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巨頭與新貴:美國家居企業哪家強

美國家居行業的發展時間長,歷史底蘊深厚,當前在美國市場上不乏至今仍然活躍甚至依然佔據行業領先地位的百年企業;一些企業雖沒有百年曆史,但依靠在發展過程中摸索出的新模式與建立的核心優勢,在營收、利潤、影響力上也坐穩了頭把交椅;近年來,依託於互聯網和新科技的賦能,一些新生的企業迅速崛起成為獨角獸,雖在體量和盈利能力上尚無法和前輩平起平坐,但這些新生企業代表著未來發展的方向,為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億歐家居以以上三點作為依據,盤點美國較有影響力的十家家居企業。

家得寶(Home Depot)

家得寶2018財年全年總營收為1082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7241.5億元,較上一財年增長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淨利潤增長由上一財年的86.3億美元增長至111.2億美元,增速達到28.9%。

家得寶是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零售商,商業模式屬於自營式連鎖,於1978年成立於美國,1981年便已公開發行股票,歷經四十一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市值2146億美元的行業巨頭。目前,家得寶旗下已有超過36萬名員工,經營著兩千餘家大型商場,並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均設立門店;擁有涵蓋傢俱、燈具、電動工具、家紡、廚衛和塗料等方面的多個自有品牌,已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品線。

它以低廉而又確保品質的價格來吸引儘可能多的顧客。首先,嚴格限制加價率、走薄利多銷之路,並通過全球採購儘可能降低價格;同時,門店裝修佈置極簡,打造平均佔地面積達到將近一萬平方米的“倉儲式商場”,保證充足的庫存和豐富的產品;最後,為了儘可能降低成本,家得寶的門店大多佈局在郊區。另一方面,品牌營銷主打親民,“在家得寶,如同在家”、“家得寶,不只有低價”等切中消費者需求的廣告語也為家得寶的推廣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家得寶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維護企業客戶關係上的表現可圈可點,這也是它能夠在營收和利潤上優於老對手勞氏的重要因素。

勞氏(Lowe's)

勞氏2018財年總營收為713.1億美元,淨利潤23.1億美元。

勞氏是全球第二大家居建材零售商,僅次於家得寶。業務範圍涵蓋傢俱家居裝飾等產品,並提供家庭裝修、維護、維修、改建和物業維修等所需要的產品與服務。不僅向市場提供知名品牌(A.O.Smith®熱水器、Whirlpool®, GE®, LG®),還打造自有品牌(多為家居飾品和家電用品)。2010年在全球範圍內有7000多家產品供應商,2018年仍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供應鏈。

勞氏最主要收入來源是美國,佔據營收90%以上的比例,它積極探索其他市場,在加拿大與墨西哥都留下了足跡。

勞氏與家得寶的門店面積平均都在一萬平米以下,而且門店數量差距不大,但二者營收相差較大,側面反映勞氏的坪效無法與家得寶相較。而且,緣於信息化管理上的投入過少,勞氏原本擁有的企業客戶資源優勢漸漸流失,家得寶反而佔據先機。2018年11月,勞氏宣佈未來將關閉墨西哥的所有門店;2019年2月,勞氏關閉旗下51家業績不佳的門店,其中美國門店20家,加拿大31家。2018財年勞氏共關閉137家門店,試圖通過門店矩陣的優化來應對家得寶的競爭。

Wayfair

Wayfair2018年線上銷售總營收為67.2億美元,同比增長42.5%;虧損5億美元,虧損原因主要是高額的廣告投放費用以及自建物流和倉儲體系的支出。

Wayfair是美國最大的家居電商網站,其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CNS Stores。CNS Stores旗下曾運營高達幾百個不同品類的家居購物網站,分散的網站嚴重影響了用戶的購物體驗,因此,為提升用戶粘性,CNS Stores的兩位創始人於2011年決定將旗下浩如煙海的購物網站整合到Wayfair.com,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目前,Wayfair旗下已有五個品牌,分別是:定位中端、品類覆蓋傢俱和軟裝等方面的Wayfair,為傢俱設計師提供出售產品的平臺的Joss&Main,定位高端、風格偏向現代簡約傢俱的AllModern,同樣定位高端、但風格偏向歐式古典傢俱的Birch Lane,以及定位奢侈傢俱的Perigold。迄今為止,Wayfair已經成為老牌電商平臺亞馬遜在家居電商領域的有力競爭對手,躍居為行業內的佼佼者。

由於大量投放廣告、採取營銷獲客的模式,Wayfair目前仍未實現扭虧為盈,但自上市以來股價一路飆升,側面說明投資人對它的模式較為看好。

Williams-Sonoma

Williams-Sonoma集團2018年全年營收56.71億美元,同比增長7.2%;第四季度營收18.7億美元,同比增長9.3%;淨利潤1.55億美元,實現了28.6%的增長。

