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街舞2》態度大師被易燃裝置“踢牌匾”,過激還是正常?

相信大家都被《這就是街舞2》第七期中“吳易超群”和“韓豬格格”的激烈battle所震撼到了吧,不過最讓人難忘也是最受爭議的還是"易燃裝置"和"態度大師"對戰中出現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不管是態度大師“吐口水滅火”、“壓中線”,還是易燃裝置的“踢牌匾”,網友們都有各自的看法。

《這就是街舞2》態度大師被易燃裝置“踢牌匾”,過激還是正常?

節目播出之後,相關的信息就上了微博熱搜,易燃裝置的小海和JC更是發微博表示歉意。不過,小海在言語和態度上比較偏激,後來也是匆匆地刪了微博。

《這就是街舞2》態度大師被易燃裝置“踢牌匾”,過激還是正常?

《這就是街舞2》態度大師被易燃裝置“踢牌匾”,過激還是正常?

雖然這期節目存在爭論的點比較多,但小編還是就其中易燃裝置“踢牌匾”這一個行為發表自己的看法。對於“踢牌匾”,網友們分立兩派,一方認為這是街舞battle中常見的“挑釁”行為,而另一方則認為太過了。

《這就是街舞2》態度大師被易燃裝置“踢牌匾”,過激還是正常?

《這就是街舞2》態度大師被易燃裝置“踢牌匾”,過激還是正常?

有人說我們不應該把這件事情上升到民族情感的層面,又有人表示說如果這是一場國際比賽,而對方正好是中國隊,那我們還能那麼淡然嗎?小編覺得,既然是一檔綜藝節目,那受眾面也就大,意味著8090後也都在觀看,如果說00後沒有看過《精武門》,那前面兩者一定看過、知道並且對這個梗記憶猶新,所以網友有這方面的想法也在情理之中。

小編作為《這就是街舞》的忠實粉絲,對於battle中的“挑釁”行為也有一定了解,專業的解釋是:挑釁是激發鬥志、渲染比賽氣氛的一種行為,目前也有一些“挑釁”的常規動作,如拍地板、夾手臂、“抽菸”等等。通過觀看一些街舞比賽也可以知道,“挑釁”是街舞battle中常見的一個部分。所以,battle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很強戰鬥性的舞蹈形式,它需要舞者具備很強的心理素質,這也就可以明白為什麼部分網友包括易燃裝置隊會覺得“踢牌匾”只不過是一種常規操作了。

“踢牌匾”這個梗其實自古以來就有了,並且不僅存在於武術界。牌匾是一種身份、信仰的象徵,自古以來中國人就覺得被人踢牌匾是最大的侮辱,這一元素也被用於影視創作中,我們在不少功夫電影、古裝劇中都可以看到“踢牌匾”這一場景。而《精武門》中李小龍踢碎“東亞病夫”牌匾的一幕實在太經典了,導致我們過於沉浸到影片所賦予牌匾的含義當中而遺忘了它本來的內涵,而易燃裝置隊用這一個動作其實想表達的是武術“踢館”的意思,並沒有上升到民族情感上面。

《這就是街舞2》態度大師被易燃裝置“踢牌匾”,過激還是正常?

這期節目可以看出易燃裝置和態度大師都花了很多心思在動作創新上面,但是這一創新就引來了那麼多的爭議,這不禁讓人反思,難道街舞battle就沒有底線嗎?其實是有的,出於對對手的尊重,舞者會盡量避免做侮辱性的動作,然而對於如此快節奏的battle來說,一旦氣氛上來了也很難控制自己的某些動作,所以我們也不必過於在意對方的挑釁,只要不是惡意,都可以接受。

《這就是街舞2》態度大師被易燃裝置“踢牌匾”,過激還是正常?

而《這就是街舞》畢竟還是一檔綜藝節目,它需要調動觀眾的情緒,需要有一些有意思、創新的元素,觀眾看的就是氛圍,它的某些動作編排也更多是出於表演的目的。對於街舞battle來說,它也在不斷地發展,從原先的暴力走向專業的技術比拼,變得更加具有藝術性和人情味,“挑釁”的動作或許可有可無,只要舞者尊重對手,拿出百分百的努力,那這就是一場精彩的比賽。

人們對於“吐口水滅火”“踢牌匾”這些動作會很快地遺忘,如果說這些動作對舞者造成了傷害,那就達成約定,以後不再用就行了,臺上激烈比拼,臺下還是peace&love。文/藤花無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