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整治建築資質市場不良風氣,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建築 社會保險 歷史 91資質管家 2019-04-30

建築企業資質“掛靠”,出借資質,社保“人證不合一”等現象嚴重,個別建築市場主體為牟利不顧政策法規,建築市場各方主體弄虛作假獲取、拖欠工程款等各種亂象層出不窮。為了促進建築市場良好發展,政府作出了哪些努力呢?

為整治建築資質市場不良風氣,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一級建造師人像現場採集

為了堵死建造師掛靠,也是為了進一步保證“人證合一”,福建、北京等地先後實行人像採集和現場約談等方式來進行實名制認證。辦過資質的企業都知道,在建築企業提出資質申報時,必須在所屬建委網站上傳所有人員資料,尤其是建造師及技術負責人的資料更不能缺失。為了杜絕企業濫用掛靠證書充當項目人員,以後建造師等人員的資料不僅要在網站上傳,還要本人到建委做人像採集,並接受現場約談和資料審查。相信此項舉措若大範圍施展,會讓那些企圖“鑽空子”的企業“無路可走”。

資質年審改為“動態核查”

是不是取得資質的企業就“萬事大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對已經取得資質的企業來說,每年進行一次的年度考核改為建築施工資質“動態核查”。“動態核查”最大的特點就是由定期核查改為不定期核查。除此之外,還有資質證書五年到期定期審核的檢查,某些地區的相關部門還要求建築企業提交季報。

建築資質業績審查

租證企業完成工程,其業績不會記錄在他們的公司裡,而是掛證人所在公司,建築企業在遞交投標文件時,可能會出現無良好業績的尷尬,失去機會。根據最新政策要求建築施工企業提供項目負責人的業績,而且所有業績都必須在建委備案。企業要想發展壯大,業績也是其中重點考察的項目。

全國社保聯網堵死後路

不容質疑的是,社保一旦實現全國社保聯網,人才證書掛靠的歷史問題將不復存在。建築企業想要獲取資質並承接工程就必須長期擁有自己的施工團隊。“投機倒把”的及時僥倖逃過,但也別忘記了“四庫一平臺”的網子正在“追捕”你。

為整治建築資質市場不良風氣,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通過整治建築資質問題,要讓真正的有證有能力的人才,走上重要的崗位。未來,建築資質審核流程會越來越難,只要我們嚴格按照流程走,拿到建築資質也是指日可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