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就是街舞2》收官,《樂隊的夏天》收官,在選秀綜藝步入到網綜時代之後,偶像養成類的節目一直牢牢把持著霸主地位,但不得不承認,在養成類綜藝各方強手的環伺之下,街舞、樂隊這種小圈層模式的生態內容,在今年已經成功實現“破圈”。

這兩檔節目收官之後,《這!就是街舞2》豆瓣評分為8.9,口碑比第一季還要高;《樂隊的夏天》豆瓣評分8.7,並且試圖帶動樂隊文化走上臺面。

對比國內選秀綜藝的兩大巔峰之作:2005年《超級女聲》的8.1分和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的7.8分,《這!就是街舞2》和《樂隊的夏天》這種以小博大的“突圍”,足以引為典範。

"

《這!就是街舞2》收官,《樂隊的夏天》收官,在選秀綜藝步入到網綜時代之後,偶像養成類的節目一直牢牢把持著霸主地位,但不得不承認,在養成類綜藝各方強手的環伺之下,街舞、樂隊這種小圈層模式的生態內容,在今年已經成功實現“破圈”。

這兩檔節目收官之後,《這!就是街舞2》豆瓣評分為8.9,口碑比第一季還要高;《樂隊的夏天》豆瓣評分8.7,並且試圖帶動樂隊文化走上臺面。

對比國內選秀綜藝的兩大巔峰之作:2005年《超級女聲》的8.1分和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的7.8分,《這!就是街舞2》和《樂隊的夏天》這種以小博大的“突圍”,足以引為典範。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反觀剛剛結束的《明日之子》第3季,誕生最強廠牌隨之而來的依舊是“瘋狂的讚美和強烈的質疑”雙重評價,同樣不能倖免的,還有之前結束的《創造營2019》和《偶像練習生2》。

風口調轉,風評似乎對“流量的製造者們”越來越不利。

1.

選秀是“作秀”還是“選美”

生活節奏的加快發展了眾多的快消行業,不過現在快節奏的除了生活、工作,還有“快消娛樂節目”,比如本文要討論的選秀綜藝。

《明日之子》《創造營》《偶像練習生》《國風美少年》等等,所謂存在即合理,既然現在選秀節目當道,那麼自然有能夠抓住網友、觀眾眼球的地方。

相比較傳統如快男超女、好聲音這樣老牌的選秀節目,當下流行採用的,是裁長補短,類似日韓“明星養成經營遊戲”,讓觀眾和粉絲全程參與到節目當中。

成功了,與有榮焉;失敗了,感同身受。

《明日之子》從第一季的爆火,似乎找到了正確的營銷方向,相比每個成員的實力,似乎成員和星推官們身上的話題總是更具熱度,第二季、第三季也趁著熱度一鼓作氣的推出,收穫不少關注。

"

《這!就是街舞2》收官,《樂隊的夏天》收官,在選秀綜藝步入到網綜時代之後,偶像養成類的節目一直牢牢把持著霸主地位,但不得不承認,在養成類綜藝各方強手的環伺之下,街舞、樂隊這種小圈層模式的生態內容,在今年已經成功實現“破圈”。

這兩檔節目收官之後,《這!就是街舞2》豆瓣評分為8.9,口碑比第一季還要高;《樂隊的夏天》豆瓣評分8.7,並且試圖帶動樂隊文化走上臺面。

對比國內選秀綜藝的兩大巔峰之作:2005年《超級女聲》的8.1分和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的7.8分,《這!就是街舞2》和《樂隊的夏天》這種以小博大的“突圍”,足以引為典範。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反觀剛剛結束的《明日之子》第3季,誕生最強廠牌隨之而來的依舊是“瘋狂的讚美和強烈的質疑”雙重評價,同樣不能倖免的,還有之前結束的《創造營2019》和《偶像練習生2》。

風口調轉,風評似乎對“流量的製造者們”越來越不利。

1.

選秀是“作秀”還是“選美”

生活節奏的加快發展了眾多的快消行業,不過現在快節奏的除了生活、工作,還有“快消娛樂節目”,比如本文要討論的選秀綜藝。

《明日之子》《創造營》《偶像練習生》《國風美少年》等等,所謂存在即合理,既然現在選秀節目當道,那麼自然有能夠抓住網友、觀眾眼球的地方。

相比較傳統如快男超女、好聲音這樣老牌的選秀節目,當下流行採用的,是裁長補短,類似日韓“明星養成經營遊戲”,讓觀眾和粉絲全程參與到節目當中。

成功了,與有榮焉;失敗了,感同身受。

《明日之子》從第一季的爆火,似乎找到了正確的營銷方向,相比每個成員的實力,似乎成員和星推官們身上的話題總是更具熱度,第二季、第三季也趁著熱度一鼓作氣的推出,收穫不少關注。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除了鵝廠的選秀節目備受矚目之外,還有《偶像練習生》,倒是真正抓住了“偶像”二字。

而備受期待的《國風美少年》,節目組根本沒有抓住“國風”的精髓,只是打了“古風”的擦邊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當然,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選秀節目也一樣,只是現在,選秀到底是“選美”還是“作秀”?傳統模式下的選秀節目雖然過時,但是相對來說還是做到了“選優選秀”,當下的選秀節目當中:C位並不一定是最棒的,但最火的一定是顏值最高的。

