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轉改文職,惠及家庭,各種利好實實在在

嫁給軍人 創業 工作這一年 軍中三劍客 2019-04-23
軍人轉改文職,惠及家庭,各種利好實實在在

年前,小A和小B都轉文職了,回了老家的武裝部,正式結束了他們各自異地的生活。

小A,我倆同村,他老家在我家的隔壁的隔壁。當兵第三年考上的軍校,轉文職前是連隊指導員。

小B,我曾經在北京實習時採訪過的對象,後來大學生士兵提幹後,分配到我所在部隊的隔壁營,轉文職前在連隊代理指導員。

01

聽到他倆轉文職,我很詫異。乾的好好的,又是連主官崗位,怎麼說轉就轉?

小A單位在距家2000公里外的一個山溝裡,他告訴我,二胎孩子已經出生了,妻子希望他回到身邊有個照應,讓孩子能經常看到爸爸。而且母親的身體不太好,一直讓他牽掛在心中,希望多陪在母親身邊照顧。加上連隊事無鉅細和操不完心的工作,明顯讓他疲憊不堪,再想想未來的發展方向,年齡大,職級低。剛好有文職政策,不熬了,選擇了轉身。

小B在連隊當主官,忙於各種工作,對家庭的照顧明顯不足,去年又生了孩子,有時候妻子過於辛勞而無法理解,時常鬧一些情緒, 讓他經常壓力很大。而且自身在帶連隊管理和能力素質上還跟不上趟,顯得比較吃力。同樣也面臨年齡大、職級低的現狀,對未來的成長方向迷茫。轉文職,起碼能顧得上家這一頭。

拿自己的經歷來說,跟他倆何嘗不有著許多的類似?只是自己尚處於單身,暫時沒有婚姻的後顧之憂,但催找對象就從來沒斷過。還記得畢業剛下連,指導員居然和我同齡,卻早我三年當幹部,如今我正連,他已經副營。

軍人轉改文職,惠及家庭,各種利好實實在在

這也是我們士兵考學或大學生士兵群體在轉變身份後的一個尬點。

所以,我懂了他們的選擇。只是沒勇氣,所以選擇了堅守。

他倆告訴我,很懷念部隊的生活,也捨不得這身軍裝,但轉文職後陪家人的時間多了,家庭更和睦了,自己的幸福感也提上去了。

02

從軍男兒多壯志,他們是無比熱愛這身軍裝的。能讓一個軍人主動選擇脫下軍裝,無外乎有兩個主因,一是成長空間受限,二是家庭後顧之憂。在決定申請文職之前,他們肯定經過多次的考量和權衡,但無一例外都包含了這兩條主因。

劍客看來,如果能夠讓現役軍人在本職崗位上也解決這兩條困惑,將能更好的激勵他們工作。

發展受限,這是大部分基層幹部會說的問題。各有所長,但基層經歷至關重要,當一個成長髮展空間的問題,明晰成長路線圖,讓基層幹部看到自己下一步奮鬥的方向和目標,而不至於出現迷茫,更不是感到自己成長無望一心想著走。

比如是層幹部帶兵和管理連隊問題,可否有意識多增加學習課程,學帶兵和管理,教方法和技巧等。比如是家庭或個人情感的問題,可否創造條件多一些團聚和陪伴等等。

當然,還有大量面對同樣問題的戰友依然在堅守,但堅守的背後,還有很多令人心酸的故事。

作為軍人或軍屬的他們,往往選擇了自己默默承擔。我想說,把這些心酸的事情拿到檯面上來,去研究,去採取措施,去解決,去惠及更多的軍人和軍屬,而不是一味強調宣傳軍屬偉大奉獻。可好?


軍人轉改文職,惠及家庭,各種利好實實在在

我們應該多一些面對實際問題的勇氣和膽量,不怕問題多,不怕問題難。只要是在推動軍人“既幹好主業謀打仗,又能兼顧個人成長和家庭幸福”,應該就是值得肯定的,就是一種進步。

相反軍人遇到這些問題後,在自己難以承擔的情況下,只能以選擇離開而終結。無法離開的,又年年申請轉業而成了釘子戶,這樣的人早已失去了幹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只是在等待離開,既荒廢了自己,也影響了部隊幹事創業的士氣。這些現象都是可惜的。

03

年前,軍人工資增幅,讓很多人,既激動又幸福。但更多的軍人家庭,更期盼多一些在一起陪伴和團圓的機會。

有些軍人休假相親,對方一聽是軍人,聚少離多,就不幹了。為什麼嫁給軍人,軍嫂們就要受許多的苦呢?很多軍人家庭總是妻子在撐著,丈夫在部隊而難以操心家裡,我們能不能讓軍嫂的幸福感多提升一些?能不能讓軍人多參與家庭的責任與擔當?能不能改變和調整一些制度,或出臺一些政策,讓更多的軍人家庭團聚和幸福起來?

時代在進步,一代代人的思維和觀念是存在差異的,不能總拿上一代人的思維來要求下一代人,只要達成同樣的目的,下一代人也有下一代人的思維。比如90後來說,既強調為祖國奉獻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還關注自身的幸福感和價值感。他們更渴望幹好工作,又期望照顧好家庭。

希望有一天,更多女孩子都願意嫁給軍人,既護著國家,還疼著老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