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電車》(1955年拍攝於新奧爾良)

依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公車上黑白分明,不可越界。弗蘭克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時刻——被汽車窗框分割的乘客,各自形成一幅肖像;前面是白人的專座,後面是黑人的區域。就在弗蘭克拍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一名叫做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乘客,而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繼而發展成大規模的反種族隔離民權運動。

弗蘭克似乎又一次當了一回先知。策展人格林諾問:“你是如何捕捉到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含意的照片呢?”“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那裡拍到重要的照片,我肯定會早就在街角等著了。”弗蘭克實話實說,“事實上,一切都發生得很快。我對焦,然後就過去了。我總是在不停地移動,並沒有呆在那裡拍個沒完。生活是那麼有趣,我有的是精力,為什麼要老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呢?所以我總是在前行。”接著,他又補充道:“我過了兩個月才沖洗膠捲,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拍到這個東西了。”

關於攝影的偶然性,弗蘭克在講座中有所提及。“我們知道攝影要碰巧。不過,如果事故發生三次以上,就不能叫做事故了,”他說,“這有規律在裡面。”他看著格林諾展示給觀眾的小樣幻燈,裡面有兩張都被選入《美國人》中,“像這樣,兩張重要的照片在同一條底片上,我這輩子再也沒碰到過。”



從電影重回攝影

《美國人》令他成名後,弗蘭克卻跑去拍電影了,實驗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開始——凱魯亞克旁白。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電車》(1955年拍攝於新奧爾良)

依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公車上黑白分明,不可越界。弗蘭克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時刻——被汽車窗框分割的乘客,各自形成一幅肖像;前面是白人的專座,後面是黑人的區域。就在弗蘭克拍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一名叫做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乘客,而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繼而發展成大規模的反種族隔離民權運動。

弗蘭克似乎又一次當了一回先知。策展人格林諾問:“你是如何捕捉到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含意的照片呢?”“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那裡拍到重要的照片,我肯定會早就在街角等著了。”弗蘭克實話實說,“事實上,一切都發生得很快。我對焦,然後就過去了。我總是在不停地移動,並沒有呆在那裡拍個沒完。生活是那麼有趣,我有的是精力,為什麼要老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呢?所以我總是在前行。”接著,他又補充道:“我過了兩個月才沖洗膠捲,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拍到這個東西了。”

關於攝影的偶然性,弗蘭克在講座中有所提及。“我們知道攝影要碰巧。不過,如果事故發生三次以上,就不能叫做事故了,”他說,“這有規律在裡面。”他看著格林諾展示給觀眾的小樣幻燈,裡面有兩張都被選入《美國人》中,“像這樣,兩張重要的照片在同一條底片上,我這輩子再也沒碰到過。”



從電影重回攝影

《美國人》令他成名後,弗蘭克卻跑去拍電影了,實驗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開始——凱魯亞克旁白。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攝影天賦被認可時,他卻把攝影放下了,他不想重複自己。他停止拍照,開始製造奇怪的小電影。他於1959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Daisy)被認為是新美國電影的開篇之作,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先鋒電影,片中劇情由傑克·克魯艾克(Jack Kerouac)撰述並朗誦。



而他最有名的一部片子《雜種布魯斯》,卻很少有人看過。這是一部1972年跟拍滾石樂隊巡演的紀錄片,充斥了性、毒品等瘋狂鏡頭,樂隊的出格行為全部被記錄在案,最後樂隊不得不通過法律程序禁止該片商業公映。

“我完全沒有頭緒,有時甚至都搞不清楚機器裡到底有沒有膠捲,我也不在乎究竟能否拍成片子。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僱了我吧,他們喜歡事情失控。”弗蘭克在回憶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時說,他自己當時也被可卡因搞得暈頭轉向。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電車》(1955年拍攝於新奧爾良)

依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公車上黑白分明,不可越界。弗蘭克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時刻——被汽車窗框分割的乘客,各自形成一幅肖像;前面是白人的專座,後面是黑人的區域。就在弗蘭克拍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一名叫做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乘客,而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繼而發展成大規模的反種族隔離民權運動。

弗蘭克似乎又一次當了一回先知。策展人格林諾問:“你是如何捕捉到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含意的照片呢?”“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那裡拍到重要的照片,我肯定會早就在街角等著了。”弗蘭克實話實說,“事實上,一切都發生得很快。我對焦,然後就過去了。我總是在不停地移動,並沒有呆在那裡拍個沒完。生活是那麼有趣,我有的是精力,為什麼要老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呢?所以我總是在前行。”接著,他又補充道:“我過了兩個月才沖洗膠捲,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拍到這個東西了。”

關於攝影的偶然性,弗蘭克在講座中有所提及。“我們知道攝影要碰巧。不過,如果事故發生三次以上,就不能叫做事故了,”他說,“這有規律在裡面。”他看著格林諾展示給觀眾的小樣幻燈,裡面有兩張都被選入《美國人》中,“像這樣,兩張重要的照片在同一條底片上,我這輩子再也沒碰到過。”



從電影重回攝影

《美國人》令他成名後,弗蘭克卻跑去拍電影了,實驗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開始——凱魯亞克旁白。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攝影天賦被認可時,他卻把攝影放下了,他不想重複自己。他停止拍照,開始製造奇怪的小電影。他於1959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Daisy)被認為是新美國電影的開篇之作,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先鋒電影,片中劇情由傑克·克魯艾克(Jack Kerouac)撰述並朗誦。



而他最有名的一部片子《雜種布魯斯》,卻很少有人看過。這是一部1972年跟拍滾石樂隊巡演的紀錄片,充斥了性、毒品等瘋狂鏡頭,樂隊的出格行為全部被記錄在案,最後樂隊不得不通過法律程序禁止該片商業公映。

“我完全沒有頭緒,有時甚至都搞不清楚機器裡到底有沒有膠捲,我也不在乎究竟能否拍成片子。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僱了我吧,他們喜歡事情失控。”弗蘭克在回憶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時說,他自己當時也被可卡因搞得暈頭轉向。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最有名的一部電影很少有人看過,是一部關於滾石樂隊的記錄片。1972年5月12日,滾石樂隊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一路麻痺在性與毒品之中的北美巡演。不久,又有兩名樂手因襲擊一攝影師被短期監禁。弗蘭克將這些鬧劇拍成一部紀錄片,直到今天,這部被禁映的影片仍未公開,其真實內容還是一個謎。很多評論人寫文章質疑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認為其大部分都是擺拍,但是,弗蘭克說只有在飛機上做愛的場面是擺拍的。

畫面中的賈格爾手拿一臺相機坐在酒店房間裡,賈格爾當時很不高興,他對弗蘭克說:“你把基斯(樂隊吉他手)拍得比我好看。”弗蘭克回答:“呃,他本來就比你有趣一些。”弗蘭克說他當時也不怎麼靠譜,有時也不記得有沒有在攝影機裡面裝菲林。他說:“我也不在乎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拍下來了,我想這可能就是他們找上我來為他們幹活的原因吧,他們喜歡失控的事情。”



他拍的電影,遠遠超過他出書的數量,但人們始終還是把他當做《美國人》的作者弗蘭克。最終,他又回到了攝影。“可能電影沒有給予我覺得應該有的那種認知吧。”弗蘭克這樣回答。

他不願意重複自己,所以跑去嘗試全新的東西;但始終沒能超越自己,這對他又變成一種困擾。

這種困擾,可以在他後期的電影和攝影作品中看到,《美國人》的照片不時作為道具或背景出現,被扔擲、被捆綁、被破壞。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電車》(1955年拍攝於新奧爾良)

依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公車上黑白分明,不可越界。弗蘭克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時刻——被汽車窗框分割的乘客,各自形成一幅肖像;前面是白人的專座,後面是黑人的區域。就在弗蘭克拍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一名叫做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乘客,而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繼而發展成大規模的反種族隔離民權運動。

弗蘭克似乎又一次當了一回先知。策展人格林諾問:“你是如何捕捉到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含意的照片呢?”“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那裡拍到重要的照片,我肯定會早就在街角等著了。”弗蘭克實話實說,“事實上,一切都發生得很快。我對焦,然後就過去了。我總是在不停地移動,並沒有呆在那裡拍個沒完。生活是那麼有趣,我有的是精力,為什麼要老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呢?所以我總是在前行。”接著,他又補充道:“我過了兩個月才沖洗膠捲,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拍到這個東西了。”

關於攝影的偶然性,弗蘭克在講座中有所提及。“我們知道攝影要碰巧。不過,如果事故發生三次以上,就不能叫做事故了,”他說,“這有規律在裡面。”他看著格林諾展示給觀眾的小樣幻燈,裡面有兩張都被選入《美國人》中,“像這樣,兩張重要的照片在同一條底片上,我這輩子再也沒碰到過。”



從電影重回攝影

《美國人》令他成名後,弗蘭克卻跑去拍電影了,實驗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開始——凱魯亞克旁白。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攝影天賦被認可時,他卻把攝影放下了,他不想重複自己。他停止拍照,開始製造奇怪的小電影。他於1959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Daisy)被認為是新美國電影的開篇之作,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先鋒電影,片中劇情由傑克·克魯艾克(Jack Kerouac)撰述並朗誦。



而他最有名的一部片子《雜種布魯斯》,卻很少有人看過。這是一部1972年跟拍滾石樂隊巡演的紀錄片,充斥了性、毒品等瘋狂鏡頭,樂隊的出格行為全部被記錄在案,最後樂隊不得不通過法律程序禁止該片商業公映。

“我完全沒有頭緒,有時甚至都搞不清楚機器裡到底有沒有膠捲,我也不在乎究竟能否拍成片子。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僱了我吧,他們喜歡事情失控。”弗蘭克在回憶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時說,他自己當時也被可卡因搞得暈頭轉向。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最有名的一部電影很少有人看過,是一部關於滾石樂隊的記錄片。1972年5月12日,滾石樂隊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一路麻痺在性與毒品之中的北美巡演。不久,又有兩名樂手因襲擊一攝影師被短期監禁。弗蘭克將這些鬧劇拍成一部紀錄片,直到今天,這部被禁映的影片仍未公開,其真實內容還是一個謎。很多評論人寫文章質疑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認為其大部分都是擺拍,但是,弗蘭克說只有在飛機上做愛的場面是擺拍的。

畫面中的賈格爾手拿一臺相機坐在酒店房間裡,賈格爾當時很不高興,他對弗蘭克說:“你把基斯(樂隊吉他手)拍得比我好看。”弗蘭克回答:“呃,他本來就比你有趣一些。”弗蘭克說他當時也不怎麼靠譜,有時也不記得有沒有在攝影機裡面裝菲林。他說:“我也不在乎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拍下來了,我想這可能就是他們找上我來為他們幹活的原因吧,他們喜歡失控的事情。”



他拍的電影,遠遠超過他出書的數量,但人們始終還是把他當做《美國人》的作者弗蘭克。最終,他又回到了攝影。“可能電影沒有給予我覺得應該有的那種認知吧。”弗蘭克這樣回答。

他不願意重複自己,所以跑去嘗試全新的東西;但始終沒能超越自己,這對他又變成一種困擾。

這種困擾,可以在他後期的電影和攝影作品中看到,《美國人》的照片不時作為道具或背景出現,被扔擲、被捆綁、被破壞。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系列短片《基督之罪》的拍攝現場,弗蘭克讓一名男演員站在樹林裡,從高處俯拍取景。