楊超越靠著划水的現場表演和尷尬的哭聲贏得了流量,營銷“錦鯉”人設,使得資本為之傾斜;蔡徐坤利用超高話題佔據流量優勢,後來被揪出流量作假,如今熱度、話題銳減,從“頂流之王”跌下神壇。

"

《這!就是街舞2》收官,《樂隊的夏天》收官,在選秀綜藝步入到網綜時代之後,偶像養成類的節目一直牢牢把持著霸主地位,但不得不承認,在養成類綜藝各方強手的環伺之下,街舞、樂隊這種小圈層模式的生態內容,在今年已經成功實現“破圈”。

這兩檔節目收官之後,《這!就是街舞2》豆瓣評分為8.9,口碑比第一季還要高;《樂隊的夏天》豆瓣評分8.7,並且試圖帶動樂隊文化走上臺面。

對比國內選秀綜藝的兩大巔峰之作:2005年《超級女聲》的8.1分和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的7.8分,《這!就是街舞2》和《樂隊的夏天》這種以小博大的“突圍”,足以引為典範。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反觀剛剛結束的《明日之子》第3季,誕生最強廠牌隨之而來的依舊是“瘋狂的讚美和強烈的質疑”雙重評價,同樣不能倖免的,還有之前結束的《創造營2019》和《偶像練習生2》。

風口調轉,風評似乎對“流量的製造者們”越來越不利。

1.

選秀是“作秀”還是“選美”

生活節奏的加快發展了眾多的快消行業,不過現在快節奏的除了生活、工作,還有“快消娛樂節目”,比如本文要討論的選秀綜藝。

《明日之子》《創造營》《偶像練習生》《國風美少年》等等,所謂存在即合理,既然現在選秀節目當道,那麼自然有能夠抓住網友、觀眾眼球的地方。

相比較傳統如快男超女、好聲音這樣老牌的選秀節目,當下流行採用的,是裁長補短,類似日韓“明星養成經營遊戲”,讓觀眾和粉絲全程參與到節目當中。

成功了,與有榮焉;失敗了,感同身受。

《明日之子》從第一季的爆火,似乎找到了正確的營銷方向,相比每個成員的實力,似乎成員和星推官們身上的話題總是更具熱度,第二季、第三季也趁著熱度一鼓作氣的推出,收穫不少關注。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除了鵝廠的選秀節目備受矚目之外,還有《偶像練習生》,倒是真正抓住了“偶像”二字。

而備受期待的《國風美少年》,節目組根本沒有抓住“國風”的精髓,只是打了“古風”的擦邊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當然,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選秀節目也一樣,只是現在,選秀到底是“選美”還是“作秀”?傳統模式下的選秀節目雖然過時,但是相對來說還是做到了“選優選秀”,當下的選秀節目當中:C位並不一定是最棒的,但最火的一定是顏值最高的。

楊超越靠著划水的現場表演和尷尬的哭聲贏得了流量,營銷“錦鯉”人設,使得資本為之傾斜;蔡徐坤利用超高話題佔據流量優勢,後來被揪出流量作假,如今熱度、話題銳減,從“頂流之王”跌下神壇。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

《這!就是街舞2》收官,《樂隊的夏天》收官,在選秀綜藝步入到網綜時代之後,偶像養成類的節目一直牢牢把持著霸主地位,但不得不承認,在養成類綜藝各方強手的環伺之下,街舞、樂隊這種小圈層模式的生態內容,在今年已經成功實現“破圈”。

這兩檔節目收官之後,《這!就是街舞2》豆瓣評分為8.9,口碑比第一季還要高;《樂隊的夏天》豆瓣評分8.7,並且試圖帶動樂隊文化走上臺面。

對比國內選秀綜藝的兩大巔峰之作:2005年《超級女聲》的8.1分和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的7.8分,《這!就是街舞2》和《樂隊的夏天》這種以小博大的“突圍”,足以引為典範。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反觀剛剛結束的《明日之子》第3季,誕生最強廠牌隨之而來的依舊是“瘋狂的讚美和強烈的質疑”雙重評價,同樣不能倖免的,還有之前結束的《創造營2019》和《偶像練習生2》。

風口調轉,風評似乎對“流量的製造者們”越來越不利。

1.

選秀是“作秀”還是“選美”

生活節奏的加快發展了眾多的快消行業,不過現在快節奏的除了生活、工作,還有“快消娛樂節目”,比如本文要討論的選秀綜藝。

《明日之子》《創造營》《偶像練習生》《國風美少年》等等,所謂存在即合理,既然現在選秀節目當道,那麼自然有能夠抓住網友、觀眾眼球的地方。

相比較傳統如快男超女、好聲音這樣老牌的選秀節目,當下流行採用的,是裁長補短,類似日韓“明星養成經營遊戲”,讓觀眾和粉絲全程參與到節目當中。

成功了,與有榮焉;失敗了,感同身受。

《明日之子》從第一季的爆火,似乎找到了正確的營銷方向,相比每個成員的實力,似乎成員和星推官們身上的話題總是更具熱度,第二季、第三季也趁著熱度一鼓作氣的推出,收穫不少關注。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除了鵝廠的選秀節目備受矚目之外,還有《偶像練習生》,倒是真正抓住了“偶像”二字。

