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開香滿城——永濟市大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紀實

交通 搜狐 投資 創業 永濟網信辦 2017-04-13

文明,是一座城市進步的標誌,亦是一座城市發展的靈魂。

去年以來,永濟市堅持將文明城市創建作為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促進城市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牽頭工程,通過創新四大工作機制、構建五聯工作格局、開展六大主題活動,協調推進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五城同創”,大大提升了城市文明宜居度、知名度和影響力。

經過全市4個多月的努力,如今,走在城區街頭,整潔的街道,高聳的路燈,整齊的樓房,豐富而有內涵的文化牆,寬廣的文化廣場,都讓人心生自豪;站在十字路口,闖紅燈、橫穿馬路的人少了,在路邊耐心等待、自覺維護交通秩序的人多了;將隨手亂扔果皮紙屑的人少了,將廢棄物投進垃圾箱的人多了;公交車上搶座位的人少了,為老弱病殘讓座的人多了……

這一個個細微之處的變化,改變的不僅是城市的容顏,更是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升。而這些變化的背後,凝聚著永濟市委、市政府矢志不渝創建山西省文明城市,帶領全市人民建設美麗、綠色家園的汗水;凝聚著永濟市上下、廣大市民眾志成城,始終秉承“永濟文明,我有責任”的信念與擔當。

“制”健全築文明“長城”

“心中有數才能工作有方,組織有力才能作戰有效”。永濟市在創建工作伊始,就在機制改革創新上狠下功夫,相繼健全組織領導機制、宣傳發動機制、責任落實機制、保障激勵機制,著力確保創建工作有序開展。

在組織保證機制上,成立了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按照測評體系10大板塊,設立了辦公室和6個工作小組,專門抽調9名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對接溝通,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創建辦組織協調、各部門協同作戰”的創建工作格局,實現了“一抓多促”、“一創多帶”。

在宣傳發動機制上,圍繞“以民為本、施惠於民”創建理念,下發了《創建文明城市宣傳方案》《創建文明城市,爭做文明市民倡議書》《創城宣傳口號》等文件。在永濟網信、今日頭條、網易號、搜狐號、永濟外出飯店服務平臺等多個新興媒體聯合推送創建動態,形成人人知曉、關心、參與創建的濃厚氛圍。

在責任落實機制上,將文明城市創建納入“十三五”發展規劃、年度工作重點和各級各部門的年度考核目標。印發了《創建文明城市實施方案》《目標責任分解量化表》,將創建任務細化給具體部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丟分、誰擔責”原則,制定了創建工作獎懲問責辦法,通過明察暗訪、專題視察、電視曝光、開通民眾舉報投訴電話等方式,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力的單位進行約談和掛牌督辦,確保創建工作持續推進。

在保障激勵機制上,將精神文明建設和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各級各部門全面加大投入力度。整合住建、交通等部門項目,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出臺了《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幹事創業實施細則》,對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單位,給予機關全體人員相應物質獎勵,極大提升了各單位重視、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外”塑形結文明“碩果”

“越來越多的公共設施,讓整個城市耳目一新,不僅城市容貌變美了,也方便了我們。”“各項保障全民有份,城市面貌賞心悅目……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文明城市!”市民們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感受著城市每天裡發生的變化。

自創建文明城市以來,永濟市正在發生著切切實實的變化。從城區到農村,從基礎設施到精神風貌,從硬環境到軟環境,該市將“文明城市”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城鄉居民可觀、可感、可知的具體行動。

