有一次,兩名學生急需兩套服裝,卻因故不能來取。當時正趕上王桂賢身體不適,為了兌現自己的承諾,她便騎著自行車趕到學校將服裝交到他們手上。別人問她“,你往返兩個多小時圖個啥?”她坦然地說“:圖個信譽。”在面對一些突發的退貨要求時,即便完成了布料剪裁,她還是無條件退貨,她說:“掙錢要緊,信譽更要緊,承諾包退就要給人家退,不能講條件。”多年來,她從未違背誠信為本的理念。

王桂賢雖是個商人,但從不貪不義之財。2016年,在顧客離開後,王桂賢發現賬目上多收了錢,便立即追回顧客,將錢還了回去並致歉。

王桂賢榮獲吉林省道德模範提名獎。

鄭德榮(已故)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吉林9人上榜,看看他們因何成名

鄭德榮,男,漢族,1926年1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東北師範大學原副校長、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

鄭德榮是著名中共黨史專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的推動者。67年來,他始終堅守在教學科研一線,胸懷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遠大理想,把傳承紅色基因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把黨的創新理論貫穿學術研究全過程,成為學高德馨、以身垂範的榜樣,被譽為“紅色理論家”。

矢志不渝、與時俱進,始終堅守事業的“紅色方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鄭德榮致力於馬列主義理論課教學和黨史研究。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學術著作《中國共產黨是怎樣誕生的》。上世紀70年代末,高校急需具有思想性和科學性的黨史新教材。他勇挑重擔,主編了《中國共產黨歷史講義》,成為改革開放後教育部最早推出的全國高校通用黨史教材。上世紀80年代初,鄭德榮在東北師範大學成立了全國高校第一家毛澤東思想研究所,客觀全面地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此後的二三十年裡,他深入研究,持續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主要成果和寶貴經驗。

潛心治學、孜孜不倦,始終探究學術的“紅色底蘊”。鄭德榮一生出版50多部著作和教材、發表了260多篇論文,很多都填補了學術空白。他的《毛澤東思想史稿》一書,是國內研究毛澤東思想最早的專著,開創了研究毛澤東思想史科學體系的先河。他主編的《毛澤東思想概論》被高校、黨校廣為採用。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方面,他的《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宏觀研究方面的“拓荒之作”。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方面,他也撰寫了《習近平傳統文化觀的歷史淵源與思想精髓》等多篇論文,設置了多項研究課題,闡述了自己卓有建樹的觀點。

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始終傳承理想的“紅色基因”。幾十年來,鄭德榮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宣講黨的方針政策,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他注重德育為先,培養的14名碩士和49名博士,目前大多耕耘在中共黨史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這片學術沃土上,併成為本領域的學術骨幹和領軍人才。鄭德榮說:“作為教師,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培養學生成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鄭德榮被追授為“改革先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教師。

丁華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吉林9人上榜,看看他們因何成名

丁華,男,漢族,1964年2月生,中共黨員,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鐵東區分局治安大隊民警。

丁華部隊轉業後成為當地一名排爆警察,憑著自己過硬的專業技能成功處置各種挑戰,歷經數次生死考驗,先後排爆400餘次,處置炸彈、手雷上萬枚,被譽為“排爆英雄”“拆彈專家”

2017年5月8日,鐵東區某採石場進行了30年來一次最大量爆破作業。丁華趕赴現場,制定了周密的爆破作業流程和應急方案,在爆破作業過程中採取不間斷現場監督的方式,現場執勤監管工作有序進行,未發生任何事故。

2017年6月14日,四平某小區施工現場挖出一枚炸彈,因鏽蝕與空氣接觸燃燒,產生大量煙霧,狀態極不穩定,嚴重威脅現場施工人員和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丁華接到處置指令後迅速趕到,不顧個人安危,深入現場對炸彈實施降溫處理。在指揮部做出搬運引爆決定後,丁華請纓:“讓我一個人去,一旦出現意外,別造成更大的犧牲。”在他捧起炸彈時,冷卻的炸彈突然躥出1米多高的火焰,他的手瞬間被灼傷。他忍著劇痛將炸彈放到安全位置。在進行二次滅火冷卻後,又獨自駕車把炸彈運往安全地帶進行銷燬。

