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鑑劇大賞 吳樾 娛樂芒果汁 2019-08-30
"

由陳曉、王雷、張雅欽、吳樾主演的軍旅題材電視劇《陸戰之王》剛開播不久,就意外遭到了部分觀眾的質疑。定點空投坦克、新兵單挑旅長、訓練場啃雞爪,過度誇張化的劇情安排加上無處不在的各種笑點,讓這部原本定位嚴肅的獻禮劇,看上去更像是一部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改變過後,面對目前這樣口碑堪憂的尷尬局面,究竟算是創新還是敗筆?

"

由陳曉、王雷、張雅欽、吳樾主演的軍旅題材電視劇《陸戰之王》剛開播不久,就意外遭到了部分觀眾的質疑。定點空投坦克、新兵單挑旅長、訓練場啃雞爪,過度誇張化的劇情安排加上無處不在的各種笑點,讓這部原本定位嚴肅的獻禮劇,看上去更像是一部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改變過後,面對目前這樣口碑堪憂的尷尬局面,究竟算是創新還是敗筆?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在豆瓣上,已經播出三日的《陸戰之王》依舊顯示暫無評分,更關鍵的是隻有900人表達出想看的意願。這與接檔劇《小歡喜》,開播即上八分的情況相差甚遠,有些讓人大跌眼鏡。不管再怎麼說,《陸戰之王》也是廣電局今年重點推薦的獻禮劇之一,能夠通過層層篩選,最終脫穎而出,足以說明有它的過人之處。

"

由陳曉、王雷、張雅欽、吳樾主演的軍旅題材電視劇《陸戰之王》剛開播不久,就意外遭到了部分觀眾的質疑。定點空投坦克、新兵單挑旅長、訓練場啃雞爪,過度誇張化的劇情安排加上無處不在的各種笑點,讓這部原本定位嚴肅的獻禮劇,看上去更像是一部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改變過後,面對目前這樣口碑堪憂的尷尬局面,究竟算是創新還是敗筆?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在豆瓣上,已經播出三日的《陸戰之王》依舊顯示暫無評分,更關鍵的是隻有900人表達出想看的意願。這與接檔劇《小歡喜》,開播即上八分的情況相差甚遠,有些讓人大跌眼鏡。不管再怎麼說,《陸戰之王》也是廣電局今年重點推薦的獻禮劇之一,能夠通過層層篩選,最終脫穎而出,足以說明有它的過人之處。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因劇情需求,淡化題材專業性?

在第一集裡出現的人車一體夜間定點空投畫面,是最為人詬病的劇情之一。要知道,雖然已經有個別國家已經掌握了人車一體空投技術,但空投的都是重量經過精心設計的空降戰車。反觀劇中,演習在夜裡進行就不說了,空投的居然是龐然大物主戰坦克?把兩個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裝備混為一談,這不僅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失誤,更讓觀眾對作品的專業性產生了懷疑。

"

由陳曉、王雷、張雅欽、吳樾主演的軍旅題材電視劇《陸戰之王》剛開播不久,就意外遭到了部分觀眾的質疑。定點空投坦克、新兵單挑旅長、訓練場啃雞爪,過度誇張化的劇情安排加上無處不在的各種笑點,讓這部原本定位嚴肅的獻禮劇,看上去更像是一部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改變過後,面對目前這樣口碑堪憂的尷尬局面,究竟算是創新還是敗筆?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在豆瓣上,已經播出三日的《陸戰之王》依舊顯示暫無評分,更關鍵的是隻有900人表達出想看的意願。這與接檔劇《小歡喜》,開播即上八分的情況相差甚遠,有些讓人大跌眼鏡。不管再怎麼說,《陸戰之王》也是廣電局今年重點推薦的獻禮劇之一,能夠通過層層篩選,最終脫穎而出,足以說明有它的過人之處。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因劇情需求,淡化題材專業性?