“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在他後期的作品中,常能看到絕望和憤怒。在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的寶麗來相片上,他亂塗亂寫,又刮又擦,那段時間的東西,給人又冷又硬的感覺,但又是真實的。

真實,始終是弗蘭克強調的。當別人問他作品的意義、為什麼要這樣那樣拍的時候,他常常會說,當時就是這樣的情形,這個人就是這麼坐著的,那個人就是那麼躺著的。

他同時也說過“真實並不存在”這一類話,並引用美國女作家弗萊娜莉·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之語——“真實背後沒有真實。”

在拍攝《美國人》的旅途中,弗蘭克說自己像個記者,雖然他並沒有採訪任何人,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令他“驚訝”;而他的鏡頭所取,正反映了他的“內心感受”。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電車》(1955年拍攝於新奧爾良)

依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公車上黑白分明,不可越界。弗蘭克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時刻——被汽車窗框分割的乘客,各自形成一幅肖像;前面是白人的專座,後面是黑人的區域。就在弗蘭克拍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一名叫做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乘客,而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繼而發展成大規模的反種族隔離民權運動。

弗蘭克似乎又一次當了一回先知。策展人格林諾問:“你是如何捕捉到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含意的照片呢?”“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那裡拍到重要的照片,我肯定會早就在街角等著了。”弗蘭克實話實說,“事實上,一切都發生得很快。我對焦,然後就過去了。我總是在不停地移動,並沒有呆在那裡拍個沒完。生活是那麼有趣,我有的是精力,為什麼要老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呢?所以我總是在前行。”接著,他又補充道:“我過了兩個月才沖洗膠捲,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拍到這個東西了。”

關於攝影的偶然性,弗蘭克在講座中有所提及。“我們知道攝影要碰巧。不過,如果事故發生三次以上,就不能叫做事故了,”他說,“這有規律在裡面。”他看著格林諾展示給觀眾的小樣幻燈,裡面有兩張都被選入《美國人》中,“像這樣,兩張重要的照片在同一條底片上,我這輩子再也沒碰到過。”



從電影重回攝影

《美國人》令他成名後,弗蘭克卻跑去拍電影了,實驗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開始——凱魯亞克旁白。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攝影天賦被認可時,他卻把攝影放下了,他不想重複自己。他停止拍照,開始製造奇怪的小電影。他於1959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Daisy)被認為是新美國電影的開篇之作,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先鋒電影,片中劇情由傑克·克魯艾克(Jack Kerouac)撰述並朗誦。



而他最有名的一部片子《雜種布魯斯》,卻很少有人看過。這是一部1972年跟拍滾石樂隊巡演的紀錄片,充斥了性、毒品等瘋狂鏡頭,樂隊的出格行為全部被記錄在案,最後樂隊不得不通過法律程序禁止該片商業公映。

“我完全沒有頭緒,有時甚至都搞不清楚機器裡到底有沒有膠捲,我也不在乎究竟能否拍成片子。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僱了我吧,他們喜歡事情失控。”弗蘭克在回憶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時說,他自己當時也被可卡因搞得暈頭轉向。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最有名的一部電影很少有人看過,是一部關於滾石樂隊的記錄片。1972年5月12日,滾石樂隊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一路麻痺在性與毒品之中的北美巡演。不久,又有兩名樂手因襲擊一攝影師被短期監禁。弗蘭克將這些鬧劇拍成一部紀錄片,直到今天,這部被禁映的影片仍未公開,其真實內容還是一個謎。很多評論人寫文章質疑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認為其大部分都是擺拍,但是,弗蘭克說只有在飛機上做愛的場面是擺拍的。

畫面中的賈格爾手拿一臺相機坐在酒店房間裡,賈格爾當時很不高興,他對弗蘭克說:“你把基斯(樂隊吉他手)拍得比我好看。”弗蘭克回答:“呃,他本來就比你有趣一些。”弗蘭克說他當時也不怎麼靠譜,有時也不記得有沒有在攝影機裡面裝菲林。他說:“我也不在乎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拍下來了,我想這可能就是他們找上我來為他們幹活的原因吧,他們喜歡失控的事情。”



他拍的電影,遠遠超過他出書的數量,但人們始終還是把他當做《美國人》的作者弗蘭克。最終,他又回到了攝影。“可能電影沒有給予我覺得應該有的那種認知吧。”弗蘭克這樣回答。

他不願意重複自己,所以跑去嘗試全新的東西;但始終沒能超越自己,這對他又變成一種困擾。

這種困擾,可以在他後期的電影和攝影作品中看到,《美國人》的照片不時作為道具或背景出現,被扔擲、被捆綁、被破壞。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系列短片《基督之罪》的拍攝現場,弗蘭克讓一名男演員站在樹林裡,從高處俯拍取景。



“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在他後期的作品中,常能看到絕望和憤怒。在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的寶麗來相片上,他亂塗亂寫,又刮又擦,那段時間的東西,給人又冷又硬的感覺,但又是真實的。

真實,始終是弗蘭克強調的。當別人問他作品的意義、為什麼要這樣那樣拍的時候,他常常會說,當時就是這樣的情形,這個人就是這麼坐著的,那個人就是那麼躺著的。

他同時也說過“真實並不存在”這一類話,並引用美國女作家弗萊娜莉·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之語——“真實背後沒有真實。”

在拍攝《美國人》的旅途中,弗蘭克說自己像個記者,雖然他並沒有採訪任何人,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令他“驚訝”;而他的鏡頭所取,正反映了他的“內心感受”。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電車》(1955年拍攝於新奧爾良)

依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公車上黑白分明,不可越界。弗蘭克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時刻——被汽車窗框分割的乘客,各自形成一幅肖像;前面是白人的專座,後面是黑人的區域。就在弗蘭克拍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一名叫做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乘客,而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繼而發展成大規模的反種族隔離民權運動。

弗蘭克似乎又一次當了一回先知。策展人格林諾問:“你是如何捕捉到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含意的照片呢?”“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那裡拍到重要的照片,我肯定會早就在街角等著了。”弗蘭克實話實說,“事實上,一切都發生得很快。我對焦,然後就過去了。我總是在不停地移動,並沒有呆在那裡拍個沒完。生活是那麼有趣,我有的是精力,為什麼要老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呢?所以我總是在前行。”接著,他又補充道:“我過了兩個月才沖洗膠捲,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拍到這個東西了。”

關於攝影的偶然性,弗蘭克在講座中有所提及。“我們知道攝影要碰巧。不過,如果事故發生三次以上,就不能叫做事故了,”他說,“這有規律在裡面。”他看著格林諾展示給觀眾的小樣幻燈,裡面有兩張都被選入《美國人》中,“像這樣,兩張重要的照片在同一條底片上,我這輩子再也沒碰到過。”



從電影重回攝影

《美國人》令他成名後,弗蘭克卻跑去拍電影了,實驗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開始——凱魯亞克旁白。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攝影天賦被認可時,他卻把攝影放下了,他不想重複自己。他停止拍照,開始製造奇怪的小電影。他於1959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Daisy)被認為是新美國電影的開篇之作,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先鋒電影,片中劇情由傑克·克魯艾克(Jack Kerouac)撰述並朗誦。



而他最有名的一部片子《雜種布魯斯》,卻很少有人看過。這是一部1972年跟拍滾石樂隊巡演的紀錄片,充斥了性、毒品等瘋狂鏡頭,樂隊的出格行為全部被記錄在案,最後樂隊不得不通過法律程序禁止該片商業公映。

“我完全沒有頭緒,有時甚至都搞不清楚機器裡到底有沒有膠捲,我也不在乎究竟能否拍成片子。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僱了我吧,他們喜歡事情失控。”弗蘭克在回憶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時說,他自己當時也被可卡因搞得暈頭轉向。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最有名的一部電影很少有人看過,是一部關於滾石樂隊的記錄片。1972年5月12日,滾石樂隊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一路麻痺在性與毒品之中的北美巡演。不久,又有兩名樂手因襲擊一攝影師被短期監禁。弗蘭克將這些鬧劇拍成一部紀錄片,直到今天,這部被禁映的影片仍未公開,其真實內容還是一個謎。很多評論人寫文章質疑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認為其大部分都是擺拍,但是,弗蘭克說只有在飛機上做愛的場面是擺拍的。

畫面中的賈格爾手拿一臺相機坐在酒店房間裡,賈格爾當時很不高興,他對弗蘭克說:“你把基斯(樂隊吉他手)拍得比我好看。”弗蘭克回答:“呃,他本來就比你有趣一些。”弗蘭克說他當時也不怎麼靠譜,有時也不記得有沒有在攝影機裡面裝菲林。他說:“我也不在乎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拍下來了,我想這可能就是他們找上我來為他們幹活的原因吧,他們喜歡失控的事情。”



他拍的電影,遠遠超過他出書的數量,但人們始終還是把他當做《美國人》的作者弗蘭克。最終,他又回到了攝影。“可能電影沒有給予我覺得應該有的那種認知吧。”弗蘭克這樣回答。

他不願意重複自己,所以跑去嘗試全新的東西;但始終沒能超越自己,這對他又變成一種困擾。

這種困擾,可以在他後期的電影和攝影作品中看到,《美國人》的照片不時作為道具或背景出現,被扔擲、被捆綁、被破壞。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系列短片《基督之罪》的拍攝現場,弗蘭克讓一名男演員站在樹林裡,從高處俯拍取景。



“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在他後期的作品中,常能看到絕望和憤怒。在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的寶麗來相片上,他亂塗亂寫,又刮又擦,那段時間的東西,給人又冷又硬的感覺,但又是真實的。

真實,始終是弗蘭克強調的。當別人問他作品的意義、為什麼要這樣那樣拍的時候,他常常會說,當時就是這樣的情形,這個人就是這麼坐著的,那個人就是那麼躺著的。

他同時也說過“真實並不存在”這一類話,並引用美國女作家弗萊娜莉·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之語——“真實背後沒有真實。”

在拍攝《美國人》的旅途中,弗蘭克說自己像個記者,雖然他並沒有採訪任何人,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令他“驚訝”;而他的鏡頭所取,正反映了他的“內心感受”。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40張照片》(1946年)銀鹽紙基

弗蘭克從1941年起開始學習攝影,先是跟隨一位攝影修描師,然後是一位商業攝影師。1947年2月弗蘭克移居美國後,很快自己手工做了一本攝影冊子《40張照片》(40 Fotos)。弗蘭克在其中嘗試把兩張相似或相反的照片並置,以微妙的方式進行對比。這本冊子後來也成為弗蘭克在美國找工作時的資歷依據。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電車》(1955年拍攝於新奧爾良)

依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公車上黑白分明,不可越界。弗蘭克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時刻——被汽車窗框分割的乘客,各自形成一幅肖像;前面是白人的專座,後面是黑人的區域。就在弗蘭克拍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一名叫做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乘客,而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繼而發展成大規模的反種族隔離民權運動。

