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局助業者和員工領先全球 讓建築業改頭換面更上層樓

建築 環境保護 機器人 地理 早報網 2017-06-15

建設局助業者和員工領先全球 讓建築業改頭換面更上層樓

(此文為新加坡財經新聞)

建設局局長林優揚預測,未來五至10年先進的製造業工具如機器人、預製生產方式以及資訊通信科技將會非常普遍,而本地建築環境業核心員工的專業認可度也將提升。

剛上任的建設局局長林優揚預測,在未來五至10年內,我國建築環境業人員的技術將更純熟,融合度更高,各業者之間也更緊密連接,在索取信息時也會更容易。

先進的製造業工具如機器人、預製生產方式以及資訊通信科技將會非常普遍,許多建築節能效果更高,維修保養也會做得更好。

他還說,建築環境業核心的新加坡員工的專業認可度也將提升。

更多公司對智能科技感興趣

他認為,從所頒發的獎項數量達到新高來看,該領域的轉型進程取得相當良好的發展勢頭。

為配合業界發展,建設局今年推出兩個新獎項,即建築品質卓越獎(Quality Excellence Award)組別裡的建築品質領導星級獎(Quality Star Champion Award),以及環保與優雅建築商獎(Green and Gracious Builder Award)組別裡的環保與優雅建築商領導星獎(Green & Gracious Builders Star Champion Award)。

部分獎項的評審標準也稍有修改。例如,建築信息模型獎(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Award)的標準,更著重於建築信息模型(BIM)方面的合作。

建設局Green Mark計劃自2005年推出以來,已有3000多個建築項目符合Green Mark認證標準。該認證計劃也走出國門,目前有將近300個海外建築項目提出申請。

建設局也發現,越來越多公司和機構有興趣瞭解智能科技在建築環境領域中所扮演的角色。

業者須徹底改變作業方式

他還說,該領域要成功轉型,本地公司就必須徹底改變設計、建造和管理建築的方式。他們首先面對的一大挑戰是減少對低薪和低技能員工的依賴,因為這會阻礙業者採用創新技術和生產力科技。

另一項挑戰是這些業者向來各自為政,缺乏融合性。

林優揚說:“隨著我們邁向成為智慧國的目標,我們鼓勵業者使用科技輔助的解決方案、資訊通信網絡和大數據。”

“這些改變將能為年輕新加坡人帶來更多元化的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與技師就業機會。我們必須確保勞動力具備適用的技能。”

政府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建築領域產業轉型藍圖,制定轉型方向。

產業轉型藍圖的策略集中在三大方面,即採用數碼工程方案、推動製造和裝配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簡稱DfMA),以及提高業界能力。

擬建中央數據交換平臺

他解釋說,使用數碼工程方案如BIM,將能進一步融合設計、預製、建造和物流工作,打造功能卓越的智能建築。

BIM是一種智能三維模型科技,能提高建築環境專業人員在策劃、設計、建造及管理建築與基礎設施時的效率。

這項科技也支持虛擬設計與施工(Virtual Design & Construction),讓相關專業人員先以虛擬方式建造,之後再進行真正的建造工程,這樣才能提高生產力並減少浪費。

截至去年8月,建設局公共部門顧問團名單中80%的顧問,以及建設局(BCA)承包商註冊系統(Contractors Registration System)60%的承包商,已開始採用BIM。

當局也計劃通過多種方式鼓勵更多業者採用BIM,這包括制定公共與私人領域項目的BIM條例,以及開辦相關培訓課程。

建設局也探討利用數據分析加強業者之間的信息交流。當局計劃整合數據收集工作,併為數據標上地理標籤,以便在將來利用預測性數碼分析技術制定或檢討政策。

當局也計劃建立一箇中央數據交換平臺,把儲存於不同平臺(如綜合提呈處理系統和建築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集中起來。

