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深幾許——中國國家畫院盤龍谷創作基地美圖賞析
庭院深深深幾許——中國國家畫院盤龍谷創作基地美圖賞析
庭院深深深幾許——中國國家畫院盤龍谷創作基地美圖賞析
庭院深深深幾許——中國國家畫院盤龍谷創作基地美圖賞析
庭院深深深幾許——中國國家畫院盤龍谷創作基地美圖賞析
庭院深深深幾許——中國國家畫院盤龍谷創作基地美圖賞析
庭院深深深幾許——中國國家畫院盤龍谷創作基地美圖賞析
庭院深深深幾許——中國國家畫院盤龍谷創作基地美圖賞析
庭院深深深幾許——中國國家畫院盤龍谷創作基地美圖賞析
庭院深深深幾許——中國國家畫院盤龍谷創作基地美圖賞析
庭院深深深幾許——中國國家畫院盤龍谷創作基地美圖賞析
千里打醬油
1/10 中國國家畫院盤龍谷創作基地坐落於天津市薊縣5A級國家名勝風景區,主要是提供畫院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和展覽使用。一共11棟樓:4棟全國最大的地下百米覆土大畫室;6棟個人工作室和1棟公共創作院。風格屬於具有“詩性”美的中國古典園林建築,體現在:立面——“牆”、內部——“院”、色彩——“黑白灰”、細部——“提煉”。畫院建築與自然完全融合,傳承古代園林的精髓。
2/10 空間的組景與意象
3/10 “創作基地”地處視野開闊、山環水繞的風景名勝中,這一優良的外部環境促使業主、使用者以及建築師三方在設計思路上達成共識。這一共識即是,期望營造出充滿傳統韻味的居所。整個基地對內呈現半封閉狀態,院落層層迭合,圍合成一個小型聚落。空間的意境重點在於庭院、天井、入口等虛實空間的組織。在功能佈局方面,無論規模或大或小,院落中主要建築多考慮南北方向佈置。
4/10 建築之間交接之處通過連廊、門樓相連接。建築師充分利用建築與庭院的連接部位營造不同空間效果。在院落內部的柱廊盡頭、磚牆的轉角處方向多次開啟小天井式的空間,或利用狹小的漏窗,由此引入人的視覺通道,深奧曲折,通前達後。其次,為保證內外空間的流通性和私密性,採用傳統的漏窗、矮牆、影壁與現代玻璃的混搭。諸如此類的設計手法更多是對傳統園林空間中“曲折盡致”呼應,進而達到“眼前有景”效果。
5/10 傳統“門”與“牆”的細部成為視覺的焦點。門樓、門罩的披簷與壁柱,以及馬頭牆上墀頭、簷角等傳統構件盡顯材質之美。一方面,仿傳統磚雕的門樓和墀頭構件移植在一些重點節點位置。強調與傳統工匠合作,完全複製傳統構件的比例、尺度與圖案,猶如立於“創作基地”中的鄉土雕刻作品。另一方面,建築底層與連廊中重複出現金屬鋼架與傳統披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鋼架與玻璃的質感避免磚石過於沉重之感。
6/10 “創作基地”整個氛圍呈現出素雅恬靜的鄉土氣質,“黑白灰”成為建築群的底色。小青瓦、馬頭牆屋脊外輪廓線構成基調中最深的一筆。“牆黑瓦間的幽谷雅韻”正是“創作基地”設計過程在中對於傳統民居意境的體會。
7/10 強調與傳統工匠合作,完全複製傳統構件的比例、尺度與圖案,猶如立於“創作基地”中的鄉土雕刻作品。另一方面,建築底層與連廊中重複出現金屬鋼架與傳統披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鋼架與玻璃的質感避免磚石過於沉重之感。
8/10
9/10
10/10 安靜恬淡
2017-08-02

相關推薦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