而備受期待的《國風美少年》,節目組根本沒有抓住“國風”的精髓,只是打了“古風”的擦邊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當然,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選秀節目也一樣,只是現在,選秀到底是“選美”還是“作秀”?傳統模式下的選秀節目雖然過時,但是相對來說還是做到了“選優選秀”,當下的選秀節目當中:C位並不一定是最棒的,但最火的一定是顏值最高的。

楊超越靠著划水的現場表演和尷尬的哭聲贏得了流量,營銷“錦鯉”人設,使得資本為之傾斜;蔡徐坤利用超高話題佔據流量優勢,後來被揪出流量作假,如今熱度、話題銳減,從“頂流之王”跌下神壇。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頂級流量到底是靈藥還是毒藥?還得市場說了算。

2.

被粉絲“綁架”?音樂榜單失真的背後

有人說這個時代不配擁有羅大佑,有人說這個時代不會再有黃家駒。

經典永遠無法複製,但是可以被創造,對於音樂,如果說這是個最壞的時代,那麼對拿到金針獎還奔波在巡迴演唱會路上的歌神張學友、中生代領軍人周杰倫陳奕迅、新生代翹楚鄧紫棋華晨宇他們,未免太不公平。

如果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可是那些音樂APP的榜單,太沒有說服力。此前,歌手鄭鈞在談及這個話題的時候忍不住飆髒話,我想絕大多數的樂迷,都會發自內心的贊同他。

"

《這!就是街舞2》收官,《樂隊的夏天》收官,在選秀綜藝步入到網綜時代之後,偶像養成類的節目一直牢牢把持著霸主地位,但不得不承認,在養成類綜藝各方強手的環伺之下,街舞、樂隊這種小圈層模式的生態內容,在今年已經成功實現“破圈”。

這兩檔節目收官之後,《這!就是街舞2》豆瓣評分為8.9,口碑比第一季還要高;《樂隊的夏天》豆瓣評分8.7,並且試圖帶動樂隊文化走上臺面。

對比國內選秀綜藝的兩大巔峰之作:2005年《超級女聲》的8.1分和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的7.8分,《這!就是街舞2》和《樂隊的夏天》這種以小博大的“突圍”,足以引為典範。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反觀剛剛結束的《明日之子》第3季,誕生最強廠牌隨之而來的依舊是“瘋狂的讚美和強烈的質疑”雙重評價,同樣不能倖免的,還有之前結束的《創造營2019》和《偶像練習生2》。

風口調轉,風評似乎對“流量的製造者們”越來越不利。

1.

選秀是“作秀”還是“選美”

生活節奏的加快發展了眾多的快消行業,不過現在快節奏的除了生活、工作,還有“快消娛樂節目”,比如本文要討論的選秀綜藝。

《明日之子》《創造營》《偶像練習生》《國風美少年》等等,所謂存在即合理,既然現在選秀節目當道,那麼自然有能夠抓住網友、觀眾眼球的地方。

相比較傳統如快男超女、好聲音這樣老牌的選秀節目,當下流行採用的,是裁長補短,類似日韓“明星養成經營遊戲”,讓觀眾和粉絲全程參與到節目當中。

成功了,與有榮焉;失敗了,感同身受。

《明日之子》從第一季的爆火,似乎找到了正確的營銷方向,相比每個成員的實力,似乎成員和星推官們身上的話題總是更具熱度,第二季、第三季也趁著熱度一鼓作氣的推出,收穫不少關注。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除了鵝廠的選秀節目備受矚目之外,還有《偶像練習生》,倒是真正抓住了“偶像”二字。

而備受期待的《國風美少年》,節目組根本沒有抓住“國風”的精髓,只是打了“古風”的擦邊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當然,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選秀節目也一樣,只是現在,選秀到底是“選美”還是“作秀”?傳統模式下的選秀節目雖然過時,但是相對來說還是做到了“選優選秀”,當下的選秀節目當中:C位並不一定是最棒的,但最火的一定是顏值最高的。

楊超越靠著划水的現場表演和尷尬的哭聲贏得了流量,營銷“錦鯉”人設,使得資本為之傾斜;蔡徐坤利用超高話題佔據流量優勢,後來被揪出流量作假,如今熱度、話題銳減,從“頂流之王”跌下神壇。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頂級流量到底是靈藥還是毒藥?還得市場說了算。

2.