在第一集裡出現的人車一體夜間定點空投畫面,是最為人詬病的劇情之一。要知道,雖然已經有個別國家已經掌握了人車一體空投技術,但空投的都是重量經過精心設計的空降戰車。反觀劇中,演習在夜裡進行就不說了,空投的居然是龐然大物主戰坦克?把兩個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裝備混為一談,這不僅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失誤,更讓觀眾對作品的專業性產生了懷疑。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張能量在對戰中偷襲旅長,致使對方受傷,是另一個爭議點。本身新兵能夠成功單挑旅長就是一個不太現實的場景,而倒地不起後,利用旅長的惻隱之心偷襲抱摔,更是讓人憤憤不平。如果說前者還能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勇氣可嘉,那後者乘人不備的偷襲,完全是多餘之舉。不但對劇情推動沒起到太大作用,更引得主角人設遭人嫌棄,這已經不是好勝心的問題了,而是關乎人品。

電視劇作為影視傳播載體,難免需要一些藝術化創作,有時需要讓題材在專業性、嚴謹度上做一些適當的妥協,這是可以理解的。可一旦用力過度,出現上述兩點的情形,讓收視主力軍事迷們感到寒心,失去觀劇動力和耐心,那恐怕就成了本末倒置的做法。

"

由陳曉、王雷、張雅欽、吳樾主演的軍旅題材電視劇《陸戰之王》剛開播不久,就意外遭到了部分觀眾的質疑。定點空投坦克、新兵單挑旅長、訓練場啃雞爪,過度誇張化的劇情安排加上無處不在的各種笑點,讓這部原本定位嚴肅的獻禮劇,看上去更像是一部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改變過後,面對目前這樣口碑堪憂的尷尬局面,究竟算是創新還是敗筆?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在豆瓣上,已經播出三日的《陸戰之王》依舊顯示暫無評分,更關鍵的是隻有900人表達出想看的意願。這與接檔劇《小歡喜》,開播即上八分的情況相差甚遠,有些讓人大跌眼鏡。不管再怎麼說,《陸戰之王》也是廣電局今年重點推薦的獻禮劇之一,能夠通過層層篩選,最終脫穎而出,足以說明有它的過人之處。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因劇情需求,淡化題材專業性?

在第一集裡出現的人車一體夜間定點空投畫面,是最為人詬病的劇情之一。要知道,雖然已經有個別國家已經掌握了人車一體空投技術,但空投的都是重量經過精心設計的空降戰車。反觀劇中,演習在夜裡進行就不說了,空投的居然是龐然大物主戰坦克?把兩個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裝備混為一談,這不僅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失誤,更讓觀眾對作品的專業性產生了懷疑。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張能量在對戰中偷襲旅長,致使對方受傷,是另一個爭議點。本身新兵能夠成功單挑旅長就是一個不太現實的場景,而倒地不起後,利用旅長的惻隱之心偷襲抱摔,更是讓人憤憤不平。如果說前者還能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勇氣可嘉,那後者乘人不備的偷襲,完全是多餘之舉。不但對劇情推動沒起到太大作用,更引得主角人設遭人嫌棄,這已經不是好勝心的問題了,而是關乎人品。

電視劇作為影視傳播載體,難免需要一些藝術化創作,有時需要讓題材在專業性、嚴謹度上做一些適當的妥協,這是可以理解的。可一旦用力過度,出現上述兩點的情形,讓收視主力軍事迷們感到寒心,失去觀劇動力和耐心,那恐怕就成了本末倒置的做法。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嚴肅基調輕喜劇化,孰優孰劣?

與傳統軍旅題材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陸戰之王》中增加了許多輕喜劇化元素,才剛剛播出五集,就已從劇中流傳出不少金句笑梗。特別是張能量問對方是不是想打架,於大雷用狠狠的語氣說“我長這麼大,就沒打過架”時,筆者也不厚道地笑了,第一次覺得這部電視劇竟然有點可愛。

"

由陳曉、王雷、張雅欽、吳樾主演的軍旅題材電視劇《陸戰之王》剛開播不久,就意外遭到了部分觀眾的質疑。定點空投坦克、新兵單挑旅長、訓練場啃雞爪,過度誇張化的劇情安排加上無處不在的各種笑點,讓這部原本定位嚴肅的獻禮劇,看上去更像是一部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改變過後,面對目前這樣口碑堪憂的尷尬局面,究竟算是創新還是敗筆?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在豆瓣上,已經播出三日的《陸戰之王》依舊顯示暫無評分,更關鍵的是隻有900人表達出想看的意願。這與接檔劇《小歡喜》,開播即上八分的情況相差甚遠,有些讓人大跌眼鏡。不管再怎麼說,《陸戰之王》也是廣電局今年重點推薦的獻禮劇之一,能夠通過層層篩選,最終脫穎而出,足以說明有它的過人之處。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因劇情需求,淡化題材專業性?