弗蘭克似乎又一次當了一回先知。策展人格林諾問:“你是如何捕捉到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含意的照片呢?”“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那裡拍到重要的照片,我肯定會早就在街角等著了。”弗蘭克實話實說,“事實上,一切都發生得很快。我對焦,然後就過去了。我總是在不停地移動,並沒有呆在那裡拍個沒完。生活是那麼有趣,我有的是精力,為什麼要老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呢?所以我總是在前行。”接著,他又補充道:“我過了兩個月才沖洗膠捲,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拍到這個東西了。”

關於攝影的偶然性,弗蘭克在講座中有所提及。“我們知道攝影要碰巧。不過,如果事故發生三次以上,就不能叫做事故了,”他說,“這有規律在裡面。”他看著格林諾展示給觀眾的小樣幻燈,裡面有兩張都被選入《美國人》中,“像這樣,兩張重要的照片在同一條底片上,我這輩子再也沒碰到過。”



從電影重回攝影

《美國人》令他成名後,弗蘭克卻跑去拍電影了,實驗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開始——凱魯亞克旁白。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攝影天賦被認可時,他卻把攝影放下了,他不想重複自己。他停止拍照,開始製造奇怪的小電影。他於1959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Daisy)被認為是新美國電影的開篇之作,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先鋒電影,片中劇情由傑克·克魯艾克(Jack Kerouac)撰述並朗誦。



而他最有名的一部片子《雜種布魯斯》,卻很少有人看過。這是一部1972年跟拍滾石樂隊巡演的紀錄片,充斥了性、毒品等瘋狂鏡頭,樂隊的出格行為全部被記錄在案,最後樂隊不得不通過法律程序禁止該片商業公映。

“我完全沒有頭緒,有時甚至都搞不清楚機器裡到底有沒有膠捲,我也不在乎究竟能否拍成片子。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僱了我吧,他們喜歡事情失控。”弗蘭克在回憶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時說,他自己當時也被可卡因搞得暈頭轉向。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最有名的一部電影很少有人看過,是一部關於滾石樂隊的記錄片。1972年5月12日,滾石樂隊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一路麻痺在性與毒品之中的北美巡演。不久,又有兩名樂手因襲擊一攝影師被短期監禁。弗蘭克將這些鬧劇拍成一部紀錄片,直到今天,這部被禁映的影片仍未公開,其真實內容還是一個謎。很多評論人寫文章質疑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認為其大部分都是擺拍,但是,弗蘭克說只有在飛機上做愛的場面是擺拍的。

畫面中的賈格爾手拿一臺相機坐在酒店房間裡,賈格爾當時很不高興,他對弗蘭克說:“你把基斯(樂隊吉他手)拍得比我好看。”弗蘭克回答:“呃,他本來就比你有趣一些。”弗蘭克說他當時也不怎麼靠譜,有時也不記得有沒有在攝影機裡面裝菲林。他說:“我也不在乎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拍下來了,我想這可能就是他們找上我來為他們幹活的原因吧,他們喜歡失控的事情。”



他拍的電影,遠遠超過他出書的數量,但人們始終還是把他當做《美國人》的作者弗蘭克。最終,他又回到了攝影。“可能電影沒有給予我覺得應該有的那種認知吧。”弗蘭克這樣回答。

他不願意重複自己,所以跑去嘗試全新的東西;但始終沒能超越自己,這對他又變成一種困擾。

這種困擾,可以在他後期的電影和攝影作品中看到,《美國人》的照片不時作為道具或背景出現,被扔擲、被捆綁、被破壞。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系列短片《基督之罪》的拍攝現場,弗蘭克讓一名男演員站在樹林裡,從高處俯拍取景。



“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在他後期的作品中,常能看到絕望和憤怒。在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的寶麗來相片上,他亂塗亂寫,又刮又擦,那段時間的東西,給人又冷又硬的感覺,但又是真實的。

真實,始終是弗蘭克強調的。當別人問他作品的意義、為什麼要這樣那樣拍的時候,他常常會說,當時就是這樣的情形,這個人就是這麼坐著的,那個人就是那麼躺著的。

他同時也說過“真實並不存在”這一類話,並引用美國女作家弗萊娜莉·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之語——“真實背後沒有真實。”

在拍攝《美國人》的旅途中,弗蘭克說自己像個記者,雖然他並沒有採訪任何人,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令他“驚訝”;而他的鏡頭所取,正反映了他的“內心感受”。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40張照片》(1946年)銀鹽紙基

弗蘭克從1941年起開始學習攝影,先是跟隨一位攝影修描師,然後是一位商業攝影師。1947年2月弗蘭克移居美國後,很快自己手工做了一本攝影冊子《40張照片》(40 Fotos)。弗蘭克在其中嘗試把兩張相似或相反的照片並置,以微妙的方式進行對比。這本冊子後來也成為弗蘭克在美國找工作時的資歷依據。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90號公路》

(1955年拍攝於得克薩斯州,去代爾里奧的路上)

車停在路邊,頭燈還開著。讓你依稀還能聽到馬達的轟鳴。後擋風玻璃那兒堆著一堆衣服。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女人半閉著眼,空虛疲憊地休息在一個未知的地方。不知道她身後的路打哪兒來,也不知道她面前的路往哪裡去。她的懷裡還睡著兩個孩子。這位女人就是弗蘭克的第一任妻子瑪麗,他在她16歲的時候就把她的肚子搞大了。那個男孩是弗蘭克的兒子帕布羅,還有一個女兒叫安德娜,現在這兩個孩子都已不在世。

這幅照片被弗蘭克放在《美國人》一書的最後,作為結尾,這也是他的家人在書中的首次亮相。弗蘭克曾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討論到藝術家為職業追求而所作出的犧牲。“孩子。那是我的遺憾。太多內疚了。”他說。


有一次,在美國國家美術館禮堂講臺上,他站起來告別,胖胖的身形有點像個可愛的毛毛熊,想讓人上前去抱抱,就像自家爺爺給孫輩的感覺。

但弗蘭克沒有孫輩,也不可能有孫輩了。他的大女兒安德魯亞21歲死於危地馬拉的一次飛機失事;而他的兒子帕博羅受不了多年藥物上癮症和精神不穩定的折磨,1994年自殺。

“我過著好日子,”他平靜地對禮堂裡的人說,“我有個好妻子,我有好的回憶。”稍作停頓,他說,“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電車》(1955年拍攝於新奧爾良)

依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公車上黑白分明,不可越界。弗蘭克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時刻——被汽車窗框分割的乘客,各自形成一幅肖像;前面是白人的專座,後面是黑人的區域。就在弗蘭克拍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一名叫做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乘客,而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繼而發展成大規模的反種族隔離民權運動。

弗蘭克似乎又一次當了一回先知。策展人格林諾問:“你是如何捕捉到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含意的照片呢?”“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那裡拍到重要的照片,我肯定會早就在街角等著了。”弗蘭克實話實說,“事實上,一切都發生得很快。我對焦,然後就過去了。我總是在不停地移動,並沒有呆在那裡拍個沒完。生活是那麼有趣,我有的是精力,為什麼要老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呢?所以我總是在前行。”接著,他又補充道:“我過了兩個月才沖洗膠捲,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拍到這個東西了。”

關於攝影的偶然性,弗蘭克在講座中有所提及。“我們知道攝影要碰巧。不過,如果事故發生三次以上,就不能叫做事故了,”他說,“這有規律在裡面。”他看著格林諾展示給觀眾的小樣幻燈,裡面有兩張都被選入《美國人》中,“像這樣,兩張重要的照片在同一條底片上,我這輩子再也沒碰到過。”



從電影重回攝影

《美國人》令他成名後,弗蘭克卻跑去拍電影了,實驗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開始——凱魯亞克旁白。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攝影天賦被認可時,他卻把攝影放下了,他不想重複自己。他停止拍照,開始製造奇怪的小電影。他於1959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Daisy)被認為是新美國電影的開篇之作,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先鋒電影,片中劇情由傑克·克魯艾克(Jack Kerouac)撰述並朗誦。



而他最有名的一部片子《雜種布魯斯》,卻很少有人看過。這是一部1972年跟拍滾石樂隊巡演的紀錄片,充斥了性、毒品等瘋狂鏡頭,樂隊的出格行為全部被記錄在案,最後樂隊不得不通過法律程序禁止該片商業公映。

“我完全沒有頭緒,有時甚至都搞不清楚機器裡到底有沒有膠捲,我也不在乎究竟能否拍成片子。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僱了我吧,他們喜歡事情失控。”弗蘭克在回憶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時說,他自己當時也被可卡因搞得暈頭轉向。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最有名的一部電影很少有人看過,是一部關於滾石樂隊的記錄片。1972年5月12日,滾石樂隊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一路麻痺在性與毒品之中的北美巡演。不久,又有兩名樂手因襲擊一攝影師被短期監禁。弗蘭克將這些鬧劇拍成一部紀錄片,直到今天,這部被禁映的影片仍未公開,其真實內容還是一個謎。很多評論人寫文章質疑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認為其大部分都是擺拍,但是,弗蘭克說只有在飛機上做愛的場面是擺拍的。

畫面中的賈格爾手拿一臺相機坐在酒店房間裡,賈格爾當時很不高興,他對弗蘭克說:“你把基斯(樂隊吉他手)拍得比我好看。”弗蘭克回答:“呃,他本來就比你有趣一些。”弗蘭克說他當時也不怎麼靠譜,有時也不記得有沒有在攝影機裡面裝菲林。他說:“我也不在乎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拍下來了,我想這可能就是他們找上我來為他們幹活的原因吧,他們喜歡失控的事情。”



他拍的電影,遠遠超過他出書的數量,但人們始終還是把他當做《美國人》的作者弗蘭克。最終,他又回到了攝影。“可能電影沒有給予我覺得應該有的那種認知吧。”弗蘭克這樣回答。

他不願意重複自己,所以跑去嘗試全新的東西;但始終沒能超越自己,這對他又變成一種困擾。

這種困擾,可以在他後期的電影和攝影作品中看到,《美國人》的照片不時作為道具或背景出現,被扔擲、被捆綁、被破壞。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系列短片《基督之罪》的拍攝現場,弗蘭克讓一名男演員站在樹林裡,從高處俯拍取景。



“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在他後期的作品中,常能看到絕望和憤怒。在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的寶麗來相片上,他亂塗亂寫,又刮又擦,那段時間的東西,給人又冷又硬的感覺,但又是真實的。

真實,始終是弗蘭克強調的。當別人問他作品的意義、為什麼要這樣那樣拍的時候,他常常會說,當時就是這樣的情形,這個人就是這麼坐著的,那個人就是那麼躺著的。

他同時也說過“真實並不存在”這一類話,並引用美國女作家弗萊娜莉·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之語——“真實背後沒有真實。”

在拍攝《美國人》的旅途中,弗蘭克說自己像個記者,雖然他並沒有採訪任何人,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令他“驚訝”;而他的鏡頭所取,正反映了他的“內心感受”。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40張照片》(1946年)銀鹽紙基

弗蘭克從1941年起開始學習攝影,先是跟隨一位攝影修描師,然後是一位商業攝影師。1947年2月弗蘭克移居美國後,很快自己手工做了一本攝影冊子《40張照片》(40 Fotos)。弗蘭克在其中嘗試把兩張相似或相反的照片並置,以微妙的方式進行對比。這本冊子後來也成為弗蘭克在美國找工作時的資歷依據。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90號公路》

(1955年拍攝於得克薩斯州,去代爾里奧的路上)