被粉絲“綁架”?音樂榜單失真的背後

有人說這個時代不配擁有羅大佑,有人說這個時代不會再有黃家駒。

經典永遠無法複製,但是可以被創造,對於音樂,如果說這是個最壞的時代,那麼對拿到金針獎還奔波在巡迴演唱會路上的歌神張學友、中生代領軍人周杰倫陳奕迅、新生代翹楚鄧紫棋華晨宇他們,未免太不公平。

如果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可是那些音樂APP的榜單,太沒有說服力。此前,歌手鄭鈞在談及這個話題的時候忍不住飆髒話,我想絕大多數的樂迷,都會發自內心的贊同他。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從前的榜單,前排似乎永遠是殿堂級的歌者,比如:鄧麗君、羅大佑、周杰倫、陳奕迅、黃家駒、張學友、王傑、張國榮等等,後來變成了一些沒聽過的歌,沒見過的名字,這似乎是音樂審美的變化,音樂圈總是人才輩出。

可是當這種情況愈演愈烈,甚至一些當紅頂流一路火到了日韓和歐美歌壇,大概是他們的歌真的很好聽,很適合當下的年輕人胃口。

其實,這都是粉絲的力量。

刷榜已經不是新鮮詞,水分榜單就像是水分數據一樣,這在粉圈很常見。大家心知肚明,有些榜單,足夠的錢就能上,這樣失真的音樂榜單,只是粉絲想要的榜單,而不是聽眾想要的榜單。

"

《這!就是街舞2》收官,《樂隊的夏天》收官,在選秀綜藝步入到網綜時代之後,偶像養成類的節目一直牢牢把持著霸主地位,但不得不承認,在養成類綜藝各方強手的環伺之下,街舞、樂隊這種小圈層模式的生態內容,在今年已經成功實現“破圈”。

這兩檔節目收官之後,《這!就是街舞2》豆瓣評分為8.9,口碑比第一季還要高;《樂隊的夏天》豆瓣評分8.7,並且試圖帶動樂隊文化走上臺面。

對比國內選秀綜藝的兩大巔峰之作:2005年《超級女聲》的8.1分和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的7.8分,《這!就是街舞2》和《樂隊的夏天》這種以小博大的“突圍”,足以引為典範。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反觀剛剛結束的《明日之子》第3季,誕生最強廠牌隨之而來的依舊是“瘋狂的讚美和強烈的質疑”雙重評價,同樣不能倖免的,還有之前結束的《創造營2019》和《偶像練習生2》。

風口調轉,風評似乎對“流量的製造者們”越來越不利。

1.

選秀是“作秀”還是“選美”

生活節奏的加快發展了眾多的快消行業,不過現在快節奏的除了生活、工作,還有“快消娛樂節目”,比如本文要討論的選秀綜藝。

《明日之子》《創造營》《偶像練習生》《國風美少年》等等,所謂存在即合理,既然現在選秀節目當道,那麼自然有能夠抓住網友、觀眾眼球的地方。

相比較傳統如快男超女、好聲音這樣老牌的選秀節目,當下流行採用的,是裁長補短,類似日韓“明星養成經營遊戲”,讓觀眾和粉絲全程參與到節目當中。

成功了,與有榮焉;失敗了,感同身受。

《明日之子》從第一季的爆火,似乎找到了正確的營銷方向,相比每個成員的實力,似乎成員和星推官們身上的話題總是更具熱度,第二季、第三季也趁著熱度一鼓作氣的推出,收穫不少關注。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除了鵝廠的選秀節目備受矚目之外,還有《偶像練習生》,倒是真正抓住了“偶像”二字。

而備受期待的《國風美少年》,節目組根本沒有抓住“國風”的精髓,只是打了“古風”的擦邊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當然,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選秀節目也一樣,只是現在,選秀到底是“選美”還是“作秀”?傳統模式下的選秀節目雖然過時,但是相對來說還是做到了“選優選秀”,當下的選秀節目當中:C位並不一定是最棒的,但最火的一定是顏值最高的。

楊超越靠著划水的現場表演和尷尬的哭聲贏得了流量,營銷“錦鯉”人設,使得資本為之傾斜;蔡徐坤利用超高話題佔據流量優勢,後來被揪出流量作假,如今熱度、話題銳減,從“頂流之王”跌下神壇。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頂級流量到底是靈藥還是毒藥?還得市場說了算。

2.

被粉絲“綁架”?音樂榜單失真的背後

有人說這個時代不配擁有羅大佑,有人說這個時代不會再有黃家駒。

經典永遠無法複製,但是可以被創造,對於音樂,如果說這是個最壞的時代,那麼對拿到金針獎還奔波在巡迴演唱會路上的歌神張學友、中生代領軍人周杰倫陳奕迅、新生代翹楚鄧紫棋華晨宇他們,未免太不公平。

如果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可是那些音樂APP的榜單,太沒有說服力。此前,歌手鄭鈞在談及這個話題的時候忍不住飆髒話,我想絕大多數的樂迷,都會發自內心的贊同他。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從前的榜單,前排似乎永遠是殿堂級的歌者,比如:鄧麗君、羅大佑、周杰倫、陳奕迅、黃家駒、張學友、王傑、張國榮等等,後來變成了一些沒聽過的歌,沒見過的名字,這似乎是音樂審美的變化,音樂圈總是人才輩出。

可是當這種情況愈演愈烈,甚至一些當紅頂流一路火到了日韓和歐美歌壇,大概是他們的歌真的很好聽,很適合當下的年輕人胃口。

其實,這都是粉絲的力量。

刷榜已經不是新鮮詞,水分榜單就像是水分數據一樣,這在粉圈很常見。大家心知肚明,有些榜單,足夠的錢就能上,這樣失真的音樂榜單,只是粉絲想要的榜單,而不是聽眾想要的榜單。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套用鄭鈞的話來講,就是“十首裡面有九首,真的聽不下去,現在所有的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

有人這樣評價粉絲為自己的頂流偶像刷榜:你們這麼刷,他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音樂什麼水平,永遠都沒辦法進步!

