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記憶:走近合隆古大厝,走進前黃人的記憶深處

建築 文化 歷史 木雕 文物 浮雕 故事人的傳奇 2019-05-01

在閩南人的記憶中,古大厝,絕對是一個能夠喚醒關於歷史記憶的溫暖名詞。它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而且是閩南文化的重要載體,不僅具有精湛的建造技藝和完善的實用功能,也反映閩南一帶的社會發展、家族關係、傳統倫理、思想觀念等。

泉港記憶:走近合隆古大厝,走進前黃人的記憶深處

泉港合隆大厝坐落在擁有著近1000年曆史的—泉港區前黃村。這座“合隆”大厝始建於1911年坐北朝南,由東西(二進三間張、二進五間張、騎樓)三部分組成,由黃棟水建三間張、黃白水與黃汝碧合建五間張及騎樓。

泉港記憶:走近合隆古大厝,走進前黃人的記憶深處

泉港記憶:走近合隆古大厝,走進前黃人的記憶深處

當年,黃棟水、黃白水等三兄弟少懷壯志、艱苦創業,開辦了馳名惠北的”合隆商號:“合隆稅典”、“合隆典當”、合隆銀莊、“合隆布店”等。清末年(1911年)建造了這座規模浩大、建築別具風格的“合隆”大厝。大厝無論是拼花還是雕飾等細節方面,或多或少融入了宮廷元素及南洋元素。

泉港記憶:走近合隆古大厝,走進前黃人的記憶深處

泉港記憶:走近合隆古大厝,走進前黃人的記憶深處

泉港記憶:走近合隆古大厝,走進前黃人的記憶深處

相傳,建造大厝之時,黃棟水、黃白水兄弟訪精工,聘良匠。落成之時,安金刻柳,雕樑畫棟,簷牙高啄,燕脊飛天。歷時三年,佔地近一畝多。大厝屋脊高翹,大厝外牆青草石和白石再加紅磚壘砌,精美的石雕、木雕則讓人驚歎。厝內花罩、飛罩、花窗、浮雕飾物等工藝運用普遍,許多石構件、木構件都屬難得一見。所刻之物,不管是海里遊的,還是山上跑的,龍鳳魚蝦,花草魚鳥,這裡都能找到。這些雕刻造型優美、栩栩如生,刻工精細,刀法流暢。

泉港記憶:走近合隆古大厝,走進前黃人的記憶深處

泉港記憶:走近合隆古大厝,走進前黃人的記憶深處

大厝:分別由“五間張、”前花園“、“下館”、“小洋樓”、“三間張”等組成。“下館”與“三間張”前面均有一個磚埕,三面圍牆與東面部分隔開,又以圍牆邊門相互勾通。“下館”西南面有個大門,最西面留個天井,內有二房一廳;往西間隔一條0.5米寬的小巷,就是“三間張”大厝;北面與“小洋樓∷厝埕聯壁。“小洋樓”因門窗等仿效西洋建築而得名,它的東面壁也就是東面“五間張”大厝西后廳連接的跨巷騎樓壁。另外還在“五間張”下廳角房的翹脊下開一個小門,內通閣樓,外延一個跨卷厝埋與“下館”厝埕、 “小洋樓”厝埕、跨巷騎樓厝埕等彼此串聯勾通,佈局嚴謹,建築獨特,蔚為奇觀。“合隆”古大厝以其特有的文化意蘊和古建築藝術為後人提供了一份珍貴的資料,並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泉港記憶:走近合隆古大厝,走進前黃人的記憶深處

泉港記憶:走近合隆古大厝,走進前黃人的記憶深處

泉港記憶:走近合隆古大厝,走進前黃人的記憶深處

這個古大厝留下”前黃“幾代人所有的童年記憶。在前黃很多人印象裡,不光是古大厝的古老,還有那麼青澀的童年記憶。如今”合隆大厝“已經歷經100多年風風雨雨,有些滄桑,但其古韻古味,巧奪天工,至今仍不失魅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