車停在路邊,頭燈還開著。讓你依稀還能聽到馬達的轟鳴。後擋風玻璃那兒堆著一堆衣服。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女人半閉著眼,空虛疲憊地休息在一個未知的地方。不知道她身後的路打哪兒來,也不知道她面前的路往哪裡去。她的懷裡還睡著兩個孩子。這位女人就是弗蘭克的第一任妻子瑪麗,他在她16歲的時候就把她的肚子搞大了。那個男孩是弗蘭克的兒子帕布羅,還有一個女兒叫安德娜,現在這兩個孩子都已不在世。

這幅照片被弗蘭克放在《美國人》一書的最後,作為結尾,這也是他的家人在書中的首次亮相。弗蘭克曾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討論到藝術家為職業追求而所作出的犧牲。“孩子。那是我的遺憾。太多內疚了。”他說。


有一次,在美國國家美術館禮堂講臺上,他站起來告別,胖胖的身形有點像個可愛的毛毛熊,想讓人上前去抱抱,就像自家爺爺給孫輩的感覺。

但弗蘭克沒有孫輩,也不可能有孫輩了。他的大女兒安德魯亞21歲死於危地馬拉的一次飛機失事;而他的兒子帕博羅受不了多年藥物上癮症和精神不穩定的折磨,1994年自殺。

“我過著好日子,”他平靜地對禮堂裡的人說,“我有個好妻子,我有好的回憶。”稍作停頓,他說,“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朋友眼中,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臭脾氣老頭子,就像茅坑裡的石頭一樣。他很少接

受採訪。說話不多,吞吞吐吐,總以為自己置身世外。

弗蘭克相信數碼攝影以它能夠刪除的能力摧毀了記憶,他說:“現在有太多的影像,有太多的照相機了。我們都被觀看,這變得越來越愚蠢。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意義的。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特別的,那只是生活。如果所有的時刻都被記錄下來,那麼就沒有美了,而且攝影可能也就不再是藝術了。或許它從來就不曾是過。”弗蘭克多年年前曾到過中國,在平遙古鎮喝了一碗雞湯後,差點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身邊甚至都沒有一臺相機。

弗蘭克說,他經常在自己位於東三街的公寓裡,凝視德庫寧的畫。他說:“他的一生是率真自我的天才的一生。他只有一個爐子,一個冰箱,一個畫架。他可以只穿著內衣而整天去與那些畫布較真。這些是如此地吸引我。它讓我意識到要去承擔生活中的風險。為了藝術上的自由,你不得不去抗爭並忍受為這付出的一切。”

此文為Lens雜誌2009年7月刊的一篇文章,

略有刪節。

閱讀原文:“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電車》(1955年拍攝於新奧爾良)

依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公車上黑白分明,不可越界。弗蘭克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時刻——被汽車窗框分割的乘客,各自形成一幅肖像;前面是白人的專座,後面是黑人的區域。就在弗蘭克拍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一名叫做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乘客,而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繼而發展成大規模的反種族隔離民權運動。

弗蘭克似乎又一次當了一回先知。策展人格林諾問:“你是如何捕捉到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含意的照片呢?”“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那裡拍到重要的照片,我肯定會早就在街角等著了。”弗蘭克實話實說,“事實上,一切都發生得很快。我對焦,然後就過去了。我總是在不停地移動,並沒有呆在那裡拍個沒完。生活是那麼有趣,我有的是精力,為什麼要老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呢?所以我總是在前行。”接著,他又補充道:“我過了兩個月才沖洗膠捲,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拍到這個東西了。”

關於攝影的偶然性,弗蘭克在講座中有所提及。“我們知道攝影要碰巧。不過,如果事故發生三次以上,就不能叫做事故了,”他說,“這有規律在裡面。”他看著格林諾展示給觀眾的小樣幻燈,裡面有兩張都被選入《美國人》中,“像這樣,兩張重要的照片在同一條底片上,我這輩子再也沒碰到過。”



從電影重回攝影

《美國人》令他成名後,弗蘭克卻跑去拍電影了,實驗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開始——凱魯亞克旁白。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攝影天賦被認可時,他卻把攝影放下了,他不想重複自己。他停止拍照,開始製造奇怪的小電影。他於1959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Daisy)被認為是新美國電影的開篇之作,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先鋒電影,片中劇情由傑克·克魯艾克(Jack Kerouac)撰述並朗誦。



而他最有名的一部片子《雜種布魯斯》,卻很少有人看過。這是一部1972年跟拍滾石樂隊巡演的紀錄片,充斥了性、毒品等瘋狂鏡頭,樂隊的出格行為全部被記錄在案,最後樂隊不得不通過法律程序禁止該片商業公映。

“我完全沒有頭緒,有時甚至都搞不清楚機器裡到底有沒有膠捲,我也不在乎究竟能否拍成片子。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僱了我吧,他們喜歡事情失控。”弗蘭克在回憶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時說,他自己當時也被可卡因搞得暈頭轉向。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最有名的一部電影很少有人看過,是一部關於滾石樂隊的記錄片。1972年5月12日,滾石樂隊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一路麻痺在性與毒品之中的北美巡演。不久,又有兩名樂手因襲擊一攝影師被短期監禁。弗蘭克將這些鬧劇拍成一部紀錄片,直到今天,這部被禁映的影片仍未公開,其真實內容還是一個謎。很多評論人寫文章質疑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認為其大部分都是擺拍,但是,弗蘭克說只有在飛機上做愛的場面是擺拍的。

畫面中的賈格爾手拿一臺相機坐在酒店房間裡,賈格爾當時很不高興,他對弗蘭克說:“你把基斯(樂隊吉他手)拍得比我好看。”弗蘭克回答:“呃,他本來就比你有趣一些。”弗蘭克說他當時也不怎麼靠譜,有時也不記得有沒有在攝影機裡面裝菲林。他說:“我也不在乎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拍下來了,我想這可能就是他們找上我來為他們幹活的原因吧,他們喜歡失控的事情。”



他拍的電影,遠遠超過他出書的數量,但人們始終還是把他當做《美國人》的作者弗蘭克。最終,他又回到了攝影。“可能電影沒有給予我覺得應該有的那種認知吧。”弗蘭克這樣回答。

他不願意重複自己,所以跑去嘗試全新的東西;但始終沒能超越自己,這對他又變成一種困擾。

這種困擾,可以在他後期的電影和攝影作品中看到,《美國人》的照片不時作為道具或背景出現,被扔擲、被捆綁、被破壞。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系列短片《基督之罪》的拍攝現場,弗蘭克讓一名男演員站在樹林裡,從高處俯拍取景。



“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在他後期的作品中,常能看到絕望和憤怒。在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的寶麗來相片上,他亂塗亂寫,又刮又擦,那段時間的東西,給人又冷又硬的感覺,但又是真實的。

真實,始終是弗蘭克強調的。當別人問他作品的意義、為什麼要這樣那樣拍的時候,他常常會說,當時就是這樣的情形,這個人就是這麼坐著的,那個人就是那麼躺著的。

他同時也說過“真實並不存在”這一類話,並引用美國女作家弗萊娜莉·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之語——“真實背後沒有真實。”

在拍攝《美國人》的旅途中,弗蘭克說自己像個記者,雖然他並沒有採訪任何人,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令他“驚訝”;而他的鏡頭所取,正反映了他的“內心感受”。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40張照片》(1946年)銀鹽紙基

弗蘭克從1941年起開始學習攝影,先是跟隨一位攝影修描師,然後是一位商業攝影師。1947年2月弗蘭克移居美國後,很快自己手工做了一本攝影冊子《40張照片》(40 Fotos)。弗蘭克在其中嘗試把兩張相似或相反的照片並置,以微妙的方式進行對比。這本冊子後來也成為弗蘭克在美國找工作時的資歷依據。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90號公路》

(1955年拍攝於得克薩斯州,去代爾里奧的路上)

車停在路邊,頭燈還開著。讓你依稀還能聽到馬達的轟鳴。後擋風玻璃那兒堆著一堆衣服。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女人半閉著眼,空虛疲憊地休息在一個未知的地方。不知道她身後的路打哪兒來,也不知道她面前的路往哪裡去。她的懷裡還睡著兩個孩子。這位女人就是弗蘭克的第一任妻子瑪麗,他在她16歲的時候就把她的肚子搞大了。那個男孩是弗蘭克的兒子帕布羅,還有一個女兒叫安德娜,現在這兩個孩子都已不在世。

這幅照片被弗蘭克放在《美國人》一書的最後,作為結尾,這也是他的家人在書中的首次亮相。弗蘭克曾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討論到藝術家為職業追求而所作出的犧牲。“孩子。那是我的遺憾。太多內疚了。”他說。


有一次,在美國國家美術館禮堂講臺上,他站起來告別,胖胖的身形有點像個可愛的毛毛熊,想讓人上前去抱抱,就像自家爺爺給孫輩的感覺。

但弗蘭克沒有孫輩,也不可能有孫輩了。他的大女兒安德魯亞21歲死於危地馬拉的一次飛機失事;而他的兒子帕博羅受不了多年藥物上癮症和精神不穩定的折磨,1994年自殺。

“我過著好日子,”他平靜地對禮堂裡的人說,“我有個好妻子,我有好的回憶。”稍作停頓,他說,“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朋友眼中,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臭脾氣老頭子,就像茅坑裡的石頭一樣。他很少接

受採訪。說話不多,吞吞吐吐,總以為自己置身世外。

弗蘭克相信數碼攝影以它能夠刪除的能力摧毀了記憶,他說:“現在有太多的影像,有太多的照相機了。我們都被觀看,這變得越來越愚蠢。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意義的。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特別的,那只是生活。如果所有的時刻都被記錄下來,那麼就沒有美了,而且攝影可能也就不再是藝術了。或許它從來就不曾是過。”弗蘭克多年年前曾到過中國,在平遙古鎮喝了一碗雞湯後,差點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身邊甚至都沒有一臺相機。

弗蘭克說,他經常在自己位於東三街的公寓裡,凝視德庫寧的畫。他說:“他的一生是率真自我的天才的一生。他只有一個爐子,一個冰箱,一個畫架。他可以只穿著內衣而整天去與那些畫布較真。這些是如此地吸引我。它讓我意識到要去承擔生活中的風險。為了藝術上的自由,你不得不去抗爭並忍受為這付出的一切。”

此文為Lens雜誌2009年7月刊的一篇文章,

略有刪節。

閱讀原文:“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點擊鏈接即可閱讀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電車》(1955年拍攝於新奧爾良)

依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公車上黑白分明,不可越界。弗蘭克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時刻——被汽車窗框分割的乘客,各自形成一幅肖像;前面是白人的專座,後面是黑人的區域。就在弗蘭克拍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一名叫做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乘客,而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繼而發展成大規模的反種族隔離民權運動。

弗蘭克似乎又一次當了一回先知。策展人格林諾問:“你是如何捕捉到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含意的照片呢?”“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那裡拍到重要的照片,我肯定會早就在街角等著了。”弗蘭克實話實說,“事實上,一切都發生得很快。我對焦,然後就過去了。我總是在不停地移動,並沒有呆在那裡拍個沒完。生活是那麼有趣,我有的是精力,為什麼要老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呢?所以我總是在前行。”接著,他又補充道:“我過了兩個月才沖洗膠捲,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拍到這個東西了。”