換而言之,這就是害了偶像,也坑了流行歌壇!真是“成也粉絲,敗也粉絲。”

3.

頂流跌下神壇成尋常

除了新晉小生蔡徐坤,當初的歸國四子如今數據也已經大不如前。所以才會出現“天下苦流量明星久矣”這句話。換言之,以前大家都被流量套路得太狠,現在終於反應過來,開始覺醒。

"

《這!就是街舞2》收官,《樂隊的夏天》收官,在選秀綜藝步入到網綜時代之後,偶像養成類的節目一直牢牢把持著霸主地位,但不得不承認,在養成類綜藝各方強手的環伺之下,街舞、樂隊這種小圈層模式的生態內容,在今年已經成功實現“破圈”。

這兩檔節目收官之後,《這!就是街舞2》豆瓣評分為8.9,口碑比第一季還要高;《樂隊的夏天》豆瓣評分8.7,並且試圖帶動樂隊文化走上臺面。

對比國內選秀綜藝的兩大巔峰之作:2005年《超級女聲》的8.1分和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的7.8分,《這!就是街舞2》和《樂隊的夏天》這種以小博大的“突圍”,足以引為典範。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反觀剛剛結束的《明日之子》第3季,誕生最強廠牌隨之而來的依舊是“瘋狂的讚美和強烈的質疑”雙重評價,同樣不能倖免的,還有之前結束的《創造營2019》和《偶像練習生2》。

風口調轉,風評似乎對“流量的製造者們”越來越不利。

1.

選秀是“作秀”還是“選美”

生活節奏的加快發展了眾多的快消行業,不過現在快節奏的除了生活、工作,還有“快消娛樂節目”,比如本文要討論的選秀綜藝。

《明日之子》《創造營》《偶像練習生》《國風美少年》等等,所謂存在即合理,既然現在選秀節目當道,那麼自然有能夠抓住網友、觀眾眼球的地方。

相比較傳統如快男超女、好聲音這樣老牌的選秀節目,當下流行採用的,是裁長補短,類似日韓“明星養成經營遊戲”,讓觀眾和粉絲全程參與到節目當中。

成功了,與有榮焉;失敗了,感同身受。

《明日之子》從第一季的爆火,似乎找到了正確的營銷方向,相比每個成員的實力,似乎成員和星推官們身上的話題總是更具熱度,第二季、第三季也趁著熱度一鼓作氣的推出,收穫不少關注。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除了鵝廠的選秀節目備受矚目之外,還有《偶像練習生》,倒是真正抓住了“偶像”二字。

而備受期待的《國風美少年》,節目組根本沒有抓住“國風”的精髓,只是打了“古風”的擦邊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當然,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選秀節目也一樣,只是現在,選秀到底是“選美”還是“作秀”?傳統模式下的選秀節目雖然過時,但是相對來說還是做到了“選優選秀”,當下的選秀節目當中:C位並不一定是最棒的,但最火的一定是顏值最高的。

楊超越靠著划水的現場表演和尷尬的哭聲贏得了流量,營銷“錦鯉”人設,使得資本為之傾斜;蔡徐坤利用超高話題佔據流量優勢,後來被揪出流量作假,如今熱度、話題銳減,從“頂流之王”跌下神壇。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頂級流量到底是靈藥還是毒藥?還得市場說了算。

2.

被粉絲“綁架”?音樂榜單失真的背後

有人說這個時代不配擁有羅大佑,有人說這個時代不會再有黃家駒。

經典永遠無法複製,但是可以被創造,對於音樂,如果說這是個最壞的時代,那麼對拿到金針獎還奔波在巡迴演唱會路上的歌神張學友、中生代領軍人周杰倫陳奕迅、新生代翹楚鄧紫棋華晨宇他們,未免太不公平。

如果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可是那些音樂APP的榜單,太沒有說服力。此前,歌手鄭鈞在談及這個話題的時候忍不住飆髒話,我想絕大多數的樂迷,都會發自內心的贊同他。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從前的榜單,前排似乎永遠是殿堂級的歌者,比如:鄧麗君、羅大佑、周杰倫、陳奕迅、黃家駒、張學友、王傑、張國榮等等,後來變成了一些沒聽過的歌,沒見過的名字,這似乎是音樂審美的變化,音樂圈總是人才輩出。

可是當這種情況愈演愈烈,甚至一些當紅頂流一路火到了日韓和歐美歌壇,大概是他們的歌真的很好聽,很適合當下的年輕人胃口。

其實,這都是粉絲的力量。

刷榜已經不是新鮮詞,水分榜單就像是水分數據一樣,這在粉圈很常見。大家心知肚明,有些榜單,足夠的錢就能上,這樣失真的音樂榜單,只是粉絲想要的榜單,而不是聽眾想要的榜單。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套用鄭鈞的話來講,就是“十首裡面有九首,真的聽不下去,現在所有的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

有人這樣評價粉絲為自己的頂流偶像刷榜:你們這麼刷,他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音樂什麼水平,永遠都沒辦法進步!

