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夠了!電瓶車亂闖機動車道 抱娃媽媽不走天橋穿車流,這不是我想看到的清遠!

交通 摩托車 自行車 跨欄 清遠日報 2017-05-28
受夠了!電瓶車亂闖機動車道 抱娃媽媽不走天橋穿車流,這不是我想看到的清遠!

交通勸導員日均執勤5個半小時,

卻被罵是“神經病”!

掉頭專用道成了某些市民的臨時人行道!

隔離柵欄變跨欄,

這些交通秩序的亂象,

你能忍嗎?

↓↓↓

受夠了!電瓶車亂闖機動車道 抱娃媽媽不走天橋穿車流,這不是我想看到的清遠!

行人通過橋北路機動車調頭專用道過馬路。

受夠了!電瓶車亂闖機動車道 抱娃媽媽不走天橋穿車流,這不是我想看到的清遠!

一輛摩托車逆行在人民二路機動車右轉專用道上。

受夠了!電瓶車亂闖機動車道 抱娃媽媽不走天橋穿車流,這不是我想看到的清遠!

鳳鳴路上一名行人在紅燈亮起時跑過人行道。

創文難點,繞不開交通秩序。 清遠日報創文特攻隊記者特點走訪了連江路與鹿鳴路交叉路口、中山路與清和大道等市內主幹道和交通路口,瞭解交通秩序情況。 發現有贊有彈,讚的是勸導員和交警都熱心幫助市民,彈的是部分電瓶車主和自行車仍有不文明的過馬路行為。

日均執勤5個半小時

換來一句“神經病”

範大姐本是一名摩的司機,經招募,她成為連江路公路局路口的交通勸導員。“上崗43天,每天平均5.5小時”,膚色黝黑的範大姐吹著口中的小口哨,負責勸導來往行人安全出行。

受夠了!電瓶車亂闖機動車道 抱娃媽媽不走天橋穿車流,這不是我想看到的清遠!

正交談時,範大姐的哨子響了。一位騎著電瓶車的婦女從人行道上快速駛過,險些擦碰到一旁的行人。範大姐說,“不少市民為了搶時間,不願推車經過人行道,一些不願配合的市民便趁我們不注意,快速闖過去。”她粗略統計了一下,在有勸導員的地方,行人大都能講規矩,反而是電瓶車、自行車車主不文明的行為會更高一些。

隨後記者隨機走訪了連江路與鹿鳴路交叉路口、清和大道與中山路交叉路口、鬆崗路交叉路口。記者觀察到,除了騎入行人行道外,中途突然偏離斑馬線,繞過安全島闖入機動車道等不文明現象也頻頻發生。事實上,上述路口均配備3至4名交通勸導員,任憑哨子吹得震天響,不文明者仍然我行我素。

勸導員陳姐告訴記者,沒有實質性的懲罰措施,很難擁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有時候我們的勸導還會引起部分市民的反感。”據陳姐回憶,她在勸導一位男士時,換來一句問候:“你神經病啊!”這令她備受委屈。

掉頭專用道成臨時人行道

“跨欄”現象屢有發生

25日下午5時,橋北路上車流如織。在橋北路天橋北側的掉頭專用車道處,一眾行人選擇捷徑穿行,紛紛走上機動車道。

行人通過橋北路機動車調頭專用道過馬路。

記者發現,該處路段並未設置斑馬線,且兩側街道的圍欄也沒有完全閉合,兩頭均留下開口,方便來往行人穿行。一陣車流湧過,抱著孩子的母親在穿行時,因視線不佳,險與掉頭的車輛擦身而過。令人費解的是,不遠處便是人行天橋。

剛剛橫穿機動車道的胡女士說,“這裡的天橋太長,抱著孩子並不方便。”而這一理由也得到現場幾位女市民的聲援,“橫穿”理由包括天橋設計不人性化、沒有扶梯、周邊路口設施不全、缺少執勤引導人員等。

事實上,因為缺乏引導標識牌、規劃不科學等原因,橋北路上屢屢出現翻閱護欄等危險行為。從市中醫院站下車後,附近並無標識指引行人前往附近的天橋,倘若不熟悉該區域或者貪圖方便的市民,容易冒險去翻閱護欄。在一個小時的蹲守中,記者發現有兩位市民“跨欄”穿行,場面非常危險。

乞討人員無人勸導

公共場所躺臥仍然存在

在連江路與人民二路交叉路口的一處安全島上,一位中年大叔擺好“行頭”,以困難救濟的原因向路人乞討。在連江路靠近鹿鳴路的市政道路旁,一位乞討者正在路邊小憩,身前的鐵碗裡裝著不久前路人留下的“捐贈”。按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實地考察”中的標準,交通路口應無乞討流浪人員。

受夠了!電瓶車亂闖機動車道 抱娃媽媽不走天橋穿車流,這不是我想看到的清遠!