關於攝影的偶然性,弗蘭克在講座中有所提及。“我們知道攝影要碰巧。不過,如果事故發生三次以上,就不能叫做事故了,”他說,“這有規律在裡面。”他看著格林諾展示給觀眾的小樣幻燈,裡面有兩張都被選入《美國人》中,“像這樣,兩張重要的照片在同一條底片上,我這輩子再也沒碰到過。”



從電影重回攝影

《美國人》令他成名後,弗蘭克卻跑去拍電影了,實驗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開始——凱魯亞克旁白。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攝影天賦被認可時,他卻把攝影放下了,他不想重複自己。他停止拍照,開始製造奇怪的小電影。他於1959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Daisy)被認為是新美國電影的開篇之作,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先鋒電影,片中劇情由傑克·克魯艾克(Jack Kerouac)撰述並朗誦。



而他最有名的一部片子《雜種布魯斯》,卻很少有人看過。這是一部1972年跟拍滾石樂隊巡演的紀錄片,充斥了性、毒品等瘋狂鏡頭,樂隊的出格行為全部被記錄在案,最後樂隊不得不通過法律程序禁止該片商業公映。

“我完全沒有頭緒,有時甚至都搞不清楚機器裡到底有沒有膠捲,我也不在乎究竟能否拍成片子。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僱了我吧,他們喜歡事情失控。”弗蘭克在回憶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時說,他自己當時也被可卡因搞得暈頭轉向。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最有名的一部電影很少有人看過,是一部關於滾石樂隊的記錄片。1972年5月12日,滾石樂隊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一路麻痺在性與毒品之中的北美巡演。不久,又有兩名樂手因襲擊一攝影師被短期監禁。弗蘭克將這些鬧劇拍成一部紀錄片,直到今天,這部被禁映的影片仍未公開,其真實內容還是一個謎。很多評論人寫文章質疑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認為其大部分都是擺拍,但是,弗蘭克說只有在飛機上做愛的場面是擺拍的。

畫面中的賈格爾手拿一臺相機坐在酒店房間裡,賈格爾當時很不高興,他對弗蘭克說:“你把基斯(樂隊吉他手)拍得比我好看。”弗蘭克回答:“呃,他本來就比你有趣一些。”弗蘭克說他當時也不怎麼靠譜,有時也不記得有沒有在攝影機裡面裝菲林。他說:“我也不在乎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拍下來了,我想這可能就是他們找上我來為他們幹活的原因吧,他們喜歡失控的事情。”



他拍的電影,遠遠超過他出書的數量,但人們始終還是把他當做《美國人》的作者弗蘭克。最終,他又回到了攝影。“可能電影沒有給予我覺得應該有的那種認知吧。”弗蘭克這樣回答。

他不願意重複自己,所以跑去嘗試全新的東西;但始終沒能超越自己,這對他又變成一種困擾。

這種困擾,可以在他後期的電影和攝影作品中看到,《美國人》的照片不時作為道具或背景出現,被扔擲、被捆綁、被破壞。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系列短片《基督之罪》的拍攝現場,弗蘭克讓一名男演員站在樹林裡,從高處俯拍取景。



“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在他後期的作品中,常能看到絕望和憤怒。在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的寶麗來相片上,他亂塗亂寫,又刮又擦,那段時間的東西,給人又冷又硬的感覺,但又是真實的。

真實,始終是弗蘭克強調的。當別人問他作品的意義、為什麼要這樣那樣拍的時候,他常常會說,當時就是這樣的情形,這個人就是這麼坐著的,那個人就是那麼躺著的。

他同時也說過“真實並不存在”這一類話,並引用美國女作家弗萊娜莉·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之語——“真實背後沒有真實。”

在拍攝《美國人》的旅途中,弗蘭克說自己像個記者,雖然他並沒有採訪任何人,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令他“驚訝”;而他的鏡頭所取,正反映了他的“內心感受”。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40張照片》(1946年)銀鹽紙基

弗蘭克從1941年起開始學習攝影,先是跟隨一位攝影修描師,然後是一位商業攝影師。1947年2月弗蘭克移居美國後,很快自己手工做了一本攝影冊子《40張照片》(40 Fotos)。弗蘭克在其中嘗試把兩張相似或相反的照片並置,以微妙的方式進行對比。這本冊子後來也成為弗蘭克在美國找工作時的資歷依據。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90號公路》

(1955年拍攝於得克薩斯州,去代爾里奧的路上)

車停在路邊,頭燈還開著。讓你依稀還能聽到馬達的轟鳴。後擋風玻璃那兒堆著一堆衣服。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女人半閉著眼,空虛疲憊地休息在一個未知的地方。不知道她身後的路打哪兒來,也不知道她面前的路往哪裡去。她的懷裡還睡著兩個孩子。這位女人就是弗蘭克的第一任妻子瑪麗,他在她16歲的時候就把她的肚子搞大了。那個男孩是弗蘭克的兒子帕布羅,還有一個女兒叫安德娜,現在這兩個孩子都已不在世。

這幅照片被弗蘭克放在《美國人》一書的最後,作為結尾,這也是他的家人在書中的首次亮相。弗蘭克曾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討論到藝術家為職業追求而所作出的犧牲。“孩子。那是我的遺憾。太多內疚了。”他說。


有一次,在美國國家美術館禮堂講臺上,他站起來告別,胖胖的身形有點像個可愛的毛毛熊,想讓人上前去抱抱,就像自家爺爺給孫輩的感覺。

但弗蘭克沒有孫輩,也不可能有孫輩了。他的大女兒安德魯亞21歲死於危地馬拉的一次飛機失事;而他的兒子帕博羅受不了多年藥物上癮症和精神不穩定的折磨,1994年自殺。

“我過著好日子,”他平靜地對禮堂裡的人說,“我有個好妻子,我有好的回憶。”稍作停頓,他說,“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朋友眼中,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臭脾氣老頭子,就像茅坑裡的石頭一樣。他很少接

受採訪。說話不多,吞吞吐吐,總以為自己置身世外。

弗蘭克相信數碼攝影以它能夠刪除的能力摧毀了記憶,他說:“現在有太多的影像,有太多的照相機了。我們都被觀看,這變得越來越愚蠢。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意義的。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特別的,那只是生活。如果所有的時刻都被記錄下來,那麼就沒有美了,而且攝影可能也就不再是藝術了。或許它從來就不曾是過。”弗蘭克多年年前曾到過中國,在平遙古鎮喝了一碗雞湯後,差點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身邊甚至都沒有一臺相機。

弗蘭克說,他經常在自己位於東三街的公寓裡,凝視德庫寧的畫。他說:“他的一生是率真自我的天才的一生。他只有一個爐子,一個冰箱,一個畫架。他可以只穿著內衣而整天去與那些畫布較真。這些是如此地吸引我。它讓我意識到要去承擔生活中的風險。為了藝術上的自由,你不得不去抗爭並忍受為這付出的一切。”

此文為Lens雜誌2009年7月刊的一篇文章,

略有刪節。

閱讀原文:“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點擊鏈接即可閱讀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我喜歡拍攝單純的人”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電車》(1955年拍攝於新奧爾良)

依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公車上黑白分明,不可越界。弗蘭克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時刻——被汽車窗框分割的乘客,各自形成一幅肖像;前面是白人的專座,後面是黑人的區域。就在弗蘭克拍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一名叫做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乘客,而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繼而發展成大規模的反種族隔離民權運動。

弗蘭克似乎又一次當了一回先知。策展人格林諾問:“你是如何捕捉到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含意的照片呢?”“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那裡拍到重要的照片,我肯定會早就在街角等著了。”弗蘭克實話實說,“事實上,一切都發生得很快。我對焦,然後就過去了。我總是在不停地移動,並沒有呆在那裡拍個沒完。生活是那麼有趣,我有的是精力,為什麼要老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呢?所以我總是在前行。”接著,他又補充道:“我過了兩個月才沖洗膠捲,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拍到這個東西了。”

關於攝影的偶然性,弗蘭克在講座中有所提及。“我們知道攝影要碰巧。不過,如果事故發生三次以上,就不能叫做事故了,”他說,“這有規律在裡面。”他看著格林諾展示給觀眾的小樣幻燈,裡面有兩張都被選入《美國人》中,“像這樣,兩張重要的照片在同一條底片上,我這輩子再也沒碰到過。”



從電影重回攝影

《美國人》令他成名後,弗蘭克卻跑去拍電影了,實驗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開始——凱魯亞克旁白。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攝影天賦被認可時,他卻把攝影放下了,他不想重複自己。他停止拍照,開始製造奇怪的小電影。他於1959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Daisy)被認為是新美國電影的開篇之作,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先鋒電影,片中劇情由傑克·克魯艾克(Jack Kerouac)撰述並朗誦。



而他最有名的一部片子《雜種布魯斯》,卻很少有人看過。這是一部1972年跟拍滾石樂隊巡演的紀錄片,充斥了性、毒品等瘋狂鏡頭,樂隊的出格行為全部被記錄在案,最後樂隊不得不通過法律程序禁止該片商業公映。

“我完全沒有頭緒,有時甚至都搞不清楚機器裡到底有沒有膠捲,我也不在乎究竟能否拍成片子。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僱了我吧,他們喜歡事情失控。”弗蘭克在回憶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時說,他自己當時也被可卡因搞得暈頭轉向。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最有名的一部電影很少有人看過,是一部關於滾石樂隊的記錄片。1972年5月12日,滾石樂隊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一路麻痺在性與毒品之中的北美巡演。不久,又有兩名樂手因襲擊一攝影師被短期監禁。弗蘭克將這些鬧劇拍成一部紀錄片,直到今天,這部被禁映的影片仍未公開,其真實內容還是一個謎。很多評論人寫文章質疑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認為其大部分都是擺拍,但是,弗蘭克說只有在飛機上做愛的場面是擺拍的。

畫面中的賈格爾手拿一臺相機坐在酒店房間裡,賈格爾當時很不高興,他對弗蘭克說:“你把基斯(樂隊吉他手)拍得比我好看。”弗蘭克回答:“呃,他本來就比你有趣一些。”弗蘭克說他當時也不怎麼靠譜,有時也不記得有沒有在攝影機裡面裝菲林。他說:“我也不在乎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拍下來了,我想這可能就是他們找上我來為他們幹活的原因吧,他們喜歡失控的事情。”



他拍的電影,遠遠超過他出書的數量,但人們始終還是把他當做《美國人》的作者弗蘭克。最終,他又回到了攝影。“可能電影沒有給予我覺得應該有的那種認知吧。”弗蘭克這樣回答。

他不願意重複自己,所以跑去嘗試全新的東西;但始終沒能超越自己,這對他又變成一種困擾。

這種困擾,可以在他後期的電影和攝影作品中看到,《美國人》的照片不時作為道具或背景出現,被扔擲、被捆綁、被破壞。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系列短片《基督之罪》的拍攝現場,弗蘭克讓一名男演員站在樹林裡,從高處俯拍取景。



“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在他後期的作品中,常能看到絕望和憤怒。在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的寶麗來相片上,他亂塗亂寫,又刮又擦,那段時間的東西,給人又冷又硬的感覺,但又是真實的。