2018年4月24日清晨,丁華接到處置某小區工地發現炸彈的指令,他獨自一人冒死對炸彈進行現場勘查。在初步處置後,一場歷時9天的艱難排爆行動開啟。這次排爆遇到很大困難,一方面炸彈位於繁華地段,周邊均是高層居民樓,最近處僅30米;另一方面炸彈體量約為50公斤,爆炸後果不堪設想。爆破公司的人一致認為應當就地銷燬,但如果這樣,爆炸引發的衝擊波勢必造成樓體鬆動,預測損失將以億計;如果轉移銷燬,一旦發生爆炸,勢必造成人員傷亡。關鍵時刻,丁華又一次挺身而出,他進入現場,先是對彈坑注水以隔絕空氣,之後將炸彈抬出放入事先擺好用於轉移的特製水槽內。駕車最終將炸彈拉到郊區成功銷燬。丁華榮獲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吉林省道德模範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

王紅偉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吉林9人上榜,看看他們因何成名

王紅偉,女,漢族,1975年1月生,吉林省舒蘭市溪河鎮溪浪口村村民。

為照顧年邁母親和年幼侄子,王紅偉用瘦弱肩膀扛起家庭重擔。她放棄婚嫁全心在母親身邊盡孝,給小侄子以母愛,用自己的真情付出詮釋著人間摯愛。

王紅偉原本生活在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中,2008年5月,她的哥哥意外身亡,留下年幼的侄子嗷嗷待哺,嫂子也一蹶不振,全家人的生活變得拮据窘迫。王紅偉一邊忙著8畝旱田裡的莊稼,一邊照顧悲痛欲絕、未從喪夫之痛中走出來的嫂子,還要安撫年邁的父母。短短几個月,王紅偉原本110斤的體重減到只有80多斤。嫂子難以承受喪夫這個事實,離家出走,留下了只有7歲的侄子,王紅偉主動承擔起照顧侄子的責任。2013年,她的父親也離開人世,家中就剩下年邁的母親和幼小的侄子。王紅偉暗下決心,即使終身不嫁,也要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照顧好他們,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王紅偉多年來把照看母親擺在第一位,細心照顧老人起居。每天一起床,就給母親梳洗、做飯,忙完地裡農活回來,打掃家裡……周而復始,年復一年。她對母親的愛與付出,讓老人慢慢從喪子之痛中走了出來。

經歷了家庭鉅變的侄子時常生病。一次半夜,小侄子高燒發作,王紅偉趕緊帶著孩子連夜趕到醫院,確診是小兒手足口病,需要住院輸液治療。王紅偉日夜陪護、寸步不離、悉心照料,直到侄子恢復健康。多年來,瘦弱的她練就了強大的內心,人生歷練讓她變成了“生活的萬能手”。這位孝順、有責任心的姑娘,用自己樸實的付出詮釋著人間最真摯的愛。

王紅偉榮獲吉林省道德模範稱號。

隋廣傑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吉林9人上榜,看看他們因何成名

隋廣傑,男,漢族,1966年8月生,吉林省大安市慧陽街道城南社區居民。

隋廣傑三十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料著患病的岳母。在妻子因病去世後,隋廣傑依然悉心贍養著岳母。再婚後,又與現任妻子共同繼續照顧老人,用樸實的行動詮釋了孝老美德,是群眾心目中的“大孝女婿”。

1988年,婚後的隋廣傑把岳母李桂蘭接到家中,主動承擔起照顧岳母的責任。岳母身體一直不好,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隋廣傑夫婦沒有穩定工作,一直打工維持生活,即便如此,夫妻倆堅持長年為李桂蘭買營養品調養身體,盡其所能陪伴老人,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給老人以照顧。

2014年,隋廣傑的妻子因病去世,給李桂蘭老人帶來沉重打擊,老人不吃不喝,陷入絕望。女兒不在了,老人覺得不便繼續在女婿家生活,便帶著傷痛準備離開。這時,隋廣傑來到老人身邊,鄭重地說:“這些年我早已把您當作自己親生的母親,淑玲走了,我就是您的親兒子,我為您養老送終。”岳母被這番話深深感動了。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岳母的精神狀態慢慢好轉。老人家逢人就說:“女婿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時光流逝,岳母李桂蘭漸漸體會到隋廣傑“上有老下有小”的難處,開始操心隋廣傑的再婚問題,到處託人給他介紹對象。隋廣傑心裡有一個不容商量的再婚條件,“必須孝順前妻的母親”。後來,他的現任妻子劉淑榮走進了這個家庭,他們共同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

隋廣傑榮獲吉林省道德模範稱號。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編輯:李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