新城汽車客運站前,一名行人不走人行道橫穿馬路。

事實上,在距離乞討人員不足5米的地方,便有勸導員在執行工作。但對於乞討流浪人員的處置,她們表示並不在自身的工作權限之內。一連詢問了好幾位勸導員,得到統一答覆:“我們只負責交通勸導。”

除了無人管理的乞討流浪人員外,公共場所隨意躺臥的現象仍然存在。在清城沿江路南側社區公園內,一名中年男人橫臥在公共座椅上酣睡;在連江路市慢性病防治醫院門口,一位中年大叔如同“上炕”一般,脫了鞋,躺臥在公共座椅上愜意地打著電話。

受夠了!電瓶車亂闖機動車道 抱娃媽媽不走天橋穿車流,這不是我想看到的清遠!

不文明出行面面觀

一、騎行人行道。電動車、自行車等無需上牌的車輛,在通過人行橫道時,車主或趕時間,或嫌麻煩,不願下車推行。在走訪的7個點中,佔比最高且不易被勸導。

二、抄近道、逆行。電動車、自行車中途突然偏離斑馬線,繞過安全島闖入機動車道,或者直接逆行、闖紅燈。佔比較高且不易被勸導。

三、橫穿馬路、翻越護欄。在橋北路等人流量較大的路段,部分市民繞過人行天橋,選擇這種直接粗暴,卻不文明、不安全的方式。

志願者協助創文,交警助老人過馬路

早上8點,在清新區中山路與清和大道的交叉路(新樂酒店門前),四個方向的安全島,均有穿著黃色“清新黨員志願者”馬夾的志願者在勸導。一名女勸導員說,她們是前來協助勸導的志願者。每天上午8時至9時,下午5時至6時。開展交通勸導一段時間後,相信大多數市民都習性走斑馬線。

勸導員小余還會抽空向路人普及交通小常識。她說,不聽勸導的市民以中老年居多,其中,有的老人只看機動車道的紅綠燈,而不看斑馬線的紅綠燈。“實際上,兩種紅綠燈是不同步的。”小余認為,瞭解小常識有益於培養好的出行習慣。

除了志願者協助創文行動外,交警部門也在早中晚高峰期安排警力巡邏,維護現場交通秩序,倡導文明、安全出行。在清和大道與筆架路交叉路的斑馬線上,一名執勤的女交警看到一名老人一拐一瘸推著自行車過馬路,主動上前護送老人通過。

交警部門

首批120名交通勸導員已上崗

5月25日,城區交警部門迴應稱,在出行高峰期,城區各大路段已安排警力巡邏,維護現場交通秩序,接下來平峰期也會加強流動巡邏,嚴格交通管控,做到重點蹲守與巡邏管控相結合。

作為隊伍的補充,目前招募的第一批共計120名文明交通勸導員已經分散到各路口,接下來,待第二批勸導員到位後,也會考慮向“黑點路段”傾斜。

對於特攻隊瞭解的不文明現象,交警部門呼籲廣大市民能夠提高文明交通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做到文明出行,共建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交警部門也會進一步加強創文交通秩序整治,決戰決勝,打好創文攻堅戰。

市文明辦:

堅持嚴管,把文明規矩變成文明習慣

在今年2月召開的2017年市文明委成員單位第一次會議上,提出將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2522行動”。其中,第一個“2”代表的是“雙零”行動,即城鄉清潔零垃圾行動和文明交通零違章行動。在文明交通零違章行動方面,提出要做到機動車輛特別是摩托車無交通違章;出租車經營無不文明行為,包括車況差、不打表、拒載、司機抽菸、開車打手機等;車輛無亂停放;行人無闖紅燈、過馬路不走斑馬線現象。

得知藍絲帶特攻隊的現場踩點情況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戚華海也承認,在創文當中,交通秩序問題確實比較突出。而且,中央文明辦的測評組的要求和標準越來越高。參考去年的測評情況,測評組除了現場看點位以外,還調看過去錄像進行抽查。“抽調到的五個路口錄像,最後都被扣了分,表明這方面工作進一步加大力度。文明工作要持之以恆,注重長效常態,不能光靠突擊。”

戚華海認為,交通秩序的整治和市民文明交通素養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理想狀態。但是這兩年的工作力度很大。一是交警部門全力抓交通秩序的執法,二是動員各界力量參與文明交通勸導員行動,到路口進行文明勸導。“通過執勤加勸導,效果很明顯。交通違章的少了,過馬路、不守規矩、闖紅燈這些現象正慢慢減少,往好的方面進行良性轉化。”

“今年有針對性對交通路口加強執法力度,加強文明勸導。但依然還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摩托車和電動車違章現象還比較多。還有小部分行人闖紅燈,橫穿馬路。”戚華海認為,交通路口整治還是要堅持嚴管,“文明是管出來的,立了規矩,就要按規矩來辦,不能放鬆執法力度,堅持勸導,踐行清遠文明十二條,真正把清遠文明十二條變成自覺的行動。”

小貼士

如果你對創文有何意見或建議,

請掃二維碼加入

“清遠日報·創文滿意多一度”

微信群探討。

採寫|樊乾 陳柏益 王可瑩 嶽超群

攝影|李思靖

編輯|暮白

受夠了!電瓶車亂闖機動車道 抱娃媽媽不走天橋穿車流,這不是我想看到的清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