真實,始終是弗蘭克強調的。當別人問他作品的意義、為什麼要這樣那樣拍的時候,他常常會說,當時就是這樣的情形,這個人就是這麼坐著的,那個人就是那麼躺著的。

他同時也說過“真實並不存在”這一類話,並引用美國女作家弗萊娜莉·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之語——“真實背後沒有真實。”

在拍攝《美國人》的旅途中,弗蘭克說自己像個記者,雖然他並沒有採訪任何人,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令他“驚訝”;而他的鏡頭所取,正反映了他的“內心感受”。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40張照片》(1946年)銀鹽紙基

弗蘭克從1941年起開始學習攝影,先是跟隨一位攝影修描師,然後是一位商業攝影師。1947年2月弗蘭克移居美國後,很快自己手工做了一本攝影冊子《40張照片》(40 Fotos)。弗蘭克在其中嘗試把兩張相似或相反的照片並置,以微妙的方式進行對比。這本冊子後來也成為弗蘭克在美國找工作時的資歷依據。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90號公路》

(1955年拍攝於得克薩斯州,去代爾里奧的路上)

車停在路邊,頭燈還開著。讓你依稀還能聽到馬達的轟鳴。後擋風玻璃那兒堆著一堆衣服。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女人半閉著眼,空虛疲憊地休息在一個未知的地方。不知道她身後的路打哪兒來,也不知道她面前的路往哪裡去。她的懷裡還睡著兩個孩子。這位女人就是弗蘭克的第一任妻子瑪麗,他在她16歲的時候就把她的肚子搞大了。那個男孩是弗蘭克的兒子帕布羅,還有一個女兒叫安德娜,現在這兩個孩子都已不在世。

這幅照片被弗蘭克放在《美國人》一書的最後,作為結尾,這也是他的家人在書中的首次亮相。弗蘭克曾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討論到藝術家為職業追求而所作出的犧牲。“孩子。那是我的遺憾。太多內疚了。”他說。


有一次,在美國國家美術館禮堂講臺上,他站起來告別,胖胖的身形有點像個可愛的毛毛熊,想讓人上前去抱抱,就像自家爺爺給孫輩的感覺。

但弗蘭克沒有孫輩,也不可能有孫輩了。他的大女兒安德魯亞21歲死於危地馬拉的一次飛機失事;而他的兒子帕博羅受不了多年藥物上癮症和精神不穩定的折磨,1994年自殺。

“我過著好日子,”他平靜地對禮堂裡的人說,“我有個好妻子,我有好的回憶。”稍作停頓,他說,“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朋友眼中,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臭脾氣老頭子,就像茅坑裡的石頭一樣。他很少接

受採訪。說話不多,吞吞吐吐,總以為自己置身世外。

弗蘭克相信數碼攝影以它能夠刪除的能力摧毀了記憶,他說:“現在有太多的影像,有太多的照相機了。我們都被觀看,這變得越來越愚蠢。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意義的。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特別的,那只是生活。如果所有的時刻都被記錄下來,那麼就沒有美了,而且攝影可能也就不再是藝術了。或許它從來就不曾是過。”弗蘭克多年年前曾到過中國,在平遙古鎮喝了一碗雞湯後,差點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身邊甚至都沒有一臺相機。

弗蘭克說,他經常在自己位於東三街的公寓裡,凝視德庫寧的畫。他說:“他的一生是率真自我的天才的一生。他只有一個爐子,一個冰箱,一個畫架。他可以只穿著內衣而整天去與那些畫布較真。這些是如此地吸引我。它讓我意識到要去承擔生活中的風險。為了藝術上的自由,你不得不去抗爭並忍受為這付出的一切。”

此文為Lens雜誌2009年7月刊的一篇文章,

略有刪節。

閱讀原文:“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點擊鏈接即可閱讀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我喜歡拍攝單純的人”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他被誤解,但也觸痛了很多人的心 | Michael Wolf 去世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電車》(1955年拍攝於新奧爾良)

依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公車上黑白分明,不可越界。弗蘭克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時刻——被汽車窗框分割的乘客,各自形成一幅肖像;前面是白人的專座,後面是黑人的區域。就在弗蘭克拍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一名叫做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乘客,而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繼而發展成大規模的反種族隔離民權運動。

弗蘭克似乎又一次當了一回先知。策展人格林諾問:“你是如何捕捉到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含意的照片呢?”“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那裡拍到重要的照片,我肯定會早就在街角等著了。”弗蘭克實話實說,“事實上,一切都發生得很快。我對焦,然後就過去了。我總是在不停地移動,並沒有呆在那裡拍個沒完。生活是那麼有趣,我有的是精力,為什麼要老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呢?所以我總是在前行。”接著,他又補充道:“我過了兩個月才沖洗膠捲,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拍到這個東西了。”

關於攝影的偶然性,弗蘭克在講座中有所提及。“我們知道攝影要碰巧。不過,如果事故發生三次以上,就不能叫做事故了,”他說,“這有規律在裡面。”他看著格林諾展示給觀眾的小樣幻燈,裡面有兩張都被選入《美國人》中,“像這樣,兩張重要的照片在同一條底片上,我這輩子再也沒碰到過。”



從電影重回攝影

《美國人》令他成名後,弗蘭克卻跑去拍電影了,實驗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開始——凱魯亞克旁白。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攝影天賦被認可時,他卻把攝影放下了,他不想重複自己。他停止拍照,開始製造奇怪的小電影。他於1959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Daisy)被認為是新美國電影的開篇之作,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先鋒電影,片中劇情由傑克·克魯艾克(Jack Kerouac)撰述並朗誦。



而他最有名的一部片子《雜種布魯斯》,卻很少有人看過。這是一部1972年跟拍滾石樂隊巡演的紀錄片,充斥了性、毒品等瘋狂鏡頭,樂隊的出格行為全部被記錄在案,最後樂隊不得不通過法律程序禁止該片商業公映。

“我完全沒有頭緒,有時甚至都搞不清楚機器裡到底有沒有膠捲,我也不在乎究竟能否拍成片子。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僱了我吧,他們喜歡事情失控。”弗蘭克在回憶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時說,他自己當時也被可卡因搞得暈頭轉向。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最有名的一部電影很少有人看過,是一部關於滾石樂隊的記錄片。1972年5月12日,滾石樂隊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一路麻痺在性與毒品之中的北美巡演。不久,又有兩名樂手因襲擊一攝影師被短期監禁。弗蘭克將這些鬧劇拍成一部紀錄片,直到今天,這部被禁映的影片仍未公開,其真實內容還是一個謎。很多評論人寫文章質疑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認為其大部分都是擺拍,但是,弗蘭克說只有在飛機上做愛的場面是擺拍的。

畫面中的賈格爾手拿一臺相機坐在酒店房間裡,賈格爾當時很不高興,他對弗蘭克說:“你把基斯(樂隊吉他手)拍得比我好看。”弗蘭克回答:“呃,他本來就比你有趣一些。”弗蘭克說他當時也不怎麼靠譜,有時也不記得有沒有在攝影機裡面裝菲林。他說:“我也不在乎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拍下來了,我想這可能就是他們找上我來為他們幹活的原因吧,他們喜歡失控的事情。”



他拍的電影,遠遠超過他出書的數量,但人們始終還是把他當做《美國人》的作者弗蘭克。最終,他又回到了攝影。“可能電影沒有給予我覺得應該有的那種認知吧。”弗蘭克這樣回答。

他不願意重複自己,所以跑去嘗試全新的東西;但始終沒能超越自己,這對他又變成一種困擾。

這種困擾,可以在他後期的電影和攝影作品中看到,《美國人》的照片不時作為道具或背景出現,被扔擲、被捆綁、被破壞。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系列短片《基督之罪》的拍攝現場,弗蘭克讓一名男演員站在樹林裡,從高處俯拍取景。



“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在他後期的作品中,常能看到絕望和憤怒。在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的寶麗來相片上,他亂塗亂寫,又刮又擦,那段時間的東西,給人又冷又硬的感覺,但又是真實的。

真實,始終是弗蘭克強調的。當別人問他作品的意義、為什麼要這樣那樣拍的時候,他常常會說,當時就是這樣的情形,這個人就是這麼坐著的,那個人就是那麼躺著的。

他同時也說過“真實並不存在”這一類話,並引用美國女作家弗萊娜莉·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之語——“真實背後沒有真實。”

在拍攝《美國人》的旅途中,弗蘭克說自己像個記者,雖然他並沒有採訪任何人,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令他“驚訝”;而他的鏡頭所取,正反映了他的“內心感受”。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40張照片》(1946年)銀鹽紙基

弗蘭克從1941年起開始學習攝影,先是跟隨一位攝影修描師,然後是一位商業攝影師。1947年2月弗蘭克移居美國後,很快自己手工做了一本攝影冊子《40張照片》(40 Fotos)。弗蘭克在其中嘗試把兩張相似或相反的照片並置,以微妙的方式進行對比。這本冊子後來也成為弗蘭克在美國找工作時的資歷依據。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90號公路》

(1955年拍攝於得克薩斯州,去代爾里奧的路上)

車停在路邊,頭燈還開著。讓你依稀還能聽到馬達的轟鳴。後擋風玻璃那兒堆著一堆衣服。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女人半閉著眼,空虛疲憊地休息在一個未知的地方。不知道她身後的路打哪兒來,也不知道她面前的路往哪裡去。她的懷裡還睡著兩個孩子。這位女人就是弗蘭克的第一任妻子瑪麗,他在她16歲的時候就把她的肚子搞大了。那個男孩是弗蘭克的兒子帕布羅,還有一個女兒叫安德娜,現在這兩個孩子都已不在世。

這幅照片被弗蘭克放在《美國人》一書的最後,作為結尾,這也是他的家人在書中的首次亮相。弗蘭克曾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討論到藝術家為職業追求而所作出的犧牲。“孩子。那是我的遺憾。太多內疚了。”他說。


有一次,在美國國家美術館禮堂講臺上,他站起來告別,胖胖的身形有點像個可愛的毛毛熊,想讓人上前去抱抱,就像自家爺爺給孫輩的感覺。

但弗蘭克沒有孫輩,也不可能有孫輩了。他的大女兒安德魯亞21歲死於危地馬拉的一次飛機失事;而他的兒子帕博羅受不了多年藥物上癮症和精神不穩定的折磨,1994年自殺。

“我過著好日子,”他平靜地對禮堂裡的人說,“我有個好妻子,我有好的回憶。”稍作停頓,他說,“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朋友眼中,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臭脾氣老頭子,就像茅坑裡的石頭一樣。他很少接

受採訪。說話不多,吞吞吐吐,總以為自己置身世外。

弗蘭克相信數碼攝影以它能夠刪除的能力摧毀了記憶,他說:“現在有太多的影像,有太多的照相機了。我們都被觀看,這變得越來越愚蠢。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意義的。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特別的,那只是生活。如果所有的時刻都被記錄下來,那麼就沒有美了,而且攝影可能也就不再是藝術了。或許它從來就不曾是過。”弗蘭克多年年前曾到過中國,在平遙古鎮喝了一碗雞湯後,差點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身邊甚至都沒有一臺相機。

弗蘭克說,他經常在自己位於東三街的公寓裡,凝視德庫寧的畫。他說:“他的一生是率真自我的天才的一生。他只有一個爐子,一個冰箱,一個畫架。他可以只穿著內衣而整天去與那些畫布較真。這些是如此地吸引我。它讓我意識到要去承擔生活中的風險。為了藝術上的自由,你不得不去抗爭並忍受為這付出的一切。”