永濟市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為統領,協同推進“五城同創”,將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創城工作的重要標尺,強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創建工作,不斷完善城鄉功能,優化城鄉環境,使城鄉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等硬件水平急劇提升。購置了機械化清掃車、垃圾清運車、果皮箱等設備,並採取PPP模式建設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和4個垃圾中轉站;大力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在永濟265個行政村執行每戶村民最少配備1個標準垃圾桶,每個行政村最少確定1個垃圾填埋場,每1000人村配備1輛垃圾收集車,每村400人要配備不少於1名清掃保潔人員。同時,加強對廣大村民的文明意識培養引導,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文明村,爭做文明人”等活動,提升農民素養,提高文明程度;全力實施伍姓湖溼地修復保護利用項目,完善伍姓湖溼地環湖路建設、綠化、水體治理;對五大主題公園增添了花卉品種,進行了色彩提升,新增綠地面積11000餘平方米;在街道市政設施維護方面,完成路面補坑7000餘平方米,街道路燈故障檢修1200餘處……在逐漸補齊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的基礎上,該市今年又圍繞城鄉基礎設施重點實施31個城鎮化項目,總投資61.82億元,包含投資5.33億元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2.26億元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節能利用等在建項目5個,投資12.5億元的棚戶區改造、投資2.5億元的柳巷文化街建設等新建項目17個,投資9.5億元的運永線一級公路拓寬改造、投資3億元的植物園建設等預備項目9個。這些項目的相繼實施,將使這座晉南小城更加宜居宜人,散發出無限魅力。

路在綠中、房在園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永濟這座別具山水園林風格和現代城市風貌的生態城市,宛如一幅美麗動人的山水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內”化心滌文明“新風”

從“反哺鄉梓”生態養殖的姚軍到“割腎救夫”的張慧玲;從“永濟旅遊第一人”仝毅到“烈火現真金”的救火英雄城東街道新街村幹群;從“文化自覺”的西廂文化傳播者雷建德到“重信踐諾”的“工匠”王三康;從“鄉村旅遊古村落開拓者”史志傑到“富鄉扶民”的程傑……這份“好人”名單背後,是永濟在新鄉賢文化建設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不斷進步。

文明是城市的靈魂,道德是文明的基石。永濟市始終把“德義永濟”建設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內容,貫穿到創建全過程。在公益廣告宣傳設置工作上,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與永濟非遺文化、二十四孝文化、二十四節氣文化、旅遊文化等深度融合,所有城市、鄉村的文化牆、公益廣告均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審核把關,住建局與各鎮街道具體實施,一改過去口號式呆板模式,用樸實通俗的百姓語言、格調清新高雅的畫面,“入人心,接地氣”,在舜都大道設立大型廣告位、文化牆110餘處,燈杆、果皮箱廣告3731塊;市區主要街道牆面設置公益廣告1.2萬平方米,建設鎮村文化牆2.3萬平方米;組織文明志願者深入開展“鄰里守望”社區志願服務,定期編演文藝節目、捐衣捐物、免費維修家電、開展健康指導,參與志願者8.1萬人次,目前,永濟市文明志願者協會已成為全省最大的正式註冊公益團隊,擁有會員2.4萬餘人;組織志願者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門店拉網式宣傳,發放《永濟市民文明手冊》《講文明樹新風》等宣傳資料5萬餘份;在全市設立了25個道德講堂,製作統一標識,制定統一流程,通過唱道德歌曲、講道德故事、談道德感悟、頌中華經典、踐道德善行,引導群眾感悟道德理念,提升自身境界,累計授課200餘場次,參與群眾1.3萬餘人次;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利用節假日期間,在全市中小學中圍繞“國是家、勤為本、儉養德、誠立身、孝當先、和為貴、善作魂”等內容,製作燈籠4000多個,創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春聯658副,展示“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除陋習活動體驗照片6873張,撰寫家風故事1256篇,收集家訓2354條……形式多樣的活動載體,讓文明新風在蒲阪大地處處流淌。

“文脈澱千年,詩畫萬事傳。南風琴歌好,雨化舜鄉田。創建文明市,我輩奮爭先。”永濟市退休老幹部楊兆民現場觀看了文明城市創建公益廣告後的即興感言,道出了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心聲。

春風細雨潤心田,文明花開香滿城。文明,為蒲阪大地增添了更多的迷人風景,繪就一幅和諧宜居的亮麗畫卷。文明,也將成為一種力量,引領著永濟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保持奔跑者的姿態,一路向前,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來源:運城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