Williams-Sonoma集團的前身是一家出售法國廚具的小型商店,由創始人查克·威廉姆斯(Chuck Williams)於1956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創辦,店名由創始人的姓氏和商店所在地“Sonoma”組成。

通過幾十年間不斷的收購、建立子品牌、擴展產品矩陣,Williams-Sonoma集團已成為涵蓋傢俱、家紡、家居照明、廚具、禮品、配飾、戶外用品等多個品類的多渠道零售商,門店數量達到595家,並在美國、加拿大、波多黎各、澳大利亞和英國均建立了覆蓋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渠道,在中東、菲律賓和墨西哥等多個國家的第三方平臺上也有產品出售。截至發稿前,市值達到47.5億美元。

Williams-Sonoma的營收近五年來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但目前也面臨兩大問題:(1)線上銷售營收增速放緩;(2)旗下品牌只有West Elm成長速度較快,營收同比增速達到10%左右,其他品牌的營收大多數沒有增長甚至出現負增長。

Newell brands

Newell brands近年來面臨嚴重的業績下滑的困境。

Newell brands是美國較有影響力的家居用品零售商。它成立於1903年,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最初,這家公司是一家金屬窗簾杆製造商。經過不斷的收購和推出新品牌,已建立了涵蓋智能家居、家用電器、家紡、廚具、香氛、生活雜貨、戶外用品等多個領域的品牌矩陣,業務範圍從美國拓展到新西蘭、澳大利亞、英國和歐洲其他地區。1972年,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

2016年是Newell brands增長最為迅速的一年,營收132.6億美元, 比2015年的59.2億美元增長124%。然而此後業績連年下滑,2017年營收96億美元,2018年營收86億美元。

2018年度報告發布後,由於經營情況不理想,Newell brands的CEO米歇爾·波爾克(Micheal Polk)黯然宣佈將於2019年第二季度結束後離職,公司正在尋找新的繼任者。同時,Newell brands近年來也在陸續拋售旗下表現不佳的品牌。

Bed Bath & Beyond

Bed Bath & Beyond是一家美國家居用品零售商,名字看起來與家紡、衛浴有很大的關係,其實它經營著家紡、衛浴、傢俱、家居裝飾、家用小型電器、廚房電器、餐具、收納用品、戶外用品等多個品類的產品。

公司於1971年創立,最開始是兩家主要銷售床單和浴室配件的實體商店。1985年,Bed Bath & Beyond推出第一家提供全品類的家居產品的商店。1992年,Bed Bath & Beyond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此時已擁有34家門店。1999年,電商網站上線運營。

自成立以來,Bed Bath & Beyond收購動作相當頻繁。很大程度上,它是通過收購來實現產品矩陣擴張的。

2002年,收購有27家門店的美容個護零售商Health Stores。2003年,公司收購了有23家門店的禮品和家居用品零售商。2007年,公司收購了有8家門店的母嬰用品零售商Buy Buy Baby。同年在加拿大開設了第一家海外門店。2008年,門店進駐墨西哥。2012年,公司收購了為酒店、郵輪、醫療和其他行業的企業客戶提供紡織產品的公司Linen Holdings,並收購了有258家門店的家居裝飾、傢俱、禮品以及食品的全渠道零售商Cost Plus。Bed Bath & Beyond近年來提升對互聯網的重視,2015年,公司收購了一家售賣家居設計師作品的電商網站Of Kind,又於次年收購個性產品電商網站PersonalizationMall.com和廚具品牌Chef Central,於2017年初收購線上室內設計平臺Decorist,進入互聯網家裝領域。

截至發稿前Bed Bath & Beyond尚未發佈2018年財報。從2013財年到2017財年的五年間,Bed Bath & Beyond的總營收增長缺乏有效的動力,從2013財年的115億美元緩慢增長至2017財年的123.4億美元;期間淨利潤嚴重下滑,2013財年實現了10.2億美元的淨利潤,經過五年的下滑,到2017財年僅有4.2億美元。

樂至寶(La-Z-Boy)

樂至寶2017年營收15.2億美元,2018年營收15.8億美元,同比增長4.2%。據Seeking Alpha報道,目前樂至寶佔據了美國傢俱製造業4.8%的份額。樂至寶在2018年取得的增長主要歸功於收購Joybird帶來的線上銷售的增長以及核心業務的發展。