換而言之,這就是害了偶像,也坑了流行歌壇!真是“成也粉絲,敗也粉絲。”

3.

頂流跌下神壇成尋常

除了新晉小生蔡徐坤,當初的歸國四子如今數據也已經大不如前。所以才會出現“天下苦流量明星久矣”這句話。換言之,以前大家都被流量套路得太狠,現在終於反應過來,開始覺醒。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似乎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不務正業”,跳而優則演,演而優則唱,某方面來說,這是藝術的多元化,但是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似乎歌手的門檻也在被漸漸拉低。

評鑑一個合格的歌手,從最開始的實力,到現在成了人氣,就連音樂類的選秀節目,也經常被曝出選手內定這樣的話題,似乎整個節目成了譁眾取寵的大型“為內定寵兒陪玩”的鬧劇,反而音樂本身卻成了不那麼重要的存在。

前段時間上映的電影《上海堡壘》,導演滕華濤之前拍過許多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原本希冀這部新作請來頂級流量鹿晗加持,能夠票房大賣,沒想到口碑撲街、票房慘淡,後來在接受採訪時,滕導言辭之中無不透露出深深地悔意,又引來全網群嘲:當初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叫人家“牛夫人”!

"

《這!就是街舞2》收官,《樂隊的夏天》收官,在選秀綜藝步入到網綜時代之後,偶像養成類的節目一直牢牢把持著霸主地位,但不得不承認,在養成類綜藝各方強手的環伺之下,街舞、樂隊這種小圈層模式的生態內容,在今年已經成功實現“破圈”。

這兩檔節目收官之後,《這!就是街舞2》豆瓣評分為8.9,口碑比第一季還要高;《樂隊的夏天》豆瓣評分8.7,並且試圖帶動樂隊文化走上臺面。

對比國內選秀綜藝的兩大巔峰之作:2005年《超級女聲》的8.1分和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的7.8分,《這!就是街舞2》和《樂隊的夏天》這種以小博大的“突圍”,足以引為典範。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反觀剛剛結束的《明日之子》第3季,誕生最強廠牌隨之而來的依舊是“瘋狂的讚美和強烈的質疑”雙重評價,同樣不能倖免的,還有之前結束的《創造營2019》和《偶像練習生2》。

風口調轉,風評似乎對“流量的製造者們”越來越不利。

1.

選秀是“作秀”還是“選美”

生活節奏的加快發展了眾多的快消行業,不過現在快節奏的除了生活、工作,還有“快消娛樂節目”,比如本文要討論的選秀綜藝。

《明日之子》《創造營》《偶像練習生》《國風美少年》等等,所謂存在即合理,既然現在選秀節目當道,那麼自然有能夠抓住網友、觀眾眼球的地方。

相比較傳統如快男超女、好聲音這樣老牌的選秀節目,當下流行採用的,是裁長補短,類似日韓“明星養成經營遊戲”,讓觀眾和粉絲全程參與到節目當中。

成功了,與有榮焉;失敗了,感同身受。

《明日之子》從第一季的爆火,似乎找到了正確的營銷方向,相比每個成員的實力,似乎成員和星推官們身上的話題總是更具熱度,第二季、第三季也趁著熱度一鼓作氣的推出,收穫不少關注。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除了鵝廠的選秀節目備受矚目之外,還有《偶像練習生》,倒是真正抓住了“偶像”二字。

而備受期待的《國風美少年》,節目組根本沒有抓住“國風”的精髓,只是打了“古風”的擦邊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當然,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選秀節目也一樣,只是現在,選秀到底是“選美”還是“作秀”?傳統模式下的選秀節目雖然過時,但是相對來說還是做到了“選優選秀”,當下的選秀節目當中:C位並不一定是最棒的,但最火的一定是顏值最高的。

楊超越靠著划水的現場表演和尷尬的哭聲贏得了流量,營銷“錦鯉”人設,使得資本為之傾斜;蔡徐坤利用超高話題佔據流量優勢,後來被揪出流量作假,如今熱度、話題銳減,從“頂流之王”跌下神壇。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頂級流量到底是靈藥還是毒藥?還得市場說了算。

2.

被粉絲“綁架”?音樂榜單失真的背後

有人說這個時代不配擁有羅大佑,有人說這個時代不會再有黃家駒。

經典永遠無法複製,但是可以被創造,對於音樂,如果說這是個最壞的時代,那麼對拿到金針獎還奔波在巡迴演唱會路上的歌神張學友、中生代領軍人周杰倫陳奕迅、新生代翹楚鄧紫棋華晨宇他們,未免太不公平。

如果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可是那些音樂APP的榜單,太沒有說服力。此前,歌手鄭鈞在談及這個話題的時候忍不住飆髒話,我想絕大多數的樂迷,都會發自內心的贊同他。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從前的榜單,前排似乎永遠是殿堂級的歌者,比如:鄧麗君、羅大佑、周杰倫、陳奕迅、黃家駒、張學友、王傑、張國榮等等,後來變成了一些沒聽過的歌,沒見過的名字,這似乎是音樂審美的變化,音樂圈總是人才輩出。

可是當這種情況愈演愈烈,甚至一些當紅頂流一路火到了日韓和歐美歌壇,大概是他們的歌真的很好聽,很適合當下的年輕人胃口。

其實,這都是粉絲的力量。

刷榜已經不是新鮮詞,水分榜單就像是水分數據一樣,這在粉圈很常見。大家心知肚明,有些榜單,足夠的錢就能上,這樣失真的音樂榜單,只是粉絲想要的榜單,而不是聽眾想要的榜單。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套用鄭鈞的話來講,就是“十首裡面有九首,真的聽不下去,現在所有的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

有人這樣評價粉絲為自己的頂流偶像刷榜:你們這麼刷,他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音樂什麼水平,永遠都沒辦法進步!

