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一名師,一題一優課”的晒課活動的再思考!

教育 啟迪未來 2017-04-13

對於今年的晒課活動,說想點什麼,但又怕得罪什麼,一直有一種想說又怕說,欲言而止。

上級下達的通知,就是為了迎合教育教學改革,用名師的晒課來引領示範廣大老師進行備課並進行教學。教育部電教館出面進行組織,建立一個網站“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來引導。

文件經過一級又一級的下發,各個省教育廳的電教館都建立了相應的資源網站。但為了完成上級的任務,各省必須要做的一些事。建立了網站就得有內容,各個省的基礎教育資源網都要求各個學校各個老師上傳自己的資源。然後會對各個縣各個學校的電教工作進行打分評比。學校就對各個老師完成上傳下載任務進行考核。老師為了完成考核,就會上傳資源,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對於資源的來源,就從各個網站下載,再上傳到省基礎教育資源網,造成了網站的垃圾成堆,老師對此意見非常大。網站因此負擔過重。省基礎資源網的領導為此轉變了思路,不再過分強調數量,而是強調質量,就是下派一些任務給各個重點學校,組織一些優秀的教學資源專題上傳。如專題試卷,專題視頻。

上級的專家的出發點是好的,理想豐滿,但現實表現出了骨感。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不斷完美工作思路,這是才好的方法。省級基礎教育資源網,依靠財政撥款一直在支撐著網站的運行。為節省資源費用,想依靠行政權,讓優秀老師無償上傳資源,個人認為這條路難以行得通,因為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最好的手段,若僅僅靠行政手段,取不到最終的好效果。

無償是毒藥。想讓優秀的資源無償,是行不通的。

2014年國家教育部發起的“一課一名師,一題一優課”的晒課活動,目的是好的,出發點也是好。但是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

錄製一堂錄相課,需要金錢的投入,需要相應設備投入。有些地方根本沒有這麼大的財力和精力投入,上級沒有經費支持,老師根本不會支持,學校不願意支持。大的學校可以動用縣裡的資源,請電視臺來錄製,這就花錢請來拍攝。

現在是參與的老師?沒有主動請纓參與,因為錄製一堂完整的課,需要經過精心的準備,不斷的打磨,才能上臺錄製。錄製結束後,還要參與剪輯。學校的名師根本不會參與,學校壓到各個教研組,教研組長只好運用行政力量,安排新老師或年輕的老師參與錄製。

各級教育機構,對上傳的視頻的評選條件特別的嚴。獲得優秀的機會十分的渺茫。這就是一大缺憾。教育機構,連一張獎狀證書都如此吝嗇,讓已參與的老師感到心寒。這種體制下,根本不可能吸引“名師”們參與,名師們早已功成名就了,不需要去爭著這張難以上獲取的紙了。

眾觀2014年上傳的晒課視頻,整體質量並不高。甚至看到了老師用手機錄製的視頻發佈在網站上。

我有幸參與了第一屆晒課活動(2014年),經過兩年,今年才拿到了江西省級優秀。可獲得了,我就是有一個證明,可是絕大多數的老師並沒有我這麼幸運,即使現在獲獎了,各級沒有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對於已經獲得高級職稱的來講,只是多了一張證明能力的紙。獲得了一張紙質證明,其中的付出只有參與才清楚,正如有一句流行語:鬼才知道我們是怎麼過來的。

優質資源有市場,有市場就有它的價值。老師是人,需要精神獎勵的同時,也需要物質獎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