此文為Lens雜誌2009年7月刊的一篇文章,

略有刪節。

閱讀原文:“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點擊鏈接即可閱讀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我喜歡拍攝單純的人”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他被誤解,但也觸痛了很多人的心 | Michael Wolf 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老佛爺”去世:我才不在乎給世界留下什麼




"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了,享年94歲。

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就被譽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凱魯亞克的名作《在路上》曾被形容是《美國人》的文字版。而凱魯亞克則為《美國人》寫序說:“誰不喜歡這些照片的必然不愛詩歌。不熱愛詩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騎著溫順馬兒的牛仔吧。”

自從在紐約功成名就後,弗蘭克就搬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凱波布蘭頓。買下沿海山丘上的一塊地。 大部分時間,他和妻子麗芙隱居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弗蘭克想“逃避一切,看海,獨處。”

但生活卻給他帶來連番打擊:1974年女兒遭遇空難,那一年,兒子患上精神分裂,抗爭了20年後還是選擇了自殺。

弗蘭克曾經說,“生活很艱難,它消逝在車流裡,就像波浪消逝在大海里。”

雖然還有麗芙陪著他,相依為命,但他還是時常陷入痛苦,“我很內疚,我很想念兩個孩子。”

現在,他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瓊·麗芙改裝了一個漁夫的木屋,建造了家和工作室。”作為一個一直追求真實,考量並質問真實的藝術家,他常常通過藝術來檢驗自己的生活。70年代後期,他開始做一本自傳式的回顧攝影集,嘗試把多張照片和不同物件放在一起。他也拍了一些電影,無不表達了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傷感。

這張照片同時出現在弗蘭克的電影《生活舞於……之上》(Life Dances On⋯)中。他用嘈雜街角的爭吵聲緊接著切到寫有“Words”的標誌,然後是懸掛在他的晾衣繩上的兩張《美國人》中的攝影作品。這又是一部他對生活和命運冥想的作品,圍繞著他對女兒安德娜和另一位失蹤的朋友的思念。這也是一部他電影製作生涯中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他曾說,“我背後有那麼多東西,生活中發生的那麼多事情,形成一種強大的拉力。而我面前,我有海。”

麗芙說:“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接受,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這位女畫家覺得攝影完全就是堆狗屎(mostly shit),就是機械操縱的乾枯造物。“除了羅伯特,羅伯特的作品是藝術。”她說,“我愛他,但有時候他不喜歡我。”

在島上,弗蘭克一直沒有停止各種藝術形式探索,反而把攝影放下了。

紀錄片《離家,回家》拍到他在暗室裡重新處理舊底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上面寫寫畫畫,創作出粗糲的的拼貼作品。“你必須花很大力氣來避免自我重複。”

他曾經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還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我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

這幾十年裡,他拍了很多獨立電影和紀錄片,包括為滾石樂隊和自己孩子拍攝的紀錄片,又成為很多年輕電影人心中的教父。

弗蘭克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很年輕時就以攝影成名 ,但他不喜歡那裡的狹隘和沉悶,決定去美國闖蕩。

可是,很長時間裡,他都只是一個不被美國社會認可的“異鄉人”。

於是,他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在美國的土地上展開史詩般的旅程,他拍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男人和女人,拍教堂、公園、汽車影院,拍被風颳起的國旗,最終拍到的是美國社會的靈魂——只是要到多年之後才被認可,那時人們才驚呼他是天才。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一名觀眾在博物館裡一幅弗蘭克的作品前駐足。

上世紀50年代正值美國在“二戰”取得勝利,國內經濟發達,美國人自我感覺非常好。

當虛構美化故事大行其道時,弗蘭克帶著他的35毫米萊卡相機,拍攝發怒的白人男子、生氣的黑人小夥,嚴厲的南方女人,酒吧裡的印度人,他拍攝紐約的街巷、扭曲的生產線、南方的種族分裂,畫面充斥著辛酸、放蕩和不滿的情緒。今天再看這些照片,沒有什麼是故意誹謗的,相反,一切是那麼正常。似乎弗蘭克能預言未來。經歷了兩年公路旅行,弗蘭克從1955年到1956年間拍攝了2.8萬張照片,而這個天才從中挑選了83張,直插美國神話的心臟。

在路上的《美國人》


1953年的弗蘭克極度失望,他幾乎是憤怒地從歐洲回到紐約。《生活》雜誌不喜歡他,其他雜誌也不喜歡用他的照片,認為他“過度表現視覺,而非觀點”。瑪格南圖片社的一幫同仁反對他入夥,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好在他還有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導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埃文斯很有影響力,對促成弗蘭克後來獲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獎金有關鍵作用。正是這3000美元,讓弗蘭克能帶著家小,開著二手車上路拍攝,成就了《美國人》一書。

金斯伯格和“垮掉的一代”的藝術家、小說家是弗蘭克的靈感源泉。傑克·凱魯亞克,弗蘭克的“損友”、《在路上》的作者,給美國版的《美國人》寫了序言:“羅伯特·弗蘭克,瑞士人,不引人注目,友好;他舉起小相機,就把美國哀傷的詩歌吸到膠片上了,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悲劇詩人之一。”

弗蘭克一開口介紹自己,三分鐘之內就說到了自己和“垮掉的一代”的關係:“‘垮掉的一代’對我有很大影響。能碰到這些人,我心存感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比瑞士更自由的一種活法;對我來說,是一種勇氣,很受鼓勵。”

他說:“我可以做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慢慢地,相信自己,當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的時候,書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舊金山》(拍攝於1956年)

這是弗蘭克一直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他指著幻燈片對觀眾說 :“你可以明顯看到攝影師的‘侵入’。我在路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假裝把相機換個方向,好像在拍別的。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但你可以看得出那個問號的存在。”這種照片中人物直接與弗蘭克對峙的情況,曾被弗蘭克稱為“瞬間的人性”。

1萬英里的旅程,700多卷膠捲,2.7萬多張照片。

這個手持35毫米萊卡相機的猶太人,記錄下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

“敏捷、神祕、天才、悲傷和以前從未在膠片上看到過的陰影覆蓋的場面,奇怪的祕密⋯⋯這些畫面中的幽默、悲傷、所有一切,和美國特徵!”凱魯亞克這樣描述弗蘭克的攝影。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戰爭,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大行其道,弗蘭克鏡頭下表現的美國,令主流皺眉。

“這是一本簡潔的書,真的!”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它什麼也沒說,非政治化。這些照片裡什麼都沒有。人們說它們充滿了仇恨,我從未看到,也從未感覺到。我只是跑到街上找了一些有趣的人而已。好吧,我的確盡找極端了,但那是因為中不溜秋的東西令我感到乏味。”弗蘭克說:“現在看這些照片,我看不出有什麼好爭議的。”

《美國人》可以說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性革命和民權運動的一個預示。當這一切真的發生了,弗蘭克被所有的藝術家交口稱讚。他成了個天才。而當評論家們拿著放大鏡分析他的照片,詮釋每個場景和人物的重要性、歷史性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回答關於某個細節的追問。

《美國人》中的照片似有親密的感覺,同時也具有某種冷漠的特質。弗蘭克說他總在不停地趕路,“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他回憶,他總是拍完就走人,幾乎從沒有和照片中的人做過交流。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旅途歸來後,弗蘭克給每一卷膠捲和小樣都註上了編號和解釋,然後攤在他寓所的地板上,釘在牆上。他把照片分成他想要的大主題:種族、宗教、政治、媒體、汽車、消費文化和變化中的美國風景。他也按照美國人生活、工作、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排列照片,按照引起他注意的一些對象來排列,比如墓地和他的家庭。隨著每一組照片的分界不斷變化,他不斷地挪動它們,把它們從牆上扯下來。有時候他會在他認為最強的照片上點紅點,或者用筆做畫面切割。凡是他認為弱的、平淡的、太明顯的,甚至太刺目的,都被排除在外。漸漸地,近3萬張照片被刪減至1000多張,然後是100張,最後定下83張照片編入《美國人》。弗蘭克後來估計,自己花在評估和編輯上的時間大概有三四個月。他說:“你必須‘做’照片。你呈現它們的方式,擺放它們的方式,都能增強視覺的簡單本質。” 他也承認,在《美國人》一書的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刪選照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

弗蘭克是早年從師兩位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學會這種給照片分類保存的方法的。講座中,格林諾女士好奇地問,當時沒有電腦等現代設備,弗蘭克是怎樣保持這種工作習慣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很難想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當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東西。”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張弗蘭克當時工作的場景照片。我們所看到的拼貼圖,是根據弗蘭克本人的回憶製作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遊行》(1955年拍攝於新澤西州)

這張照片是《美國人》一書的封面。全書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張帶有美國國旗的照片為首,以展示美國文化的不同方面。弗蘭克在編輯時,最後摒棄了他一開始所做的分類,而形成一種更流暢的順序。

歐洲版的《美國人》並不完全合弗蘭克的心意。出版人在每一頁照片旁邊都加上了文字,而這些文字都是不怎麼喜歡美國的歐洲作家寫的,所以這本書當時被普遍定位為一本“反美”的書。策劃美國版的時候,出版人提出要在照片旁邊配上詩歌,弗蘭克堅決否定,最後終於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版了,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註解。

《美國人》沒有把任何兩張照片排在一起,翻一頁只能看到一張照片。弗蘭克說:“兩張照片面對面放在一起,不會互補,只會相互消減彼此的力度。我認為一張一張分開,看起來更簡單、更有力。”

對弗蘭克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片的順序。他根據意思來排列,創造一種節奏,來描述圖中出現的,或缺席的人。他曾解釋,做《美國人》時,他想盡量創造一種照片順序,猶如《生活》雜誌的圖片故事,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但又不完全像《生活》雜誌。弗蘭克這種具有流動性畫面的思維方式和敘事渴望,似乎順理成章地解釋了他後來拍電影的行為。


持續50年的影響力

在弗蘭克殺入攝影界以前,攝影的視覺傾向總是直接的,橫豎分明。但弗蘭克改變了角度,把粗顆粒變成了優點,光線不足變成了優勢。他的圖片亂糟糟的,你搞不清楚該怎麼去感受,也吃不準該把視線聚焦在什麼東西或什麼人上。

美國女作家珍妮特·邁爾康姆(Janet Malcolm)把弗蘭克稱為“新攝影藝術中的莫奈”,她同時也說過,弗蘭克是一個“被高估了的社會評論家和被低估了的攝影革新者”。

在今天,藝術界認為他的《美國人》仍舊像50年前那樣具有震撼力,甚至把他的《美國人》評價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攝影單本”。

《紐約時報》則評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羅伯特·弗蘭克對攝影的重要影響無人能比”。

且不說這些論調是否有點過頭,但的確沒人會想到,僅憑一些模糊的快照,就能賺上幾百萬美元。快照誰都會拍,是不是隻要有足夠的運氣,誰都能出名呢?