換而言之,這就是害了偶像,也坑了流行歌壇!真是“成也粉絲,敗也粉絲。”

3.

頂流跌下神壇成尋常

除了新晉小生蔡徐坤,當初的歸國四子如今數據也已經大不如前。所以才會出現“天下苦流量明星久矣”這句話。換言之,以前大家都被流量套路得太狠,現在終於反應過來,開始覺醒。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似乎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不務正業”,跳而優則演,演而優則唱,某方面來說,這是藝術的多元化,但是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似乎歌手的門檻也在被漸漸拉低。

評鑑一個合格的歌手,從最開始的實力,到現在成了人氣,就連音樂類的選秀節目,也經常被曝出選手內定這樣的話題,似乎整個節目成了譁眾取寵的大型“為內定寵兒陪玩”的鬧劇,反而音樂本身卻成了不那麼重要的存在。

前段時間上映的電影《上海堡壘》,導演滕華濤之前拍過許多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原本希冀這部新作請來頂級流量鹿晗加持,能夠票房大賣,沒想到口碑撲街、票房慘淡,後來在接受採訪時,滕導言辭之中無不透露出深深地悔意,又引來全網群嘲:當初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叫人家“牛夫人”!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有人把這部影片的失敗歸咎於頂流鹿晗,欲加之罪他無疑是無辜的,在這部電影的選角當中,他是被選擇的那一個,讓他來背上“中國科幻片倒退”這麼大一口鍋,太過牽強。

不過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一句話,流量不是票房的靈藥,也不會是音樂榜單的霸主,真正優秀真實的榜單,實際上是那些能夠被稱之為“作品”的歌曲。

流量並非原罪,而擁有了這麼高的流量卻沒有這麼強的實力,難免被人詬病。

結語

營銷抓不住思想,但我們對歌壇仍抱有期望

方文山還有,林夕也還有,但是羅大佑和周杰倫式的“歌壇主宰”還會不會出現?

"

《這!就是街舞2》收官,《樂隊的夏天》收官,在選秀綜藝步入到網綜時代之後,偶像養成類的節目一直牢牢把持著霸主地位,但不得不承認,在養成類綜藝各方強手的環伺之下,街舞、樂隊這種小圈層模式的生態內容,在今年已經成功實現“破圈”。

這兩檔節目收官之後,《這!就是街舞2》豆瓣評分為8.9,口碑比第一季還要高;《樂隊的夏天》豆瓣評分8.7,並且試圖帶動樂隊文化走上臺面。

對比國內選秀綜藝的兩大巔峰之作:2005年《超級女聲》的8.1分和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的7.8分,《這!就是街舞2》和《樂隊的夏天》這種以小博大的“突圍”,足以引為典範。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反觀剛剛結束的《明日之子》第3季,誕生最強廠牌隨之而來的依舊是“瘋狂的讚美和強烈的質疑”雙重評價,同樣不能倖免的,還有之前結束的《創造營2019》和《偶像練習生2》。

風口調轉,風評似乎對“流量的製造者們”越來越不利。

1.

選秀是“作秀”還是“選美”

生活節奏的加快發展了眾多的快消行業,不過現在快節奏的除了生活、工作,還有“快消娛樂節目”,比如本文要討論的選秀綜藝。

《明日之子》《創造營》《偶像練習生》《國風美少年》等等,所謂存在即合理,既然現在選秀節目當道,那麼自然有能夠抓住網友、觀眾眼球的地方。

相比較傳統如快男超女、好聲音這樣老牌的選秀節目,當下流行採用的,是裁長補短,類似日韓“明星養成經營遊戲”,讓觀眾和粉絲全程參與到節目當中。

成功了,與有榮焉;失敗了,感同身受。

《明日之子》從第一季的爆火,似乎找到了正確的營銷方向,相比每個成員的實力,似乎成員和星推官們身上的話題總是更具熱度,第二季、第三季也趁著熱度一鼓作氣的推出,收穫不少關注。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除了鵝廠的選秀節目備受矚目之外,還有《偶像練習生》,倒是真正抓住了“偶像”二字。

而備受期待的《國風美少年》,節目組根本沒有抓住“國風”的精髓,只是打了“古風”的擦邊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當然,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選秀節目也一樣,只是現在,選秀到底是“選美”還是“作秀”?傳統模式下的選秀節目雖然過時,但是相對來說還是做到了“選優選秀”,當下的選秀節目當中:C位並不一定是最棒的,但最火的一定是顏值最高的。

楊超越靠著划水的現場表演和尷尬的哭聲贏得了流量,營銷“錦鯉”人設,使得資本為之傾斜;蔡徐坤利用超高話題佔據流量優勢,後來被揪出流量作假,如今熱度、話題銳減,從“頂流之王”跌下神壇。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頂級流量到底是靈藥還是毒藥?還得市場說了算。

2.

