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一女子花錢請人辦網貸竟被轉走萬元

江門 支付寶 銀行 羊城派 2019-04-11

文/圖 羊城派記者 彭紀寧 通訊員 譚耀廣 陳曉雯

近日,江門新會公安分局破獲一起借幫忙別人辦理網貸時,盜竊事主支付寶資金的盜竊案。嫌疑人在取得事主信任後,利用提供的手機開鎖密碼、某APP支付密碼和個人信息等資料,偷偷修改手機的開鎖指紋,將在支付寶網貸所得的1萬元轉移到自己的賬號內用於享樂揮霍。

1月初,江門年僅21歲的鄧女想買車,拿不出首期,各項條件也不符合銀行貸款標準。無奈之下,選擇網絡貸款。貸款“專業人士”要求鄧女士提供身份證、手機、手機開鎖密碼、支付寶支付密碼等私人信息。鄧女士心想,這麼多人在場,加上自己在一旁看著操作,對方也不敢動手腳。為了貸款儘快到賬,鄧女士將這些信息都交給了“專業人士”。

江門一女子花錢請人辦網貸竟被轉走萬元

事主的網貸和微信記錄

當天,嫌疑人伍某通過手機註冊了三個網上貸款APP,成功幫鄧女士借到14000元,並將手機還給了鄧女士。就這樣過了一個月,2月7日,鄧女士的手機突然收到支付寶催還款的短信通知,還款金額為1萬元。鄧女士心想,除了“專業人士”下載的三個APP外,從來沒在支付寶貸款,懷疑是詐騙短信,看過之後也不了了之。一個月後,3月7日,鄧女士登錄手機銀行APP查詢餘額時,發現在1月7日下午有1萬元的轉賬記錄,才想起有可能是“專業人士”借代辦貸款之名暗中將錢轉走。隨後,鄧女士馬上用微信聯繫,卻發現早已被對方刪除,於是立即報警求助。

江門新會公安接到事主報案後,迅速組織辦案民警進行調查。根據事主提供的信息,專案組聯合網警大隊,調取車行周邊的監控視頻,並利用智慧新警務系統平臺,成功獲取嫌疑人的身份信息。3月27日,民警在江門市禮樂某小區內將嫌疑人伍某(女,28歲,江門市江海區人)抓獲。伍某被抓獲歸案後拒不交代自己盜竊的犯罪事實,辯解稱是鄧女士此前向她借錢,後來通過支付寶轉賬給她的10000元是鄧女士親自操作用來還借款的,並且不承認當天用鄧女士的手機進行網上貸款操作。但對此,鄧女士否認向伍某借過錢。

經過民警的細心調查取證,在大量證據面前,嫌疑人伍某的供詞前後矛盾,已站不住腳。在一次審訊過程中,嫌疑人終於承認其利用幫助他人網貸之便盜竊1萬元的犯罪事實,並交代,當天為了替鄧女士操作網貸,要求她提供手機開鎖密碼、身份證、支付寶支付密碼等資料,併為了方便操作,還刪除了手機中一組指紋,換成自己的指紋。

“因當時貪念起,加上對方完全信任我,便趁對方不留意,偷偷將支付寶網貸成功的1萬元轉到我的自己賬戶中。後來因害怕,就將對方的微信刪除。”

目前,新會公安分局已對嫌疑人伍某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新會警方提醒,如今個人手機功能強大,就像一個私人錢包,為避免損失財物,切勿將這個“錢包”隨意給他人操作。手機開鎖密碼、身份證、各個APP支付密碼、銀行卡密碼等重要私人信息,切勿向他人透露,如遇必要操作時,應留意身邊是否有可疑人物,保護好個人信息,避免遭人非法利用,以致承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另外,網貸發展迅猛,需仔細甄別合法安全的網貸APP,辦理網上貸款等金融業務時加倍謹慎,提高防範意識,切勿輕信非專業機構的非專業人士。

來源 | 羊城派

圖片 | 彭紀寧

責編 | 吳彤 實習生 王桂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