“現在有太多圖像、太多照相機了。”弗蘭克曾對人抱怨,“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其實沒什麼東西特別。這只是生活罷了。如果所有的瞬間都被記錄,那麼沒什麼是美麗的,也許攝影也不再是藝術了——也許它從來就不是。”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葬禮》(1955年拍攝於南卡羅來納州)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和黑人不能成群結夥。弗蘭克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警察盤問,甚至被關進牢裡。其中在底特律的一次,就是因為和黑人結伴。“我記得,有一次在阿肯色,”他回憶道,“有個黑人在公路上等著搭車,我停下來,打開前門招呼他上來。他說,‘不,我不能和你一起坐在前面,被警察看到就麻煩了。’”

弗蘭克說,他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也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所以對少數民族、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很有同情心。他的這些充滿同情心的照片,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因為種族歧視已經不為社會公德所認同。可在當時,卻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正視的畫面。講座中,當格林諾女士提到弗蘭克的這些照片時,他突然半開玩笑地說,“我之所以拍他們,是因為他們比白人更上照。”這是整個講座中,弗蘭克說的最“出格”的話。大家笑過後,格林諾女士似真似假地說:“我們不會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種族問題,依舊是美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連“黑”這個原本無辜的字都變得具有暗示意義,美國人在形容一位黑人的時候,通常會稱之為 “非裔美國人”。



融入美國

弗蘭克的父親是個愛好攝影的成功商人,母親則來自巴塞爾的富裕家庭。當排行第二的弗蘭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父親對他說:“攝影師?我就是個攝影師,但是你得做生意才能謀生啊。”

事實上,他父親的理想是做個室內設計師,最終卻成了個銷售收音機的生意人。作為一個德國猶太人,“一戰”後他移居瑞士,娶了個並不愛的富家小姐。

弗蘭克於1924年出生於蘇黎世,瑞士生活中最令他喜愛的是童子軍、滑雪和爬山。後來,攝影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二戰”一結束,他就騎著摩托車到了巴黎,最終落足紐約。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鬱金香》(1950年拍攝於巴黎)

移居紐約的弗蘭克仍然頻繁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尋找題材,這被他自己稱為“訓練階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選擇一至兩個主題來表達他對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理解。

“我移居美國後,從此快樂無比。”觀眾對此宣言又一次鬨堂大笑,但從他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確有此意。歐洲猶太人的價值觀和家族包袱都被他拋擲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瑞士對他來說,“太小了”。

曾經罵他仇視美國的人,是完全不瞭解他。“我愛美國,我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美國人了。”他這樣說。

紐約的確給了他好日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些藝術家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不過是個小鎮男孩,我連同性戀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一個月後,弗蘭克就辭職去了祕魯,因為他受不了《時尚芭莎》要求他系黑領帶。

早在蘇黎世的時候,弗蘭克就看沃利斯·貝瑞(Wallace Beey)的美國電影;到了美國後,他讀了大量美國作家的書,來熟悉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棒球規則。

金斯伯格、凱魯亞克和鮑勃·迪倫影響了他。

“本質上,一個美國人是個自由的人,”他曾說,“沒有歷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弗蘭克承認,自己並不擁有“垮掉的一代”那樣的自由,他無法追隨那種生活,因為他有家庭和孩子,有責任和現實。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電車》(1955年拍攝於新奧爾良)

依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公車上黑白分明,不可越界。弗蘭克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時刻——被汽車窗框分割的乘客,各自形成一幅肖像;前面是白人的專座,後面是黑人的區域。就在弗蘭克拍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一名叫做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乘客,而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繼而發展成大規模的反種族隔離民權運動。

弗蘭克似乎又一次當了一回先知。策展人格林諾問:“你是如何捕捉到這樣一個具有深刻含意的照片呢?”“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那裡拍到重要的照片,我肯定會早就在街角等著了。”弗蘭克實話實說,“事實上,一切都發生得很快。我對焦,然後就過去了。我總是在不停地移動,並沒有呆在那裡拍個沒完。生活是那麼有趣,我有的是精力,為什麼要老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呢?所以我總是在前行。”接著,他又補充道:“我過了兩個月才沖洗膠捲,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拍到這個東西了。”

關於攝影的偶然性,弗蘭克在講座中有所提及。“我們知道攝影要碰巧。不過,如果事故發生三次以上,就不能叫做事故了,”他說,“這有規律在裡面。”他看著格林諾展示給觀眾的小樣幻燈,裡面有兩張都被選入《美國人》中,“像這樣,兩張重要的照片在同一條底片上,我這輩子再也沒碰到過。”



從電影重回攝影

《美國人》令他成名後,弗蘭克卻跑去拍電影了,實驗電影。

他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 Daisy),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開始——凱魯亞克旁白。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攝影天賦被認可時,他卻把攝影放下了,他不想重複自己。他停止拍照,開始製造奇怪的小電影。他於1959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拉動我的雛菊》(Pull MyDaisy)被認為是新美國電影的開篇之作,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先鋒電影,片中劇情由傑克·克魯艾克(Jack Kerouac)撰述並朗誦。



而他最有名的一部片子《雜種布魯斯》,卻很少有人看過。這是一部1972年跟拍滾石樂隊巡演的紀錄片,充斥了性、毒品等瘋狂鏡頭,樂隊的出格行為全部被記錄在案,最後樂隊不得不通過法律程序禁止該片商業公映。

“我完全沒有頭緒,有時甚至都搞不清楚機器裡到底有沒有膠捲,我也不在乎究竟能否拍成片子。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僱了我吧,他們喜歡事情失控。”弗蘭克在回憶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時說,他自己當時也被可卡因搞得暈頭轉向。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弗蘭克最有名的一部電影很少有人看過,是一部關於滾石樂隊的記錄片。1972年5月12日,滾石樂隊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一路麻痺在性與毒品之中的北美巡演。不久,又有兩名樂手因襲擊一攝影師被短期監禁。弗蘭克將這些鬧劇拍成一部紀錄片,直到今天,這部被禁映的影片仍未公開,其真實內容還是一個謎。很多評論人寫文章質疑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認為其大部分都是擺拍,但是,弗蘭克說只有在飛機上做愛的場面是擺拍的。

畫面中的賈格爾手拿一臺相機坐在酒店房間裡,賈格爾當時很不高興,他對弗蘭克說:“你把基斯(樂隊吉他手)拍得比我好看。”弗蘭克回答:“呃,他本來就比你有趣一些。”弗蘭克說他當時也不怎麼靠譜,有時也不記得有沒有在攝影機裡面裝菲林。他說:“我也不在乎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拍下來了,我想這可能就是他們找上我來為他們幹活的原因吧,他們喜歡失控的事情。”



他拍的電影,遠遠超過他出書的數量,但人們始終還是把他當做《美國人》的作者弗蘭克。最終,他又回到了攝影。“可能電影沒有給予我覺得應該有的那種認知吧。”弗蘭克這樣回答。

他不願意重複自己,所以跑去嘗試全新的東西;但始終沒能超越自己,這對他又變成一種困擾。

這種困擾,可以在他後期的電影和攝影作品中看到,《美國人》的照片不時作為道具或背景出現,被扔擲、被捆綁、被破壞。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系列短片《基督之罪》的拍攝現場,弗蘭克讓一名男演員站在樹林裡,從高處俯拍取景。



“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在他後期的作品中,常能看到絕望和憤怒。在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的寶麗來相片上,他亂塗亂寫,又刮又擦,那段時間的東西,給人又冷又硬的感覺,但又是真實的。

真實,始終是弗蘭克強調的。當別人問他作品的意義、為什麼要這樣那樣拍的時候,他常常會說,當時就是這樣的情形,這個人就是這麼坐著的,那個人就是那麼躺著的。

他同時也說過“真實並不存在”這一類話,並引用美國女作家弗萊娜莉·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之語——“真實背後沒有真實。”

在拍攝《美國人》的旅途中,弗蘭克說自己像個記者,雖然他並沒有採訪任何人,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令他“驚訝”;而他的鏡頭所取,正反映了他的“內心感受”。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40張照片》(1946年)銀鹽紙基

弗蘭克從1941年起開始學習攝影,先是跟隨一位攝影修描師,然後是一位商業攝影師。1947年2月弗蘭克移居美國後,很快自己手工做了一本攝影冊子《40張照片》(40 Fotos)。弗蘭克在其中嘗試把兩張相似或相反的照片並置,以微妙的方式進行對比。這本冊子後來也成為弗蘭克在美國找工作時的資歷依據。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90號公路》

(1955年拍攝於得克薩斯州,去代爾里奧的路上)

車停在路邊,頭燈還開著。讓你依稀還能聽到馬達的轟鳴。後擋風玻璃那兒堆著一堆衣服。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女人半閉著眼,空虛疲憊地休息在一個未知的地方。不知道她身後的路打哪兒來,也不知道她面前的路往哪裡去。她的懷裡還睡著兩個孩子。這位女人就是弗蘭克的第一任妻子瑪麗,他在她16歲的時候就把她的肚子搞大了。那個男孩是弗蘭克的兒子帕布羅,還有一個女兒叫安德娜,現在這兩個孩子都已不在世。

這幅照片被弗蘭克放在《美國人》一書的最後,作為結尾,這也是他的家人在書中的首次亮相。弗蘭克曾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討論到藝術家為職業追求而所作出的犧牲。“孩子。那是我的遺憾。太多內疚了。”他說。


有一次,在美國國家美術館禮堂講臺上,他站起來告別,胖胖的身形有點像個可愛的毛毛熊,想讓人上前去抱抱,就像自家爺爺給孫輩的感覺。

但弗蘭克沒有孫輩,也不可能有孫輩了。他的大女兒安德魯亞21歲死於危地馬拉的一次飛機失事;而他的兒子帕博羅受不了多年藥物上癮症和精神不穩定的折磨,1994年自殺。

“我過著好日子,”他平靜地對禮堂裡的人說,“我有個好妻子,我有好的回憶。”稍作停頓,他說,“我儘量記住好的回憶。”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在弗蘭克的朋友眼中,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臭脾氣老頭子,就像茅坑裡的石頭一樣。他很少接

受採訪。說話不多,吞吞吐吐,總以為自己置身世外。

弗蘭克相信數碼攝影以它能夠刪除的能力摧毀了記憶,他說:“現在有太多的影像,有太多的照相機了。我們都被觀看,這變得越來越愚蠢。好像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意義的。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特別的,那只是生活。如果所有的時刻都被記錄下來,那麼就沒有美了,而且攝影可能也就不再是藝術了。或許它從來就不曾是過。”弗蘭克多年年前曾到過中國,在平遙古鎮喝了一碗雞湯後,差點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身邊甚至都沒有一臺相機。

弗蘭克說,他經常在自己位於東三街的公寓裡,凝視德庫寧的畫。他說:“他的一生是率真自我的天才的一生。他只有一個爐子,一個冰箱,一個畫架。他可以只穿著內衣而整天去與那些畫布較真。這些是如此地吸引我。它讓我意識到要去承擔生活中的風險。為了藝術上的自由,你不得不去抗爭並忍受為這付出的一切。”

此文為Lens雜誌2009年7月刊的一篇文章,

略有刪節。

閱讀原文:“和一個很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點擊鏈接即可閱讀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我喜歡拍攝單純的人”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他被誤解,但也觸痛了很多人的心 | Michael Wolf 去世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老佛爺”去世:我才不在乎給世界留下什麼




和一個坦率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時是很痛苦的 | 羅伯特·弗蘭克去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