在第一集裡出現的人車一體夜間定點空投畫面,是最為人詬病的劇情之一。要知道,雖然已經有個別國家已經掌握了人車一體空投技術,但空投的都是重量經過精心設計的空降戰車。反觀劇中,演習在夜裡進行就不說了,空投的居然是龐然大物主戰坦克?把兩個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裝備混為一談,這不僅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失誤,更讓觀眾對作品的專業性產生了懷疑。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張能量在對戰中偷襲旅長,致使對方受傷,是另一個爭議點。本身新兵能夠成功單挑旅長就是一個不太現實的場景,而倒地不起後,利用旅長的惻隱之心偷襲抱摔,更是讓人憤憤不平。如果說前者還能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勇氣可嘉,那後者乘人不備的偷襲,完全是多餘之舉。不但對劇情推動沒起到太大作用,更引得主角人設遭人嫌棄,這已經不是好勝心的問題了,而是關乎人品。

電視劇作為影視傳播載體,難免需要一些藝術化創作,有時需要讓題材在專業性、嚴謹度上做一些適當的妥協,這是可以理解的。可一旦用力過度,出現上述兩點的情形,讓收視主力軍事迷們感到寒心,失去觀劇動力和耐心,那恐怕就成了本末倒置的做法。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嚴肅基調輕喜劇化,孰優孰劣?

與傳統軍旅題材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陸戰之王》中增加了許多輕喜劇化元素,才剛剛播出五集,就已從劇中流傳出不少金句笑梗。特別是張能量問對方是不是想打架,於大雷用狠狠的語氣說“我長這麼大,就沒打過架”時,筆者也不厚道地笑了,第一次覺得這部電視劇竟然有點可愛。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或許有部分朋友會覺得,過多滑稽笑話的加入會影響到《陸戰之王》嚴肅性,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但目前來看,這反倒是本劇最有意思的看點之一。年輕的新兵蛋子們咋咋呼呼,笑料百出,經過三個月的磨練和洗禮後,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民子弟兵,這不正是人們心中最欣慰的期待嗎?

"

由陳曉、王雷、張雅欽、吳樾主演的軍旅題材電視劇《陸戰之王》剛開播不久,就意外遭到了部分觀眾的質疑。定點空投坦克、新兵單挑旅長、訓練場啃雞爪,過度誇張化的劇情安排加上無處不在的各種笑點,讓這部原本定位嚴肅的獻禮劇,看上去更像是一部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改變過後,面對目前這樣口碑堪憂的尷尬局面,究竟算是創新還是敗筆?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在豆瓣上,已經播出三日的《陸戰之王》依舊顯示暫無評分,更關鍵的是隻有900人表達出想看的意願。這與接檔劇《小歡喜》,開播即上八分的情況相差甚遠,有些讓人大跌眼鏡。不管再怎麼說,《陸戰之王》也是廣電局今年重點推薦的獻禮劇之一,能夠通過層層篩選,最終脫穎而出,足以說明有它的過人之處。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因劇情需求,淡化題材專業性?

在第一集裡出現的人車一體夜間定點空投畫面,是最為人詬病的劇情之一。要知道,雖然已經有個別國家已經掌握了人車一體空投技術,但空投的都是重量經過精心設計的空降戰車。反觀劇中,演習在夜裡進行就不說了,空投的居然是龐然大物主戰坦克?把兩個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裝備混為一談,這不僅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失誤,更讓觀眾對作品的專業性產生了懷疑。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張能量在對戰中偷襲旅長,致使對方受傷,是另一個爭議點。本身新兵能夠成功單挑旅長就是一個不太現實的場景,而倒地不起後,利用旅長的惻隱之心偷襲抱摔,更是讓人憤憤不平。如果說前者還能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勇氣可嘉,那後者乘人不備的偷襲,完全是多餘之舉。不但對劇情推動沒起到太大作用,更引得主角人設遭人嫌棄,這已經不是好勝心的問題了,而是關乎人品。

電視劇作為影視傳播載體,難免需要一些藝術化創作,有時需要讓題材在專業性、嚴謹度上做一些適當的妥協,這是可以理解的。可一旦用力過度,出現上述兩點的情形,讓收視主力軍事迷們感到寒心,失去觀劇動力和耐心,那恐怕就成了本末倒置的做法。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嚴肅基調輕喜劇化,孰優孰劣?

