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家姓排名前五:王、李、張、劉、陳,它們的漢字本義如何理解

說起百家姓排名,我們脫口而出會說:趙、錢、孫、李,其實,百家姓按人口來排序的話,每年都在發生一些變化。

新百家姓排名前五:王、李、張、劉、陳,它們的漢字本義如何理解

據權威部門2019年1月統計,2018年公安機關登記的全國姓氏和新生兒姓名用字情況進行了分析,目前全國在用姓氏共計6150個。傳統意義上的“百家姓”,佔全國戶籍人口總量的近85%。全國共有23個姓氏戶籍人口數量超過一千萬。王姓、李姓戶籍人口數量均超過1億。王、李、張、劉、陳5個姓氏戶籍人口數量佔據頭五把“交椅”。“王”姓戶籍人口數量僅比“李”姓多61萬人,“王”姓和“李”姓第一大姓之爭仍將延續。排名第101位的“賴”姓與排名第100位的“湯”姓僅差4.3萬人,未來躋身“百家姓”大有希望。

新百家姓排名前五:王、李、張、劉、陳,它們的漢字本義如何理解

新百家姓排名前五:王、李、張、劉、陳,它們的漢字本義如何理解

1987年5月2日,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袁義達將此次姓氏統計中排名前一百位的姓氏公之於眾,被稱為“新百家姓”,這也是最早的新百家姓。2016年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前三是:李、張、王。2019年1月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為全國前20大姓氏,其中王姓達到1.015億人。

新百家姓排名前五:王、李、張、劉、陳,它們的漢字本義如何理解

百家姓是一本關於中文姓氏的書,成書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實際排列,只是因為讀來順口,易學好記。《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宋朝的吳越錢塘地區,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王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姓氏漢字自古都有其含義,後來借用為姓氏後,其本義反倒用得很少。一起來看看王、李、張、劉、陳5個姓氏戶籍人口數量排名前五的漢字來歷吧!

王”是權力的象徵

王,指事字。商代甲骨文(圖1-3)是一把大斧的斧頭部分的輪廓圖形。這種大斧古代用來殺戮的兵器。是奴隸主和封建領主對農奴,隸役、戰俘、罪犯實行屠殺的工具。誰掌握了這殘害人的凶器,誰便有至高無的的權力,稱王稱霸,因此古人造字使以這大斧作為權力的象徵,作為“王”字。對於“王”字的解釋,歷來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說:“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大、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有的說,“王”的甲骨文像人立地上。這人是個有地位的人。不管怎麼說,“王”都是權力的象徵。

甲骨文早期“王”字作圖1,後在其上綴加一橫,作圖2,圖3中的甲骨文,已進一步把斧頭實化,開始失去又平又周的大板斧形了。圖4的金文則把斧口部分強調,並將線條粗化。春秋戰國時期,南方楚國及吳越地區的“王”字上或綴加鳥形(圖5、7),這種書體過去稱為“鳥蟲書”,所加鳥形乃裝飾性符號,純粹為了美觀,並無實在意義。到了小篆(圖8)階段,表示斧柄的兩橫還在斧頭頂,但斧身和斧口卻已變成“丄”形了。於是,在這基礎上發展成為隸書(圖9)和楷書的“王”字。已經看不出大斧的形跡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先文字(甲骨文、金文、篆文)裡,“王”字和“玉”字的形體十分接近。區別在於,“王”字中間的一橫,必須往上靠近頂上的第一橫,保留斧柄的殘餘形象。“玉”字則把中間的一橫寫在上下兩橫的正中間,本來是用一根東西貫穿三塊玉的形狀。為了把“王”“玉”二字區分開來,所以隸書、楷書便在“玉”的右旁加了一點。

新百家姓排名前五:王、李、張、劉、陳,它們的漢字本義如何理解

《說文解字》: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凡王之屬皆從王。李陽冰曰:“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 意思是 王,人心所向、天下歸附和嚮往的英傑。董仲舒說“古代造字的方法,是在三道橫畫中間用豎筆連接,叫作‘王’字。三道橫畫,分別代表天、地、人,而能夠參悟、貫通這三者的人,就是王。”孔子也說“能以一貫三者為‘王’。”所有與王相關的字,都採用“王”作邊旁。李陽冰說:“‘王’與‘玉’有微妙差異,‘王’字的三橫中,中間一橫比較靠近上面的一橫,而‘玉’字的三橫距離均勻。王之所為,就是天義。”

