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記口訣 巧解真假話

教育 我的公務員學習日記 我的公務員學習日記 2017-08-26

熟記口訣 巧解真假話

同學們在做題的時候往往會發現一類題型,給了你幾句話,告訴你只有一句真的或者只有一句假的,問你誰說的是真話,不陌生吧。其實,這一類題目我們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做真假話題型,那麼對於真假話題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這個時候好多同學上來就開始假設了,假設誰誰誰是真話,帶入題幹,看有沒有矛盾,有矛盾那就不對,換下一個,接著帶入。大家會發現,這樣做即使能夠選擇出答案,往往也比較慢,在這裡中公網校給大家介紹一些比較快的方法。

口訣技巧

先找矛盾,關鍵看其餘

再找反對,關鍵看其餘

後找充分條件,從中判真假

以上都沒有,要假設

那麼口訣記住了,什麼意思呢,很簡單,我們一 一來看

矛盾關係

首先,矛盾關係,大家都知道,矛盾關係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因此如果在這幾句話中出現了矛盾關係,又告訴我們只有一句真話或者一句假話,那麼這個時候唯一的真話或者假話就在這對矛盾中產生了,但是我們並不知道究竟誰真誰假,但是我們可以確定其他命題的真假情況,進而進行推理得出答案。

反對關係

其次,反對關係,反對關係包括上反對和下反對,上反對至少有一假,可以同假,上反對至少有一真,可以同真。既然如此那麼同樣的道理,接下來看其他命題,判斷其他命題的真假情況,最終在帶回反對中,得出結論就可以了。

充分條件關係

再次,充分條件關係,什麼意思呢?大家想,什麼叫充分條件,如果我說A是能夠推出B的,那麼我們就可以說A是B的充分條件,那麼大家想,如果此時,我給你四句話,其中第一句話是第三句話的充分條件,且告訴你四句話中只有一句真話,那麼第一句是不是一定不能為真啊,一旦第一句為真,那麼第四句也為真了,這與題幹中的只有一句真話就矛盾了,因此第一句一定為假,簡稱一真前假。同樣,如果告訴你這四句話中只有一句假話,那麼第三句就一定不能為假,一旦第三句為假,第一句話也是假的,那麼有兩句假話,與題幹矛盾,因此第三句為真,簡稱一假後真。那麼得到這個確定結論之後就可以繼續往下推了。

假設

最後,如果以上都沒有的話,那麼只能去假設了。這個口訣中所說的以上都沒有包括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真沒有,第二種是即使有矛盾等,但是也無法得出答案,那麼這個時候考慮假設的方法。假設可以從題幹出發去假設,也可以從選項出發去假設,就要看各個題目的區別了。

例題

以上給大家介紹的是真假話的解題方法,接下來我們看一個例子。

例題:教師讓四個學生每人拿了一隻桌球,不論什麼顏色,學生拿了秋後,教師發現唯一的白球被拿走了,問誰拿了白球。

甲說:我沒有拿白球

乙說:是丁拿的白球

丙說:是乙拿的白球

丁說:白球不是我拿的

如果四個人中只有一個說真話,那麼拿了白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中公解析

答案選A。通過觀察發現乙說的是丁拿了白球,丁說的不是丁拿白球,他倆是一對矛盾,所以乙和丁一真一假。題幹中說只有一句真話,那麼唯一的真話一定在矛盾之中,所以甲和丙說的是假話,甲說的是甲沒有拿白球,這句話是假的,他的矛盾是真,所以拿了白球的是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