與傳統軍旅題材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陸戰之王》中增加了許多輕喜劇化元素,才剛剛播出五集,就已從劇中流傳出不少金句笑梗。特別是張能量問對方是不是想打架,於大雷用狠狠的語氣說“我長這麼大,就沒打過架”時,筆者也不厚道地笑了,第一次覺得這部電視劇竟然有點可愛。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或許有部分朋友會覺得,過多滑稽笑話的加入會影響到《陸戰之王》嚴肅性,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但目前來看,這反倒是本劇最有意思的看點之一。年輕的新兵蛋子們咋咋呼呼,笑料百出,經過三個月的磨練和洗禮後,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民子弟兵,這不正是人們心中最欣慰的期待嗎?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況且,描繪九五後的士兵成長題材的大型影視作品,《陸戰之王》算是頭一個。這代年輕的人民子弟兵又比較特殊,不僅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還從小生長在良好的物質條件下,少了一分吃苦耐勞,卻多了一分機靈樂觀。而那些看上去越是好笑的畫面,越能反映出他們生活中真實的模樣,是樂觀向上,絕不是吊兒郎當。

這樣的大膽嘗試,算是一種不錯的改變吧。

"

由陳曉、王雷、張雅欽、吳樾主演的軍旅題材電視劇《陸戰之王》剛開播不久,就意外遭到了部分觀眾的質疑。定點空投坦克、新兵單挑旅長、訓練場啃雞爪,過度誇張化的劇情安排加上無處不在的各種笑點,讓這部原本定位嚴肅的獻禮劇,看上去更像是一部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改變過後,面對目前這樣口碑堪憂的尷尬局面,究竟算是創新還是敗筆?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在豆瓣上,已經播出三日的《陸戰之王》依舊顯示暫無評分,更關鍵的是隻有900人表達出想看的意願。這與接檔劇《小歡喜》,開播即上八分的情況相差甚遠,有些讓人大跌眼鏡。不管再怎麼說,《陸戰之王》也是廣電局今年重點推薦的獻禮劇之一,能夠通過層層篩選,最終脫穎而出,足以說明有它的過人之處。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因劇情需求,淡化題材專業性?

在第一集裡出現的人車一體夜間定點空投畫面,是最為人詬病的劇情之一。要知道,雖然已經有個別國家已經掌握了人車一體空投技術,但空投的都是重量經過精心設計的空降戰車。反觀劇中,演習在夜裡進行就不說了,空投的居然是龐然大物主戰坦克?把兩個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裝備混為一談,這不僅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失誤,更讓觀眾對作品的專業性產生了懷疑。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張能量在對戰中偷襲旅長,致使對方受傷,是另一個爭議點。本身新兵能夠成功單挑旅長就是一個不太現實的場景,而倒地不起後,利用旅長的惻隱之心偷襲抱摔,更是讓人憤憤不平。如果說前者還能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勇氣可嘉,那後者乘人不備的偷襲,完全是多餘之舉。不但對劇情推動沒起到太大作用,更引得主角人設遭人嫌棄,這已經不是好勝心的問題了,而是關乎人品。

電視劇作為影視傳播載體,難免需要一些藝術化創作,有時需要讓題材在專業性、嚴謹度上做一些適當的妥協,這是可以理解的。可一旦用力過度,出現上述兩點的情形,讓收視主力軍事迷們感到寒心,失去觀劇動力和耐心,那恐怕就成了本末倒置的做法。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嚴肅基調輕喜劇化,孰優孰劣?

與傳統軍旅題材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陸戰之王》中增加了許多輕喜劇化元素,才剛剛播出五集,就已從劇中流傳出不少金句笑梗。特別是張能量問對方是不是想打架,於大雷用狠狠的語氣說“我長這麼大,就沒打過架”時,筆者也不厚道地笑了,第一次覺得這部電視劇竟然有點可愛。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或許有部分朋友會覺得,過多滑稽笑話的加入會影響到《陸戰之王》嚴肅性,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但目前來看,這反倒是本劇最有意思的看點之一。年輕的新兵蛋子們咋咋呼呼,笑料百出,經過三個月的磨練和洗禮後,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民子弟兵,這不正是人們心中最欣慰的期待嗎?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況且,描繪九五後的士兵成長題材的大型影視作品,《陸戰之王》算是頭一個。這代年輕的人民子弟兵又比較特殊,不僅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還從小生長在良好的物質條件下,少了一分吃苦耐勞,卻多了一分機靈樂觀。而那些看上去越是好笑的畫面,越能反映出他們生活中真實的模樣,是樂觀向上,絕不是吊兒郎當。

這樣的大膽嘗試,算是一種不錯的改變吧。

《陸戰之王》口碑堪憂,披著軍旅外衣的喜劇,是創新還是敗筆

《陸戰之王》總體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可看性,畢竟人物的成長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作為獻禮劇,大家對它的期盼和要求自然會比其他作品更加嚴格,但只有必要的吹毛求疵,才能產出製作精良的經典。後續的精彩,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