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

“李”本義為樹木所結的果實

李,甲骨文(木,樹)+(子,後代,比喻籽實),表示樹木所結的果實。造字本義:名詞,一種春天開白花的落葉喬木在夏季結的酸甜果子。金文、篆文承續甲骨文字形。果子酸甜的李樹,是遠古中原地區廣受喜愛、廣種廣收的高產果樹,民間普遍製作李幹、李脯。李幹李脯,酸甜生津,解困解乏,對於徒步長途跋涉的遠古旅人,幾乎是一種必備的慰問品。於是以李幹李脯饋贈別行的親友,成為流行風俗,並慢慢演變為古代文化傳統;而“行李”一詞,也演變成旅人行囊內旅途預備用品的代名詞。

新百家姓排名前五:王、李、張、劉、陳,它們的漢字本義如何理解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

“張”本意是弓弦緊繃

張是一個象形字,整個樣子像一個張弓欲射之人。張,繁體字作眼,由弓和長左右相合而成。張姓人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姓氏時,都說成“彎弓張”,可見他們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構件中的“弓”的。從文字學上來看,“弓”對於“張”字實在也是處於核心地位的。在甲骨文中還沒有發現張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卻有很多,其寫法也各不相同。這些張字雖然寫法各異,但卻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與弓、矢、長,尤其是與弓分不開,可以說沒有弓就沒有張。張,篆文(弓,搭弦的射擊武器)+(長,距離大),表示拉開弦與弓的距離,即將鬆馳的弓弦繃緊,使之處於高彈力狀態。造字本義:動詞,拉開弦與弓的距離,使弓弦緊繃,為射箭作準備。

新百家姓排名前五:王、李、張、劉、陳,它們的漢字本義如何理解

張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張揮為該姓始祖。歷史上,西漢時期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張耳的十七世孫張軌(255年-314年)建立前涼國 。

“劉”的兩種解說

關於“劉”字的字源,有兩種說法:

其一,“劉”字的異體字“鐂”最早見於《說文解字》,在發現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尚未發現“劉”字。篆文中的“劉”字(圖A)左邊是“金”(表質料),右邊由上部的“卯”(表部分)和下部的“刀”組成,或將“刀”改為“田”而作“鐂”(圖B),兩種寫法中的“戼(卯)”字在甲骨文中意為殺牲的方法,因而“劉”字的本義為“殺”。

新百家姓排名前五:王、李、張、劉、陳,它們的漢字本義如何理解

新百家姓排名前五:王、李、張、劉、陳,它們的漢字本義如何理解

其二,“劉”字本是象形字,後發展為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中的“劉”字(圖C)左邊是一隻形似大鳥的動物的象形,也像是一個被藝術化了的人;右邊是—把刀的象形,取意“用刀刺殺動物或人”,直觀地表達出了“劉”字的本義——殺戮。發展至金文階段,“劉”字的構形發生了很大變化(圖C)——由原來的象形字變成了會意兼形聲字:上面是個“卯”,其本義是“胎兒與胎盤的分離”,可引申為”分開”、“撕裂”、“殺”等義,在此也表音;下面左半部分是“金”,本義是“金屬”,在此代表兵器或武器;下面右半部分是“手”,在此表示“用手拿”。三者結合,寓意“用手拿著兵器進行殺戮”,此即“劉”字的本義。小篆階段的“劉”字,有兩種寫法(圖C)。第一種寫作“鐂”,為金形、留聲的形聲字,見於《說文解字》,後發展為“鎦金”之“鎦”;第二種寫作繁體的“劉”,脫胎於“劉”字的金文字形,但也有所變化——變成了左右結構:左邊是上“卯”下“金”的組合;右邊的“手”換成了“刀”,成為從卯、從金、從刀的會意字,意思更為明確。隸書、楷書中的“劉”字在第二種結構的基礎上繼續演變:“刀”改為“刂”。

新百家姓排名前五:王、李、張、劉、陳,它們的漢字本義如何理解

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姓望出江蘇彭城。

陳”的本義是部隊在曠野、山地行軍作戰時的陣形

陳,從阜,從東,東亦聲。“東”本義為“生長之方”,轉義為“生長五穀”。“阜”本義指“土堆”,轉義指“土埂”。“阜”與“東”聯合起來表示“土埂圍成方塊形的田,裡面種植五穀”。陳與田二字在古代互通,因為“田”本義就是“方形土塊",上面栽種的五穀像軍人那樣排列整齊。陳字亦用為“陣”。因為古代軍陣通常為方塊形。如果把軍隊的戰陣比作方形田塊,把戰陣中的軍人比作五穀,那麼“陳”與“陣”就相通了。“陳”的普通話讀法與“陳”漢語古音相差很大,值得注意的是,陳字的古音讀法,至今仍保留在福建話和廣東的潮州話等裡。陳字,在先秦以前的寫法很多。陳字和陣字,古時候可是一個字,音義可通。“陳,列也。”

新百家姓排名前五:王、李、張、劉、陳,它們的漢字本義如何理解

新百家姓排名前五:王、李、張、劉、陳,它們的漢字本義如何理解

陳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