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璽不是吳亦凡,《這就是街舞》也成不了下個《中國有嘻哈》

圈層綜藝完成出圈,現在這任務的接力棒,又交回到《這!就是街舞2》(以下簡稱「這就街」)手中。

第二季目前開播兩期,開分9.7,目前依然維持在9.5的高位。

這結果並不令人吃驚,畢竟,第一季可是從7.8一路飆升到最後的8.6。有這麼高的基礎打底,觀眾對第二季的好感是會延續的。


易烊千璽不是吳亦凡,《這就是街舞》也成不了下個《中國有嘻哈》



節目好看嗎?當然好看。

直觀的高分是其一,評論區滿屏的「燃炸看哭」、「大神如雲」、「全程高能」、「專業爆表」,是其二。

那好看,等於出圈嗎?當然不是。

出圈的定義,乃至圈層綜藝的概念,各位比我熟,不再贅述。

2017是《中國有嘻哈》,2018是《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

在這之外,無論是籃球、電音、機器人、二次元還是街舞,甚至改了名字的《中國新說唱》,都沒能成為出圈的幸運兒。

2019呢?


易烊千璽不是吳亦凡,《這就是街舞》也成不了下個《中國有嘻哈》



當然,對製作方來說,出圈或許從不是TA們最看重的那個目標。

但在圈層愈發垂直細分的時代,判斷成功與否的最硬標準,就是出圈。

現在來看,口碑迴歸即炸的「這就街」,是最大的那個潛力股。

怎麼才能做到呢?

這就來說說。

前提:出圈的先天難度很大


要先明確的是,都是圈層綜藝,但「這就街」在出圈難度上,比「嘻哈」和「偶練」、「土創」要難上太多。

這是由節目的類型決定的——

「嘻哈」是音樂,「偶練」是選秀。甚至放寬點,這兩個完全可以歸入「音樂選秀」這一大類當中。

首先,這是我們的主流綜藝類型;接著,它們都趕上了類型形式陷入審美疲勞的節點。

兩相疊加,它們本身帶給觀眾的耳目一新感,反饋的最終效果自然也會呈幾何級倍數。


易烊千璽不是吳亦凡,《這就是街舞》也成不了下個《中國有嘻哈》



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咱們後面再談。

與之相比,「這就街」背後舞蹈綜藝這個大類,顯然在熱度上從來都無法和音樂綜藝相媲美。

此前的《舞林大會》、《舞林爭霸》、《中國好舞蹈》等,不論口碑,最終的效果都算不得理想,出圈就更是沒有了。

要解釋這個問題,通俗點,諸如「唱歌誰都會哼幾句,舞蹈門檻就高多了」的理由,當然說得通。

簡言之,音樂/舞蹈這個藝術形式在市場上的天花板,決定了綜藝本身的天花板。

知乎答主Peabody與作者曾於裡都就不同話題提出過相似的解答:長尾效應。

即,大到整個互聯網商業世界,小到一個亞文化的圈層綜藝,看起來「頭部」的需求巨大,誰贏得了它也就拿下了市場。

那些個性化的小批量需求,零零散散地形成了一個長長的「尾部」,最終匯聚成為一個小眾式的潮流,一旦市場上出現了滿足TA們需求的「產品」,爆發出的巨大能量,也使得出圈成為可能。


易烊千璽不是吳亦凡,《這就是街舞》也成不了下個《中國有嘻哈》


▲ 圖片來自知乎答主Peabody


正如曾於裡所寫——

要聽說唱隨時隨地,但平日裡大眾很少會主動去檢索街舞視頻;聽眾哪怕不會說唱,也很容易被旋律、被歌詞打動,但若缺乏足夠的科普,門外漢壓根不知道街舞想表達的是什麼;舞者的面向狹窄,哪怕是成名的街舞選手,去向也多是小圈子裡的演出、教課、比賽、給明星編舞,失去長尾效應,他們難以抵達大眾。曾於裡,公眾號:澎湃有戲《這!就是街舞2》更炸更燃了,但能否出圈?


這理論放至其他多數「亞文化綜藝」當中,同樣適用。

進階:過於專業導致無法出圈?