樂至寶在國內主要因軟體傢俱和功能沙發聞名,但其實它不僅出售沙發,也出售桌椅、櫥櫃、床等其他傢俱。

樂至寶成立於1928年,創始人Edward M. Knabusch和Edwin J. Shoemaker是一對錶兄弟,他們合作開了一家位於密歇根的小型傢俱店,最初的主營業務是木製躺椅。1941年,La-Z-Boy Chair Company正式成立,迅速成為業內知名品牌。1969年,在躺椅業務上獲得成功的樂至寶開始設計和銷售沙發。1983年後,樂至寶開始提供全系列的家居用品。2007年起,樂至寶將部分地區的代工訂單轉移到中國和泰國。目前,樂至寶在全球擁有893家門店,門店面積達1210萬平方英尺。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美國正有越來越多的人口成為樂至寶的受眾群體。

樂至寶的功能沙發在中國大陸地區由顧家家居代理。

好屋網(Houzz)

好屋網成立於2009年。兩位聯合創始人是一對年輕的猶太夫婦,妻子Adi Tatarko是室內設計師,現任好屋網CEO,丈夫Alon Cohen是eBay的工程師。建立好屋網的契機緣於兩人在改造舊屋時感到缺乏靈感,需要圖片提供參考。最初好屋網僅僅是一個家裝設計圖片分享網站,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直接買到圖片同款,2012年,好屋網開放了購買功能。如今,好屋網主要分為三個板塊:“找靈感”(圖片板塊)、“找好貨”(商城板塊)和“找專家”(設計師板塊)。圖片板塊與商城板塊結合性很強,在網站提供的海量家裝設計圖片中點擊任意一處,網站就會識別並推薦商城中的同款或相似款商品。設計師板塊連結了設計師與顧客,設計師需要向網站繳納一定的抽成,顧客則不需要。

好屋網不對外公佈年報,但融資情況喜人,自成立後在八年時間內就獲得了五輪融資,共計6.136億美元。其中2017年獲得的E輪融資數額為4億美元,此輪融資完成後估值達到40億美元。目前估值約43億美元。

根據彭博社報道,好屋網將於2019年上市,為了準備上市,公司在2019年初已裁員180人,佔僱員總數的10%。好屋網方面稱這是正常人員優化,目前仍在招募新員工。

泰普爾-絲漣(Tempur-Sealy International, Inc.)

泰普爾-絲漣2018年營收27.03億美元,2017年營收27.01億美元。

泰普爾(Tempur)和絲漣(Sealy)原本是兩家處於競爭關係的床墊公司,2013年,泰普爾完成對絲漣的收購,公司更名為泰普爾-絲漣國際公司(Tempur-Sealy International, Inc.)。這次收購締造了美國乃至全球的床上用品巨頭。根據長城證券研究所測算,近五年來,泰普爾-絲漣在美國床墊市場的佔有率均達到20%-30%之間,且在北美地區銷售額增速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

亞馬遜(Amazon.com)

嚴格意義上,亞馬遜不能算是家居企業,但它又的確在家居領域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力。

亞馬遜是美國最大的電商平臺,據eMarketer估測,2018年亞馬遜在美國電商平臺市場的市佔率達到49.1%。近年來,亞馬遜開始重視家居領域,推出盒裝床墊自有品牌Zinus和傢俱自有品牌Rivet、Stone&Beam,上線AR功能促進傢俱銷售,並進軍智能家居領域。多個海外研究機構都認為亞馬遜已穩坐美國線上家居用品銷售的第一把交椅。據Oneclickretail公佈,2017年亞馬遜增長最快的品類是家居產品,較上一年銷售額增長約51%,其中床墊、盒裝床墊增速最快,達88%,年銷售額達到11億美元。

相比Wayfair這類專注於家居用品領域的線上零售商,亞馬遜的優勢在於顧客的消費慣性,自帶流量入場。因此,亞馬遜不需要像Wayfair、Overstock.com那樣花費巨資投放廣告。

據GARTNER L2公佈,亞馬遜相比美國前八大傢俱零售商更有價格優勢,以沙發為例,亞馬遜銷量前20的沙發均價為330美元,Wayfair為377美元,宜家為882美元,而家得寶、West Elm超過1000美元,以Restoration Hardware為首的幾個高端傢俱品牌均價達2000美元以上。做實體零售起家的美國大型家居企業中,走中高端路線的為數不少,但一些更實惠的品牌通過亞馬遜這個平臺觸達到了最廣泛的消費者群體。

目前,亞馬遜已成為Wayfair的最大競爭對手。

相關原創文章推薦:

美國家居巨頭Williams-Sonoma利潤增長28.6%背後,是尋找新出路的焦慮

美國家得寶2018財報發佈:營收1082億美元,淨利潤111億美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