建築業生產力大躍進

林優揚說,加快推動DfMA和相關科技,將能讓建築業生產力取得大躍進。這也能減少新加坡對外籍工作準證持有者的依賴。

DfMA包含了一連串顛覆性的技術,例如預製體積建設(Prefabricated Pre-finished Volumetric Construction,簡稱PPVC)、層壓膠合實木(Mass Engineered Timber,簡稱MET)及機械、電氣與喉管模塊(Modular Mechanical, Electrical and Plumbing)技術。

這些技術把原本大量依賴人力的工地建築工作,轉變成在受監控工廠環境內的預製工作。預製工作將利用更多自動化系統,而且還能外包給其他商家,進一步提高生產力,節省大量時間和人力開銷。

DfMA有許多好處,例如公共領域項目能提前完成,國人就能使用公共設施和服務,而私人領域項目將能降低資金成本並提前賺取收入。此外,利用這項技術建造的建築和住宅品質也更好。

林優揚說,目前有超過25個(已完成或建造中)的項目,採用較先進的DfMA技術,如MET和PPVC。另外,還有50個DfMA項目即將展開。

為了鼓勵更多業者採用這些技術,建設局將提高公共領域項目採購審核程序中生產力部分的比重,同時也會為公共領域項目成立生產力門戶框架(Productivity Gateway Framework)。

採用這些顛覆性科技的公共領域項目,可能因此得支付額外開支。為此,當局的政府建築項目生產力基金(Public Sector Construction Productivity Fund)將提供這方面的資助。

至於私人領域的項目,建設局將通過政府售地計劃鼓勵發展商採用DfMA,同時以建築生產力和能力基金(Construction Productivity and Capability Fund,簡稱CPCF),資助使用顛覆性科技的公司。

當局也會通過建築創新委員會(Building Innovation Panel)和建造生產力研究與開發(Construction Productivity Research & Development)路線圖,鼓勵業者持續創新。

鼓勵業者提升員工技能

為了成為建造優質環保建築的領頭羊,建設局不斷鼓勵業者提升員工技能,並留住擁有純熟技能和豐富經驗的員工。

政府提供多種渠道協助員工提升技能,同時規定業者必須按員工比例聘用一定數量的高技能人員。建設局也為業者提供津貼,抵消培訓員工的成本。

建設局也同業者合作頒發獎學金和贊助金給各階層的新加坡人,吸引他們加入建築環境業,這幾年來已頒發了2500多份獎學金和贊助金。

當局也開辦生產力課程,協助小型業者提升能力和專業知識。

(作者為新加坡報業控股 內容創作室副經理)

建設局2017

常年建築獎

建設局在今年的常年建築獎25個獎項組別中共頒發493個獎項,其中“建築品質領導星級獎”和“環保與優雅建築商領導星級獎”是今年新增設的獎項。

1、建設局建築環境傑出領導獎

2、建設局環保與優雅建築商獎

·建設局環保與優雅建築商

(卓越)獎

·建設局環保與優雅建築商

(星級)獎

·建設局環保與優雅建築商

領導星級獎

3、建設局Green Mark獎

·建設局Green Mark認證合格

·建設局Green Mark金獎

·建設局Green Mark超金獎

·建設局Green Mark白金獎

4、建設局Green Mark領導獎

·建設局Green Mark領導白金獎

5、建設局Green Mark明珠獎

·建設局Green Mark明珠威望獎

6、建設局建築卓越獎

·建設局建築卓越(優異)獎

·建設局建築卓越(優秀)獎

7、建設局優秀設計與工程安全獎

·建設局優秀設計與工程安全

(優異)獎

·建設局優秀設計與工程安全

(優秀)獎

8、建設局建築生產力獎

·建設局建築生產力倡導者獎

·建設局建築生產力項目獎

9、建設局建築品質卓越獎

·建設局建築品質領導超金獎

·建設局建築品質領導白金獎

·建設局建築品質領導星級獎

10、建設局建築信息模型獎

(機構獎項)

11、建設局通用設計標誌獎

·建設局通用設計標誌認證合格

·建設局通用設計標誌金獎

·建設局通用設計標誌超金獎

·建設局通用設計標誌白金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