拋開先天因素的掣肘,「這就街」的出圈之路,有這麼幾個關鍵元素可供發力。

簡言之,就是由某個細枝末節引發的網絡狂歡。

這個細節可以是一個特別的人,比如王菊、楊超越;也可以是看似平常的一句話,比如「freestyle」、「skr」。

這背後,是網絡上嗷嗷待哺的潛在狂歡者。

嘲諷也好,造神也罷,但凡和滿是無厘頭氣質的網絡亞文化無縫契合,只需要一個小小的引線,就足以在輿論中掀起巨大的波浪。


易烊千璽不是吳亦凡,《這就是街舞》也成不了下個《中國有嘻哈》



這或許是節目組的刻意安排,或許只是一個計劃外的偶然事件。但對「這就街」而言,某個與眾不同的選手,或某個街舞中的專業術語,都是可供發揮的方向。

而這兩者能否出彩,也正是我下面要重點談到的。

一是打造辨識度足夠高的選手。

「嘻哈」和「土創」為什麼能出圈,很大程度上,便得益於此。

因為TA們太獨特了。

再直白點就是,TA們表露在外的態度都足夠鮮明。

從「老子要紅」、「我最牛X」的rapper,到在迎合與不迎合之間完美遊走的「菊姐」,都將「有態度」三個字很好地傳遞了出來。

即所謂的「keep real」。


易烊千璽不是吳亦凡,《這就是街舞》也成不了下個《中國有嘻哈》



個性有故事的選手總是不缺,這自然也需要製作和剪輯上的資源傾斜。

說白了,在競技和比賽的核心之外,這首先是一檔意在取悅大多數的綜藝,它的主要受眾不是街舞粉絲,而是並不熟悉街舞的大眾。

這裡就要談到「這就街」的節目風格了。

它很好看,這沒問題。不過相比其他「處心積慮」的綜藝,「這就街」的製作理念有些,過於樸素了。

樸素到,節目的關注焦點始終圍繞在「專業」本身:挑選優秀的舞者,讓TA們跳出優秀的作品,最終將街舞這門藝術推廣開來。

賽制與討論的核心,也往往聚焦在舞蹈領域,比如前輩大神與後輩新人的對抗,不同舞種的PK等。

相比推出去某個出圈的選手,「這就街」的格局更大,野心更足。它希望推出去的,是街舞本身。


易烊千璽不是吳亦凡,《這就是街舞》也成不了下個《中國有嘻哈》


▲ 第二季「這就街」中有更多圈內大神加入


當然,正是聚焦專業讓節目得到了超高的口碑,這沒什麼不好。

但就事論事,若要出圈,這些侷限在圈內的討論,平均分配的鏡頭,和缺乏重點的話題時刻,是註定無法讓普通觀眾深度並持續投入的。

節目組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於是我們在「這就街」最新的兩集中,看到了更多的battle(鬥舞)與routine(齊舞)這樣對抗性更強更直白、普通觀眾更沒門檻的比賽形式。

不過,當節目的焦點放在了整體之上,對大多數觀眾,每一組battle都有變得趨於同質的風險,最終很可能過濾掉了所有單體選手,而只留下了「燃炸」的整體印象。


易烊千璽不是吳亦凡,《這就是街舞》也成不了下個《中國有嘻哈》



再說一次:這當然沒什麼不好,對於普及街舞的社會認知度有著很好的效果。

只是,單論出圈的難度,就的確是大上加大了。

終極:沒點「文化」別想出圈


說了一,接下來是二。

二是選擇能製造文化層面爆點的明星導師(隊長)。

別覺得「文化」兩字太過做作,想要出圈,就得上升到文化高度。

不少評論說到:「嘻哈」最後真正火的,是吳亦凡。

這話不無道理,他的「freestyle」與「skr」除了在娛樂大眾上功勞大大的,你也必須承認,由此引發的討論,也讓大眾對嘻哈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

以及,此前常常在舞蹈綜藝擔任嘉賓的金星,她的專業度加上敢說敢言的風格,也的確留下了不少金句,並引發藝術與文化圈層的廣泛討論。雖未出圈,但方向是正確的。


易烊千璽不是吳亦凡,《這就是街舞》也成不了下個《中國有嘻哈》



來到「這就街」,第二季吳建豪代替黃子韜,很多觀眾認為這個替換做地不錯——在專業度上,吳建豪或許比黃子韜更為適合。

不過,若論出圈的概率,還是直率敢言的黃子韜更高一些。

而其他三位隊長,易烊千璽、韓庚和羅志祥,更多還是從流量、綜藝感與專業度三個方面的考量做出的選擇。

這樣的結果便是——

出圈既無法靠直率敢言帶來的爭議性和討論度,也無法靠深度探討帶來文化層面的碰撞與交鋒。


易烊千璽不是吳亦凡,《這就是街舞》也成不了下個《中國有嘻哈》



當然,最「致命」的一點放在最後講——

「這就街」在整個節目風格上,都將街舞文化中的「Peace&Love」放在首位,從而刻意迴避舞者之間的矛盾衝突。

沒有矛盾,也就難以帶來討論,亦離出圈,就更遙遠了。

說到底,「亞文化綜藝」出圈的可能,無非建立在三個基礎之上——

好看、共鳴與共情。

好看考驗的是專業度,共鳴看的是選手或明星是否足夠有辨識度和記憶點。

而共情,是其中最難做到的一個。

這需要觀眾通過前面好看與共鳴的積累,最終因為某個「導火線」的點燃,而對節目產生某種深度綁定的代入感與認同感。


易烊千璽不是吳亦凡,《這就是街舞》也成不了下個《中國有嘻哈》



結語


目前,「這就街」第二季僅僅播出兩集,後續節目是否會迎來新的爆點,繼而成功出圈,【深水娛樂觀察】會持續觀望。

我們還需要明確的是,即便「這就街」最終出圈,也不代表街舞這門藝術實現了出圈。

節目結束之後,每位選手如何延長和擴大自己的曝光,將街舞推向更廣泛的大眾,這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無論是商演代言,還是綜藝曝光,甚至參與舞蹈類影視項目的開發,都是為這「亞文化」的出圈,貢獻著微薄而重要的力量。

最後的最後,一個淺顯的市場道理送給這些「亞文化綜藝」——

一家獨大隻會越做越差,只有競爭才會帶來共同繁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