被粉絲“綁架”?音樂榜單失真的背後

有人說這個時代不配擁有羅大佑,有人說這個時代不會再有黃家駒。

經典永遠無法複製,但是可以被創造,對於音樂,如果說這是個最壞的時代,那麼對拿到金針獎還奔波在巡迴演唱會路上的歌神張學友、中生代領軍人周杰倫陳奕迅、新生代翹楚鄧紫棋華晨宇他們,未免太不公平。

如果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可是那些音樂APP的榜單,太沒有說服力。此前,歌手鄭鈞在談及這個話題的時候忍不住飆髒話,我想絕大多數的樂迷,都會發自內心的贊同他。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從前的榜單,前排似乎永遠是殿堂級的歌者,比如:鄧麗君、羅大佑、周杰倫、陳奕迅、黃家駒、張學友、王傑、張國榮等等,後來變成了一些沒聽過的歌,沒見過的名字,這似乎是音樂審美的變化,音樂圈總是人才輩出。

可是當這種情況愈演愈烈,甚至一些當紅頂流一路火到了日韓和歐美歌壇,大概是他們的歌真的很好聽,很適合當下的年輕人胃口。

其實,這都是粉絲的力量。

刷榜已經不是新鮮詞,水分榜單就像是水分數據一樣,這在粉圈很常見。大家心知肚明,有些榜單,足夠的錢就能上,這樣失真的音樂榜單,只是粉絲想要的榜單,而不是聽眾想要的榜單。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套用鄭鈞的話來講,就是“十首裡面有九首,真的聽不下去,現在所有的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

有人這樣評價粉絲為自己的頂流偶像刷榜:你們這麼刷,他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音樂什麼水平,永遠都沒辦法進步!

換而言之,這就是害了偶像,也坑了流行歌壇!真是“成也粉絲,敗也粉絲。”

3.

頂流跌下神壇成尋常

除了新晉小生蔡徐坤,當初的歸國四子如今數據也已經大不如前。所以才會出現“天下苦流量明星久矣”這句話。換言之,以前大家都被流量套路得太狠,現在終於反應過來,開始覺醒。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似乎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不務正業”,跳而優則演,演而優則唱,某方面來說,這是藝術的多元化,但是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似乎歌手的門檻也在被漸漸拉低。

評鑑一個合格的歌手,從最開始的實力,到現在成了人氣,就連音樂類的選秀節目,也經常被曝出選手內定這樣的話題,似乎整個節目成了譁眾取寵的大型“為內定寵兒陪玩”的鬧劇,反而音樂本身卻成了不那麼重要的存在。

前段時間上映的電影《上海堡壘》,導演滕華濤之前拍過許多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原本希冀這部新作請來頂級流量鹿晗加持,能夠票房大賣,沒想到口碑撲街、票房慘淡,後來在接受採訪時,滕導言辭之中無不透露出深深地悔意,又引來全網群嘲:當初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叫人家“牛夫人”!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有人把這部影片的失敗歸咎於頂流鹿晗,欲加之罪他無疑是無辜的,在這部電影的選角當中,他是被選擇的那一個,讓他來背上“中國科幻片倒退”這麼大一口鍋,太過牽強。

不過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一句話,流量不是票房的靈藥,也不會是音樂榜單的霸主,真正優秀真實的榜單,實際上是那些能夠被稱之為“作品”的歌曲。

流量並非原罪,而擁有了這麼高的流量卻沒有這麼強的實力,難免被人詬病。

結語

營銷抓不住思想,但我們對歌壇仍抱有期望

方文山還有,林夕也還有,但是羅大佑和周杰倫式的“歌壇主宰”還會不會出現?

頂級偶像跌下神壇成家常便飯:被流量套路得太狠,市場反應過來了

所有人都樂於見到草根明星一步步努力發展成星光熠熠的樣子,這也是為什麼如今像毛不易、李宇春為什麼能夠這麼火的原因,因為真實,也因為知道機會來之不易,所以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其實不論是楊超越還是蔡徐坤,流量並非他們的原罪,相反在娛樂圈,這是一種很大優勢,能夠憑藉這麼大的優勢,努力讓自己經得起質疑,才是本事。

無論再怎麼營銷各種人設、各種話題,抓住的都只是眼球,抓不住當下觀眾的心,音樂不是華麗辭藻的堆砌,更不是故作風騷的賣弄。

楊超越營銷“錦鯉”人設火了,卻因為業務能力不夠被質疑,演員文章營銷“好男人寵妻”人設,等到人設崩塌的那一天,所有因為人設所獲得的好,都成了反噬自己的“惡”。

我們喜歡錦鯉妹妹,但是更喜歡她努力的樣子,其實沒有人在乎你營銷的人設是什麼,別人在乎的,是你能否配得上當下的所獲。

我們期待這個時代仍然會有“羅大佑”和“周杰倫”的出現,畢竟實力才是“硬道理”,這也是歌壇的正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