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區養老工作調研報告:創新思路完善機制 提升科學化水平

家政 法律 環境保護 民生 北方網 2017-04-15

編者按:

天津網訊天津日報記者李鐵軍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養老問題已成為關係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考察工作時提出的“三個著力”的重要要求,南開區委書記姚來英,區委副書記、區長馮衛華就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計民生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新年伊始,區委、區政府有關部門在分管區領導帶領下組成調研組,歷時兩個月,就加強南開區養老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先後召開街道、社區、養老機構、日間照料運營企業參加的專題座談會,並赴江蘇、福建、湖南、湖北等地考察社區建設和養老服務工作。在充分聽取有關方面意見建議、學習借鑑先進地區經驗的基礎上,調研組結合南開區實際情況,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全區老齡

工作現狀

南開區是天津市人口大區。隨著多年來新生人口的銳減和老年人口的激增,全區已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期。目前全區老齡人口呈現以下鮮明特點:

一是基數大。據區戶籍中心提供數據,截至2016年12月,南開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7萬人,占人口總數的28.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2個百分點,將近達到聯合國老齡化比率標準的3倍。與市內其他區相比,南開區老年人口總量最大、佔總人口比率最高。

二是增速快。在過去10年間,全區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速遠遠高於總人口的年均增速。2016年,60歲及以上老人比上年增加近1.8萬人,增長1.4個百分點。按照目前增速和接近老齡的人口數量預測,預計到2025年全區60歲及以上老人將突破30萬。

三是高齡、空巢和困難老人數量多。在全區近25萬老年人中,90歲以上6846人,百歲老人43人;失能半失能老人6.9萬人,佔老年人總數的28%;空巢老人家庭達10萬戶以上,佔老年人家庭的41.5%,其中獨居老人逾3萬人,佔30%。其中享受政府購買服務政策的老人1400餘人。

以上數字表明,南開區老年人口在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非常突出,政府對其提供養老服務的任務十分繁重。

雖然南開區養老工作取得較快發展,但還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養老扶持政策執行難度較大、醫養結合工作體制機制不順、養老服務機構發展水平不高、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功能發揮不充分、養老管理服務體系不完善等方面。

先進地區經驗

南京、福州、廈門三地養老工作的共同特點:領導高度重視、規劃目標明確、政策執行到位、體制機制健全、資金保障充足、服務方式多樣

福州市的主要做法是:

該市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社區黨委著力強化黨建的龍頭作用,為社區群眾提供了居家養老、青少年教育、法律援助、醫療衛生、勞動就業等多方面服務。

南京市的主要做法是:

逐步完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居家養老形成覆蓋,社區養老形成網絡,機構養老形成規模,老年優待適度普惠。

廈門市的主要做法是:

穩步推進信息化建設,成立市民養老服務中心,開通“12349”養老服務專線,為老年人提供養老諮詢、保健康復、家政保潔、餐飲配送、上門送藥、陪診陪聊、心理慰藉等服務。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如何”的要求,即“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萬戶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南開區採取了居家、社區、機構三種養老服務模式,努力滿足廣大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居家養老

為解決老年人的居家養老問題,南開區主要採取以下幾項措施:一是推廣智能居家養老。先後引進30餘家智能居家服務企業,為老年人提供配餐、健康簽到、呼叫、家政、購物等方面優質便捷的服務。二是推行政府對困難老人的託底服務。對低保、特困等困難老人按不同標準,根據老人自選的服務項目,給予居家養老服務。三是大力發展配餐服務。

社區養老

從2014年起,南開區按照“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和“管辦分離”原則,推行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和運營體制改革,建成昔陽裡等9個試點,為失能半失能、空巢和失獨老人提供家政、助餐、便利店、呼叫等“4+X模式”服務,由企業、社會組織、養老機構實施社會化運營。2016年全區日間照料中心增加至11個。

機構養老

截至2016年底,南開區共有各級各類養老機構29家,總建築面積達到15.9萬平方米,總床位數6603張。入住老人非南開區戶籍的佔總數的42%。此外,南開區還有2家為不能自理但需要短期託養照護的老人提供服務的託老所,均委託社會組織運營。南開區不斷加強對養老機構的業務指導和安全監管,民政、消防、衛生、安監和環保等部門對全區養老機構進行定期檢查。

對策建議

針對南開區養老工作面臨的問題,借鑑先進地區經驗,結合2017年區委、區政府工作要點和市民政工作部署,我們提出“1234”的工作思路。

“1234”工作思路

實現一個目標

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和醫養融合的發展目標。

打造兩個平臺

服務陣地的實體平臺

智慧養老的虛擬平臺

健全三支隊伍

老齡工作隊伍

專業服務隊伍

志願者隊伍

完善四種方式

政府購買方式

市場化運作方式

結伴互助方式

志願者服務方式

1、加強組織領導,注重頂層設計。

一是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完善區委和區政府領導、部門密切配合、社會組織參與、上下協調聯動的老齡工作推動機制。二是強化資金保障機制。加大對養老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三是完善政策落實機制。督促相關部門切實履行基本公共服務職能;保證政策及時落地。

2、加強居家養老,滿足老人需求。

支持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加大老年人基本服務需求供給。結合區情,一是做好睏難老人託底救助。確保符合條件的老人享有最基本的養老服務。二是推廣智能養老服務。推出10種智能居家養老模式,進社區、進家庭。三是積極做好助餐服務。鼓勵社會單位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

3、完善日間照料,實現轉型升級。

繼續深化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和運營。一是加大建設力度。合理規劃、適度發展日間照料中心,推動中心轉型升級。二是提升中心服務功能。為行動不便且有需求的老年人開展入戶服務;為獨自在家的老年人開展“白天入托,晚上回家”日間託養服務。三是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照料中心。街道社區不收取社區養老服務企業的租金。

4、加大支持力度,發揮機構作用。

在加強安全監管、適度控制規模的同時,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建立護理人員使用激勵機制。研究制定護理員職稱評定體系。二是增加機構延伸服務運行補貼。三是引導養老機構完善服務功能。發揮政府對困難老人的託底保障作用。

5、理順體制機制,推動醫養融合。

一是做好部門統籌協調。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協調解決問題。二是爭取試點政策支持。三是整合醫療、康復、養老和護理資源。支持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的健康和養老服務。

6、推動“互聯網+”,提高養老服務科學化信息化水平。

力爭利用三年時間實現以下目標:一是實施公益敬老項目,為需要幫助的老人提供應急呼叫、定位、體徵檢測等服務。二是做好區養老雲平臺的管理和運營。三是推出管理標準和與社區養老相適應的服務模式。四是達到線上線下有機結合,各系統數據信息有機結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