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區工農兵筒子樓棚戶區改造首批補償款發放

建築 投資 三農 房產 呼和浩特新聞網 呼和浩特新聞網 2017-08-26

呼和浩特新聞網8月3日訊 (記者 薛瑾蕙)8月2日上午,80歲的陳志宏老人在兒子的帶領下來到海西路小學。原來住在筒子樓19號樓1單元6號的陳志宏老人,家裡共54平米,按照一平米6600元的補償款,老人經過確認身份簽字後,領到了屬於自己的25萬元拆遷補償款。像陳志宏老人一樣的第一批筒子樓住戶,今天都領到了自己的補償款。

回民區工農兵筒子樓棚戶區改造首批補償款發放

陳志宏老人高興地查看自己的補償款

回民區工農兵路社區筒子樓棚戶區位於海拉爾西街以北、工農兵路以東、海溪家園以西、盛泰雅園小區以南,總佔地面積約114畝,總建築面積約45482平方米。該區塊內有7棟筒子樓,10棟舊樓房,38排平房,4個廠區,1所小學,共有居民1468戶。由於該區域內房屋建築始建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環境髒亂差、安全隱患大,居民對棚戶區改造的期望十分強烈。市區兩級黨委、政府多次組織相關部門研究該地塊的棚改事宜,決定於2017年正式徵收改造,成立了工農兵路筒子樓棚戶區房屋徵收指揮部,按照“依法依規、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嚴守底線”的原則,全面推進徵拆工作。

回民區工農兵筒子樓棚戶區改造首批補償款發放

發放現場工作人員和陳志宏老人確認信息,並簽字

徵收工作開展以來,回民區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協調會、推進會、調度會,對棚改工作行了周密細緻的研究和部署,從時間節點、優惠、徵拆等方面逐一細化、政策化、具體化,確保徵收改造各項工作公開、透明、有序實施。 經過全體幹部的共同努力,在各部門的通力配合下,截止目前已簽訂徵收補償協議1184戶,累計完成徵收面積32435平方米,累計補償金額達3億7千多萬元。完成總徵收任務的80%以上。

回民區總面積約194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約40平方公里,二環路以內的城中村共12個,是典型的老城區、老工業區,曾有近40家大中型工業企業駐於轄區,因此,城中村和棚戶區相對集中。大部分棚戶區均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還有五十年代建設的筒子樓,由於企業早已破產倒閉,普遍存在棚戶區房屋老化嚴重、居住人口密集、基礎條件較差、房屋權屬不清等問題,改造難度很大。

近年來,回民區始終將城中村、棚戶區改造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積極爭取國開行貸款資金,探索“自拆自建”模式,大力推進城中村、棚戶區改造工作。2012年至2016年期間,回民區累計投入資金約140億元,徵收房屋14700戶,建築面積約326萬平方米,居民生活環境有效改善,城市品位明顯提升。

城中村改造方面:回民區共有19個行政村,其中城中村17個。目前,西龍王廟、四合興、塔布板、青山村4個村已經改造完畢,一間房,東棚子2個村改造已接近尾聲。東烏素圖、壩口子、廠漢板、攸攸板、孔家營、小府等6個村的改造任務已經完成一半以上,西烏素圖、元山子、刀刀板、倘不浪和什拉門更等5個村的徵拆改造已經啟動。17個城中村共需徵拆21000戶、建築面積677萬平方米。截至目前,累計已完成徵拆8300餘戶,徵拆建築面積270萬平方米,投入徵拆資金96億元。

城區棚戶區項目:回民區共有40個城區棚戶區塊,共需徵拆16000戶、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截至到目前,累計已完成徵拆6400戶,徵拆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投入徵拆資金45億元。

2017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再利用三年時間,對中心城區的城中村和城市棚戶區實施徹底改造。回民區共需改造的城中村、棚戶區總佔地面積12000畝,需徵收房屋22400戶,建築面積466萬平方米,共需徵拆資金約247億元(其中:剩餘城中村項目13個,需徵收房屋12800戶,建築面積407萬平方米,需徵拆資金197億元;剩餘城區棚戶區20個,需徵收房屋9600餘戶,建築面積59萬平方米,需徵拆資金50億元)。

2017年計劃投資75.5億元,實施小府村、工農兵路危舊房、扎達蓋河及北出城口、什拉門更、廠漢板、動力機械廠危舊房、東寺巷、橡機廠平房8個二環快速路內城市棚戶區和刀刀板、倘不浪、一間房3個二環快速路邊城中村整村改造。需徵收土地2744畝,建築141萬平方米,惠及群眾8611戶、25833人。

2018年計劃投資80億元,實施孔家營、攸攸板、刀刀板、倘不浪4個城中村和西二環至鹽站西路、鹽站西路至巴彥路、烏里沙河兩側、扎達蓋河兩側4個城區棚戶區改造項目。需徵收土地2968畝,建築149萬平方米,惠及群眾8480戶、25440人。

2019年計劃投資91.2億元,實施壩口子、元山子、東烏素圖、廠漢板、一間房、東棚子、西烏素圖7個城中村改造項目。需徵收土地6271畝,拆除建築176萬平方米,惠及群眾5266戶、15798人。

實施城中村棚戶區改造是化解庫存房地產的有效舉措,回民區結合城中村棚戶區改造,採取團購安置房、異地安置等方式,統籌做好被徵收戶異地安置工作,能夠有效緩解房地產項目資金壓力、化解拖欠農民工工資矛盾、讓被徵收戶得到實惠、實現稅收入庫增加財政收入,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

回民區積極引導被徵收戶團購安置房的方式消化庫存房地產。通過全面推行貨幣化安置,所有棚戶區改造項目全部採取貨幣補償,引導被徵收戶自行異地安置;政府搭橋提供房源,回民區政府牽頭與轄區14家房地產開發單位簽訂團購房協議,按照略高於成本價的價格提供3273套團購房源,被徵收戶可以按照團購價格購買回遷安置房屋。

目前,被徵收戶團購安置房309套,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開發單位回籠資金約1.5億元,有效緩解了房地產項目資金壓力,推動了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此外,回民區將多方籌措建設資金,抓緊完善相關手續,重點解決回遷房“爛尾”問題,切實保障回遷戶利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